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語文下冊《曹劌論戰》教案設計大綱

九年級語文下冊《曹劌論戰》教案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曹劌論戰》出自《左傳·莊公十年》。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九年級語文下冊《曹劌論戰》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九年級語文下冊《曹劌論戰》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曹劌論戰》選自冀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屬於散文作品。該文記的是齊魯長勺之戰,齊強魯弱,結果魯國大獲全勝,成爲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曹劌對戰前、戰中、戰後都作了很好的論述,指出取信於民是戰爭取勝的先決條件。

【設計理念】

1、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

2、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3、體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欣賞作品內容,學生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獲得自己對人生有益的啓示。

3、初步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常用字的古今義。

3、掌握閱讀文言文的一般規律。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學生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從中獲得自己對人生有益的啓示。

 【教學方法】

1、認讀法(解說:目的是培養語感,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2、品讀法(解說:學生能讀中有品,品中有悟)

3、探究法(解說: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習慣)

4、歸納法(解說:學習需要方法,方法源於歸納,歸納益於拓展)

 【教學手段】

課件、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學生列舉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引入課題,參照課文註解①簡介《左傳》。

《左傳》傳說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後二百多年間的許多史料。

[設計意圖: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文化常識。]

  二、誦讀課文

(一)認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語氣和停頓。

1、辨讀字詞,檢查學生預習效果。(出示課件)

曹劌( ) 小信未孚( ) 小惠未徧( )

下視其轍( ) 登軾而望之( ) 望其旗靡( )

2、朗讀課文

(1)教師背誦

(2)學生齊讀

注意下列句子的語氣和停頓。(出示課件)

又何間焉(反問語氣) 民弗從也(否定語氣)

忠之屬也(肯定語氣) 夫戰,勇氣也(發議論)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或“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3、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糾正學生的誤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下水”背誦讓學生受到感染和影響,體現教師的指導和示範作用。]

(二)品讀課文 要求:理解文意,體會文情

1、自讀質疑,合作探究

(1)學生自讀,要求:

a、自由散讀,對照課文註解理解文章大意。

b、對疑難詞句進行圈點並質疑。

(2)教師活動:點撥、引導,適時評點。

提示學生積累文言詞彙,按字詞句分類,掌握文言文學習規律。(出示課件)

a、詞的古今義

間、鄙、犧牲、獄、加、情、可以、忠

b、與戰爭(戰車)有關的詞

如:“鼓”、 “敗績”、 “馳”、 “轍”、 “軾”

c、特殊句式的理解

如:夫戰,勇氣也。(判斷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教材和教師點撥提供的信息,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增加信息量,着眼於指導學生學習文言字詞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3)在學生質疑、教師點撥的基礎上,指名學生當小老師,翻譯課文。

2、理解文章的結構特點

(1)教師引導學生抓住第一段的“何以戰”,第二段的“鼓”“逐”,第三段的“公問其故”,理解段意,理清文章的結構。

(出示課件)

a、戰前請見

衣食分人……小惠未徧……民弗從

祭祀弗加……小信未孚……神弗福

斷獄以情……忠之屬也……取信於民

b、從戰指揮

鼓……未可……齊人三鼓……可……齊師敗績

馳……未可……下視…而望……可……遂逐齊師

一鼓作氣……彼竭我盈……故克

c、論戰勝故

大國難測……轍亂旗靡……故逐

(2)學生討論

(出示課件)

a、曹劌問“何以戰”,魯莊公一共回答了三次,曹劌對他的回答滿意嗎?魯莊公把戰爭的勝利寄託在哪裏?

b、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曹劌的“遠謀”?

c、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魯莊公的“鄙”?

(3)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出示課件)

衣食分人(大臣的支持)

魯莊公論何以戰 祭神弗加(神靈的保佑)

斷獄以情(百姓的擁護)

戰前:衣食分人、祭神弗加……政治上無能

魯莊公的“鄙” 戰中:“將鼓”、“將馳”……急躁冒進

戰後:既克,問其故……軍事上無知

戰前:取信於民

曹劌的“遠謀” 戰中:胸有成竹、從容不迫

戰後:後發制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3、學生探究,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1)聯繫全文,請學生說說魯莊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歸納小結:魯莊公是一個政治上無能、急躁冒進、軍事上無知的國君。

教師追問:難道魯莊公身上沒有優點嗎?

學生合作探究:作爲國君,國難當頭,能保持清醒頭腦,禮賢下士,任人唯賢,並且不恥下問,虛心聽取曹劌的指揮,甘願扮好配角。

(2)聯繫全文,請學生說說從本文人物的言行中,我們獲得了哪些對人生有益的啓示?

a、從曹劌“請見”、“入見”、“請從”角度分析。

(位卑不可以忘憂國,藝高還需膽大,有謀還需有勇,要有積極的參與意識,並善於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華。)

b、從鄉人勸阻曹劌“請見”,魯莊公準備“衣食分人” 角度分析。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也枉然。)

c、從魯莊公 “將鼓”而未鼓,“將馳”而未馳,曹劌兩次“未可”和“可以”角度分析。

(忍耐是金,大丈夫相時而動。成功者善於捕捉機遇,凡事不能留下蛛絲馬跡。)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三)創造性閱讀 要求:積累運用,創造延伸

1、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齊魯長勺之戰的場面。

2、教師歸納小結,文言文三步誦讀法。

(出示課件)

認讀……辨讀文詞,讀出語感

品讀……理解文意,體會文情

創讀……積累運用,創造延伸

3、拓展延伸

運用三步誦讀法(認讀——品讀——創讀),自讀短文《曹沫劫齊桓公》。短文略。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鞏固所學的文言文讀書方法。]

 三、佈置作業

題目:〈〈我看魯莊公〉〉,寫一篇300字的小論文。

[設計意圖: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學生能鑑賞作品,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