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古詩兩首:回鄉偶書、贈汪倫》教案設計

《古詩兩首:回鄉偶書、贈汪倫》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古詩兩首》之《回鄉偶書》教學設計

《古詩兩首:回鄉偶書、贈汪倫》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客、何、贈、汪、舟、欲、踏、潭”8個生字,重點讀準“贈”的後鼻音及平舌音,會寫“舟、乘、音、客、何、汪”6個生字。重點指導“舟、乘、客”的寫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景,體會作者憂傷之情。

  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1、2

  教學難點:

瞭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鄉之情,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兩課時

  先學要求:

1、自學生字,不明白的地方想辦法解決(如查字典、問大人、聯繫上下文等等),想想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2、 正確流利朗讀古詩,不明白的地方多讀幾遍或做上記號。

3、 查找有關詩人和古詩的文字資料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據題質疑

1、複習導入。

同學們,咱們來玩個對古詩的遊戲,背誦《詠柳》。(老師背上句,學生接下句。)

2、介紹背景。(出示課件)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老爺爺,他的名字叫賀知章,這位老爺爺啊活了85歲,相傳在他十歲的時候,就和父親離開了家鄉去求學,離開家鄉後,和父親兩人生活十分艱苦,有的時候吃不上一口飯,有的時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賀知章克服困難堅持讀書,因此他的書讀得非常好。他和愛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兩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詩,相處得十分融洽。八十三歲那年,賀知章邁着蹣跚的步子,回到了家鄉。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們時的情景會是怎樣的?

3、揭示題目: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回鄉偶書》。(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解釋題目:

通過預習,知道題目的意思嗎?(指導理解“偶”“書”各是什麼意思?)

 二、學習生字

1、自由讀詩,邊讀邊觀察,你發現了什麼?或者你讀懂了什麼?

2、請學生讀古詩,其他同學當小老師評價、正音。

3、檢查生字:生字寶寶從古詩中走出來想和大家做好朋友呢。

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師生糾正。

開火車讀,齊讀生字新詞。

交流怎樣記住生字,想提醒或告訴大傢什麼。

  三、學習古詩

1、生字寶寶誇大家學得好,想請大家再來讀讀古詩,該怎樣讀?

2、指名讀詩――範讀(出示課件),生畫節奏――男女生交換讀(女生讀,男生評,然後交換)――

分組比賽讀詩――齊讀古詩

3、交流

你發現了什麼?或者你讀懂了什麼?

引導學生邊觀察插圖邊說出每句詩的大意。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麼?

#一二句:

“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意思?賀知章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直到很老了纔回到家鄉。

“鄉音無改鬢毛衰”你是怎麼理解的?或者你有什麼疑問嗎?

小朋友們,賀知章在回到家鄉時頭髮都白了,可見模樣發生了改變,可是什麼沒有改變呢?(鄉音)

引導理解鄉音:

① 小朋友,咱們班有湖南人、朝州人,梅州人,你知道不同地方的人講的話一樣嗎?

②老師給大家一句話,天氣變冷了,我們要多穿點衣服。請你們用自己家鄉的話來說說。理解“鄉音“一詞。

詩句的意思:賀知章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直到很老了纔回到家鄉。這時,他的家鄉話沒有改變,但是頭髮白了,模樣變老了。

有感情的朗讀這兩行詩:詩人50多年沒有回家鄉,現在回來了,還是衣錦還鄉,見到了家鄉的許多變化,心中百感交集,請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三四句:

賀知章牽着馬兒回到家鄉來到村口時的情景是怎樣的?

誰來說說後面兩句的意思?

孩子們看見賀知章卻都不認識,於是笑着問賀知章:“老爺爺,您是從哪兒來的?” 是呀,爲什麼幾十年後作者還回到家鄉來?

(板書:少小、老大 客?何來?想家鄉!)

你能想像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無奈、憂傷)

4、小結:是啊,“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離開家鄉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音無改”,這無改的鄉音裏流露出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麼我們就帶着對家鄉的思念,懷着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5、總結學法: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纔學習的方法。(生試講,師概括:抓住重點字詞,聯繫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詩意。)

 四、挖掘課程,欣賞佳作

同學們,賀知章回到故鄉後,面對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寫了兩首《回鄉偶書》。剛纔我們學習的是第一首,現在請同學習們欣賞第二首,一起與作者體會回到家鄉的那種感受。

離別家鄉歲月多,

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

春風不改舊時波。

生朗讀,師講大意。

  五、示範指導,培養習慣

1、指導書寫生字

重點指導“舟”的筆順;

“乘、客”的撇捺要伸展開,“乘”的筆順,“客”的寶蓋頭兒不要寫得太寬。

“音”的第二橫應當寫長一些。

“何”字右邊的“可”字是,橫要長些,豎鉤的起筆處不要寫在橫的末端。

2、出示課件中的生字書寫順序,師邊講解。

3、學生試寫(每個生字各寫2個),師巡視,生寫後互檢。

  六、板書設計

  回鄉偶書

少小 老大

  客?

  何來?

  想家鄉!

  《古詩兩首》之《贈汪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根據註釋自學、瞭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瞭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學生自由讀古詩, 讀準字音。

3、通過預習,你知道“贈”是什麼意思嗎?誰送給誰?指導書寫“汪”

4、介紹:

這首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寫的,“贈”是“送給”的意思。汪倫,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涇縣人,詩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涇縣西南的一處名勝,在李白遊桃花潭時,當地人汪倫常用美酒款待他;臨別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這首詩留別。這是一首送別詩。

 二、學習古詩

1、就讓我們再來讀讀詩句,體會他們之間的深厚感情。

2、指名讀,分組讀,全班讀。

3、自由讀,思考: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感情的?

(1)一、二句抓以下內容指導:

①“欲”什麼意思?

②“踏歌”什麼意思?想象汪倫踏歌的歌詞會是些什麼。

③從“忽聞”體會到了什麼?

④誰能有感情地把這兩行詩讀出來,表現出他們之間的情誼深厚?

(2)三、四句抓以下內容指導:

①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兩人感情深厚?

(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你是怎麼體會的?

(“深千尺”:說明了什麼?是不是真的有千尺深?

“不及”:什麼意思?桃花潭的水很深了,但仍比不上什麼?

“送我情”:這裏把桃花潭的水深和汪倫送“我”的情深作比較,讓我們感覺到水深不及情深。

②誰能用“即使……也”這個關聯詞把他們之間的這種感情表達出來?交流。

③感情朗讀。

④出示背景圖,想象情景,進行表演。

相聚須盡歡,分別不憂傷。此時此刻,李白與汪倫站在岸邊,彼此話別。他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你們來想一想,演一演。

⑤踏步讀詩或唱詩。

4、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麼來送別朋友?

 三、朗讀古詩:

1、課件以下兩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麼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王維

  故人西辭黃鶴樓,              渭城朝雨浥輕塵,

  煙花三月下揚州。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遠影碧空盡,              勸君更盡一杯酒,

  惟見長江天際流。              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地點,不一樣的人物,不一樣的詩句,無論以什麼送別,心底流淌着的卻是同樣一份美好的情感,這些可以概括爲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五、板書設計:

  贈汪倫

  李白  深情厚誼  汪倫

  踏歌聲

  以 歌聲

  酒 送別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