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部編語文二年級上冊《樹》教案設計

部編語文二年級上冊《樹》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樹》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樹”,感受樹的象徵意義,提高賞析散文的能力。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部編語文二年級上冊《樹》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語文二年級上冊《樹》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樹”,感受樹的象徵意義,提高賞析散文的能力。

2、通過朗讀,品味,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去解讀文本。

3、理解課文的文化情懷與都市色調。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重點合作探究文本中“樹”豐富的情感內涵。

 教學難點

①比較“菩提”與“棕櫚”的抗爭精神。

②通過探究整合學生在導學案中出現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熟知本文的形神、情理、虛實。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林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於臺北市城中區,原籍福建廈門,先祖僑居於緬甸仰光市。先後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系財經法學組。1977年開始創作生涯,次年發表詩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詩、散文、長短篇小說等各類創作三十餘種,編有選集《臺灣新世代詩人大系》等四十餘種;各項作品獲國家文藝獎、梁實秋文學獎首獎、時報文學獎首獎等三十餘項。

 三、導入新課

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筆下創設了兩個浪漫的形象----橡樹與木棉,它們作爲人間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學派的先哲莊子也提到了一棵樹,在它的寓言中,鳳凰非此樹不棲息,它就是梧桐,梧桐既是莊子對滾滾塵世的追求。那麼,作家林?b>d德筆下的那些樹,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思索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樹》。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四、展示課件

讓學生辨別不同的樹的圖片(捕捉課文細節),

設疑:你最喜歡作者筆下的哪一種樹?

 五、品讀全文,理解課文

1、這是一篇談論樹的散文,在課文中都談到了哪些樹?重點說到得有哪幾種?

提示:菩提樹、聖誕樹、棕櫚、桑、鬆

重點:菩提樹、聖誕樹、棕櫚

2、尋找文中關於菩提樹的描寫並思考:菩提樹在本文中有什麼特點?其象徵意義是什麼?

提示:謙遜地生長在都市的盲點

這桑科喬木緩緩飄落下無數豔麗的花朵,繼續灌溉着大地,一面柔和覆蓋在一個青年的雙肩上

菩提樹高雅的氣質,的確隱喻着覺者一生

關聯佛教象徵着東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靜穆安詳,令作者肅然起敬,產生一種敬仰之情(作者態度)

補充:菩提樹似乎天生來就與佛教淵源頗深,據傳說,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答摩悉達多,他年青時爲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衆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修煉,終於有一次在菩提樹下靜坐了7天7夜,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啓明星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所以,後來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爲聖樹,印度則定之爲國樹。

3、聖誕樹是什麼宗教的象徵?在文中,作者認爲它滲透了什麼主題?

提示:基督教救贖

補充:聖誕節只是基督徒慶祝其信仰的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聖誕節的慶祝與基督教同時產生,被推測始於西元1世紀。教會開始並無聖誕節,約在耶穌昇天後百餘年內纔有。據說:第一個聖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聖克里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聖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於聖經未明記耶穌生於何時,故各地聖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爲聖誕節。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恆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爲聖誕節。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4、棕櫚在作者筆下到底體現了什麼品質?

提示:倔強忍耐

5、棕櫚樹和回民之間有哪些共通性?

提示:在乾涸的險地隨遇而安,倔強的性格正和生存期間的回民吻合

6、作者對聖誕樹和棕櫚樹的態度是否相同?原因是什麼?

提示:聖誕樹:現代商業文化的一種儀式改變了其原初的含義,對此作者表示了深深的憂思同時隱含着批判——依附於殖民主義。

棕櫚樹:在乾涸的險地隨遇而安倔強的生存頑強堅韌引起了作者的感佩同情。

桑屬於民間樸實清嚴。

鬆是中國士族和仙逸的化身。

六、合作探究

同樣是面對苦難,同樣是去抗爭,你怎樣去看待菩提樹和棕櫚樹的抗爭呢?(請先獨立思考,然後再和你的學習小組的夥伴們交換看法,最後推選出一個代表談談你們的見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做一個深度的思考,在比較中體會作者所闡釋的不同的文化,引領學生深入挖掘“樹”所代表的精神內涵。

預設答案: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不同的環境就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境就有不同的表現……東方宗教“覺者”是安詳的;伊斯蘭是倔強、故我的……

點析:學生很容易分別找出菩提和棕櫚的各自個性,引導學生把兩者對比分析是提高學生整合分析能力的關鍵。要讓他們嘗試從課文字裏行間把握情感。

  七、小結

本文中這些樹各有其精神內在,菩提的堅忍,桑樹的清樸都值得讓我們去反思。希望此生,同學們都會長參天大樹,一半在土裏安詳,一半在風中飛揚,活着的時候能給人帶來陰涼,即使倒下了也能成爲世界棟樑!

 八、作業

請嘗試從你熟悉的樹(比如松樹、柳樹、楊樹……)中任選一樣或者兩樣,描繪它的形象,闡述它的精神意義,以“我願化作——樹”寫一個200—300字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