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狼和小羊》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反思

《狼和小羊》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反思

本課選自《伊索寓言》,講的是狼爲了吃小羊而故意找藉口,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是一定要幹壞事的,對狼這種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

全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寓意深刻。作者通過對角色的神態、動作、對話的着力描寫,刻畫了角色性格,展開了故事情節,解釋了深刻的道理。學習本課,要抓住文本的敘述特點,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神態、動作的語言去讀好對話,從而體會角色的內心和性格,爲學習寓意打好基礎。

 教學理念:

1、實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同伴互助中進行讀、演、說等語文能力的培養。

2、以讀促悟,以讀代講。摒棄繁瑣的講解,追求簡約的板塊式課堂,引領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自讀自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感悟鮮明的角色形象,體會深刻的寓意。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找碴兒”、“爭辯”、“溫和”等詞的意思。

2、能借助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和表演課文

3、通過朗讀、表演等方式,體悟角色內心和形象,知曉寓意,知道像狼這樣的壞傢伙做壞事之前一定會找藉口的,和它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瞭解寓言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通過描寫角色神態、動作的詞語幫助朗讀,體會角色的心理和形象,知曉寓意。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提前閱讀《同步拓展閱讀》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感知,理清脈絡,初悟形象,教學生字。

第二課時:自讀自悟,探究內心,知曉寓意,瞭解寓言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抓“找碴兒”, 複習鞏固導入

1、聽寫詞語,PPT出示詞語,訂正,並補充一組表示狼、羊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出示PPT)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兒。(板書:找碴兒)他一共找了幾次碴兒?(生回答)最後一次,還沒等小羊回答,它就撲了上去。

二、以讀促悟 體悟角色探心理

1、教師示範 激起朗讀興趣

這篇《狼和小羊》選自著名的《伊索寓言》,非常經典,老師、你們的爸爸媽媽小的時候就學過這篇課文。老師覺得學習一篇文章,不僅要知道文章講了什麼,而且要能通過朗讀讓大家彷彿看到當時的情景,那你就是一個非常會學習的孩子。你覺得你能讀好這篇課文嗎?

告訴大家一個小絕招:這篇課文主要是對話。要想讀好這些對話,要特別關注狼和小羊說話時動作怎麼樣,神情怎麼樣,甚至還可以猜猜他們當時怎麼想的,實在讀不好,還可以看看插圖,看看他們的樣子,這樣,就能讀好對話了。(教師示範:狼氣沖沖地說:“就算這樣吧,你總是個壞傢伙!我聽說,去年你經常在背地裏罵我,是不是?”)

2、小組合作 自讀自學自悟

出示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邊讀將課文中描寫狼和小羊神態和動作的詞語劃出來,再讀讀他們的話,邊讀邊在頭腦中想象當時的情景,爭取讓別人一聽就彷彿能看到當時的情景。

(2)、讀完後,再和小組的夥伴分角色讀一讀,還可以加上動作演一演,讓大家給你提提建議。

3、交流展示 體會角色內心

(1)、此處可以請三小組分別朗讀三次對話,全班依次評議,反覆指名練讀。

(2)、在“氣沖沖”、“不想再爭辯”處,引導想象狼的內心活動。

4、師生共讀,迴歸整體。

同桌分別扮演狼和小羊,老師讀旁白,表演全文。

 三、知曉寓意 拓展閱讀促想象

1、明寓意,編故事

(1)、 快速默讀《拓展閱讀》中《狼和小羊》篇,說說小羊是用什麼辦法逃脫的?

(2)、你想對課文中的小羊說什麼?(此處點撥學生知道:狼說的一切只是做壞事的藉口,對於狼這樣的壞傢伙,和他講道理是不行的……)

(3)、你還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小羊脫離危險?編一編故事。

2、點明寓言特點。

這篇課文通過一個故事,點明瞭一個道理,讓讀的人增長了智慧。這樣的故事叫寓言故事,像《狐狸和烏鴉》也是一篇寓言故事,還有《農夫和蛇》、《北風和太陽》等等,它們都來自於《伊索寓言》,希望大家課下去閱讀這本書,增長自己的智慧。

 四、依託文本 練習仿寫對話

1、讀句子,體會語氣。

讀一讀下面的句子,把標點符號換成句號行不行?

(1)、你安的什麼心?

(2)、我怎麼會把您喝的水弄髒呢?

(3)、你這個小壞蛋!

(4)、去年我還沒有生下來哪!

2、練習寫一組對話,爭取用上“!”和“?”

我氣沖沖地說:“ ”

媽媽笑着說:“ ____________ ”

 五、作業

1、課下繼續和小夥伴演一演這個故事,把你編的故事的結尾也演出來。

2、找來《伊索寓言》這本書讀一讀。

  板書設計:

10、狼 和 小羊

找碴兒 吃驚、溫和

氣沖沖 喊

撲 ……

教學反思:

一、 抓提示語 進行有效的讀寫實踐

《狼和小羊》這篇文章選自《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描寫生動。尤其是文中對狼和小羊的動作、神態的簡單描寫,角色形象便鮮明地躍然於紙上。

教學這課第二課時時,我將分角色朗讀定爲主要內容,以讀代講,在讀中感知狼和小羊的內心世界,體會角色形象,爲感悟寓意奠定基礎。

指導朗讀,需要找到抓手,我瞄準了每次對話前的提示語,如“氣沖沖”、“大聲喊”等等,孩子通過文字在頭腦中再現情景,通過朗讀還原畫面。從課堂上來看,孩子們已經能從第一課時的平淡的讀提升到有聲有色地讀了。

在讀的過程中,提示語還可以幫助體悟角色的內心世界,如第二次找碴兒,狼爲什麼是“氣沖沖”地說,董樂文說,因爲狼覺得第一沒有騙成,沒想到狼會反駁,所以很生氣。其實狼的這種生氣正是內心虛假的外現!孩子能體會到狼因伎倆沒有施展成功而生氣,已經很不容易,所以,就能很貼切地讀好狼的話了。

語文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言語實踐,如何抓準這一課的語言訓練點,我又一次瞄準了提示語,所以,我安排了短小的課堂練寫,讓孩子回憶生活情境,補充填寫人物對話,除了寫好言語內容,還要合情合理地寫出當時人物的神態或者動作,也就是寫好提示語言,從課堂效果來看,孩子們寫得生活味很濃,意趣盎然。

二、對比閱讀 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這學期,我一直堅持將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拓寬閱讀的視野。這一課的教學中安排了一個“續編故事結尾”。我將《同步拓展閱讀》上的《狼和小羊》引入課堂,讓孩子閱讀,啓發孩子的思維,在狼撲向小羊的同時,還會發生什麼呢?孩子的思維被啓發,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充滿智慧的結局也紛紛展現。當然,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像文中那隻只會和狼辯解的小羊想逃脫狼的血口是不大容易的,這時,以“你想對課文中的小羊說些什麼?”的情境話題揭示寓意。

一節語文課,不能什麼都抓。一節課抓好一點,做到一課一得,就很不容易了。所以,我圍繞提示語言,引導孩子讀書,進行寫的實踐,通過對比閱讀,啓發孩子想象,訓練言語表達。

評 課 意 見

柏玉萍老師執教的《狼和小羊》這篇課文選自於《伊索寓言》。全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寓意深刻。

柏老師在教學時,通過對課文中角色的神態、動作、對話的着力分析,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和語言環境中理解“找碴兒”一詞的意思,讓學生很清楚地認識到了狼的原形,對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教學中,柏老師始終貫穿“以學生爲主體,以老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並利用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喜歡模仿的特點,讓學生多次進行分角色朗讀,並進行指導點評,對學生理解文中的內涵有重要的作用。

柏老師在教學中態度自然大方,語言和藹可親,深受學生喜愛,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理解了文章的內容,懂得了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