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念奴嬌·赤壁懷古高一語文教案大綱

念奴嬌·赤壁懷古高一語文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教學目標

念奴嬌·赤壁懷古高一語文教案

知識目標:瞭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瞭解詞的寫作背景。

能力目標:

1、誦讀吟詠,感受詩詞恢宏開闊的意境。

2、學習品析,感受詞人壯志難酬的心懷。

情意目標:理解詞人複雜的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教學重難點:

1、情與景的自然結合

2、誦讀本詞誦讀吟詠,感受詩詞意境。瞭解蘇軾的創作風格。

教學時數:1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先來頎賞一首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同學們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馳騁在古戰場。讓我們踏着這雄渾的男聲獨唱,走進三國走進赤壁走進《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關於蘇軾:

1.生平:(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畫家,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與其父蘇詢、其弟蘇轍並稱“三蘇”。政治上蘇軾是失意的,但就個人創作成就而言,許多人認爲蘇軾堪稱“中國古代第一全才。”詞發展至北宋中期,在人們心目中仍爲“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蘇軾一出,扭轉百餘年的詞壇頹風,開拓了詞的意境和表現手法。

2.思想:蘇軾思想較複雜,雖以儒家思想爲主,但老莊哲學和釋道思想也很濃厚。蘇軾爲人耿直,才意邁峻,重節操。

三、寫作背景:

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遊赤鼻磯,作詞抒懷。本首詞就是蘇軾貶官黃州後的作品。43歲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後貶官爲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閒職,他在舊城營地闢畦耕種,遊歷訪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於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雲人物的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爲其代表作。

四、誦讀詞作:

1、誦讀:點擊朗讀錄音,學生聽讀。

指導朗讀,疏通文字。

2、提問:整首詩給大家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豪放、有氣勢、雄壯

3、誦讀提示:這首詞歷來被視爲豪放派的代表作,應讀得鏗鏘有力。

教師範讀、學生齊讀、學生獨自讀。

五、品析詞作:

(一)上闋:

1、描繪了赤壁怎樣的畫面呢?呈現了什麼特點

明確:繪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亂”——寫出岸邊岩石山崖之險怪

“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雲霄的高峻

“驚”——本意爲馬受驚狂奔,寫出了江水的洶涌

“拍”——突出了驚濤駭浪與江岸搏擊的.力度

“卷”——波濤力量之浩大

2、這樣的景物時在什麼樣的大背景下出現的?

明確:大江東去浪淘盡(壯闊的景色)——空間

千古風流人物——時間

3、赤壁是不是古戰場“赤壁之戰”的赤壁?

明確:不是,註釋解釋。同時還有“人道是”三個字就特意說明“是人們說”,不是“我以爲”。

4、“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這一句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一句承上啓下。“江山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結論,也是對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時俊傑。這長江、這赤壁,豈不引起人們懷古之情?於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5、試背上闋。

(二)下闋:

1、從哪幾個角度寫周瑜?

學生讀然後找原句。

明確:羽扇綸巾(外貌)——儒雅、風流倜儻的儒將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指揮若定泰然自若

2、“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能否將“初嫁”換爲“出嫁”?

學生討論,教師提示:赤壁之戰當年小喬嫁給周瑜已有十年。

明確:爲了說明周瑜年輕。“小喬初嫁了”,靜靜的語言傳出喧鬧的喜悅,英雄美人,年輕有爲。

3、圍繞赤壁可懷想的人物那麼多,爲什麼蘇軾獨獨懷念周瑜?

老師明確:通過下面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蘇軾懷古的目的是爲了抒發感情。

周瑜

蘇軾

年齡

三十多歲

四十多歲

職務

東吳都督

團練副使(虛職)

際遇

功成名就

功業未成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華髮

婚姻

幸福美滿

屢遭不幸

蘇軾對周瑜的“讚揚”的同時慨嘆自己。

3、“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這一句有無特殊句式,如何理解?

明確:“故國神遊”倒裝句,應爲“神遊故國”;“多情應笑我”同樣也是倒裝句,應爲“應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業的願望。“笑”,自嘲,自己年紀大了,還這麼多情,還有這樣建功立業的願望和報國的情感。“早生華髮”感慨光陰虛度。

4、討論: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作者的心態是積極還是消極?

明確:本詞表現了蘇軾複雜矛盾的思想。蘇軾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響,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諸葛亮、陸贄等經世濟時的人物,希望尊主憂國,渴望建功立業;一方面又酷愛陶潛,追慕老莊,在險惡的政治逆境中能夠保持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又跟和尚親密往來,精通禪學。儒、道、佛三家思想,本來是矛盾的,但蘇軾習慣於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區別對待,採用“外儒內道”的形式,把它們統一起來,從而構成了蘇軾世界觀中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交織着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態度。這首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產生“人生如夢”的感慨。這首詞具有感奮和感傷的雙重色彩。蘇軾的感傷是由於建功立業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的,我們應當更多地體會他對事業對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傷感。“人生如夢”反過來也可以激發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正是這首詞的理趣所在。從語言上體會這首詞,也是“奮”壓倒了“傷”。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襟。

5、試背下闋。

六、拓展練習

1、當代社會誰堪稱英雄?誰堪稱風流人物?

學生討論(教師多媒體提示),聯繫現在社會事件,尋找思考討論,最後總結。

與時俱進,能就人民於危難,無私奉獻,堅強……,學生各抒己見。

2、誦讀背誦本詞。

  附:板書設計:

念奴嬌·赤壁懷古

亂石穿空

繪景驚濤拍岸

捲起千堆雪

羽扇綸巾

寫人談笑間

牆櫓灰飛煙滅

感慨人生如夢(壯志難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