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說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說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瞭解兩篇短文所說明的事理,說明的順序、方法。

難點: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介紹“大陸漂移假說”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爲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爲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說——大陸漂移假說。那麼“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說有什麼關係呢?

(一)明確目標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討論明確:

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說成立。

2、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說明的層次順序及說明方法。

討論明確:此文轉自淘。教。案網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說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說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說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爲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說明內容,結束全文。

在說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板塊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案二》。

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說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體說明部分。列數字是一個重要說明方法,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大約經歷了1億年,(南極)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

——運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說明,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說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又是在舉例說明,說明“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科學論斷。

(四)總結、擴展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啓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爲學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龍的足跡嗎》,進行比較閱讀,使大家加深對《恐龍無處不有》所說明內容的理解,進而從兩篇寫法各異說明內容卻一樣的文章中,去找尋自己的發現。

(五)佈置作業

借閱有關資料,或參觀自然博物館,或看有關科幻影片,瞭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以900~1200屬之衆“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後來一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麼滅絕的,至今仍然是科學的一個謎。

(一)明確目標

1、有關恐龍滅絕的觀點要把握。

2、說明其觀點的依據、順序及方法。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1、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着哪兩種對立的理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2、作者在中意在說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討論明確:

1、科學界對於恐龍在6500萬年遭遇滅頂之災,存在着的兩種對立的理論是:“撞擊說”和“火山說”。

“撞擊說”的依據: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爲,這可能是由於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火山說”的依據: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2、作者意在說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爲什麼選擇“撞擊說”而否認“火山說”?

討論明確:

在作者看來,有論據驗證的理論才能成立。

作者對前蘇聯科學家的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

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爲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間結合的極爲緻密,在通常條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數百萬年。(列數字說明)

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建議、練習說明、教學重點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建議

一、總體建議

1、教學時間:2課時。

2、這兩篇短文是本單元內容較深的課文,其突出特點是以論證爲主,綜合運用不同領域的科學知識,見解新穎。教師在設計教學前,首先要吃透課文,把握相關知識(可參考“整體把握”和“資料鏈接”),理解文章逐步推進的邏輯鏈條;教學中,也要注意適時解答學生的疑問,糾正他們理解上的偏差,引導他們切實理解文章闡釋的事理。

3、對於事理說明文這一文體,學生在前一課的學習中已有所體認。本課應導向深入,引導學生理解事理說明文所講的“理”,是對於現象背後本質的認識,體會到邏輯性是事理說明文的一個重要特點。

4、兩篇短文的語言很有特點:一方面邏輯性強,簡明精練,運用概念適切;一方面又幽默風趣,引人入勝。可引導學生體會,可以讓學生自主圈點勾畫相關的句子或語段。

5、要善於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開展教學。對於文中涉及的一些內容,如地質變遷、動物化石、南極氣候、小行星等,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相關知識,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但不必講解過多,以免偏離中心。

二、教學設計

兩篇短文可以一篇教讀,一篇自讀。

恐龍無處不有

1、導入後初讀課文,梳理主要內容和行文展開的順序。明確:

第1段:提出“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這一科學觀點,引出說明內容。

第2、3段:指出恐龍化石遍佈於世界各地這一科學事實。

第4、5段:指出南極的恐龍化石不可能是遷徙的結果。

第6、7段:通過邏輯推理,指出恐龍化石的出現說明了大陸在漂移。

第8—12段:進一步介紹板塊理論,說明這一理論解釋了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

第13—15段:再次聚焦遠古時期南極的恐龍等生物,確證前文推論的正確性,並說明其普遍意義。通過梳理主要內容,學生能夠意識到文章是以邏輯順序展開的。

2、再讀課文,聚焦“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這一觀點。提問:這篇短文在哪兩個科學領域之間建立起了聯繫?是如何聯繫的?

古生物學——恐龍化石的分佈——板塊構造理論

提示學生注意兩個時間點:①2、25億年前,當時全球的陸地形成“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同時,恐龍已經出現並且“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②2億年前,泛大陸又開始分裂。這兩個時間點表明恐龍的出現和全球分佈早於泛大陸的分裂,從而使得文章在兩個領域之間建立的聯繫在邏輯上得以成立,體現了作者科學推論的嚴密性。

3、延伸拓展。

蒐集“大陸漂移”的其他例證,寫成小短文,相互交流。

被壓扁的沙子

讓學生運用學習前一篇短文的閱讀方法自主閱讀,總結:文章主要內容;其中的邏輯鏈條;文章涉及了哪些領域,是如何關聯的。教師提問或班級討論交流。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練習說明

思考探究

一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滅絕,但選用的材料不同,所說明的主要問題也不同。試結合課文做具體分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思考兩篇短文共同涉及的問題,比較分析它們各自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參考答案: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第一篇短文談到恐龍的化石無處不有,是爲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而在第二篇中,恐龍的滅絕成爲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由此可見作者具有多角度、多側面看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

二這兩篇短文都是從某一現象出發,通過分析事物間的內在聯繫,得出規律性的認識。試任選其中一篇,分析其思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析文章內在的推理論證思路,把握文章的邏輯鏈條,從而理解文章內容,並體會事理說明文層層推論、邏輯嚴密的特點。

參考答案:參見“整體把握”和“素養提升”。

三下列語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說明文字。試結合上下文,說說它們各自的作用。

1、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2、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3、即非常純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文中補充說明語句的含義和不同作用,理解說明語言的特點。

參考答案:

1、這一句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與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這不是能用巧合來解釋的,只能說明它們原來在一起。

2、這是俏皮話,但也並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爲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做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3、這是對“二氧化硅”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學名,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

4、這句話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爲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爲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會願意把金剛石變爲碳,因爲金剛石太珍貴了。作者隨筆幽默了一下,也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

積累拓展

四閱讀下面的材料,說說材料中描述的現象與課文中的哪個理論是相聯繫的。

(材料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嘗試用課文中的理論加以闡明。

參考答案:這是“板塊構造”理論的一個例證。《恐龍無處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闡述了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本題的材料,說明了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會在分界處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海溝。

五恐龍滅絕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課文爲我們提供了兩種假說,其實還有多種相關的假說。課外蒐集整理資料,寫一篇小短文闡述你的認識,並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課內向課外拓展,閱讀探究,並書面表達,交流探討。這樣可以讓學生學有所得,學而有悟,同時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參考答案:略。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闡述的事理,激發愛好科學、主動探索的精神。

本課的兩篇短文,都貫徹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這一認識原則,用一個領域的探究成果,去推進對於另一個領域問題的認識,展現出科學思考方法的強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感受這種“趣”和“美”,幫助他們體認科學的思考方法,激發他們自主探索的興趣。

2、梳理文章內在的邏輯關係,在此基礎上體會事理說明文的特點。

兩篇短文層層推進,邏輯鏈條嚴密,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梳理。對於事理說明文以講“理”爲主,注重邏輯性的特點,學生在前一課已有所認識,本課可繼續深化。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緻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⑵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說”“火山說”“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⑶瞭解兩篇文章作者的思維方式。

2、能力目標:

⑴比較分析兩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把握兩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體會作者思維的開放性與周密性。

⑵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⑶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3、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銳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說,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善於聯繫,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教學方法】

1、比較閱讀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語言,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看問題,獲得新知、真知。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在距今約2、3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爬行動物。它們與現代的蜥蜴有許多相似之處,如身體表面覆蓋着有鱗片的皮膚。它們的後代是由卵孵化出來的等等。在這漫長的1、65億年間,它們成爲了整個地球的主宰。它們經歷了氣候較爲溫暖的三迭紀,食物豐富的侏羅紀,充滿了生存恐懼的白堊紀,它們作爲過去的生物,人們給了它們一個名字──恐龍。

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一個早晨,草食性恐龍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轟”的一聲巨響, 一場天翻地覆的大爆炸發生了,從此恐龍便慢慢地減少,直至最後滅絕。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帶着問題走進阿西莫夫筆下的科普世界去尋求答案吧。

設計(二):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着什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朗讀課文。

教師檢查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1、辨音:

遺骸褶皺劫難追溯

2、釋義:

遺骸褶皺劫難

緻密追溯天衣無縫

選四名同學回答,

明確:

⑴hái zhě nànsù

⑵遺骸:遺骨(遺留的殘骨)。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岩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災禍。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2、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裏,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學生談自己閱讀的初步印象。

明確: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兩文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兩文都運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

三、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多媒體顯示:

教師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填寫上表。

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小組內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個個參與。教師巡視各組,掌握討論情況,隨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然後選交流成功的兩個小組介紹閱讀成果。

明確:

1、《恐龍無處不在》,說明對象爲“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或“板塊構造”理論。說明角度爲:通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文章的思路簡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爲第1段,這兩句話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第二部分爲2~7段,介紹恐龍無處不在是大陸在漂移。2、3段介紹南極和地球其他大陸上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4、5段寫這一發現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沒有把思維定格在恐龍本身研究上,而是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獲,“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第三部分爲8~12段,簡明介紹板塊學說,並說明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爲13~15段,再次聚焦南極恐龍和其他生物,確證這一推斷的正確性。總之,全文從現象到本質,逐層推進,表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2、《被壓扁的沙子》,說明對象爲“恐龍的滅絕”,說明角度爲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文章的寫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爲第1段,引出說明對象。第二部分爲2~6段,探討恐龍大滅絕,介紹兩種學說“撞擊說”和“火山說”,揭示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第三部分爲7~11段,解釋斯石英的成因,重點說明其性質,爲排除“火山說”提供科學依據。第四部分爲12~17段,依據科學理論,進一步斷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教師總結:兩文都體現了作者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戶,我們不禁爲作者道好稱奇,科學需要激,需要創新!

四、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多媒體顯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教師提示: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明確: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號裏。

教師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說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說說它們各自的作用。

學生明確:

1、如果抽象地說現代兩棲動物,不加以舉例,讀者可能一時想不起是指哪些動物。現代兩棲動物很多,舉“青蛙”和“蟾蜍”,是因爲它們“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極生存,猶如當年恐龍不能適應南極的生態氣候一樣,因爲它們同屬兩棲動物。

2、這一句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與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

3、這一句看起來有調侃的意味,但並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爲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作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4、這是對“二氧化硅”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學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

5、這一句話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爲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爲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會願意把金剛石變爲碳,因爲金剛石太名貴了。作者隨筆幽默了一下,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

教師總結:這些補充說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學概念爲平易的介紹,化嚴密的科學論證爲幽默詼諧的類比說明,表現了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同學們應在今後的說明文寫作中學習借鑑。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緻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說”“火山說”“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3。瞭解兩篇文章作者的思維方式。

二、能力目標

1。比較分析兩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把握兩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體會作者思維的開放性與周密性。

2。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3。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三、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銳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說,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善於聯繫,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教學方法

1。比較閱讀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語言,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看問題,獲得新知、真知。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4

教學目標:

1、瞭解說明的內容,理清說明的順序。

2、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科普文章的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

(放映《侏羅紀公園》片段)

一、整體感知

學生閱讀,檢查預習。

討論: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說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明確: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爲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二、研讀探究

請同學快速閱讀一遍課文。(小組討論)

1、這篇短文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按什麼順序說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結論的?

3、課文的說明內容涉及到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4、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強著稱。你能找出語言表達平實而又生動的句子嗎?

5、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說明文字有什麼作用?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用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蟾蜍來舉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通過看地圖證明南美與非洲的相離,更使人信服,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

6、課文中多處使用了設問句。這樣既將中心內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讀者感到非常親切,如面對面交流:

“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三、拓展延伸

說說學了本文之後的啓示。

明確: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結合具體的實例說說對“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舊課導入

《恐龍無處不在》通過南極發現恐龍的例子,提出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引出了板塊構造理論,從而證明了“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那《被壓扁的沙子》是否也與恐龍的謎案有關係呢?讓我們先來閱讀一遍這篇短文。質疑討論,出示問題:

1、在《被壓扁的沙子》裏作者提到恐龍滅絕的兩種理論,你能找出來嗎?你贊成哪一種,爲什麼?

2、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麼?根據又是什麼?

明確:“撞擊說”和“火山說”。(可將自己查找的資料整理成論據加以證明。

“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證據一:因爲在恐龍滅絕的那個年代的岩層中,發現了斯石英──壓扁的沙子。證據二:斯石英只在被撞擊後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發吞沒了恐龍,就不會有“斯石英”存在。結論:無疑是撞擊毀滅了恐龍。

二、對比閱讀

本文與前一篇文章有什麼異同之處?(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角度、說明語言方面比較)

1、說明順序:兩篇文章採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地解釋清楚。

2、說明方法:都採用了多種說明方法。首先都採用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在》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說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岩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絕是撞擊造成的”。其次都採用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在》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而《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說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區別。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說明方法。

3、說明的角度:《恐龍無處不在》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

4、說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

三、拓展練習

分組自由討論:

由本文的學習,科學家的哪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對你有所啓發?

培養創造力需要哪些思維能力?

明確:多角度看問題,聯想與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5

教學目標:

1、瞭解說明的內容,理清說明的順序。

2、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科普文章的準確、生動的語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恐龍無處不在》

激趣導入

(放映《侏羅紀公園》片段)

整體感知

學生閱讀,檢查預習。

討論: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說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明確: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爲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研讀探究

請同學快速閱讀一遍課文。(小組討論)

1、這篇短文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按什麼順序說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結論的?

3、課文的說明內容涉及到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4、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強著稱。你能找出語言表達平實而又生動的句子嗎?

5、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說明文字有什麼作用?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用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蟾蜍來舉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通過看地圖證明南美與非洲的相離,更使人信服,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

6、課文中多處使用了設問句。這樣既將中心內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讀者感到非常親切,

如面對面交流。

“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拓展延伸

說說學了之後的啓示。

明確: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結合具體的實例說說對“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被壓扁的沙子》

舊課導入

《恐龍無處不在》通過南極發現恐龍的例子,提出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引出了板塊構造理論,從而證明了“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那《被壓扁的沙子》是否也與恐龍的謎案有關係呢?讓我們先來閱讀一遍這篇短文。質疑討論,出示問題:

1、在《被壓扁的沙子》裏作者提到恐龍滅絕的兩種理論,你能找出來嗎?你贊成哪一種,爲什麼?

2、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麼?根據又是什麼?

明確:“撞擊說”和“火山說”。(可將自己查找的資料整理成論據加以證明。

“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證據一:因爲在恐龍滅絕的那個年代的岩層中,發現了斯石英——壓扁的沙子。證據二:斯石英只在被撞擊後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發吞沒了恐龍,就不會有“斯石英”存在。結論:無疑是撞擊毀滅了恐龍。

對比閱讀:與前一篇文章有什麼異同之處?(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角度、說明語言方面比較)

a、說明順序:兩篇文章採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地解釋清楚。

b、說明方法:都採用了多種說明方法。首先都採用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在》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說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岩石”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絕是撞擊造成的”。其次都採用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在》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而《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說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區別。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說明方法。

c、說明的角度:《恐龍無處不在》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

d、說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

拓展練習

分組自由討論:

由的學習,科學家的哪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對你有所啓發?

培養創造力需要哪些思維能力?

明確:(2)多角度看問題,聯想與想像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八年級語文同步檢測題: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一、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1、鳥tún()目2、chánchú()()

3、xié()帶4、潮xī()

5、領yù()6、yǎn()射

7、二氧化guī()8、排chì()

二、找出每組字形有誤的一項,將序號寫入括號

1、()

A、塵埃B、至密C、繁盛D、熔化

2、()

A、膨脹B、隕石C、流逝D、砥達

三、給加粗字注音並解釋詞語

1、天衣無縫()________________

2、褶皺()____________________

3、追溯()____________________

4、劫難()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極研究所宣佈在詹姆斯羅斯島發現了一些化石骨骼。()

3、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

4、因此,目前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明確兩篇文章的說明內容,學習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瞭解不同領域裏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並且從中得出新結論的科學現象。

3.瞭解科學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運用假設、推理探究自然奧祕的科學思維方法。

過程與方法:

默讀,圈點勾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象,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慾望和創新意識,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概括、篩選信息,明確兩篇文章各自的說明內容,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時質疑、思考、實證的科學態度,瞭解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在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時,兩篇文章卻從不同角度說明問題、介紹相關知識的創作思路。

2.提取關鍵信息並按要求表達。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不建議做過多的形式上的花哨處理,建議引導學生靜下心來仔細閱讀文本,理解文章的說明內容和科學精神。另外,這兩篇短文在原文中編排在一起,內容上也有一定關聯,說明方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參照閱讀。建議以學生自讀自學爲主,通過圈點勾畫靜心讀文,同時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關鍵處和難點教師要給予及時點撥。結束本課的課文學習後,教師可以適度給一些與此有關的現今的研究成果等,進行適度的擴展,目的還是爲了引導學生體會實證的力量對於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恐龍的突然滅絕成爲生物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爲此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研究。這一課體現的就是與此有關的兩則短文,下面讓我們深入地瞭解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

【設計意圖】提出這兩篇課文共同關注的問題──恐龍滅絕,聚焦在這個視野後,可以自然地引出對這兩篇文章的學習。

2.介紹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兩篇文章都提到了“恐龍滅絕”,速讀兩文,請談談你得到哪些與此有關的知識?

恐龍大概在公元6500萬年以前滅絕;

恐龍滅絕前曾經遍佈世界各地;

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擊地球的結果;

…………

2.這兩篇文章雖然都談到了恐龍滅絕,但是它們要說明的主要問題完全不同。請用簡練的語言說說兩篇文章主要說明的問題分別是什麼?

第一篇:通過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說明“大陸漂移學說”,進而說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第二篇: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擊地球的結果。

【設計意圖】對兩篇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解作者把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課的目的。它們不僅都是阿西莫夫的作品,而且探究的內容都和恐龍滅絕有關係,但同時兩篇文章說明的內容卻又截然不同。

 (三)分篇學習,深入分析解讀文本

1.恐龍無處不在。

(1)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個例子是如何說明“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結論的?

明確:恐龍不適應寒冷的氣候,不可能在南極地區生存,也不可能越過大洋到另一塊大陸上,所以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每隔一段時間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開。“恐龍無處不在”正說明2.25億年前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形成時,早期恐龍已經開始出現並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大約2億年前泛大陸逐漸分裂,此時每一個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經過了大約1億年的變遷,南極的氣候逐漸變冷,慢慢不適宜生物生存,動植物種類數量大量減少,恐龍最終滅絕了。

南極洲發現化石是生物領域的新發現,但最終卻不僅證實了“恐龍遍佈世界各地”,無處不在,更可以說明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地質活動的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本,提取主要信息,進一步弄清文章說明的內容,同時訓練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抓住要點,有條理地進行表述。

(2)科學家經過思考、分析得出跨領域的新知,對此你有什麼感悟?

【設計意圖】體會科學研究的精神及方法。

2.被壓扁的沙子。

(1)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有兩種對立的理論,它們分別是什麼?

明確:兩種對立理論是“撞擊說”和“火山說”。即“因爲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和“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

【設計意圖】訓練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文章的重要內容。

(2)爲什麼“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證據來驗證這兩種理論”?(請用不超過20個字來表述)

明確:這不僅是個嚴肅的學術問題,更是因爲人類將來再遇到大災難時可以儘可能多地瞭解其影響並採取相應應急措施。

【設計意圖】訓練提取並概括信息的能力,這個問題比上一個問題要難一些,不能像上一問題僅靠簡單的摘抄即可,還需要自己刪減、壓縮或調整原文語句表述的次序。

(3)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指什麼?文章爲什麼以此爲題?

明確:“被壓扁的沙子”指“斯石英”。以此爲題,首先,因爲“斯石英”是本文說明內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爲“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活動。據此,因爲年齡爲6500萬年(也就是大致恐龍滅絕年代)的岩層中發現了“斯石英”,所以才得出本文的結論: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其次,“被壓扁的沙子”這種表述比較生動、有趣,作爲題目更容易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設計意圖】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

(四)小結

學過這兩篇文章後請你從科學知識、科學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語文能力這幾方面總結一下學習本文的收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自己總結、回顧,以後每篇說明文可以按這個方法自己進行總結反思。“語文能力”教師可以解釋一下,本文主要側重在“提取、概括信息方法”的總結。

 (五)佈置作業

請組織好語言,以第二篇文章中“斯石英”爲例,對第一篇文章“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結論進行說明。

【設計意圖】作者通過“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來說明恐龍的死因,其實也可以用此來說明“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結論。通過這個環節不僅會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更清楚、深入的理解,還可以更好地體會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的作用,其目的是可以把要說明的知識介紹得清楚明白。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說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說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瞭解兩篇短文所說明的事理,說明的順序、方法。

難點:

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解決辦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滿足他們的表達欲,活躍學習氣氛。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借閱科普讀物,從中找出與本文內容相關的科學知識,大家共同學習研討。學生對一些自然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說明產生這種看法的依據。

五、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大陸漂移圖示的同時,介紹“大陸漂移假說”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爲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爲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學說——大陸漂移假說。那麼“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說有什麼關係呢?

(一)明確目標

1、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科學觀點。

2、把握“恐龍無處不在”印證大陸漂移假說的說明順序和方法。

(二)整體感知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討論明確:

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說成立。

2、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說明的層次順序及說明方法。

討論明確: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說明內容。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說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說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爲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說明內容,結束全文。

本文在說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說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體說明部分。列數字是一個重要說明方法,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大約經歷了1億年,(南極)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運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說明,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說服力。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又是在舉例說明,說明“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科學論斷。

(四)總結、擴展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啓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爲學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龍的足跡嗎》,進行比較閱讀,使大家加深對《恐龍無處不有》所說明內容的理解,進而從兩篇寫法各異說明內容卻一樣的文章中,去找尋自己的發現。

(五)佈置作業

借閱有關資料,或參觀自然博物館,或看有關科幻影片,瞭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以900~1200屬之衆“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後來一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麼滅絕的,至今仍然是科學的一個謎。本文是破解此謎的一個觀點,同學們讀後與自己已知的別的觀點進行比較,看哪種觀點更讓人信服。

(一)明確目標

1、本文有關恐龍滅絕的觀點要把握。

2、本文說明其觀點的依據、順序及方法。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1、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着哪兩種對立的理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說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討論明確:

1、科學界對於恐龍在6500萬年遭遇滅頂之災,存在着的兩種對立的理論是:“撞擊說”和“火山說”。

“撞擊說”的依據: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爲,這可能是由於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火山說”的依據: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2、作者意在說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爲什麼選擇“撞擊說”而否認“火山說”?

討論明確:

在作者看來,有論據驗證的理論才能成立。作者對前蘇聯科學家的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爲斯石英。斯石英的原子之間結合的極爲緻密,在通常條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數百萬年。(列數字說明)

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過巨大隕石的撞擊。(舉例子說明)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舉例子說明)由以上兩例,作者認爲斯石英也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作者認爲,地殼深處的斯石英可以通過火山噴發被攜帶到地表。然而,噴發溫度極高,岩石會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攜帶而來的斯石英都被轉化爲普通的二氧化硅。由此作者斷定: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過撞擊。加上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在岩層年齡爲6500萬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岩層中,檢驗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種原子排列。就這樣,作者最後確認,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2、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嗎?

討論明確:

作者以科學發現和科學實驗的成果爲依據,層次清楚地說明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

說明順序:科學發現→觀點產生→科學研究發現→印證觀點。這是一種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邏輯說明順序。

3、科學界研究恐龍滅絕問題,在作者看來有何意義?你怎麼認爲?

作者認爲:這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因爲我們將來也許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災難(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我們需要儘可能多地瞭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因爲當將來面對這種事件時,我們可以採取某種應急措施。

(學生談個人的認識,言之成理即可)

4、本文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是否離題太遠?換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不好嗎?

討論明確:

本文的題目不但沒有離題,還能提示讀者,恐龍滅絕的“撞擊說”所以產生,與對被壓扁的沙子的科學發現和科學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題形象性強,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改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文題對本文內容起不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四)總結、擴展

1、同學們拿出自己蒐集的有關恐龍及恐龍滅絕的資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種學說自己最感興趣,同時說明自己感興趣的原因(那種學說成立的科學依據)。

2、科學發現本身是一種科學成果。而對科學發現的研究還會產生系列科學成果,甚至是跨學科、跨領域的,同學們對此進行研討、分析。

3、《恐龍無處不有》和《被壓扁的沙子》兩文所寫內容及所採用說明順序的相關處。

討論明確:

(1)都圍繞恐龍展開說明內容;

(2)都以科學發現引發科學觀點,科學研究印證科學觀點爲說明順序;

(3)兩文都表明: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五)佈置作業

八年級語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8

教學目標:

1.篩選信息,瞭解說明內容,理清結構。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過程,明確順序。

3.品讀語言,體會表達特點,學會賞析。

4.訓練思維,學習科學方法,學以致用。

教學重點:

1.梳理文章內在的邏輯關係,體會事理說明文的特點。

2.感受文章獨特的語言魅力,領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學難點:瞭解作者的思維方式,學習作者善於聯繫,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引出說明話題——恐龍滅絕

(展示恐龍圖片)6500萬年前,上一屆地球霸主——恐龍統治着世界。可是,它們在生活了1.6億年後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的謎。圍繞着“恐龍滅絕”這一事實,僅科學家們公開提出的“滅絕說”就有130多種,大家各執一詞。美國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的觀點,不知能否說服你?

(直觀的圖片展示代入感極強,簡潔的語言解說指向性明確,既迅速引出本課要探討的話題“恐龍滅絕”,又在不經意間將思辨的種子種下,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觀點性文章的結論。)

二、全文瘦身——速讀,篩選信息理結構

研討一:把兩篇短文濃縮成一篇百字文,你會組合哪些語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學科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2.文末總結句:

《恐龍無處不有》: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爲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被壓扁的沙子》: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3.標題:恐龍無處不有、被壓扁的沙子。

參考:不同學科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說明恐龍無處不有,爲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6500萬年的岩層中發現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說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這一環節,篩選信息,明確全文結構:總分總式,層次分明。先總說科學觀點,再由兩文證實。每篇文章由科學發現引發思考,逐步說明,篇末總結。)

三、文脈透 視——跳讀,梳理脈絡看思路

研討二:把說明過程提煉成一條邏輯鏈,你會補全哪些內容?

從“一個領域的科學發現”到“另一個領域的科學結論”,請你找出作者的說明 思路並簡要記錄、交流。

1.全班集體討論《恐龍無處不有》:

古生物學領域←→地質學領域

恐龍無處不有-→地殼緩慢運動

參考1.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恐龍無處不在-→恐龍不能漂洋,大陸自己漂移→地殼緩慢運動

參考2.事實論據:南極附近發現恐龍化石→推理:恐龍遍佈世界各地→推理:恐龍不能在寒冷的南極生存→問題: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假設: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參考3.恐龍化石在現存各個分離的大陸上都有發現→恐龍無處不在,曾經遍佈每塊大陸→恐龍不可能在每塊大陸上獨立生存→現存大陸在遠古曾是聯結在一起的“泛大陸”→“泛大陸”在恐龍出現之後逐漸分裂成爲現在的各塊大陸。

參考4.科學發現: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產生質疑:恐龍來自哪裏——追溯原因:泛大陸分裂帶走恐龍→研究價值:證明地殼運動理論。

2.小組合作交流《被壓扁的沙子》

參考:①引出說明對象→②-⑥擺出對立理論→⑦-?解釋斯石英的成因、性質(高壓產生斯石英,高溫還原爲沙子)→推斷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未發生過火山運動→恐龍年代岩層發現斯石英→?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3.知識卡片助讀:

事理說明文多用邏輯順序。邏輯順序是介紹事理時通常採用的順序,具體地說,有先總說後分說、從概括到具體、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從原因到結果、從個別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從整體到局部、從簡單到複雜、從特點到用途、從主到次等。

小結:兩篇文章都運用了邏輯順序,體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恐龍無處不有》一文從古生物學轉入地質學,用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實佐證“板塊構造”理論,採用了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

《被壓扁的沙子》一文先擺出兩種對立觀點,再介紹斯石英的化學特性,運用地質學的研究成果證實了行星撞擊說,解釋了生物界恐龍滅絕的原因。採用了從結果到原因的邏輯順序。

(梳理脈絡看行文思路,讓學生在有層次的小組活動中初步感受推理的過程,最後適時落腳在對邏輯順序的研討上。)

四、語言聚焦——品讀,鑑賞表達悟寫法

研討三:科普文的科學嚴謹和通俗生動,你能發現嗎?

1.關注括號中的補充文字(課後練習題3)

a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科學方法,補充證據)

b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科學價值,現實意義)

c即非常純的沙子。

(科學態度,嚴謹認真)

d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適時調侃,幽默生動)

小結:補充說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學概念爲平易的介紹,化嚴密的科學論證爲幽默詼諧的類比說明,表現了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2.關注短文中的說明方法

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

(引導學生研究說明文的語言,通過細膩的品讀發現說明文語言的共性特點和作者語言的個性特色,讓學生在豐富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會欣賞科普文準確嚴密而又通俗生動的語言風格,並從中感受到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情懷。)

五、頭腦風暴——補寫,激活思維試身手

研討四:科普文的科學思想和思維技巧,你能運用嗎?

1、辨識:認一認,材料中描述的現象與課文中的哪個理論是相聯繫的。

深海溝是在大陸與大洋之間靠大洋一側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過6000米的海溝共24處,其中19處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溝是馬裏亞納海溝,水深約11034米。海溝是板塊構造活動的傑作。一個板塊向下俯衝到另一個板塊之下時,一邊下垂,一邊上翹,這中間就形成了海溝。所以說海溝是板塊構造俯衝帶開始的地方,也是板塊構造擠壓活動的場所。這裏好像一個樞紐或傳動帶,一方面海洋板塊的岩石俯衝下去,另一方面大陸板塊翹起來。

——這是“板塊構造”理論的一個例證。《恐龍無處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闡述了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本題的材料,說明了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會在分界處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海溝。

2、印證:加一加,請爲本文的科學觀點補充一個例子。

科學觀點:“不同學科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參考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並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

參考2:生物學家密卡爾遜調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佈情況,他指出美國東海岸有一種正蚯蚓,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但他無法回答這是爲什麼。他的論文引起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爲,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橫渡大洋,它的這種分佈正好說明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裂開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佈作爲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

參考3:生物學研究中的生物生存技能啓發了科學家的靈感。飛機、潛水艇、蒸汽機的發明衆所周知。現在科學家模仿蒼蠅的構造發明了微型飛行器,模仿蟑螂的構造發明了太空探測器。甚至仿造人體視網模製作微型感光器,置於盲人眼內,可以帶來視力的恢復……

參考4:製造業掌握把水晶磨光的技術,做成透鏡放大物體。顯微鏡的發明,使生物學向前邁了一大步,人們進入了觀察細胞的時代。

參考5:瓦特發明蒸汽機,後期出現的內燃機不僅僅使工業,還讓整個世界、各個學科都得到了助力。

(這一步,重在學習並踐行作者的思維方法———善於聯繫,在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間尋找內在聯繫,這是思維創新的重要特徵,也是開展研究的必要前提。若學生掌握的科學事例有限,還可擴大爲談論“不同學科”間的影響。)

過渡:學習本文,我們不僅瞭解到了一些科學知識、科學觀點,還學習了作者的思維方法,即聯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創造性的思維。作者經過層層推理、分析,認爲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說”而不是“火山說”。他說服你了嗎?其實,這只是衆多推論中的一個,並不是定論。

3、質疑:比一比,請爲“恐龍滅絕”這一話題補充一個你認可的學說。

佈置作業:查資料,從衆多的“滅絕說”中選擇一個你認可的,用從本文中學到的方法寫一篇短文,闡述你對“恐龍滅絕”這一話題的思考,並相互交流。

(引導學生從課內向課外拓展,閱讀探究並書面表達,交流研討。這樣可以讓學生學有所得,學而有悟,同時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這兩篇科普文所傳遞的信息不是客觀的定論,而是主觀的一己之見。學習這類文章,要進行理解式閱讀,在文本和生活的聯繫中去理解作者的觀點,試着將文本觀點與生活經驗進行相互印證。還要進行批判性閱讀,與作者展開“對話”,對作者的觀點提出質疑,與作者商榷,激活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