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15篇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15篇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1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項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忙着包糉子。我家也不例外,五月初五一大早,媽媽就在廚房裏開工包糉子了。

”老媽,收徒弟嗎?“我跑到廚房問。”想學?可以,watch me。“我走到媽媽身邊,仔細地看着媽媽包糉子時的動作。只見她拿着糉葉,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個糉子,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繚亂,一頭霧水。沒辦法,我只好”照葫蘆畫瓢“,兩隻手笨拙地操縱着糉葉。

我先從水裏拿起兩片糉葉,然後把它們並在一起,捲成旋渦狀,接着,我拿起勺子,把白白的糯米放進糉葉裏,可總是放不滿,一看糉葉底下,糯米全從一個小洞裏掉了出來。終於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才把那個小洞弄好,接着我把糉葉裏放滿了糯米,用手壓了壓,然後我給糯米們蓋上了蓋,再用一片糉葉給它們圍了一堵城牆,最後用棉線把它們綁緊,就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媽媽看了不禁笑得前仰後合,說:”這包得是什麼呀?“”是糉子!我大叫着。雖然媽媽說我包得不好看,但這個糉子畢竟是我自己包的呀,我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2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家開始包糉子。

首先,爸爸去菜場買了糯米、糉葉。爸爸一買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說:“快點開始,我等不及了。”我和爸爸負責包糉子,媽媽負責把包好的糉子用繩子綁起來。

爸爸先準備好了一個盆,接着,就開始包了。爸爸非常熟練,包的糉子像模像樣,我呢,有的像曲奇餅,還有的像只有一塊橡皮那麼大,那麼扁,不是糯米太少,就是包的太小,媽媽就像傳送帶一樣,接一個捆一個,漸漸的盆裏的糉子越來越多,堆得就像座小山。但是我偶爾也會包一個好糉子。我又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又包了一個空糉子,還好媽媽沒察覺到。

終於,糉子包完了,該煮了,我時不時地向媽媽問:“好了沒?好了嗎?”好不容易糉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個糉子笑着說:“好了,小饞貓,可以吃了”。我急切地拿一糉子撕開糉葉一看,是我包的顏色還有點發亮呢。我一嘗大叫:“嗯,好吃。”看着我狼吞虎嚥的樣子,爸爸媽媽都笑了。

啊,這個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啊。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3

端午節包糉子,是中國人的習俗,我們家也不例外。這天早上,我又禁不住對媽媽說:“媽媽,什麼時候纔可以包糉子啊!我都等不及了!”“好啦,看你那德性,現在就開工!”“耶!媽媽萬歲!”

我媽先教我把兩片糉葉疊起來,兩手一前一後,先用右手抓着糉葉,往右一折,用左手按住一個角,往左邊一拐,一個用糉葉做的漏斗就完成了!我做漏斗還算一把好手,可到了裝米,我就頭疼了。我剛把米裝進去,那羣調皮的小米粒就從底下的那個小洞裏“跑”了出來,真拿它們沒辦法。

在這種情況下,我只得向媽媽請教。媽媽告訴我,我這個漏斗做的不行,得做得緊一點。我又做了一個漏斗,哈,這次不會漏了。我小心翼翼地拿着漏斗,舀了一勺米,放進了漏斗裏。我把它捏了起來,慢慢地把米包了起來。哈,成了!我成功的做成了一個四不像的糉子!我媽媽見了,立刻捧腹大笑。說:“你那是糉子?厲害!”我回答:“過獎過獎。”

我就不信了,我在包一個!哎呀,沒成,再來一個,哎呀······

我媽見狀,就對我手把手的教。經過我媽苦教我苦練,我終於學會包糉子了!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4

端午節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學習包糉子。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裏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後就開始包糉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等會還要把糉子包上呢),然後我們往裏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糉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糉子包上再繫上。經過這番忙活後我們的糉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繫緊不能太鬆,太鬆的話會在煮糉子的時候鬆開,整鍋糉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我就辦過這事,把奶奶搞的哭笑不得。)千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麼鬆,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糉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後用小火煮,煮2~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糉子成了我們的傳統食品,現在我彷彿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糉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糉子了……”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5

端午節,包糉子賽龍舟,這是我聽大人們說的,端午節我吃過糉子,但沒有親手包過,看着那些親手包過糉子的同學們繪聲繪色的形容着,真是羨慕啊!不過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可以親手包糉子了!

清晨,爸爸帶着我來到了菜市場,買包糉子要用的材料,我帶着興奮的心情往裏面走去,走着走着,我們看到了一個在賣糉葉的老爺爺,爸爸就買了一些深綠色的糉葉,然後,剩下的糯米、紅豆、臘肉和繩子都在旁邊買到了,然後我們就快步的跑回家。回到家事情又來了,要泡糯米和選糉葉,爲了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糉子還是要挺着,泡好了糯米,選好了糉葉,到了最關鍵的一步了——包糉子,這可是我第一次包糉子,還不會包,只能跟着媽媽一步一步的學:第一步把糉葉捲成圓椎筒,第二步把糯米放進去,第三步蓋葉子,第四步捆繩子,前面幾步我都做好了,就是第四步比較麻煩,一捆繩子糯米就像調皮的小孩子到處滑,嘗試了十幾遍,終於包好了,要蒸糉子了,蒸好了糉子,我吃了起來,真的好香啊!因爲這個糉子是我自己親手做的!

我喜歡這個端午節,因爲我學會了包糉子,還學會了一個道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6

今天是端午節,我在大街上發現每個人都在準備糉子,我決定端午節我自己包糉子。

我首先在大街上買材料,我買了蘆葦葉、糯米和很多很多的線。後來我又去買了餡兒。我想:“爸爸他愛吃臘肉,媽媽愛吃棗,我愛吃豆沙餡兒。”所以我買了很多的臘肉、棗,還有弄好的豆沙。

回家後,我先洗了手,順便把蘆葦葉也洗了洗,把糯米淘洗乾淨,再把蘆葦葉鋪開,又把兩張蘆葦葉錯開,並對摺,捲成一個圓錐形,再把糯米倒進蘆葦葉裏,把左邊的蘆葦葉往右邊壓,把右邊的往左邊一按,用線困住糉子,繫緊浸泡,這就大功告成了。

三五分鐘後,拿出糉子放進鍋裏,開火,煮20-30分鐘,然後關火,再把鍋蓋揭開,把煮熟的糉子倒進盤子裏,拿起糉子找到剪刀剪開,解線,撕開蘆葦葉,就可以品嚐了。

吃到自己包的糉子,心裏感到棒極了!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7

端午節,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吃糉子。我決定和媽媽一起動手,包美味的小糉子。

花生、豆子和米被媽媽摻在一起泡好了,葉子也放在開水中煮好撈出,泡涼水了。我按捺不住興奮,順着一個方向開心的攪拌起米來了。哦!對了,還有蜜棗。告訴大家,我媽媽其實也不會包糉子,她請了位阿姨當幫手。我一定要好好的學習,以後就可以包糉子給爸爸媽媽吃了。

阿姨超級厲害。只見她拿起了三片葉子,就跟變戲法似的,一下就窩成漏斗狀了,抓了一把米,又在中間放了一顆棗,接着又放了些米,直到填滿爲止,只見她用手指壓緊實,又把口封好,打了個結。就這麼幾下,糉子就包好了。

我有模有樣的學着,可怎麼也不會弄。阿姨告訴我手不能鬆,一定要壓緊,這樣纔不會鬆散而且口感會更好。在阿姨的幫助下我終於包好了個三角形的糉子,樣子怪怪的,可我還是特開心。

聞着家家戶戶飄出的糉香味,我感受到了傳統端午節魅力。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8

下午放學一回到家,我就看見媽媽把許多江米,黑米,還有紅棗都泡在水裏,於是我就問媽媽:“媽媽你泡這麼多米幹嘛呀?”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要包糉子。”“我可以幫忙嗎?”媽媽 說:“當然沒問題。”“可是我不會包呀,這可怎麼辦?”媽媽說:“沒關係,讓爸爸來教你吧。”於是爸和我洗過手之後,就準備開始包了。

首先,爸爸拿起一片糉葉折成三角的樣子,然後裏面放些米、棗,還有葡萄乾,再然後把葉子順着三角的方向包緊,最後用線纏結實,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做好了。爸爸一邊跟我解說一邊操作,我覺 得差不多了,就拿起糉葉學爸爸的樣子開始包,左弄右弄就是不像樣子,還得爸爸幫忙才勉強做成一個,哎,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難啊!

一家齊下手,很快一盆糉子就包完了,半個小時左右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吃着自己動手包的糉子,格外香甜哎!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9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糉子,我看過別人包,自己卻從未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纔有機會大展身手。

做糉子一定要有準備,拿出早已買好的糉葉,把泡了有三個小時的糯米盛出。

我站在奶奶身旁耳濡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我,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顆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沒想到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把糯米用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是個不聽話的孩子,一下子都往外跑,還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了一些米,我才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了,用繩子紮緊,我拿過糉繩,沿着糉子饒了一圈又一圈,確保不會鬆開後,給它打上了一個蝴蝶結,也是最後的點睛之筆。

忙活了一會兒,才包好了一個,再看看奶奶,一筐都快滿了,我又按照前面的方法,多包了幾個。不知不覺就到了午飯時間,把水燒開,糉子一個個都跳下去了。

吃着自己親手做的糉子,比買的糉子比起來味道好多了。

端午節在雨的陪伴下過去了,迎來的又是嶄新的一天。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10

端午節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學習包糉子。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裏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後就開始包糉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等會還要把糉子包上呢),然後我們往裏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糉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糉子包上再繫上。經過這番忙活後我們的糉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繫緊不能太鬆,太鬆的.話會在煮糉子的時候鬆開,整鍋糉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麼鬆,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糉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後用小火煮,煮2~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糉子成了我們的傳統食品,現在我彷彿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糉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糉子了--"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1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每家每戶都在忙着包糉子。

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中午媽媽對我說,讓我放學的時候買一些包糉子的材料,我們家也要包糉子了。聽到包糉子,我開心極了,因爲我還從來沒有包過糉子呢。下午放學,我買回了媽媽說的所有材料。

第二天早上,媽媽把買回來的江米,糉子葉泡了一,兩個小時。又把糉子葉洗了洗。就這樣,我們就開始正式包糉子了。我本以爲包糉子很簡單,結果等包了之後才發現。包糉子真的是看着容易做着難啊。看着媽媽包糉子,嫺熟的手法,我怎麼也學不會。媽媽一遍又一遍的教我,我慢慢的掌握了一些包糉子的技巧。我一個一個的包着,終於包出了幾個像樣的糉子。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我和媽媽邊聊天邊包着糉子,不一會兒,一盆米已經被我們包完了。接下來就是煮糉子的時間了。媽媽告訴我,糉子要煮好幾個小時纔可以吃。就這樣,我從白天等到晚上。終於糉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個糉子,剝開糉子葉,一股清香的味道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糉子的又甜又糯,真好吃。我等了幾個小時還真沒白費。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快樂,不僅吃到了又甜又糯的糉子,還學會了一項本領——包糉子。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12

端午節這一天,我在家和奶奶學包糉子。

開始包糉子了,我先在一旁看了好幾遍,感覺特別簡單。於是就拿了兩片糉葉,把兩頭對齊後一卷,捲成一個圓錐形,在裏面放上一顆棗,再放上一些糯米,差不多放滿以後,我剛想再放棗的時候,突然“譁”的一下,捲起的糉葉裂開了,米也全都漏了下來。第一次就這樣失敗了。

這時,一旁的媽媽問我:“還覺得簡單嗎?”我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沮喪的神情。我又試了幾次,但都失敗了。看來簡單的事情,想要做好,也是不容易的,這就叫眼高手低吧。

我又仔細地看了好幾遍,發現放米的時候,一定要抓緊糉葉,纔不會讓米漏出來。於是,我又把糉葉兩頭對齊,放進去一顆棗,又放了一些米,接着再放了一顆棗,最後把剩下的糉葉全都蓋在上面,就像給小孩子蓋上了一層被子一樣。接着把兩邊的角窩進去,最後拿繩子繫上,就這樣,一個糉子終於包好了。全家人異口同聲地說:“你的手好巧啊!”我也開心地笑了。

最後,我們開開心心地吃了一頓糉子大餐。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13

端午節,我來到了外婆家,準備和外婆一起包糉子。

我們準備好了浸泡過的糯米、蜜棗、糉葉……開始包糉子了。

因爲我已經在學校裏學過包糉子了,所以我覺得不必再“請教”外婆了,就自己拿了四片糉葉,包了起來。我把糉葉的“須”剪掉,然後用右手抓住粗的一頭,用左手抓住糉葉的中間部分,用右手卷啊卷,捲成了“鬥狀”。在放糯米時,糯米掉出來了,無奈之下,只好又重做了一次。這一次,我把糉葉抓得緊緊的,生怕糯米會從小隙縫裏掉出來。之後,我又用剩下的糉葉將“鬥”的口子蓋住了,在反覆的繞一圈,用繩子紮起來,一個糉子就完成了。

外婆還教會了我另一種糉子——穿糉。就是用針把糉子紮緊的。前面的步驟與剛剛包的糉子一樣,最後兩步,也就是最關鍵的兩部。用一片糉葉“裹”住糉子,再用針穿進“糉肚”裏,把那一片糉葉的最細部分穿進針孔裏,再把針從另一頭拔出,一個穿糉也就這樣完成啦!在穿針時,我要麼是用的力氣太小,針拔不出來,要麼就是不小心的扎到自己的手,可看外婆穿針時就這麼的輕鬆,看來,我還得加油啊!

看着我包的這幾個糉子,我心裏可是比吃了蜜還甜呢!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14

每一年的端午節左右,嫁出去的女兒要在自家包好糉子送到孃家去給父母和爺爺奶奶的習俗。不知道這種習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以前在這個時候總是忙着包糉子,而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是用紅包來代替包糉子了。

原本我也是打算拿點錢給奶奶及爸媽的,而那些好心的阿姨們說我爺爺奶奶年紀那麼大的老人說不定喜歡吃糉子。後來想想也對,爺爺九十多歲,奶奶八十多歲,雖然家裏姑姑很多,但是個個都忙得掙錢,都沒時間包糉子給他們吃。反正我在家閒着,於是我準備包兩個大糉子給爺爺奶奶兩高齡老人吃吃,也讓他們倆高興高興,而且外人看來我是多麼孝順,呵呵。

今天早上準備了所有的準備工作,買了五十塊的肉,十五塊的花生米用來做裏面的餡。包了十四斤的米,差不多包了七八十個小糉子及兩個大糉子吧。

好久沒有這樣幹活過了,感覺今天下午真的好累,背都要斷了,不過高興,有成就感,發現自己包得糉子越來越像樣了。而且還挺好吃的。開心中,所以在這裏炫一下。

端午節包糉子的日記15

我喜歡吃香香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來沒有親自動手包過。今天,我終於嘗試了一次包糉子。

我們先準備了洗得乾乾淨淨的糉葉、糯米和繩子,再把糉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糉葉和繩子變柔軟更好包。然後,我乖乖地坐在奶奶身邊,看着奶奶包糉子。我認爲包糉子難不倒我,但是真正包時我才發現,我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了。

開始動手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把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折成一個小漏斗的形狀,但是不能有一個洞。然後把事先用水浸好的糯米放入角筒裏。我得意洋洋地想:耶!沒想到包糉子這麼容易。就在我要把糉葉蓋上時,問題來了,那些糯米淘氣得像個孩子,接二連三地往外跳,我急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幸好奶奶過來幫我“解了圍”。我才鬆了一口氣。

經過一些小挫折,我終於迎來了最後一個步驟——繫繩子。我先拿起一根繩子,把糉子五花大綁地捆起來。可是一不留神,糉葉從我手中逃了出去,糯米滾了一地。

我不甘心,認真學習。只見一個個完美的糉子從奶奶手中產生。我吸取了教訓,成功地包了一些糉子。

“哇!好香!”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