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設計人教版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設計人教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親愛的爸爸媽媽》是美籍華裔作家夏華苓的一篇記敘性的散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該課文教學設計,一起看看吧!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學設計人教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節和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領會文章的主題。藉助閱讀文本和有關資料,篩選、歸納、整合信息,進行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培養閱讀創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蒐集、整理有關戰爭,特別是二戰中戰領國對被佔領國實行殘暴統治的有關資料,爲閱讀文本,貯蓄情感做準備。通過多種朗讀方式,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情感,並利用自己蒐集的資料,提出自己的感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再現歷史的畫面和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法西斯強盜的滅絕人性的恨和對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對生活熱愛的由衷敬佩,真正領悟和平與幸福的重要。

  【教學設計】

一、導入激情

,積蓄情感

1、課件:《南京大屠殺》影片剪輯。

同學們,你們能否用一個詞來形容看到這個小片斷的心情或感受:沉重、恐怖、殘忍、悽慘。

是啊,任何一個有良心的人看到這一場面無一不會感到悲痛,慘烈。這個痛苦不僅是中國的,而是世界的。在二戰中,面對這樣屠殺的人,又何止千萬。

在南斯拉夫的美麗小城克拉庫耶伐次,就遭受了一次全城毀滅性的殘酷殺戮。參觀完這個遺址,法國著名的哲學家薩特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點擊課件:薩特的話。)請一位同學朗讀一遍。

師:從這段文學中你能發現薩特着重用哪幾個詞表達自己的觀感呢?

生:痛苦、沉重記憶、美麗的記憶。

師(沉重地):是的,我們的心應當沉重呀。因爲那場屠殺中還有300個孩子,面對孩子們呼喊着親愛的爸爸媽媽的是冰冷的槍聲,多麼撕心裂肺。(聲音哽咽)今天,我們就跟着華裔作家聶華苓去重溫那沉重而美麗的記憶。

2、作者介紹:

聶華苓,女,美國華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漢人。著有《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流長》《臺灣軼事》等小說集,《夢谷集》《三十年後》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譯集。

二、自由朗讀,把握文章內容;複述重點,把握文本情感

1、快速瀏覽課文,概括文章四個部分的內容。

來到紀念地;看紀念演出;參加座談會;參觀紀念館。

2、課文重點是控訴法西斯的罪行,並向全人類提出警示:永遠不要再有戰爭和屠殺了!要和平,不要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呼聲,也是這篇課文的主題。

3、這些記錄中,你們可以看出哪些是沉重的記憶,哪些是美麗的記憶嗎?

薩特說到,克拉庫耶伐次這座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墳墓,埋葬了7000個被殘殺的人。課文再現了半個世紀前那一段殘酷的歷史,一天之內,納粹殺死7000人,其中包括300名孩子,鮮血染紅三百五十多英畝土地,被殘殺者臨死前的哀號彷彿就在我們耳畔迴響。大屠殺慘絕人寰,歷史是沉重的,記憶是沉重的。

面對屠殺,塞爾維亞人表現了“整個民族的英勇”。課文中寫到一位不願苟且偷生,寧死不屈的老師,就是一個例子。這一方面的記憶又是美麗的。

4、作家聶華苓也來到這個紀念地,她看了紀念演出,參加作家座談會,參觀了紀念館。在她用文字記下的參加紀念活動的過程中,這裏哪一個情節讓你印象最深刻,爲什麼?

⑴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老師說的那句話:“開槍吧!我給孩子們上最後一課!”這是一個老師在槍口下的宣言,他英勇無畏,用自己的生命爲孩子們上了最後一課,讓所有人永遠記住,法西斯是無情的,是人面獸心的`。(鼓掌)我覺得他是想告訴孩子們,生命雖然如此痛苦無值地結束,但是要以血的代價告誡人們,我們要熱愛和平和祖國,臨死不屈,反對戰爭。

⑵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面對死亡時300個孩子發出的那聲“親愛的爸爸媽媽”的真心呼喚,讓我的心深深地爲之震撼,這是多麼情真意切的呼喚,這是發自肺腑的呼喚,讓人不禁潸然淚下。(鼓掌)

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孩子們在臨死前,依然惦記着親愛的爸爸、媽媽、親朋好友,雖然惦記的是一些微不足道和小事,但是足以表達他們對父母、對親朋好友的感情。這點我認爲很感動,我們平日裏對待父母有些冷漠,現在回想起來,是多麼不安哪!我認爲不要等到臨死前,才知道與父母之間無價的親情。(沉默片刻)

⑶我認爲把南斯拉夫的屠殺和南京大屠殺拿來比較寫,印象很深。南京死了三十萬人,這種慘無人道的行爲,讓我們感到德國、日本人太殘忍,非常同情死去的人,尤其是婦女和孩子,他們是無辜的。

⑷我從這幾位知名作家之間的談話中感受匪淺。其中身爲德國人的作家,因感到祖國犯下的滔天惡行,身感痛心而淚流滿面。他這種行爲是美麗的。日本人不願正視歷史,仍爲侵略辯護。

課文中寫有很多人每年來紀念,說明他們沒有忘記歷史。在37頁下面就有“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那個日本人只記得自己的痛苦,卻忘記帶給別人的痛苦,這就是忘記歷史,這是自私的。中國人在這裏提到南京大屠殺,並不是要報仇,而是讓子孫明白和平來之不易,讓日本人的內心感到無地自容。(喝彩,鼓掌。)

三、多角度探究情感體驗

1、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寧就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我們記住這段歷史就是記住歷史帶給我們的深刻教訓。聶華苓在文中也同樣發出了這樣強烈的呼喚。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這樣的文字。

在37頁,“塞爾維亞人對暴力的反抗和對自由的執著世世代代‘人’的聲音”,“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就那樣年年不間斷地表達他們的歷史感:沒有仇恨,沒有憤怒;只有悲哀,只有記憶,只有警告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這是歷史事實。但是,多少人記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

2、我們在讀完之後,大家的心情怎樣呢?同學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談談自己的想法。

⑴我們要和平的世界。愛好和平,更要牢記歷史,讓悲劇不再重演,更好地把握現在,把握未來。

⑵我在歷史書上看到,日本人不但入侵中國,還實行愚x政策,也就是“欲滅其國,必先滅其史。”我開始並不懂它的意思。現在我真切地體會到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誰否認過去,誰就在冒重蹈覆轍的危險。

⑶從文章中我想到伊拉克的孩子。在電視上看到他們血淋淋的樣子,還有那麼小都拿着槍,我感到真可怕,也很慶幸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和平環境裏,真好。我一定會更珍惜它。

⑷我想呼籲美國總統小布什:別打了,快從伊拉克走吧,你的士兵也很可憐。

四、善用資料,昇華文本的情感

戰爭帶給人們的心靈的創傷,帶給國家的苦痛,帶給世界的災難,是永遠無法彌合的流血的傷口。下面我想展示一下同學們蒐集整理的資料,更深刻感受作家對幸福生活,對和平世界的強烈呼喚。

(學生點擊播放軟盤或投影資料,並適當講解。)

1、(讀收視筆記)這是我在收看了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欄目關於日本部隊揭祕這期節目後的日記。以前我只知道中中國有731部隊,看了節目才知道還有6支,60多個細菌工廠,遍佈大半個中國。他們在廣州用碳疽茵殺害了4萬多香港人,還有的人因被細菌感染得爛腳病殘廢了,留下的傷痕看了真恐怖。但是有的日本人還否認這段歷史,修改教科書,這簡直就不是人。

2、(展示圖片)這是我在網上下載的南京大屠殺的圖片。這真是血淋淋的事實呀,居然有人否認它。在歷史的鏡子面前日本人是醜惡的,他也讓我知道落後就要捱打,我們要用智慧和科技武裝我們的頭腦,強大我們的國家。

3、(讀報心得)這幾張是前些日子關於侵華日軍介子氣毒害現在中國人的報道。五十多年過去了,它們還可以殺人,多可怕。從報紙上描寫的那些中毒者的情形,我可以遙想當年被毒害的無數中國人的慘狀。再不要有戰爭了,它留給人類的痛苦太長了。

4、(電影《美麗人生》片斷)爸爸對兒子說這是一場遊戲,他是爲了不傷害兒子幼小的心靈,爲了不讓兒子知道那其實是多麼血腥的殘殺。

5、(中央電視臺伊拉克戰事報道片頭)當時我只覺得它的解說詞寫得很好,和音樂畫面結合在一起讓我的心有一種顫抖的感覺,就讓爸爸錄下來了。

五、課堂小結

我知道同學們準備的資料還有很多,在這裏就不能一一展示了。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還有很多的地方銷煙瀰漫,母親們痛苦的眼淚,孩子們驚恐的哭叫,那一雙雙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們呼喊:不要戰爭,保衛和平。同學們,希望我們都是和平的維護者,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