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阿西莫夫科普短文兩篇》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阿西莫夫科普短文兩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教學目標

八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阿西莫夫科普短文兩篇》教案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緻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說”“火山說”“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3.瞭解兩篇文章作者的思維方式。

能力目標

1.比較分析兩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把握兩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體會作者思維的開放性與周密性。

2.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3.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銳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說,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善於聯繫,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教學方法

1.比較閱讀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3課時

  ●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語言,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看問題,獲得新知、真知。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在距今約2.3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爬行動物。它們與現代的蜥蜴有許多相似之處,如身體表面覆蓋着有鱗片的皮膚。它們的後代是由卵孵化出來的等等。在這漫長的1.65億年間,它們成爲了整個地球的主宰。它們經歷了氣候較爲溫暖的三迭紀,食物豐富的侏羅紀,充滿了生存恐懼的白堊紀,它們作爲過去的生物,人們給了它們一個名字——恐龍。

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一個早晨,草食性恐龍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轟”的一聲巨響, 一場天翻地覆的大爆炸發生了,從此恐龍便慢慢地減少,直至最後滅絕。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帶着問題走進阿西莫夫筆下的科普世界去尋求答案吧。

設計(二)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着什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朗讀課文。

教師檢查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1)辨音:

遺骸 褶皺 劫難 追溯

(2)釋義:

遺骸 褶皺 劫難

緻密 追溯 天衣無縫

選四名同學回答,

明確:(1)hái zhě nàn sù

(2)遺骸:遺骨(遺留的殘骨)。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岩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災禍。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2.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裏,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繫?

學生談自己閱讀的初步印象。

明確: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兩文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兩文都運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

三、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小組內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個個參與。教師巡視各組,掌握討論情況,隨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然後選交流成功的兩個小組介紹閱讀成果。

明確:1.《恐龍無處不在》,說明對象爲“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或“板塊構造”理論。說明角度爲:通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文章的思路簡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爲第1段,這兩句話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第二部分爲2~7段,介紹恐龍無處不在是大陸在漂移。2、3段介紹南極和地球其他大陸上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4、5段寫這一發現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沒有把思維定格在恐龍本身研究上,而是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獲,“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第三部分爲8~12段,簡明介紹板塊學說,並說明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爲13~15段,再次聚焦南極恐龍和其他生物,確證這一推斷的正確性。總之,全文從現象到本質,逐層推進,表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2.《被壓扁的沙子》,說明對象爲“恐龍的滅絕”,說明角度爲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文章的寫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爲第1段,引出說明對象。第二部分爲2~6段,探討恐龍大滅絕,介紹兩種學說“撞擊說”和“火山說”,揭示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第三部分爲7~11段,解釋斯石英的成因,重點說明其性質,爲排除“火山說”提供科學依據。第四部分爲12~17段,依據科學理論,進一步斷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教師總結:兩文都體現了作者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戶,我們不禁爲作者道好稱奇,科學需要激情,需要創新!

第二課時

四、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多媒體顯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教師提示: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明確: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號裏。

教師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說 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說說它們各自的作用。

學生明確:1.如果抽象地說現代兩棲動物,不加以舉例,讀者可能一時想不起是指哪些動物。現代兩棲動物很多,舉“青蛙”和“蟾蜍”,是因爲它們“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極生存,猶如當年恐龍不能適應南極的生態氣候一樣,因爲它們同屬兩棲動物。

2.這一句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與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

3.這一句看起來有調侃的意味,但並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爲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作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4.這是對“二氧化硅”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學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

5.這一句話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爲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爲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會願意把金剛石變爲碳,因爲金剛石太名貴了。作者隨筆幽默了一下,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

教師總結:這些補充說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學概念爲平易的介紹,化嚴密的科學論證爲幽默詼諧的類比說明,表現了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同學們應在今後的說明文寫作中學習借鑑。

五、聯繫實際,延伸拓展

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請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多側面、重聯繫、重溝通,力求觀石擊千浪而舉一反三。

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閱讀積累談談感悟或體會。

生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並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他就此發表的論文震驚科壇。

生2:生物學家密卡爾遜調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佈情況,他指出美國東海岸有一種正蚯蚓,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但他無法回答這是爲什麼。他的論文引起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爲,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橫渡大洋,它的這種分佈正好說明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裂開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佈作爲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

生3:有人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概括爲“兩個蘋果”理論。一個蘋果是砸向牛頓的那一個,它促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帶來了科學的飛速發展。另一個蘋果是亞當夏娃偷吃的那一個,它帶來了人類社會的文明。

生4:大自然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大自然中許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啓發科學家的靈感。飛機、潛水艇、蒸汽機的發明衆所周知。現在科學家模仿蒼蠅的構造發明了微型飛行器,模仿蟑螂的構造發明了太空探測器。甚至仿造人體視網模製作微型感光器,置於盲人眼內,可以帶來視力的恢復……

六、佈置作業

1.課餘利用圖書館或網絡查詢有關“板塊構造”“恐龍滅絕”的資料介紹,進一步瞭解這一方面的科學知識和科研動態。

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變色龍爲什麼能變色

人們常常用變色龍來形容那些見風使舵,反覆無常,媚上欺下的人。可是,真正的變色龍,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恐怕都沒有見到過。這不單是因爲變色龍大多數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和非洲其他一些地方,而且,即使有一條變色龍就在你眼前不遠,你也許還發現不了它哩!

變色龍,顧名思義,它能變色,是爬行類動物蜥蜴的一種,俗稱避役,屬無毒動物。那麼,在現實生活中,變色龍的體色是怎樣變化的呢?在綠草叢裏,它的體色呈綠色;在紅花叢裏,轉眼之間,它的體色又變成了紅色;在黃泥土中,一眨眼工夫,它的體色又變成了黃色……

很多人都好奇變色龍爲什麼要變色?原來,變色龍的體色隨棲息的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要靠身上的顏色變化來保護自己,防禦外來侵害。它具有這種保護色,表明變色龍具有適應環境的自然保護功能。

那麼變色龍爲什麼能改變體色呢?

經科學家仔細觀察,發現在變色龍的表皮上有一個變幻無窮的“色彩倉庫”。在這倉庫裏,儲藏着綠、紅、藍、紫、黃、黑等奇形怪狀的色素細胞,這些色素細胞的周圍有放射狀的肌纖維絲,可以使色素細胞伸縮自如。一旦周圍的光線、溼度和溫度發生了變化,或者讓變色龍受到化學藥品的刺激,有的色素細胞便增大了,而其他一些色素細胞就相應縮小,於是,變色龍通過神經調節,像魔術一樣,隨心所欲地變換着身體上的顏色。

變色龍的這些變色本領,在工業生產上是很有啓示意義的。現在,人們已經用某些特製的顏料做成變色漆,這種漆對溫度的高低變化十分敏感,一旦溫度變化,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就會改變顏色。將這種變色漆刷在容易發熱的機器設備上,就可以用顏色及時發出警報,提醒人們立即採取措施,以免因溫度過高而損壞機器設備。

在生物變色的啓示下,人們開始研製人造變色物質。例如我國生產了一種測溫筆,它的彩色筆芯在不同溫度下會改變顏色,測溫筆上附有某種顏色的“標誌紙”。將測溫筆在受熱物體的表面上劃一筆痕,兩秒鐘後,根據顏色的變化,查對標誌紙的顏色,就可測知物體的溫度了。

如今,科學家仍在研究變色龍表皮中的色素細胞,以期發現更多能變色的有機色素。看來,這裏面還奧妙無窮呢!

1.變色龍變色的目的是什麼?(用原文語句回答)

2.促使變色龍變色的外部條件有( )和( )

A.神經調節

B.光線、溼度和溫度發生變化

C.色素細胞周圍有放射狀的肌纖維絲

D.表皮上有奇形怪狀的色素細胞

E.受到化學藥品的刺激

3.在變色龍變色本領的啓示下,還可以設計出什麼東西?請你寫出它的名字,它是怎樣變色的,有什麼用途。(不超過60字)

參考答案:

1.是要靠身上的顏色變化來保護自己防禦外來侵害。

2.B E

3.寫出名稱、如何變色、用途三個要點即可。

第三課時

  ●活動與探究

一、“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對文中的這句話,你肯定有認同感,請查閱有關資料,找一些科學研究的例子,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會。

二、寫作活動設計

1.談談月蝕(或日蝕 )

提示:先收集月蝕(或日蝕)的有關資料,弄清它們的形成原因。可寫成平實的文章,以“答”與“問”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寫成生動的科學小品。不管哪一種寫法,都要做到邏輯層次分明、語言準確簡練。

2.___________爲什麼_____________

提示:先確定題材,選自己最熟悉的'、理解最透徹的事物來寫 ,應對事物的事理進行有序的多角度的說明。

3.思維推理訓練

請學生寫出《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兩文的思維推理過程。

提示:

《恐龍無處不在》

“在南極洲的冰天雪地中,發現了恐龍的化石,這說明南極大陸上有恐龍。但恐龍是不能在南極洲那種寒冷的環境中生存的。那這些恐龍是怎麼來的呢?恐龍不可能自己游過去,只能做反向思維,是南極洲大陸自己漂過去的。”

《被壓扁的沙子》

“有超高壓的存在,就會出現斯石英;有了斯石英就可能推出超高壓的存在;地球受到大撞擊會造成超高壓,所以可能出現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溫下可變回常態,因此火山爆發造成的高溫會使斯石英消失;大撞擊引起的大火也可使斯石英變成普通沙子;但許多斯石英也會因撞擊被濺到平流層中避開高溫而保留下來;發現斯石英的岩層年齡有6500萬年,6500萬年前正是恐龍滅絕的時候;因此推斷恐龍滅絕可能是由外界撞擊引起的。”

三、開放性探究

閱讀《“水滴石穿”的科學說法》,回答後面的問題。

“水滴石穿”的科學說法

“水滴石穿”的意思是說:水不停地滴下來,能把下面的石頭滴穿。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關於“水滴石穿”的說法,已是“百花齊放”了。

磨損說。這是古老而又原始的說法。水從高處滴下來,其衝擊的力量是不可小看的。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鐵杵如此,頑石也一樣,一磨一滴,其科學道理是相似的。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之以恆,完全可以做出常人難以想象的事來。古人曰:“水非石之鑽,漸靡使之然也。”這裏的“靡”,即磨損的意思。

空泡說。 水滴從空中落下來,受到內聚力、分子吸引力、摩擦力和空氣動力等多種力量的綜合作用,形狀會發生許多變化,最後成爲倒扣的碗形。水滴着地時,猶如一隻倒扣的“小碗”扒在地上,“小碗”內的空氣就成了一個空泡,空泡被擠壓破碎,產生很大的爆發力,使石塊受到巨大沖擊。用每秒1500張圖像的高速攝影可以清晰地看到水滴着地時的情景,由於水滴中心附近的一些局部流速相當高,流速高的地方壓力變低,這裏也會產生空泡。與此同時,水滴中還存在局部的高壓區。由於那裏壓力大,使得空泡無法存在而爆裂,其高壓有時可高達10萬個大氣壓。在這種超高壓的作用下,水滴石穿也就不足爲怪了。

溶解說。由於空氣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於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實際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當這種水滴落到石灰石、大理石這一類石塊上時,碳酸就會與石塊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可溶性碳酸氫鈣,使石塊局部緩慢溶解並流失。在石灰岩地質地貌地帶,有許多景色絢麗的溶洞,就是由流水雕琢出來的。可溶性碳酸氫鈣在受熱或壓力驟然變小時,又會發生分解,生成碳酸鈣重新沉積下來,形成鐘乳石、石筍和石柱,使溶洞的景色錦上添花。

酸雨說。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燃燒時產生許多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們在大氣中飄逸,成爲水蒸氣凝聚的中心,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形成酸雨(包括酸雪、酸霧、酸露等所有酸性降雨形式)降落下來。酸雨的酸性很強,pH小於5.6,所以有很強的腐蝕性,別說石塊,就是鋼鐵也要被它“咬”得千瘡百孔。在酸雨的腐蝕作用下,再堅硬的岩石也得“低頭”,乖乖地任其剝落侵蝕。

可見,“水滴石穿”現象的後面有着豐富的科學知識,這同時也告訴人們,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任何事情都能辦好,天大的困難都能克服並取得成功。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四種“說法”的大意。

2.這篇科普文,多角度地說明了“水滴石穿”現象的種種原由。全文的結構有什麼特點?分說部分是按照什麼順序排列的?

3.說說這篇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參考答案:

1.“磨損說”是說水從高處滴落下來,其衝擊的力量使石頭受到磨損。

“空泡說”是說從高處落下的水滴着地時,受力的綜合作用,水滴變形成碗狀,碗內的空泡受擠壓破碎而產生的巨大爆發力使石塊受到衝擊。

“溶解說”是說具有弱酸性的水滴落到含有碳酸鈣的石塊上時,發生化學反應,使石塊局部緩慢溶解並流失。

“酸雨說”是說從高處落下的水滴呈酸性,有很強的腐蝕性,石塊被腐蝕。

2.全文呈總分總式結構,分說部分呈邏輯順序,四種說法按由簡單到複雜,由一般到特殊的順序排列,它們不能調換順序。

3.文章運用的說明方法有:引用、列數字、舉例子、作解釋、分類別。

板書設計:

撞擊說不得 恐龍滅絕

被壓扁的沙子

火山說

教學後記:學生對科普文章較有興趣。但理解透徹卻不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