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長春版八年級上冊《春夜宴諸從弟桃園序》教案

長春版八年級上冊《春夜宴諸從弟桃園序》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春夜宴諸從弟桃園序》教案

長春版八年級上冊《春夜宴諸從弟桃園序》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讀懂課文,理解文句,積累文言詞語。

②培養誦讀的能力。

③學習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體會本文“文中有詩,文中有畫”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品味文中詩情畫意的寫景特徵。鑑賞語言淡雅優美,富有情韻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領會文中作者對友人的那種深厚感情。感悟文中描繪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品讀、鑑賞課文描寫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與友人一同欣賞春景的情景的文段。

  教學難點:

鑑賞文中的寫景特點。

  解決辦法:

通過誦讀、小組組自學、揣摩語句和課堂討論來解決、消化重點、難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是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對盛唐山水田園詩人王維詩作的高度評價,大家回顧一下學過的作品,哪些最能體現這一藝術特點的——山居秋暝等

能背嗎?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中描繪了一幅清新、幽靜、恬淡、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圖

這是他的詩作,那麼他的文章又如何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山中與裴秀才迪書》這篇散文來領略這一藝術風格。

  二、解題:

本文的文體是什麼?這是誰寫給誰的信?裴迪是什麼人?“山中”是什麼山?王維爲何在山中?學生看註釋,教師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王維後半生,無心官場事務,往來於長安和藍田縣的輞川別業之間,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常與裴迪等詩酒唱和,誦讀佛經,品嚐山林隱逸生活的樂趣。這一年的臘月末,裴迪在自己家中溫習經書,準備去應科舉考試。王維居住在輞川別業頗有孤獨之感,便寫了這一封信給裴迪,約請他明年春天來這裏與他同遊。

 三、朗讀,感知課文,疏通文意。

1、學生齊讀全文。正音

2、學生聽老師範讀、注意斷句,體會其中的感情。然後指導朗讀:本文多用駢句、偶句,而又以四字句爲主,又如四字詩,音韻和諧婉轉,富有節奏感。節拍以詞意來分。如“近/臘月下”“臨/清流也”、而“景氣/和暢”“寒山/遠火”。故而說“文中有詩”。

3、四人小組自學,藉助工具書和課文註釋,疏通文意對自己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做好記錄、老師點撥。

解釋詞語:景氣 過 猥 訖 村墟 舂 靜默 仄 曩昔 矯

重點講解“相”字

 四、討論與探究:

1、第一段作者說“故山殊可過”,那麼藍田山一帶有怎樣的美景?

找出第二,第三段寫景的句子,並齊讀

2、這兩段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 分析“山中冬夜圖”。

① 清一同學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文中所寫之景(玄灞、清月、水波、遠火、犬吠、夜舂、疏鍾)。並說說這種景的意境特點(冷寂清幽)。

② 給本圖加個小標題(山中冬夜圖)

◆ 分析“山中春日圖”。

①寫了什麼景?(山青、樹綠、草潤、魚躍、鷗翔、雉鳴)具有怎樣的意境特點?(明麗歡快 )

②給本圖加個小標題(山中春日圖)

3、手法分析:在寫景中,作者是怎樣將景物形神兼備地傳達出來的?(要抓住修飾詞和動詞有及寫作的順序來分析)。

(一實一虛,實寫冬夜圖,由近及遠 由水而山、由視而聽 由靜而動;虛寫春日圖,由山到水 由天到地、由視到聽 由靜到動)

4、歸納出本文的第二個特點:文中有畫

5、這些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內心世界?這種寫法叫什麼?

(表達了作者濃郁的閒逸、蕭散、恬適的生活情趣,也即“深趣”,這是借景抒情)

 五、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六、佈置作業:

• 1、背誦課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 2、請你以《夏雨》爲題,寫一段景物描寫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