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包糉子日記12篇

包糉子日記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認真地爲此寫一篇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包糉子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包糉子日記12篇

包糉子日記1

奶奶是個包糉子高手。週末,她來我們家,我讓她教我包糉子。

我們準備包鹹蛋黃肉糉,首先準備了包糉子的材料:鹹蛋黃、五花肉、箬竹葉和糯米。接着,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把箬竹葉擺成圓錐形,再把糯米、鹹蛋黃、五花肉依次放進“錐形”裏。下一步,要把糉葉封嚴實了。可惜手一滑,麻繩不聽使喚,剛擺好造型的'糉子散架了。我有點泄氣,剛想放棄,想起媽媽之前說過的話——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又靜下心來,耐心地包起來,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的第一個糉子包好啦。

包完糉子後,我們就要煮了。高壓鍋小火壓了半個小時,整個屋子瀰漫着一股清香。打開糉葉,我想起了這學期課文裏的一句話,“糉香艾香滿堂飄”,現在我算是親身體會到了。我垂涎三尺,狼吞虎嚥地吃起來,自己包的糉子又香又好吃。奶奶看着我那迫不及待的樣子,教了我一首老家兒歌。“清水雞,活剝皮,調料蘸蘸真好吃。”

這個週末,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學會了一首兒歌,而且還把課文裏的知識溫習了一遍,更是明白了不要輕易說放棄的道理。

包糉子日記2

明天是端午節,今天姥姥要包糉子,我和媽媽吃完早飯就趕到姥姥家準備幫忙包糉子,剛走進門就看見姥姥已經把所有材料都已經準備好了。

我們坐下看姥姥包,姥姥嫺熟的包着,一會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也拿起三片葉子可是怎麼也卷不好,姥姥看見了就告訴我:“第一步,葉子正面朝上,把它完全重疊在一起後細的朝上不能分開,下面寬的部分再分開向上捲成漏斗狀;第二步放入少許米;第三步放入一個蜜棗和花生;第四步再放入一些米;然後用手給米整平;最後一步非常難,就是用糉葉把上面蓋上,然後用線把糉子捆好。

等我們捆好以後一看我們包的和姥姥包的`相差很多,姥姥包的四角糉子鼓鼓的像個神氣的大將軍,我們包的扁扁的像個四角飛鏢。

等糉子全部包好以後,姥姥把所有的糉子放到一個大鍋裏,等了將近兩個小時糉子終於煮熟了,看着飄着清香的糉子我迫不及待的剝開一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感覺比姥姥包的還要好吃。

端午節到了提前吃到自己包的糉子感覺真好!

包糉子日記3

今天早上,天氣特別涼爽,我騎車來姥姥家玩,一進門,我看見姥姥在包糉子。“咦,姥姥,你不是包糉子嗎,怎麼把米裹到棕葉裏了。”我問。姥姥說:“你沒見過我包糉子,包糉子就是把泡好的糯米包到糉葉裏面去,之後再放到鍋裏煮。”

“真好玩,我也要包。”我洗洗手,和姥姥一起包糉子,我拿着棕葉,折成一個三角形,用手抓點米,放在裏面,準備包起來,可包糉子哪像我想的`那麼容易,剛捏好這邊,那邊又爛了,真難呀。好不容易包好一個,米又放少了,癟癟的,無精打采的樣子。再包,米又放多了,每個角都往下露米,姥姥趕緊來救援,去掉一點米,終於把米包進去了。

該繫繩子了,我拿起一根繩子,在我剛包好的糉子上繞了幾圈,正暗自得意自己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後,準備放到面板上去,可感覺不太對勁,原來,我纏着纏着,自己的手也被繩子纏上去了,唉!都怪我一時粗心大意。我只好再重來,這次,我包好糉子,拿一根繩子,細心地繫着,不一會,一個超完美的糉子呈現在我面前,YE!我成功了!我大聲喊道。

這次雖然只包了三個糉子,但我知道,我一定能行!

公主薩拉的話:一個人不要因爲自己做不好事而藉口不會,只要你努力了,比昨天進步了,那就是成功!

包糉子日記4

我活了幾十年了什麼也不會。好像做人很失敗,特別在生活上。有很東西都是在這幾年才學會一點點,包餃子也在去年在網上學會的,每年端午節都是在市場買糉子吃,在外面買來吃既不衛生又不好吃,去年我就跟他們定了一點糉子,好貴哦。

一個要2元五毛錢,那些便宜的不好吃,昨天我吃了一個糉子,我就想我自己來學包糉子,今天早上我去買菜看到市場有糉子葉賣,我買了一點糉子葉,買了一斤糯米、買了一斤紅豆,一點瘦肉和香菇,回來就把這些材料用溫水泡上,中午我就打開百度看看怎樣包糉子的。看完了就去睡午覺,到下午四點鐘就起來學包糉子,我那個所謂的老公看我在包糉子。他就給我潑冷水。

說給人餵豬吧,好氣哦。我慢慢包呀包了有一個鐘,包了26個糉子,我是來試試的。給人餵豬也沒所謂,我也以爲會失敗的,沒想到我包的`糉子挺好看,我又怕煮的真的會給人餵豬,我煮了一個半鍾,打開一看,哈哈很成功一個都沒爛,味道真香,以後想吃糉子最也不要在外面買了就自己包。26個糉子全部材料才20 元錢,糯米太少了全部都是那些材料。像這樣的糉子在外面買最少也要三元一個。

包糉子日記5

端午節,我來到了外婆家,準備和外婆一起包糉子。

我們準備好了浸泡過的糯米、蜜棗、糉葉……開始包糉子了。

因爲我已經在學校裏學過包糉子了,所以我覺得不必再“請教”外婆了,就自己拿了四片糉葉,包了起來。我把糉葉的“須”剪掉,然後用右手抓住粗的一頭,用左手抓住糉葉的中間部分,用右手卷啊卷,捲成了“鬥狀”。在放糯米時,糯米掉出來了,無奈之下,只好又重做了一次。這一次,我把糉葉抓得緊緊的`,生怕糯米會從小隙縫裏掉出來。之後,我又用剩下的糉葉將“鬥”的口子蓋住了,在反覆的繞一圈,用繩子紮起來,一個糉子就完成了。

外婆還教會了我另一種糉子——穿糉。就是用針把糉子紮緊的。前面的步驟與剛剛包的糉子一樣,最後兩步,也就是最關鍵的兩部。用一片糉葉“裹”住糉子,再用針穿進“糉肚”裏,把那一片糉葉的最細部分穿進針孔裏,再把針從另一頭拔出,一個穿糉也就這樣完成啦!在穿針時,我要麼是用的力氣太小,針拔不出來,要麼就是不小心的扎到自己的手,可看外婆穿針時就這麼的輕鬆,看來,我還得加油啊!

看着我包的這幾個糉子,我心裏可是比吃了蜜還甜呢!

包糉子日記6

離新年遠了,南方人在新年都會包糉子。於是,媽媽就和我一起在店裏包糉子。

我們來到店裏的時候,廚房阿姨已經把包糉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我們把手洗乾淨,就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教我方法,才聽了一兩句我就開始不耐煩,直接就動手包起了糉子。

我先拿一片大一點的糉葉,試圍把它們圍起來,可是我怎麼也圍不起來。正當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的時候,媽媽卻在一旁哈哈大笑,邊笑邊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好啦,媽啦,媽媽我投降了,你教教我吧。”我邊說邊把一片糉葉遞給媽媽,爲了能吃上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我也只能向媽媽請教。

只見媽媽拿起糉葉輕輕地扭一圈,就形成了一個漏斗狀,往裏面灑一半米,放上豬肉,再澆一層米在上面,就像給豬肉蓋了一牀溫暖的被子,之後再把多出來的糉葉包往大米,最後用線把糉子纏住,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看着媽媽這麼輕鬆就把一個糉子包好了,我也拿了糉葉學着媽媽的樣子開始包了起來,就一個小小漏斗狀就把我難倒了,媽媽在一旁慢慢地教我,終於我包出了一個小漏斗。我把米放進去,在放肉的時候手一鬆米就全撒了,又失敗了。我又開始重新包了起來,在經過許多次失敗後,最後我終於包出了一個迷你版的小糉子,心裏不知有多高興。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又包了幾個。

第二天,糉子燒好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感覺真香。

包糉子日記7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我看過別人包,自己卻從未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纔有機會大展身手。

做糉子一定要有準備,拿出早已買好的糉葉,把泡了有三個小時的糯米盛出。

我站在奶奶身旁耳濡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我,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顆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沒想到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把糯米用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是個不聽話的孩子,一下子都往外跑,還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了一些米,我才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了,用繩子紮緊,我拿過糉繩,沿着糉子饒了一圈又一圈,確保不會鬆開後,給它打上了一個蝴蝶結,也是最後的點睛之筆。

忙活了一會兒,才包好了一個,再看看奶奶,一筐都快滿了,我又按照前面的方法,多包了幾個。不知不覺就到了午飯時間,把水燒開,糉子一個個都跳下去了。

吃着自己親手做的糉子,比買的糉子比起來味道好多了。

端午節在雨的陪伴下過去了,迎來的又是嶄新的一天。

包糉子日記8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去奶奶家過節。

一到家我就直奔廚房,因爲奶奶上次說要教我包糉子,我還從來沒有糉子呢。所以內心有點兒小激動。走進廚房,一股糉葉和着糯米的清香撲面而來,原來爺爺正在煮第一鍋糉子。我坐在奶奶邊上先看她包,只見奶奶從盆裏拿起三四片蘆葉排列整齊後,把頭上的老根剪去,然後捲成一個圓錐形,接着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糯米和棗,並把糯米壓緊,奶奶說:“這樣包出來的`糉子緊實又好吃。”奶奶邊說邊熟練地抽了一根棉線把糉葉捆紮起來,這樣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

看過奶奶包了幾個糉子後,我躍躍欲試地拿起幾片蘆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可是蘆葉在我的手上怎麼都不聽使喚,要麼卷不成圓錐形,要麼蘆葉就破了,急得我滿頭大汗,奶奶見狀笑眯眯地把剛剛卷好的圓錐形遞了過來,我在裏面放了糯米和蜜棗,並學着奶奶的樣子用手把米壓緊,也不知道是用力過猛還是方法不對,糉子散架了,米也撒了一地,沒想到好吃的糉子這麼難包。但我並不灰心,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又耐心地從頭再來,捲成圓錐形——裝入糯米和棗——拍緊壓實——封口——捆線紮緊,我的第一個“四不像”糉子問世了。接下來包的幾個很明顯比“四不像”好看多了。

通過這次包糉子,我發現無論做什麼事情,只有多做多練才能熟能生巧。

包糉子日記9

中國有個傳統習俗,那就是端午節吃糉子,這個節日是爲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而定下的。

今天正好是端午節,一看奶奶在家,就想讓奶奶教我包糉子。“奶奶,奶奶!快來教我包糉子!”我大聲喊到。奶奶趕緊走了過來,生氣的對我說:“你個壞丫頭,連電視都不讓奶奶看!”我連忙對奶奶陪着笑臉說:“奶奶,我可是想寫出實際作文,纔來讓你教我包糉子的。”奶奶這才消了氣。

奶奶對我說:“包糉子時,要先把兩片糉子葉並在一起,再把它捲成圓錐型的,要卷大一點卷的結實一點讓底下不要漏米。”奶奶邊說,邊給我做示範。奶奶的手可真巧,包出來的糉子就像一個水杯,一滴水也不會漏。“先放上米,再放上肉或棗,上面再放上一層米,然後裹好了,再用線綁一下就做好了。”說着,奶奶就把一個“四角體”的糉子包好了。

我聽了以後,準備試一下。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卷糉葉,放米,放肉,再放米。可是當我準備裹糉葉時,米漏了。我心想:唉,我從新來一次吧。我重新試了一次,又沒成功,我有點沉不住氣了:怎麼回事,再來一次吧。第三次我又失敗了,我已經怒不可遏:怎麼?你想跟我作對嗎?我就不信包不好你!再第四次包糉子的時候,我終於成功了。我開心的喊起來:“我成功嘍!

再這次包糉子,我知道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不管任何事情,只要你努力、耐心,就一定能做好!

包糉子日記10

每一年的端午節左右,嫁出去的女兒要在自家包好糉子送到孃家去給父母和爺爺奶奶的習俗。不知道這種習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以前在這個時候總是忙着包糉子,而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是用紅包來代替包糉子了。

原本我也是打算拿點錢給奶奶及爸媽的,而那些好心的阿姨們說我爺爺奶奶年紀那麼大的老人說不定喜歡吃糉子。後來想想也對,爺爺九十多歲,奶奶八十多歲,雖然家裏姑姑很多,但是個個都忙得掙錢,都沒時間包糉子給他們吃。反正我在家閒着,於是我準備包兩個大糉子給爺爺奶奶兩高齡老人吃吃,也讓他們倆高興高興,而且外人看來我是多麼孝順,呵呵。

今天早上準備了所有的準備工作,買了五十塊的肉,十五塊的花生米用來做裏面的餡。包了十四斤的米,差不多包了七八十個小糉子及兩個大糉子吧。

好久沒有這樣幹活過了,感覺今天下午真的好累,背都要斷了,不過高興,有成就感,發現自己包得糉子越來越像樣了。而且還挺好吃的。開心中,所以在這裏炫一下。

包糉子日記11

糉子,一個用長長的大樹葉裹成的三角形“包子”,裏面包滿了糯米,外面還緊緊地拴着繩子,防止鬆開,讓糯米爆出來。

我準備好沾了點兒水的'糉葉,選出大小差不多的重疊在一起,再分開一點。這樣每片葉子都露了出來。順序是:全部(露出來)、一半、一半,組成一張又大又肥的糉葉。

我左手託着糉葉,右手用五根指頭夾住它們,手腕一轉,葉子便形成了一個尖角,緊接着我再繞了一圈,做成了一個錐形的空心的“窩”,左手已經不知不覺握住了錐形葉子。

接下來該往“窩”裏面倒糯米啦!先檢查錐形下面有沒有洞,我眯起眼睛瞧了瞧,沒有。便抓起勺子挖了一大勺米出來,一股腦兒全倒進“窩”裏。哎不行不行,糯米太多啦!我連忙從裏面倒出多餘的糯米。剛要進行下一步,又稍加思考,糯米較鬆,沒有壓緊。想到這兒,我拿起筷子往裏面一陣猛插,又放了一點糯米進去,把多餘的葉子壓下來,使糯米不再漏出來,最後用線亂捆一通,打個死結,還真成了一個挺漂亮的糉子,長相不錯。

接下來,又包了四個,最後一個是用一片巨無霸葉子能把四個普通糉子裹起來的一個超級大糉子!

包糉子日記1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獨特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媽媽每年都會在端午節前夕包糉子。嘿嘿!今年當然也不例外,這可是我最愛的美食之一呢!

下午放學回到家,我看到媽媽提前準備了煮好的糉葉和泡好的糯米,還有大蜜棗,準備包糉子。我用最快的`速度寫完作業後,對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糉子嗎?”媽媽笑着說:“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很興奮地開始仔細觀察媽媽包糉子。

只見媽媽拿起糉葉折成三角形,先放上糯米,再放上一顆蜜棗,然後把糉葉摺疊包好,最後用線把糉子紮結實,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心裏想,包糉子這麼簡單呀,可是接下來我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小小的糉葉太調皮了,一點兒也不聽我的話,當我捏住左邊,右邊開了;捏住右邊,左邊開了;捏住中間,兩邊又都開了。唉!這時我恨不得變成章魚姑娘!最後在媽媽的幫助下,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只是那模樣兒真有點對不起觀衆。平時一直都很愛美的我,肯定是不滿意的。於是我繼續小心翼翼的一次一次包,一次一次學。終於一個漂亮又可愛的糉子寶寶誕生了!我心裏美滋滋的。很快,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們的傑作,心裏得意極了!

包糉子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同學們,大家也來一起體驗一下包糉子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