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蘇教版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

蘇教版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一

蘇教版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

10月13日,我在校內上了一節算是語文觀摩課,所講的是九年級上冊11課《我的是叔叔于勒》。基於曾在上個月去開封聽語文的省優質課大賽中,有老師講過這一課,所以我備課時,也採取了濟源樊靜老師的“精品細讀,品析人物”這個環節,同時也把主要的人物解析作爲課堂上的一個重難點。

我的這節課共三個環節,一目瞭然:

一、 情節回顧,爲人物出場鋪墊

二、 品析人物,着重對話神態描寫

三、 對話熱線,和作者溝通交流

這三個環節其實目標只有兩個,怎樣認識一個人物,對作品的鑑賞和把握,能不能用自己的話和作者進行溝通。

在真正的授課過程中,在課堂上出現了一些小意外,學生在品析人物,再現人物形象的時候,從動作神態語言各方面的形象再現,以及情感朗讀,都顯示了較好的水平,可能一時間和學生融入一體,所以在時間的把握上出現了小得偏差,第二個環節的教學多出了5分鐘,導致第三個環節處理稍微有些緊張。

第二個遺憾是在板書的時候,寫錯了一個字,也是自己很出醜的地方,哎!把吝嗇的“嗇”寫成了別字,這種低級的錯誤以後一定要杜絕。

其實這節課看似很簡單,準備起來真的很難,很麻煩。因爲課堂上的彈性太大,學生參與的多,教師參與的少,自然課堂生成難以預測,只能憑藉“估計”和全面撒魚思想來着重準備,既要備課,又更要備學生,備可能的“課堂生成”,因此需要老師有“高屋建瓴”般的真知灼見,能夠從容的應對一切可能出現的局面,能夠做好學生的舵手,既要學生迎風破浪,又要學生不迷失方向。既要求教師可以最快的融入課堂,又可以抽身局外,有效的引導學生。

就像這一課一樣,我的任務就是放手讓學生去“再現“人物形象,又要適時的引導學生去關注原因,關注一些社會現象。而我所做的遠遠不夠,我所講的課遠遠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看來”路漫漫其修遠兮“,我仍需不止的努力!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二

《我的叔叔于勒》是19世紀法國著名文學家莫泊桑的小說作品。主要是通過發生在親兄弟之間因貧窮而不認弟的故事講述,揭露資本主義社會裏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以及小人物的辛酸。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對小說的結構和特點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樹立正確的親情觀、人生觀。要想在一兩節課的有限時間裏,詮釋這篇經典作品,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嘗試“長文短教”法。打算用兩個課時,重點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題。第一課時緊緊抓住文體特點,把握小說三個要素,精心設計了幾個環節,特別注意到了環節之間的自然銜接。

首先,從人物出發,學生快速閱讀全文,圈點出人物,理清人物關係。通過菲利普夫婦對親弟弟于勒稱呼、心理、採取的行動的變化,完成對錶格的填寫。在這個環節,要求學生對課文材料進行篩選,培養學生的速讀和提取重點信息的能力。同時,表格的填寫,對文本又再次熟悉了。爲情節的梳理作好了鋪墊。

其次,對情節複述的處理。在表格填寫的基礎上,結合書後練習,請學生從邏輯、心理、技巧、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討論交流後選取喜歡的角度進行復述。然後,相互點評。這個環節,培養了學生的協作和評析能力。

再次,對重要文段的處理。根據最能體現作者創作意圖的高潮部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放手讓他們自己發現並解決問題。這個環節,在後來看,成了本節課的一個亮點。很多學生都參與進來,提了好多問題,而且他們相互的解答也完成的很好,掀起了一個課堂學習氣氛的高潮。

再其次,對主題的把握。通過文中“父親看着女婿給她(母親)使了個眼色”這處細節描寫中,父親心理的猜測,引出金錢在人物親疏關係上的決定作用,自然而然的得出本文的主題——資本主義社會裏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以及小人物的辛酸。再次用填表的形式提示性的完成,增加了文章線索的理解和概括主題的規範化訓練,爲今後的主題歸納打下基礎。

最後,對主人公的把握。課前我想通過討論,把這個環節設計成本堂課的又一個高潮。果然,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用人物描寫中神態、動作、心理等重要字詞概括了人物性格,圍繞主人公是誰這個問題,分別找出自己的根據,展開了積極的交流與討論。之後,我不失時機的點評並且給出了小說主人公判斷的標準和方法。加深了學生的印象,鞏固了教學成果。

整個課堂,雖然容量很大,但是思路很清楚,每個環節都是緊緊相扣的,上個環節爲下個環節做了很好的鋪墊,使得每個結論的得出都是水到渠成的。教學的整個過程始終貫穿“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真正讓他們參與了課堂,在潛行中收穫了知識,鍛鍊了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因此,教學預想完成的很成功。當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在複述故事情節的時候可以再簡潔點,上一個同學複述了,不足的地方同學點評後,下一個同學就要有改進,避免重複相同的不足。這樣就可以節約時間,使課堂更注意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