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三上冊《醉翁亭記》教後反思

初三上冊《醉翁亭記》教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醉翁亭記》教後反思一

這是《醉翁亭記》第二課時。預設是這樣的:

初三上冊《醉翁亭記》教後反思

1.作者到底“樂”些什麼呢?畫出有關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意在賞析“山水之樂、宴酣之樂和與民同樂”

2.如果有機會,你願意跟這位太守一道出遊嗎?

意在引導學生走進“歐陽修”。

然而兩個班前後兩節課上,效果迥異。

第一堂在6班,這是一個基礎非常好的班級,但是今天不知什麼原因,學生有些打不起精神,因爲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課堂沒有及時調整,只是按照教學設計,往前趕,一節課下來,只有一半學生跟上了課堂思維,另一半隻是在抄筆記,缺少思維的碰撞。

第二堂課在2班,這個班級的語文基礎稍差一些,因吸取了第一堂的教訓,我並沒有急着要得到所謂的思維結果,而是順着學生的思路走。結合學生的體驗,交流“翼然、雜然、蔚然、雜然、頹然”的理解,以“題畫”爲遊戲,給“朝暮之景”“四時之景”畫圖並命名。教師結合文本,拓展了王維詩中有畫和李自健畫裏有詩的相關內容,將古典語文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學生興趣盎然。一堂課不僅按時完成的教學內容,而且大部分同學能完成了三個精彩段落的背誦。

作爲文言文教學,一定要喚起學生的生命體驗,不能將文言文教死了,哪怕一個字詞也能摸到它從遠古傳遞而來的溫度。

其次,語文課堂一定要與學生的思維同步,千萬別急急忙忙,生拖硬拽,這樣與其是完成教學任務,不如說是浪費課堂。

  《醉翁亭記》教後反思二

把教學過程還給學生,教師作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是教授本節課的主導思想。《醉翁亭記》雖然是一篇文言文,從內容到思想都與學生的理解存有差距,但學生在本節課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課堂效果較好。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三點:

1、理清課文結構,把握作者思路。(重點、難點)

2、體會作者曠達的胸襟,正確對待挫折。

3、賞讀、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

對於難點的突破,藉助重溫以前訓練的方法,即如何從每一層的意思中,找聯繫點和共同點,從而把握作者的思路。這樣做既是與以前的舊知識鏈接,又爲新知識的學習鋪平道路。整個分析過程,大部分同學能較好的運用學過的方法分析,個別同學還有更深層次的見解。如:分段,學生們在對段意的`共同修改完善中,強化了對知識的把握,提高了歸納能力。在尋找各段之間的關係時,學生既找了其中的關聯,即第一段的“在乎山水之間”引領下文的四時朝暮遊、滁人遊、太守宴、遊歸各段;又找到了各段的共同點:各段都有“樂”字,“樂”字一線牽貫穿全文。

  《醉翁亭記》教後反思三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是不可多得的。而我對它的精巧結構覺得實在是感嘆再三。

散文要散,但並非是不着邊際的散亂,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亂。《醉翁亭記》雖然時而山色露布畫卷,時而水流瀉進畫幅,時而人情喧於紙上,看似散,其實一點也不亂。原因是其中有一條線,即作者的主觀感受──“樂,醉中之“樂”。文章的起承轉和無不統攝於作者主觀感受和體驗的波瀾起伏。寫山水,是抒發“得之心”的樂,寫遊人不絕路途,是表現人情之樂;寫釀泉爲酒,野餚鋪席,觥籌交錯,是表達“宴酣之樂”;寫鳴聲婉轉,飛蕩林間,是顯示“禽鳥之樂”,更是爲着表現太守自我陶醉的“遊而樂”。全文因景生樂,因樂而抒情,圍繞個“樂”而展開,構成統一的整體。真是“散”豐滿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機,增強了散文的內容。真是值得後人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