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湖心亭看雪》人教版教學設計

《湖心亭看雪》人教版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湖心亭看雪》人教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湖心亭看雪》人教版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當堂成誦。

2、學習白描手法,瞭解這種寫作方法的基本特徵。

3、仔細品讀課文,體會語言的精妙,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本文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度,但又流露出消極避世的意緒,應引導學生批判地對待,歷史地分析。

【重點與難點】

重點:

1、賞析雪後西湖的奇景和作者遊湖的雅趣。

2、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係。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知道我國散文史上什麼時候成績最引人注目嗎?

先秦和唐宋時期,如先秦諸子和唐宋八大家。明清小品也佔有一席之地。它如開放在深山石隙間的一叢幽蘭,雖無灼灼之豔,卻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風韻。

二、學生介紹張岱及明清小品

三、朗讀課文

1、請同學結合書下注音自由朗讀課文,把語音讀準,語意讀順。

2、聽錄音,學生學讀,盡力根據文章意境理解文意。

3、自主研讀課文,理解文意,如有不懂,請教旁邊同學。還不能解決的,劃出來。

4、集中問題,全班交流。

可能的問題:

1、癡:

⑴對張岱最確切的評價。他癡迷於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於天人合一的山水之),癡迷於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⑵“癡”表現了美好的情趣,對生活的熱愛。

⑶“癡”在中國藝術中,常被用來指創作中最動人,最不可解,執着而又專注,到了渾然忘我的那種情境。

⑷從文中看,你認爲作者癡在哪裏呢?從哪裏可看出他的癡呢?

“獨”:充分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

“絕”傳出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

“強飲”,本不能飲,但對此景,當此時,逢此人卻不可不飲。

(配樂朗讀)

2、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⑴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⑵量詞替代:

“艘”與“葉”,有輕讀、漂泊感。

“痕”換成“橫”“樂”。

寫景的文字,如果是一幅畫的話,是哪種畫?

⑶文字如此簡潔通透,寥寥幾筆,傳達出景物的形與神。這就是白描手法,如果是一幅畫,你認爲是哪種畫?

寫意山水畫。

想象一下這幅畫,用幾個詞概括西湖雪景特徵(我們用這個詞來形容一下雪景特徵)空闊、靜寂、悠遠脫俗、空靈。

⑷作者爲什麼對這樣的雪景如此癡迷呢?(悠遠脫俗是這幅畫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質,這對人與自然在精神上達到統一和諧。)

文人如此鍾情山水,是因爲大自然的全幅生動的山川草木,雲煙明晦,才足以表現我們胸襟裏蓬勃無盡的靈感氣韻。

(背誦這幾句)

3、敘事:

意外遇到兩個賞雪人而驚喜,隨之而來的分別不免傷感。情緒的一波三折都與“看雪”有關。是看雪行動的延伸,將人與景有機地結合。西湖的奇景是因西湖人的存在而彰顯了它的魅力,寫景與寫人相映成趣。

張岱的文章寫景,同時也寫觀賞景物的人及其感受。

4、背誦:寫景幾句。

四、總結

張岱的小品可謂名副其實的小品,它筆墨精練,風神綽約,洋溢着詩的意趣,頗似唐人絕句。今天我們只略飲一勺,略知其味。請大家回家選讀張岱的《不二齋》抄在綜合本上。

《明清名家小品精華》 P585

與柳宗元《江雪》比較

〖板書〗

景:空闊,靜寂,雅潔 和諧統一

情:孤傲,不流世俗(脫俗)

癡、痕、點、芥、粒 言簡意豐

  《湖心亭看雪》人教版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

2、 積累文言詞彙。

3、品味雪後西湖的奇景和作者遊湖的雅趣。

【教學重點】

雪後奇景的賞析。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抒情的關係。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本文文字較淺顯,註釋較詳細,學生自讀課文,把握文意不成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學媒體】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有人說,沒有見過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讀了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夠了。你看,這些雪後西湖圖片(出示PPT),雪後的西湖多美!下面就讓我們隨張岱去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欣賞別有情趣的雪景。

二、朗讀課文

1、推薦讀。(讀準字音)

2、聽錄音跟讀。(讀出節奏)

3、自由朗讀。(讀懂文意)

三、整體感知

請概述作者看雪的經過。

四、研讀課文

問:“癡”爲何意?

“癡”在中國藝術中,常被用來指創作中最動人,最不可解,執着而又專注,到了渾然忘我的那種境界。“癡”是一中本真自然,特立獨行的個性。

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讓你讀出“癡”。

1、“癡”於行:

是日更定,

獨往湖心亭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穿插是、更、焉等詞教學)

追問:從張岱的這些癡舉中,你覺得張岱有着怎樣的情趣?

張岱癡於行(與衆不同 不隨流俗)

過渡:前往湖心亭時,張岱看到了什麼樣的景?

2、“癡”於景:

找出文中的雪景句,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齊讀,疏通,再齊讀 (穿插一、白、芥、粒等詞的理解)

講: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那麼,張岱筆下的景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從中你讀出作者怎樣的情懷?

(小組合作交流)

明確:

(朦朧、寂靜、空曠、遼遠、闊大、混沌、依稀、恍惚、茫茫、悠遠等感覺;讀出作者孤獨落寞之感。)

比較讀: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

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

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資料介入:(在春夏則熱鬧之至,秋冬則冷落矣;在花朝則喧鬨之至,月夕則星散矣;在晴明則萍聚之至,雨雪則寂寥矣。— 張岱《西湖夢尋》)

體驗讀: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當堂背誦寫景句,並抽查落實。

小結:本段文字寫景,卻又不止於寫景,透過這個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讓我們不難感受到作者那種人生天地間如“蒼海一粟”的深沉感慨。置身其中,張岱既癡迷,又備感孤寂落寞。(學生再朗讀體味)

張岱癡於景(孤寂落寞 思考人生)

五、總結

經過這堂課學習,我們理解了作者的癡。他癡迷於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更癡迷於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在琅琅的讀書聲中,再次體味作者的雅趣。

六、你的積累有多少

(白、一、更、是等一詞多義)

(俱絕惟長堤一痕一芥大喜及下船客此等)

七、作業

1、背誦課文;

2、課外閱讀張岱《不二齋》,體味作者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