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下冊《赤壁賦》優質教案

高一語文下冊《赤壁賦》優質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赤壁賦》優質教案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祕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高一語文下冊《赤壁賦》優質教案

——餘秋雨《蘇東坡突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瞭解蘇軾的思想,學習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

  【重點難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

2、瞭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美的寫作特色及語言運用的妙處。

3、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繫。

一、導入: 重新認識作者蘇軾

“三蘇 ” 蘇詢 蘇軾 蘇轍

“蘇黃” 蘇軾 黃庭堅

“蘇辛” 蘇軾 辛棄疾

“蘇黃米蔡” 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唐宋八大家”韓愈 柳宗元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歐陽修 曾鞏

此外,蘇軾在農田水利、教育、音樂、醫藥、數學、金石、美學、烹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作者的複雜思想:

儒:積極入世,憂國憂民,平生傾慕賈誼

佛:精通佛理,不計得失,常與僧人來往

道:好學老莊,齊萬物,一死生,追求內心調和

二、介紹賦的有關知識。

關於賦名稱最早見與戰國後期荀況的《賦篇》,到漢代形成特定的體制。賦是一種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以鋪陳爲能事。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佳作。

三、寫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其實是諫官李定、何正臣等人斷章取義地摘出詩句進行誣陷),後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這年年底,結案出獄,以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的名義被貶謫到黃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黃州,蘇軾一住就是五年,在這裏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築屋,躬耕其中,號“東坡居士”。1082年,被貶黃州已經兩年。“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江城的.一切,都給政治失意的蘇軾帶來了莫大的慰藉。這年四月,他站在江邊的赤壁上,眺望如畫江山,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唱出“大江東去”的豪放歌聲。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蘇軾又兩次乘舟遊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後《赤壁賦》。前後《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着深遠的影響。

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餘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四、課文正音

屬( )客 窈窕( ) 鬥( )牛 馮( )虛御風

棹( ) 溯( )流光 不絕如縷( ) 幽壑( )

潛蛟( ) 嫠( )婦 和( )歌 愀( )然

山川相繚( )舳臚( ) 釃( )酒 橫槊( )

江渚( ) 匏樽( ) 蜉蝣( ) 扁( )舟

無盡藏( ) 相藉( )

五、課文落實——

(1)學習第一節

①重點實虛詞:

Ⅰ 七月既望 舉酒屬客 縱一葦之所如 舉匏樽以相屬

Ⅱ指出通假字,並解釋:

(1)舉酒屬客 (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 )

Ⅲ指出特殊句式,並翻譯

(1)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2)凌萬頃之茫然

②分析內容 ,並指導背誦:

第一段,寫了蘇軾遊歷赤壁的時間、地點,並寫了赤壁的山光水色。

時間:

地點:

景:風——

月——

露——

舟——

感受:

(2)學習第2節

①重點字詞

Ⅰ詞類活用

(1)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Ⅱ特殊句式

(1)客有吹洞簫者

成語

(1)不絕如縷

②分析內容 ,並指導背誦:

(1)如此幽美的自然環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請在此段找一個詞概括。

(2)作者寫了飲酒放歌之樂後,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簫聲如何?請找四個詞概括,並分別組詞。

六、課外拓展閱讀:其實,作者的心情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本文中,而是貫穿在被貶到黃州後的所有作品中。我們來共同感受一下。《卜算子》和《定風波》。

卜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②。時見幽人獨往來③,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④。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爲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於元豐三年(1080)二月到達,初寓居定慧院,五月遷臨皋亭。本詞當作於這期間。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黃岡東南。

②漏斷:指夜深。古代用壺滴漏計算時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與幽囚之人的意思。此當爲蘇軾自指。

④省:覺察、理解。

⑤宋黃庭堅《跋東坡樂府》評本詞雲:“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

詞中表現作者寂寞孤高的心情。或以爲隱射刺時之作,如清張惠方言《詞 吩兀?/span>“鮦陽居士雲:缺月,刺微明也。漏斷,暗時也。幽人,不得志也。獨往來,無助也。驚鴻,賢人不安也。回頭,愛君不忘也。無人省,君不察也,‘揀盡寒枝不肯棲’,不偷安於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

定風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③,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④,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瀟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⑤。

[注]①元豐五年(1082)在黃州作。②沙河:蘇軾《書清泉寺》:“黃州東南三十里爲沙湖,……餘將買田其間。”③芒鞋:草鞋。④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⑤瀟灑:指風雨。近人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此足微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直寫胸臆,倚聲能事盡之矣。”

教師簡述如下:第一首詞作於公元1080年初貶黃州之時。寫出了蘇軾經歷人生重大打擊後孤苦淒涼而又驚魂未定的感覺,與本文表達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詞寫於公元1082年三月,此時的蘇軾已經能夠坦然面對甚至享受人生的風雨了,最後一句最能概括全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而這些情感變化合在一起恰好說明了蘇軾抒寫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蘇軾的人生是真實的人生。

  《赤壁賦》(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3節

①重點實虛詞

Ⅰ愀然 正襟危坐 方其破荊州 下江陵 固一世之雄也

Ⅱ通假字:

(1)舉匏樽以相屬

(2)山川相繆

Ⅲ詞類活用: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2)順流而東也

(3)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4)侶魚蝦而友麋鹿

Ⅳ特殊句式:

(1)何爲其然也

(2)而今安在哉

②疏通文義,並按原文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