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中課文《醉翁亭記》教學反思

初中課文《醉翁亭記》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一、沒有深入解讀文本——主問題設計力度不夠

初中課文《醉翁亭記》教學反思

現場回放:

在省研修班學習時,我們小組曾就“主問題設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主問題”展開過熱烈的討論,甚至是爭論。經過兩次賽課,我深刻地感受到:應該在深入解讀文本的基礎上,設計主問題。

在實驗中學初中部上《醉翁亭記》時,我以“太守以什麼作爲自己最大的快樂”作爲主問題設計,貫穿了課文的“賞析與研討”部分。當時,這個主問題很好地把一些文言知識點和語句疏通的難點串在了一起。但是,這個主問題第一刀砍在“樂”上,當課堂推進到知人論世、作者情感這部時,這個“樂”顯然過於淺顯,根本無法觸及作者悲喜兼有的內心世界。

因此,這節課,因文本解讀不夠深刻,導致主問題設計“力度不夠”。

磨課修改:

省研究班學習歸來,我買了7本有關歐陽修生平及作品研究的書,深入瞭解歐陽修坎坷悲喜的一生之後,回想起組裏幾位老師以及深圳幾個區教研員老師對我的評課意見,茅塞頓開!

於是,四川那節課,我把主問題設計修改爲“醉翁因什麼而醉?”。用江蘇名師徐傑老師的話來說,抓這個“醉”字,正如庖丁解牛的第一刀,砍得很準。這個主問題設計,不僅順利地突破了一二三段(醉山水,醉百姓),也成功地幫助我突破了知人論世時的一個難點(醉自己)——太守醉也。太守醉醺醺地坐在人羣中時,一個醉字,有喜也有悲啊!

在展示作者坎坷生平的基礎上,我和全班孩子一起“變讀”了這一句:一讀,讀出太守心中之喜——醉滁州山水秀美多姿,醉滁州百姓安居樂業,醉大治滁州的成就感;二讀,讀出太守心中之悲——貶謫異鄉,回朝無望。當時一個女孩子主動舉手,請求讀出作者之悲,當她用沉鬱憂傷的語調讀出歐陽修因政治不得意而悲嘆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甚至評委之一的古新宇教授,也熱烈地鼓了掌。

  二、“學生無事做”時間過長——動態生成不足

現場回放:

實驗賽課時,我採用了簡筆畫的.方式,突破了第一段寫景的重點與難點:(板書設計如下)

[轉載]《醉翁亭記》教學反思

畫板書時,我採取的方式是:學生緊扣文本,指點我作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細讀本文,而且要抓準關鍵詞“瀉、“兩峯之間”、“翼然”、“臨於泉上”等。在學生幾乎沒有預習的情況下,這種有趣的解讀文本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解讀“然”這個關鍵詞時,我恰當地做了知識的總結與遷移,將課文中描寫的幾個“然”(蔚然、翼然、頹然)聯繫在了一起,課堂生成效果不錯,但是,問題也很明顯:

1、一問一答、一問衆答的方式,導致課堂氣氛不是特別活躍。

2、從頭到尾都是學生“指導”我作畫,體現出我對課堂強烈的掌控欲,學生參與面不廣。

磨課修改:

省研修班學習期間,馮老師的一句話讓我難忘:“學生無事做的課堂是很可怕的課堂。”返深後,我在二次磨課期間反覆思考:有沒有哪些環節“學生無事可做”?或者說,有沒有一些環節,可以優化,讓學生做得更多,真正做到成爲“課堂的主人”?經過修改,我將簡筆畫板書的方案調整如下:

1、 學生朗讀描寫山的語句,教師勾勒山巒。

2、 學生朗讀水的語句,抓關鍵詞,指點教師畫水。

3、 請一位同學上臺畫“醉翁亭”,臺下同學根據課文內容以及自己找的關鍵詞,在同學畫畫期間,大聲朗讀,尤其要“重讀”關鍵詞,爲臺上作畫的同學帶來一點啓示。(如第一位同學上臺畫不到位,請臺下同學幫忙糾正、生成)

在四川上課時,我覺得,課堂氣氛比深圳賽課時活躍了,絕大部分孩子都“有事可幹”,而且幾乎人人都爲最後板書的生成做出了自己的一點貢獻。

更重要的是,在一起生成板書的過程中,全班同學用各種方式,把第一段寫山寫水寫亭的語句反覆讀了數遍,最後能不看資料,當場根據板書成誦。

  三、十拓九敗——明顯的硬傷

現場回放:

實驗賽課結束後,我認真地反思,如果說整節課哪個環節是最大的遺憾的話,毫無疑問是拓展,成了明顯的敗筆。

記得當時我剛上完課,氣都沒喘勻的時候,市教研員程少堂老師就衝到了觀

衆席,在全場600多位老師面前,“狠狠地”指出了我的不足。當時的尷尬與無助,直到今天,我仍難以忘懷。

於漪老師說,教課文,適當的拓展無可非議。問題在於拓展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拓展,文本的解讀應該放在怎樣的位置,讓學生理解、體悟到怎樣的程度,均應認真考慮。

深入思索,這些話,真的是字字珠璣,切中了我那節課的要害。在學生完全沒有預習課文的情況下,我居然在第一課時用了近9分鐘做有關“醉翁”的思想拓展,在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好課文字詞句的基礎上做這一工作,無疑是異想天開,妄圖搭建“空中樓閣”!

所以,在那9分鐘裏,我的課就成了於漪老師所說的“文本三言兩語學一學,抓住其中某一點或幾點,一拓三千里……貌似博古通今,實則有點賣弄……”的課了。

磨課修改:

在四川上課時,我砍去了冗長的“拓展”環節,迴歸文本,環節上移,增加了美讀、賞析與生成的時間。賞析“太守醉也”這一關鍵句時,在變讀處理後,課件展示歐陽修生平材料,在這一基礎上,知人論世,推出問題:太守政治上極不得意,傷感滿懷,卻又爲何積極治理滁州?這個問題,是在引領學生欣賞、品味了“滁人遊樂,衆賓歡樂”場景後推出的,由於前面的鋪墊基本到位,所以,在探究的過程中,大同學們對名家歐陽修的政治追求與情懷都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用時上,也明顯比第一次上課要合理。

回想這幾個月來上《醉翁亭記》的經過,我覺得:經歷就是財富,教訓也是收穫。賽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而教學研究的天地是無限的,作爲一名承載着多重期望的青年教師,我當孜孜求索,紮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