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目標鎖定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1、理解通過語言、行動、神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2、體會巧妙的構思,把握曲折的情節;

3、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酷關係。

沙場點兵

1、通過網絡等蒐集有關莫泊桑的資料及有關金錢的名言警句;

2、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並初步熟悉課文。

課堂在線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屏幕上打出下面的小故事,創設導入情景。)

老師:“你吸菸嗎?”

學生A:“不吸。”

“那吃根薯條吧。”老師遞過薯條。學生A自然地伸出兩個指頭……

老師:“不吸?回家把家長叫來!”

……

老師:“吸菸嗎?”

學生B:“不吸。”

“那吃根薯條吧。”

學生B小心地接過薯條,心中暗暗感激學生A。

老師:“不沾點番茄醬嗎?”

學生B一不留神將醬沾多了,便開始往碗裏彈……

老師:“不吸?菸灰彈得很熟練嘛,把家長叫來!”

……

老師:“吸菸嗎?”

學生C:“不……吸……”

學生C吃完薯條已是汗流浹背。

學生C:“謝謝……老師……沒事我先回去了。”

老師:“你不給同學帶根吃嗎?”

學生C:“謝謝老師。”說着把薯條放在耳朵上……

老師:“知道我該說什麼了吧,還不去叫家長?”

……

老師:“吸菸嗎?”

學生D:“不吸。”

(總算把薯條安心放在口袋裏……)

學生D轉身想走,老師突然喊:“校長來了!”

只見學生D慌忙把薯條從口袋裏拿出來,放到地上使勁地踩……

老師爲什麼這麼肯定地讓學生回去叫家長呢?

[活動] 學生思考、交流

[引導] 語言、神情、動作等是人心靈的外在表現,在小說中,研究人的語言、神情、動作等往往能透視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能正確把握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本節課,我們一起走進文學大師,一起解讀《我的叔叔于勒》裏的人物形象。

二、通讀課文,解讀“變”

[情景] 讀過課文的同學,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菲利普夫婦真會變呀,那麼,他們是怎樣變的,“變”與“不變”的根本是什麼呢?閱讀全文後填寫下面空格

[活動]

1、閱讀、思考、填表;

2、小組交流、修改,推選代表準備班級討論;

3、實物投影,全班交流、修改。

[引導] 菲利普夫婦態度的變化,正是他們內心變化的反映,而內心反映正是圍繞于勒經濟變化展開的,其中不變的是金錢。那麼,菲利普夫婦內心的變化,我們怎麼看出來的呢?

三、研讀重點,剖析“心”

[情景] 語言、動作、神態往往是人物內心的外在表現,透過語言、動作和神態我們往往能瞭解人物的心理活動,內心想法。你能找出文章高潮部分描寫菲利普夫婦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詞句,並分析人物的性格嗎?

[活動]

1、學生仔細讀課文相關語段,並做圈點勾畫。

2、班級交流,師生互相評點。

[引導] 莫泊桑寫人物,不在外貌的描繪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內心;這內心世界的揭發,又絕不靠作者的申說,而是用人物的言語、動作、神情等,讓他們自己去自然地表露。

四、再造想像,學會“寫”

[情景] 發揮想像,運用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等細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任選其一。

A、當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了于勒後,他們就一直在防止女婿起疑心,假如女婿知道了這一事實,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

B、假如在船上菲利普夫婦發現了一位百萬富翁像于勒,他們會怎樣呢?

[活動]

1、學生想像、寫作;

2、小組互評、修改、推薦;

3、全班交流、共同評價。

五、回味課堂,選擇“練”

A)亞歷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禮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給了甲一大筆錢,給了乙一個省份,給了丙一個高官,他的朋友聽到這件事後,對他說:“你要是一直這樣做下去,你自己會一貧如洗。”亞歷山大________________。(發揮想像,運用語言、神情、動作等細節描寫寫一段話,把橫線上填完整。)

B)張偉生病了,病得很重。粗魯直率的叔叔,慈愛的奶奶和正在讀中學的同學兼好友來看他,他們三人可能的動作、表情及說話是:

叔叔:__________________奶奶:__________________同學:_____________________

C)看什麼?說什麼?指什麼?想什麼呢?你能用語言、動作、神情等細節描寫刻畫圖中人物形象嗎?

第二課時

(本課時視教學實際而定)

一、合理與否,各抒己見

[情景] 透過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我們往往能瞭解人物的心理活動,內心想法。但是,是不是這樣的細節描寫越多越好呢?課文對原作就有一些細節刪節,可是有研究者認爲其中某些刪節欠合理,你能就以下幾處刪節談談你的看法嗎?

(1)第43段之後:“說話的語聲是窮人接到施捨時的語聲。我心想他在那邊一定要過飯。”

(2)第48段之後:“當船駛到棧橋附近的時候,我心裏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願望:我想再看一次我的叔叔於勤,想走到他身旁,對他說幾句安慰和溫暖的話。可是他已經不見了,因爲沒有人再吃牡蠣。毫無疑義,他已經回到他所住的那齷齪的倉底了,這個可憐的人!”

[活動] 學生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班級討論。

[引導] 以上這些刪去的內容,側重於“我”的心理描寫,通過一個孩子的純真而又痛心的感受,既揭露了菲利普夫婦的刻薄冷漠,也表現了“我”對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反映出兩代人之間的隔膜及其產生的社會因素,即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酷關係。

(刪節是否合理不作統一答案,鼓勵大家自主探究,與同學暢所欲言,談出獨到見解)。

二、文題內涵,衆說紛紜

[情景] 通過以上分析、討論、交流,一對惟利是圖的菲利普夫婦形象就展現在眼前了,正如一副對聯所寫“昨日盼之今朝咒之心裏豈念骨肉;富貴趨之貧賤避之目中唯有金錢”。看來菲利普夫婦應是本文塑造的主要形象了,那作者爲什麼以《我的叔叔于勒》爲題?以下所擬題目你認爲哪一個更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更有新意?請談談你的看法。

(1)《我的父母》

(2)《貪心的菲利普夫婦》

(3)《我的弟弟于勒》

(4)《變色的世界》

(5)《貧窮與闊綽》

(6)《我·于勒·菲利普夫婦》

[活動] 學生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班級討論。

[引導] (這道題目的在於比較理解“我”對於勒的感情與“我”的父母對於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婦、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從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題。及時鼓勵學生的獨到發現。)

三、結束寄語,你言我語

[情景] 以《我的弟弟于勒》爲題,正是從“我”的所見所聞出發,以于勒爲線索人物,來描寫菲利普夫婦,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金錢關係。對金錢,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它呢?先齊讀下面名言,再用一句精闢的話表達你對錢的認識。

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錢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紙筆,但買不到文思;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錢可以買到獻媚,但買不到尊敬;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錢可以買到權勢,但買不到實學;錢可以買到武器,但買不到和平;錢可以買到小人的心,但買不到君子的志氣。

——龍應臺

智能儲備

1、假如我們回來的時候在聖瑪洛船上發現了一位百萬富翁像于勒,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2、寫一段話,闡述你對“金錢和親情”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