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

九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大自然的語言》,本課文是知識性小詩,通過一些自然現象,告訴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大自然的一些規律。全詩共7節。詩歌語言生動活潑,適合朗讀背誦。那麼《大自然的語言》好的教案怎麼寫?以下僅供參考!

九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品味本文簡潔,準確,生動,科學的語言。

瞭解物候的相關知識。(重點)

掌握說明文的幾種說明順序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重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並體會說明的條理性。(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蒐集一些農諺。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方式一:(提問式)在生活中,我們人類用語言來交流,那麼大自然呢?它也有語言嗎?

方式二:從圖片導入,從圖片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像這些草木榮枯,春華秋實的現象,古代的勞動人們稱爲“物候現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聆聽她們的語言。

〖新課講授〗

一、察言觀色:學生介紹竺可楨,教師補充

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紀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地理學家,被譽爲“品格和學問的偉人”。1910年赴美國留學,1918年獲哈佛大學地學系博士學位。回國後先任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教員、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成爲我國近代氣象學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學校長,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在貴州的窮鄉僻壤,他將浙大從一所地方性大學辦成了全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爲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物候學》等。

二、狼吞虎嚥

快速朗讀課文:1、標出難讀,難記的字,詞。2、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上講臺板書。

三、暢所欲言

你從課文中獲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並概括。

自由交流:(補充)

1、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第1、2、3段)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第4、5段)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第11、12段)

四、細嚼慢嚥

朗讀1段,品味語言。

找出這一個自然段,你最喜歡哪些好詞,好句,說說理由。(參考)

五、摩拳檫掌

欣賞四季圖片(春,夏,秋,冬)選任一季節,用生動,美麗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繪出來。

六、作業

曲不離口,朗讀並背誦第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