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醉翁亭記》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醉翁亭記》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醉翁亭記》是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醉翁亭記》教學設計,爲大家提供參考。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醉翁亭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理解文章內容和主題,學習景物描寫的方式,體會其作用。背誦全文。掌握常見的文言知識。

2、感受作者複雜的思想感情,理解“與民同樂”的內涵。

3、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全文,瞭解文章大意和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寓於景中的複雜感情。

  【教學安排】

兩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1、瞭解醉翁亭的概況和文章的由來。2、粗讀課文,讀出韻味,感受作者的感情。3、口頭翻譯全文。4、思考並回答8個問題。5、佈置作業。

一、導入新課,介紹醉翁亭和文章的由來。

1、亭子現況

醉翁亭坐落於安徽省滁州市市區西南琅琊山麓,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並稱爲“中國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蹟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寫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臺特色。它緊靠峻峭的山壁,飛檐凌空挑出。數百年來雖屢次遭劫,又屢次復建,終不爲人所忘。解放後,醉翁亭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整修。

2、佈局

醉翁亭前有“讓泉”,泉請客送禮是小溪,終年水聲潺潺。清澈見底。琅琊山不僅山色淡雅,而且文化淵源久遠;自唐宋以來韋應物、歐陽修、辛棄疾、王安石、梅堯臣、宋濂、文徵明、曾鞏、薛時雨等歷代無數文豪墨客,賦詩題詠,皆在山中。醉翁亭中有宋代大文豪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稱爲“歐文蘇字”,亭後最高處有一高臺,名曰“玄帝宮“,登臺環視,只見羣山滴翠,百鳥齊鳴,令人心曠神怡!

3、歷史由來

宋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並很快結爲知音。爲了便於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歐陽修親自爲它作記,由此寫出了《醉翁亭記》這一名篇。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 贊曰:“爲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創作背景

《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曆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官的原因是由於他一向支持韓琦、范仲淹、富弼、呂夷簡等人蔘與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運動。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年豐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雖然政治開明、風調雨順,但卻不思進取、沉溺於現狀,一些有志改革圖強的人紛紛受到打擊,眼睜睜地看着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這是他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心情,悲傷中又有一份歡喜。這兩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現在他的作品裏的。

二、學生反覆誦讀課文三遍,給生字標音。結合作者經歷,品味文中的思想感情。

環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變化者,山間/之朝(zhāo)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yǔ)僂(lǚ)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餚野蔌(s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gōng)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yì),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三、點撥文言知識:

(一)虛詞註解

“而”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並列

2.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遞進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遞進

5.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瞑:表承接

6.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歸:表修飾

9.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表因果

10.往來而不絕者:表修飾

11.臨溪而漁:【有爭議】Ⅰ.當“臨”爲動詞時,表順接 Ⅱ.當“臨”爲介詞時,表修飾

12.溪深而魚肥:表並列

13.泉香而酒洌:表並列

14.雜然而前陳者:表修飾

15.起坐而喧譁者:表並列

16.太守歸而賓客從也: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樂:錶轉折

(二)“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2.瀉出於兩峯之間者:助詞,的

3.名之者誰:代詞,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詞,的

5.山水之樂:助詞,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詞,指代“山水之樂”

7.山間之朝暮也:助詞,的

8.宴酣之樂:助詞,的

9.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三)詞類活用

1. 山行六七裏 山:沿着山谷,名詞作狀語

2.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翼然:像鳥兒的翅膀張開一樣,名詞作狀語。

3. 名之者誰 名:命名,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4. 自號曰醉翁也 號: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5.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前)樂:以……爲樂,意動用法;(後)樂:樂趣,名詞。

6. 至於負者歌於途 歌:歌曲,名詞用作動詞,唱歌。

7. 雜然而前陳者 前:在前面,名詞作狀語。

8. 太守宴也 宴:設宴,名詞作動詞

(四)古今異義詞

非絲非竹【竹:古義:管樂器;今義:竹子】

四時之景不同【時:古義:季節;今義:時間】

野芳發而幽香【發:古義:開放;今義:散發】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義:情趣;今義:願望,心願】

林霏開【開:古義:消散;今義:打開】

頹然乎其間者【頹然:古義:醉醺醺的樣子;今義:頹廢的樣子】

(五)一詞多義

1.歸:

太守歸而賓客從:回去

雲歸而巖穴暝:聚攏

暮而歸:回來

2.謂:

太守謂誰:爲,是

太守自謂也:命名

3.臨: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居高向下

臨溪而漁:靠近

4.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麗

佳木秀而繁陰:草木茂盛的樣子

5.樂

山水之樂:樂趣

人知從太守遊而樂:歡樂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對...感到快樂【第一個“樂”】

6.而

溪深而魚肥;表並列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表遞進

雜然而陳前者;表修飾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表承接

(六)特殊句式

倒裝句: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正常語序應爲“於途歌”“於樹休”。狀語後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狀語後置句。)

2.判斷句:

環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水落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廬陵歐陽修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3.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詞“於”,應爲“得之於心而寓之於酒也。”)

(七)成語

【觥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宴飲盡歡。

【峯迴路轉】 亦作「山迴路轉」。

①謂山勢曲折,道路隨之迂迴。

②今常比喻事情經歷曲折後,出現新的轉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後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也比喻別有用心。

【水落石出】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本謂水位下降後石頭顯露出來。後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顯露。

【山餚野蔌】 野味和野菜。亦作「山餚野湋」。

【風霜高潔】 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前呼後應】 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後面的人在應答。現多用來比喻寫文章首尾呼應。

四、學生口頭翻譯全文,課堂交流,老師點撥。

五、課文分析前提問,學生自學,整體感知後邊思考:

1、表達全文主旨的一個字是什麼?

2.文中寫出了誰“樂”?

3.太守,衆賓爲何而“樂”?

4.文中怎樣寫出了滁州百姓之樂?

5、滁人歡樂情狀全是從太守眼中看出的。從滁州百姓之樂中,可以體會出什麼內涵?有沒有太守之樂在裏邊?

6、本文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的?

7、本文寫景上有什麼特色?

8、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也寫到了“飲酒”。同是寫“飲酒”,兩篇文章所體現出的情趣與境界有什麼不同?

  【參考答案】

1、“樂”字。

2、太守樂,衆賓樂,滁人樂。

3、山水之樂,宴酣之樂,與民同樂。

4、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

5、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其賓客,還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縱情山水。“滁人遊”寫得有聲有色——有歌聲和呼應聲,有負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興高彩烈出遊,是因爲生活安定富足,而這又跟太守勵精圖治有關。太守爲此而樂,也爲能與民同樂而樂。這是他的政治理想。

6、(1)寫亭的環境:從遠到近。(2)寫山間之朝暮:從早到晚。(3)寫山間之四時:從春到冬。(4)寫宴飲場面:從外到內。

7、寫景與抒情相結合。具體表現在:

(1)寫亭的環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現亭賞心悅目的外景;又用“水聲潺潺”“峯迴路轉”表現亭幽清的環境;接着寫亭的近景,用鳥翼作比,有凌空欲飛之意;然後借解釋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寫景抒情的基調。

(2)寫亭四周的朝暮、四時之景,以“樂亦無窮”表現作者縱情山水之意

(3)寫滁州官民同樂的圖景,極力寫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樂和衆賓盡歡的情態,並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這幅生動的風俗人情畫從側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由此可見,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運用上是相當出色的。

8、答案略。學生自由發揮,各抒己見。

六、佈置作業:書面翻譯全文。

七、板書設計:見塗色部分

八、教學反思: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1、 檢查落實作業情況。給出譯文,讓學生參考校對。2、教師主持分析課文內容,提煉文章主旨。3、文章的重點語句,請學生在課文字裏行間做批註。4、教師總結教學內容。5、指導學生背誦 6、佈置作業:背誦課文

一、導入新課,教師檢查翻譯情況,給出譯文供校對。

環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峯,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裏,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峯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着山峯折繞,沿着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酒上。

至於太陽的升起,山林裏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揹着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後面的答應;老人彎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着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遊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並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並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衆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裏的枝葉茂密成林,鳥兒到處叫,是遊人離開後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爲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二、教師主持分析課文內容,提煉文章主旨。

(一)課文脈絡:

第一段:概括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徵,鳥瞰全景。

第二段:分述山間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三段:寫人遊琅琊之樂,分爲四層。

1、滁人遊。到此把文章推進一層。由前面的寫景轉到寫人,揹着東西的人邊走邊歌,可見樂在其中;行路人在佳木繁陰之下休息,確實心曠神怡。不直接寫老人小孩而用“傴僂提攜”,把彎腰駝背的老人挽着走的小孩的特徵刻畫了出來。前呼後應往來不絕,寫出了踊躍熱鬧的場面。只寫遊而不寫樂,但讀者卻可以感觸到歡樂的氣氛。先寫遊人,既是從亭外的大環境寫起,也流露出了願與民同樂的心願。

作者是被貶到滁州來的,但以自己的才能與政績,使滁州人民樂於山野之間,這樣寫來既有真正自得之樂,也含蓄地表露了有才能和抱負而遭貶謫,在失意之中而又可自 慰的複雜心情。

2、太守宴。琅琊山有佳木、溪流,這裏專門寫太守就地取材,以肥魚、冽酒、山餚野蔌宴客。從上文寫滁人遊的大環境,一下子收縮到亭子裏邊筵席陳設的近景鏡頭,雖是記敘事物,但充滿了超脫於塵俗的歡樂之情。

3、衆賓歡。圍着筵席的衆賓是在鬧中取樂,雖然沒有絲絃竹管的音樂,但是有投壺、下棋的遊戲,“觥籌交錯”,可見酒喝得歡暢,坐着的或站起來的都在高聲玩笑,在太守面前無拘無束,寫出了太守與僚屬之間的良好關係。寫的雖是衆賓的歡樂,但透出了太守內心的欣慰。

4、太守醉。特寫鏡頭。“蒼顏白髮”,寫出太守形象,(其實歐陽修本年僅三十九歲,絕對不會“蒼顏白髮”)“頹然”,寫太守醉醺醺的樣子,與前面“飲少輒醉”相呼應。這兩筆形神俱備的速寫,把太守突出在大小環境及衆多人物的中心,非常醒目。

第四段:寫宴散人歸。

用“已而”承接上文表示過了一些時候,照在山間的夕陽映着回去的人們。散亂,歸,從,去,精確簡練而形象地寫出了宴散和賓客隨着太守回去的情景。人們已興盡而返,飛鳥也得享山林之樂,盡情地在樹林陰翳之中飛鳴了。

個人仕途失意固然可以寄情山水,但那隻能強顏歡笑,而歐陽修在滁州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才能,短期內已得到百姓安樂的政績,這證明朝廷對他的排斥打擊是多麼不公正。

作者在公務之暇,帶着衆賓客,流連宴飲于山水美景之中,這樣雖然也排遣了失意鬱悶的心情,但他的感情到底也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這就是人們“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的深刻含義。

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賞宴飲的樂趣。全文貫穿一個“樂”字,其中則包含着比較複雜曲折的內容。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着難言的苦衷。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

三、文章的重點語句,請學生在課文字裏行間做批註。

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緣由是: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②、解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句子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寫山間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開;

④、寫山間傍晚景色的句子是:雲歸而巖穴暝;

⑤、寫春景的句子是:野芳發而幽香;

⑥、寫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陰;

⑦、寫秋景的句子是:風霜高潔;

⑧、寫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寫遊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寫了四個場面:1、滁人遊,2、太守宴,3、衆賓歡,4、太守醉。

⑩、表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⑾、表現禽鳥樂的句子是: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⑿、照應“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⒀、從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個成語:水落石出。

⒁、“醉翁之意不在酒”現在通常用來表示什麼意思? 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⒂、太守之樂其樂中的太守的“樂”是指什麼? “寄情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之樂。”

⒃、對聯:歐陽修與百姓同樂,范仲淹以天下爲憂。

四、教師總結:

1.貫穿全文的主線是“樂”字。全文的主旨是:與民同樂。

“醉”與“樂”是統一的,“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正是爲了寫“樂”。作者的“山行”和“聞水聲”,都暗寓着一個“樂”字。在破題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後再補一筆,便借“山水之樂”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線。下文又承“山水之樂”稍稍展開,寫山中朝暮和四時之景並點出“樂亦無窮”,使讀者漸人佳境。但這種“樂”趣,是人人都能體會到的,還不算奇。待到“滁人遊”“太守宴”“衆賓歡”時,“樂”的內涵就加深了。因爲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其賓客,還有滁州的百姓,表現了“與民同樂”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結束這一歡樂場面,也是有深意的,說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間”,同時也在於一州之人。到全文結尾處,更用“醉能同其樂”一句將“醉”和“樂”統一起來,畫龍點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寫景抒情自然結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詳見第7題)

3、本文是山水遊記,但抒情氣氛很濃。作者的欣慰和悲苦都含蓄地蘊藏在風景的描繪和氣氛的渲染當中。爲了增強風神情韻,通篇採取說明句式,共用二十一個“也”字,造成一種從容婉轉的詠歎句調。在寫景和敘事上,文章寫得既明晰簡潔,又豐滿生動,勾劃了一幅色澤鮮明、聲態畢現的圖畫。它的層次利落分明,自遠而近,由大及小,在疏朗的背景中鮮明地突出醉翁亭和作者的中心位置。至於語言的概括準確,自然流暢,多用排偶而不失於板滯,以及音節的響亮和諧等,都顯示了作者駕馭語言的高度技巧和特殊風格。

五、教師指導背誦:

可以根據內容要點,將一段分成幾個層次來背誦。

六、佈置作業:背誦全文。

七、板書設計:見塗色部分

八、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