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九年級上冊)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九年級上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教學目標: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九年級上冊)

 知識與能力

(1) 學習並掌握小說的主題與作者的寫作目的。

(2) 通過人物的情態、語言、動作來揭示人物心理、刻畫人物的 方法。

(3)體會莫泊桑小說精妙的藝術構思,感受他的匠心獨運。

 過程與方法

通過默讀圈點,整體感知人物的命運、態度、性格,結合社會實際,理解小說的主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的金錢關係

  教學重點:

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性格。

 教學難點:

主題歸納

  第一課時

 一、導入設計

親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一種情感。詩人說,親情是一首恬靜的田園詩;畫家說,親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畫;音樂家說,親情是一首優美的輕音樂。但是,親情也時時經受着考驗,在金錢、榮譽、利益面前,我們是否依然能夠守護親情,關愛親情呢?今天,讓我們走進法國作家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討這個話題。(板書課題作者)

作者簡介: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出身於法國諾曼底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後,普發戰爭爆發了,他應徵入伍,兩年的兵營生活使他認識了戰爭的殘酷,祖國的危難啓發了他的愛國思想。戰爭結束後,他到了巴黎,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小職員,同時開始了文學創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後離職從事專門文學創作。10年間他寫了解情況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其中許多作品流傳久遠,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爲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項鍊》、《我的叔叔于勒》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先聽課文錄音,然後請一位同學敘述故事情節。

2、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

(1)、要求在每個自然段落前標上相應的序號,同時把課文中菲利普夫婦對於于勒的稱呼的詞語圈點出來。

壞蛋、流氓、無賴;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傢伙、老流氓、賊、流氓。

(2)學生們分組討論發言:小說前前後後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對於勒不同的稱呼?

教師指名回答後小結。因爲于勒當初花了菲利普夫婦的錢——于勒到美洲賺了錢,不僅願 意還他們錢,而且還可 以多給他們錢——破產又失去了錢,又可能要回來花他們的錢。

(3)學生討論:從上面的這些不同的稱呼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婦對於于勒的態度是如何變化的?

教師引導小結: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4)學生根據上面的這條感情線索,歸納出本文的情節。(情節的每部分用一個字來概括)

教師引導小結:盼----------贊----------見---------躲

(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5)層次分析: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開端,盼望于勒。

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發展,誇讚于勒。

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

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結局,躲避于勒。

 三、研讀課文,歸納主題

1、小說開頭菲利普夫婦如此盼望于勒的歸來,結局卻是千方百計躲開于勒,原因是什麼?(結合情節分析)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婦只認識金錢和于勒又淪落爲窮人,其根本原因是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

2.通過這個故事,作者揭示了什麼主題?教師出示四種主題說。學生分析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

“金錢關係“說: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的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的描述,藝術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同情”說:小說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下層人物---------于勒被整個社會遺棄的悲慘命運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憐憫。

“虛榮”說: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的描述,表現了他們愛慕虛榮的醜態。

“勢利”說: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渴望見到已經發大財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的貧困潦倒的于勒後極力躲避的心理的刻畫,深刻揭示了菲利普夫婦嫌貧愛富的低級庸俗的勢利心態。

學生分組討論發言,只要言只成理給予以肯定。

教師點撥:以上幾種說法都有其片面性。我們可以概括爲: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的描述,表現了在現實社會裏金錢關係對人、對人性的扭曲和破壞,對|“金錢至上”的思想進行了批判。

  四、佈置作業,認識生活,學生反思

1、菲利普夫婦身上除了自私冷酷外,究竟有沒有一兩點閃光點?如果你身邊也有象菲利普夫婦這樣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2、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身邊也有像于勒這樣的親戚,你會怎樣看待他?

 第二課時

 一、研讀賞析,分析人物寫法,感知人物形象

1、教師提出要求:找出課文中能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地方,在課文中做批註。然後我們來概括:

我認識了一個------------(人物性格特點)的----------(人物),你瞧,----------(人物表現),運用了------------------(描寫方法)。

示例:我認識了一個自私的菲利普,你瞧,他在船上認出弟弟時“神色很狼狽,低聲嘟噥着:‘出大亂子了。’”運用了神態和語言描寫。

學生閱讀課文,找出對人物進行的描寫、烘托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學生自主或指明回答。

對菲利普夫婦的認識:精明、刻薄、潑辣、虛僞、有主意、富有心計、自私勢利、爲女兒着想..........

對於勒的認識:糟蹋錢、自作自受、不知悔改、懷念親人、令人同情............

(以上都要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提示:重點研讀第25到38段)

2、分析明快個性化的語言

(1)、“你們要不要我請你們吃牡蠣?”

揭示了菲利普夫婦附庸風雅的庸俗心理,表現了他想上上流社會的性格特徵。

(2)、“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謝謝您,船長。”

菲利普夫婦神態異常,說話語無倫次,生動的描寫了他內心的極度恐慌。虛榮、勢利、自私的個性躍然紙上。

(3)、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

菲利普夫婦的自私勢利刻薄潑辣的個性畢露無遺。

(4)、”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三個稱呼強調了我于于勒叔叔的骨肉關係,表現了我的善良、純真,對窮困潦倒的叔叔的同情,反襯了菲利普夫婦的自私、冷酷。

  二、辨析研討,誰是主人公

1、文題是〈,但是對於勒卻僅有幾筆直接描寫,多是側面描寫,而對於菲利普夫婦的性格刻畫用了很多筆墨。誰是本文主人公呢?

小說題爲〈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婦盼于勒發財歸來是敘事明線,而於勒(離家到美洲冒險10年經歷) 爲暗線,略寫了他的過去和現在,“我”-----若瑟夫,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在父母不把窮水手當作兄弟看待後,仍認爲于勒是“我”的叔叔,作者用這一標題道出了一個孩子的不滿,同時,這個標題也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婦受金錢腐蝕的靈魂,而在“我”身上,表達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小說集中表現了菲利普夫婦對於于勒態度的驟然變化,從而刻畫出他們貪婪、自私、勢利的性格特徵。小說正是通過刻畫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徵,從而揭示全文主題思想-------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純粹的金錢關係”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婦。

2、“我”在整篇小說中是怎樣的形象?有什麼作用?

我對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不受父母的影響,仔細觀察叔叔;

(2)、心中叔叔;

(3)、給了叔叔十個銅子的小費;

這默唸的話中“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從字面的人物關係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親的弟弟”,意思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從排列的順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後重複”我的叔叔”,其中卻加上一個“親”字,反映了“我”對處於貧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對父母六親不認的困惑、苦悶及不滿。這是一句包含粉諷刺意味的心裏話。

形象:我是一個涉世未深,比較天真單純、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與父母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

作用:小說中的“我”作爲敘事的主體貫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態度和行動,都是從“我”的眼裏看到的;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評述,也都是從“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託着作家的褒貶、愛憎、喜怒和哀樂。“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見聞來展開情節,起着穿針引線的作用。或說是線索性的人物。

 三、曲折多變情節安排和環環相扣的懸念設置

1、曲折多變情節安排

這篇小說的主題並不深奧,情節卻曲折多變,小說採用大開大合的手法鋪排故事,于勒出場前,渲染其在菲利普夫婦一家人心目中的地位,接着,筆鋒一轉,寫菲利普夫婦一家旅遊,情節舒緩下來,在船上,又加了一段吃牡蠣的小插曲描繪嘲諷菲利普夫婦附庸風雅和克拉麗絲既怕丟臉,又怕花錢的尷尬處境,使讀者啞然失笑,然後,故事高潮迭起菲利普發現邁牡蠣的象弟弟並驚恐告訴妻子,情節推向高潮,氣氛頓時緊張,但此時作者並沒有立刻揭開謎底,而是讓菲利普夫婦去打聽,情節又鬆緩下來,直到證實確實是于勒,情節似乎最終跌落閉合了。不料,作家又妙筆生花,交代菲利普夫婦一家改乘船隻,躲避于勒,把人們引入沉思和回味之中。情節真是有張有弛。

2、環環相扣的懸念設置

懸念一:小說開頭寫我家生活狀況,在讀者熟悉家庭之後,筆鋒一轉,引出人物于勒,我們不禁要問:于勒是誰?

懸念二:我回答了于勒是誰後,作者說“那時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這以前則是全家的恐怖”,我們不禁要問:這是爲什麼?

懸念三:小說描述了于勒年輕時怎樣浪蕩敗家,怎樣到美洲發了財,我們不禁要問:于勒回來了嗎?

懸念四:小說筆鋒一轉寫菲利普夫婦一家旅遊,在船上見到很像于勒的賣牡蠣的老水手。我們不禁要問:這真是于勒嗎?

懸念五:但此時作者並沒有立刻揭開謎底,而是讓菲利普夫婦去打聽,直到證實確實是于勒,高潮出現。我們不禁要問:菲利普夫婦一家怎麼辦?

 四、拓展遷移,聯繫生活

1、組織學生演課本劇,場景:在輪船上,人物:“我”、菲利普夫婦、于勒,情節:從菲利普夫婦吃牡蠣到發現于勒直到離開這部分。要求細緻分析利普夫婦的行動,語言和性格。

2、看了這個“嫌貧愛富”的故事以後,你有什麼感受或啓發呢?

學生自由發言。

點撥:

1、不要把實現理想寄託在別人身上,應該通過自己去奮鬥,去努力,去爭取。

2、在親情和金錢上,應該珍惜親情,淡泊名利。

3、對弱者應多付出愛心,同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五、作業

1、假如菲利普夫婦在遊輪上巧遇發了大財的于勒,他們的表情言行會怎樣?用200個左右字來完成。

2、如果你是文中的若瑟夫,你見到了分別十年之久,窮困不堪的于勒叔叔時想說些什麼呢?用150個字來完成。

附:

“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出小但完整的戲劇,打開一扇令人頓覺醒豁的生活窗口,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左拉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馬克思、恩格斯說:“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繫了。”

馬克思說:“貨幣能使各種冰炭難容的人親密起來,迫使勢不兩立的人互相親吻。”

 板書設計:

于勒生活的變化菲利普夫婦的態度

菲利普夫婦的特徵

語言行動

貧壞蛋、流氓、無賴打發虛僞、卑鄙自私、貪心勢利、冷酷、精明、刻薄

富正直的、有良心的人,有辦法的好心人衣冠楚楚地在海邊守侯

貧賣社蠣的這個小子、這個傢伙、那個家賊、那個討飯的罵、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