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通用14篇)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通用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多媒體的應用領域已涉足諸如廣告、藝術、教育、娛樂、工程、醫藥、商業及科學研究等行業。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通用14篇)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1

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教育改革引向深入,教育手段必須現代化。多媒體應用於語文教學中是形勢所需。在語文教學中,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枯燥的內容直觀化,深奧的知識淺顯化,從而有效的突破教學的難點,體現教學的重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一、創設意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嚮導,興趣是情感、動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古有孔丘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家拉扎勒斯說:“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由此可見,興趣對於學習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利用多媒體的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等特點,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易學、愛學、樂學,這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學《特殊的葬禮》,因爲中國農村的孩子,根本沒看到過賽特凱達斯瀑布,對此非常的陌生,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導入新課時,老師說:“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神奇的地方,參加一個特殊的活動——賽特凱達斯瀑布的葬禮。”。然後通過電腦屏幕把賽特凱達斯瀑布的美景一下子推到學生面前,在優美的抒情音樂聲中,參天的古木,錯落有致的瀑布,以及活潑可愛的珍禽異獸把學生們就完全吸引住,他們眼盯屏幕,側耳細聽變化多端的流水聲,完全沉浸在那仙境一般的童話世界裏。這是畫面一轉,音樂聲變爲低旋的哀樂,許多人蔘穿黑色葬禮服,站在面臨枯竭的瀑布前,神情嚴肅,爲瀑布舉行葬禮。當電腦展示完後,學生情緒高漲,學習興趣盎然,心中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求知慾大大增強。

二、模擬配音,訓練能力

於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爲主,以讀爲主,讓學生充分地讀,語言在讀中積累。”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由此可見,讀對領悟文章,增強語感,語言文字的積累,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等有其他任何活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爲學生提供機會和條件,讓他們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學生喜歡看動畫,有時還模仿一兩句。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我在教學《負荊請罪》時,把裏面的人物設計成動畫,先聲情並茂的再現課文內容,然後只出現動畫和音樂,讓學生給動畫中的人配音,這是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爭着給動畫中人配音。學生讀得有聲有色,有的還配了動作,有的還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要我讀”爲“我要讀”。

三、直觀展示、克服難點

在實際教學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由於時間、空間的限制,再加上學生閱歷匱乏,以及認識世界能力有限。對於文章中介紹的一些內容難以理解。如教學《海底世界》,學生不熟悉海底到底有些什麼,伸縮爬行到底是怎樣爬行,海底植物到底是什麼樣,有什麼特別之處。教學時,用多媒體制作動畫和擬人化的手法展示海底的各種聲音,海底各種動物活動的場景以及海底的各色各樣的植物。通過觀看,學生對海底有了一個全面的、客觀的認識,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利用多媒體的虛擬技術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打破人爲因素和自然的限制,變微觀爲宏觀,變抽象爲具體,栩栩如生地加以展現,着就有助於突破難點,講清重點,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四、課堂延伸,發散思維

著名語文教育家於漪說:“語文沒有唯一的答案,中國語言文字的模糊性決定了文學作品的豐富性和多義性。”,在語文教學中,教材中一些問題的解答是多樣化的。教師要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見解。

如在教學《鳥語》時,用多媒體設計關於鳥的動畫,有的鳥在飛行,有的鳥在棲息,有的鳥兩隻或成羣的飛行,這節課的結束時,讓學生們欣賞。欣賞完之後,讓學生想一想鳥在幹什麼,想鳥在說些什麼,你想對鳥說些什麼,讓學生模仿鳥姿,學鳥叫。這時學生激情高漲,紛紛舉手。有的說,大鳥在對小鳥說,要學會堅強;有的說,它們再商量怎樣對付敵人;有的說,它們在想辦法,阻止人類破壞森林……答案是各式各樣。運用多媒體設計遷移動畫情景,有利於激發學生髮展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變“想我說”爲“我想說”。只要教師正確的引導,還有利於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多媒體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交流、操作和評價的機會,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收穫,變過去的被動聽講爲主爲主動參與和實際操作實踐,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良好品質。同時促進了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造等能力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多媒體技術利用計算機的交互科學性,界面友好性,反饋及時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於一體,是具有智能化的雙向教學活動過程,多媒體的技術應用的同時也大大的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教師能集中精力於教學本身,從而大大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2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樂於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以說,發展智力的關鍵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從學生樂意接受的方式入手,使他產生了解這一事物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當他迫切想要知道答案時,必定會積極參與、分析、判斷。這時,若再輔以教師的點撥,學生會很輕鬆地接受所學的知識。

例如,在教學曹禺先生的《雷雨》時,上課伊始,先播放了一段電影《雷雨》的結局片斷,以視覺衝擊渲染情感,以這種情景導入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很自然學生會有一種探究的慾望,"年僅23歲的曹禺,爲什麼留下這樣的悲劇結局?"很想走進戲劇大師,走進《雷雨》。

語文教學的原動力,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多媒體演示,興趣有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就有了學習進步的可能性,有時,一段歌曲、幾幅畫面,都能使我們的課堂產生驚奇、讚歎的效果。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培養各種能力

教師一向被認爲是傳道、授業、解惑之人。然而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變教師的"教爲主"爲學生的"學爲主",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充分地動腦、動手、動口,主動健康活潑地學習。多媒體教學介入課堂,打破了原有的"粉筆加黑板"的模式,教師不必像以前那樣唱獨角戲,可以讓學生迴歸學習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使他們對所學知識產生愉快、滿意、期盼等肯定態度的極大熱情,使之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培養學生思維的能動性、擴散性和求異性。應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放手發動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評價。在交互式的多媒體教學中,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教師努力創設情境,學生主動獲得知識,自己發現問題,或相互討論,或網上查詢資料,積極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例如,在學習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提前做好學習準備:利用網絡查找有關蘇軾的資料及他的赤壁情懷,這樣,學生由被動轉爲主動地學,豐富學生的知識,促成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質變,從而改變整個學習的面貌。在課堂上,學生交流自己的成果,很有成就感。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合理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想學,甚至主動去學、去探索,那麼課堂就會活起來,從而使課堂收到極佳的教學效果,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的授課一節課緊緊巴巴,一篇課文至少要兩節課才能完成,長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講一個星期。多媒體在此則顯示了其優越性,它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可以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在課堂中直接呈現給學生。課的容量自然加大,這時的多媒體就像是在學生和課文之間架起的一條快速道、一座立交橋。爲學生提供探究所需的豐富的學習資料,有助於培養學生通過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表達信息以及發現問題、利用資源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增加了課堂教學容量,加快了課堂節奏,使教學過程最優化。

如,小說、戲劇課文,篇幅比較長,若單靠教師一人在臺上講解,儘管使出渾身解數,由於受自身表演難以完全將情感表達出來,因而學生總是覺得課文乾巴,提不起精神。但如果運用多媒體,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習《祝福》《林黛玉進賈府》時,結合課文選一段經典視頻,使枯燥的理論和道德規範具體化,將學生的情感細胞都調動了起來,進而從中明白了人生的哲理,體會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多媒體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直觀,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成爲課堂教學改革和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多媒體進入語文課堂,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我們要根據教材需要,合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在《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一文中告誡說:"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信息技術帶來的不只是積極的效應,也給我們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和問題。"多媒體教學有利也有弊,我們應首先認清多媒體教學課的實質、精髓,努力克服它的缺點與不足,真正科學地把多媒體技術與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整合起來,加快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因此,我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在多媒體使用的問題上首先必須把握好一個運用的度,必須貫徹"需要就用""自然和諧"的原則,用得"準、巧、活"。其次,多媒體語文課堂上仍要堅持以學生爲主體的指導思想。要求教師在課件製作、課堂結構設計、方法的選擇等方面注重學生的參與,多注重實效,少搭花架子,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鍛鍊與提高。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3

1多媒體教學在說明文、詩歌等方面所發揮的優勢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習情境的創設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是教師組織教學的“第一道難題”,而電腦恰好可以方便快捷地將靜態的語言文字轉化爲生動的情境和抑揚頓挫的有聲語言。這種融聲、光、色於一體的形象刺激,能迅速地集合學生的有意注意和思維指向,拉近學生和課文的距離,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朗讀方面,多媒體教學可以一改傳統教學利用錄音機播放課文朗讀帶的形式,而改用音響等音效設備,甚至可以由學生朗讀再配以背景樂,動聽悅耳的音響效果、加上優美的圖像,使課文具有更強烈的感染力,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了興趣,更好地體會課文中作者所具有的思想感情,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這種效果與單純閱讀文字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2充分利用網絡開發語文課程資源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都十分強調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是語文課程觀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現代語文教育發展和新世紀語文教學改革深化的邏輯必然。隨着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音像、網絡越來越成爲重要的課程資源,成爲教材,卓然走進教育教學的各個場所。信息技術給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班級每天設一節上網瀏覽課,幾乎每篇課文都有上網瀏覽的必要。名家名篇要瀏覽作家情況、作品背景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例如學習普希金的《未選擇的路》,就讓學生走進網絡去了解這位俄羅斯文學之父,讀一讀他的其它詩作,《致大海》、長篇敘事詩《金魚和漁夫的故事》《兄妹》《雅內什王子》。學習魯迅的《風箏》在教室的大屏幕上看看電影《祝福》,在講《鄧稼先》一文時看原子彈、氫彈爆炸及介紹鄧稼先的電影片段。網絡資源拓寬了語文學習的途徑,拓展了語文學習的時空。語文學習好比是“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裏”的生活之旅、文化之旅:在旅行中,你看到,語文的含義豐富了,語文的外延擴大了。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在旅行中,你看到當代信息社會的‘投影’,培養了學生蒐集信息、檢索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說新課標十分強調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無疑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戰略舉措。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採取研究的態度”。布魯納認爲,教學過程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髮現的過程,要求學生主動地學習,強調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誘發了學生製作課件的慾望,這使我受到了啓發,何不利用這種方法給學生幾篇課文放手讓學生自己備課,自己講課呢?於是學生成功的講授了《論語十則》《靜夜》《詩兩首》《木蘭詩》《黃河頌》等課。在學生講課的準備過程中,他們在網上、書籍中瀏覽翻閱大量的資料;要先一步把課文讀懂讀透;製作課件時要與人合作,同學們爲了配合這些學生的講課,也積極的做好預習。所以,利用現代技術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學生學會了自主、合作、探討的學習方式。正如布魯納所認爲的,教學過程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髮現的過程,要求學生主動地學習,強調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

4對於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上的一些反思

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有着明顯的優點。但是,在教學中,邊探索邊思考,我也發現了一些要注意的問題。起初,在一段時間裏,我把多媒體當作講解演示教學內容的工具,後來發現錯了。現代教育理論下教學媒體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現代教育理論要求注重對學生認知方法的培養,教學媒體應該是學生髮現、探究、認識社會、接受新信息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幫手,而不再是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教什麼和怎樣教,決不是凌空可以規定的,這其中包含‘人’的問題。”另外,語文課件的製作不能一味地追求動畫、形式多樣的插圖等,而是要注重聽、說、讀、寫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個性、靈氣等。其次,不能認爲教育手段先進了,教育思想便先進。沒有現代化的教學頭腦,電腦難免變成盛裝“舊酒”的一隻“新瓶”,所以要注意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要有創新意識、讓電腦爲“人腦”所用。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們將會迎來更多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或課題,在實踐中不斷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或課題,把語文教育改革不斷推向嶄新的天地和更高的境界,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4

高中語言教學長期以來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經常都是圍繞着老師開展學習。運用多媒體的教學可以通過多媒體的直觀展示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在運用多媒體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在接受大量閱讀材料的同時,讓自己在信息資源課發展的進程中有所突破。

一、多媒體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優勢

1、克服語文教學的侷限性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會有教學侷限性的存在,教學資源拓展深度不夠,所以傳統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都是以課本作爲參考,但是信息技術的發展,讓學生的學習範圍得到發揮。因爲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朗誦,只能夠機械的播放一些錄音或者教師親自朗讀,有時學生根據聲音情感有所感悟,但是有時候學生會是左耳聽右耳冒的學習狀態,過於枯燥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覺語文課程的學習是可有可無,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爲了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運用相關的字畫、圖片對教學開展輔助,然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很多時候感覺很單調,教學的時候總是存在着重視講解輕視學習的現象,教師的知識儲備也是有一定限度,所以不能夠給學生拓展更多的學習視野,也不能夠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那麼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最好要讓學生通過網絡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公共討論平臺裏面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因爲性格和學習能力的關係,不能在輕鬆的環境裏面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但是通過網絡平臺有時候教師還能看到學生的另一面,挖掘學生的潛能,看到平時的不善言辭的學生有着自己個性化的想法,當學生運用文字的表達更加的通暢,更容易說出自己最爲獨到的觀點。

2、培養學生的人文理念

在學習高中語文的時候要涉及到到文言文和古詩詞的學習,不同於初中只是需要背誦和理解就能完成教學目標的高中語文教學。古典文學意蘊深廣,有時學生只能夠理解裏面的一小部分,這和學生的個人積累以及生活閱歷有很大的關係,教師單純的語言描述不能夠讓學生馬上明白裏面的深層次含義,但是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聲音、視頻和圖片的多方面配合下完成對古詩詞的理解。對大自然進行謳歌的時候學生的人文理念程度也會不斷地增強,在對人生思索的過程中開展人生的啓迪,教師通過網雲平臺的建立,在裏面存儲大量的學習資料和學習方法,有時學生在很多問題上不好意思去問去表達,但是網絡雲平臺的建立讓學生可以自行查看大家分享的資料,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找資料傳輸到平臺裏面,學生在尋找資料的時候可以提升自己對於材料的判讀能力,這時候學生的人文理念意識也會得到提高,這樣學生在自我理解的過程中就會對自己的文學素養有一定的提升和發展。

二、信息技術與詩歌鑑賞的有效結合

1、信息情景創設

在進行情景創設的時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場景。比如,在課程教學開始的時候,教師通過技術軟件列舉出來相關的視頻資料,比如教師在講解《雨霖鈴》的時候教師先運用配樂詩朗誦的方式喚起學生對於離別的情感體驗,學生在進行情感體驗的時候如果沒有特定的環境創設會感覺很難懂,如果教師讓學生先自己回憶一下自己在和家人以及朋友離別的場景,按照自己喜歡的形式發到論壇裏面讓大家觀看,教師選取學生比較喜歡文學創作形式開展,不限文體,甚至用網上比較流行的文體開展創作,主要目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教師運用情境動畫開展教學,讓學生根據動畫表達自己的感悟。其實人的情感不能隨時隨地的出現,有時候都是要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場景通過引導和激發的方式出現的,信息技術立體化的教學方式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情感。

2、信息技術對詩文整合的過程

信息技術是信息化發展的綜合應用,所以能夠給學生和教師呈現出來完整的信息平臺,就《歸園田居》來說,教師要讓學生了解田園生活,教師應先給學生介紹田園生活的種種情景,其實學生對於有些情景的學習或者有些知識點的講解聽着很煩躁,還有的知識點是學生早就掌握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翻來覆去地說,翻來覆去地講會讓學生感覺語文學習就是教師的不斷重複。運用信息技術中的大數據挖掘通過學生平時訪問的網站記錄整理學生的喜好,教師發現學生在瀏覽圖片的時候喜歡瀏覽一些風景圖片,教師可以給開展一個“世界上最乾淨的小鎮”主題活動展覽,學生對於這些風景如畫的場景有着很深刻的喜歡,所以教師在引導教學的時候會感覺很順暢,教師通過這樣的信息重現方式讓學生能夠激發對於田園生活恬靜的感悟,很多詩詞的學習都是要學生進行背誦,這其實也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一大難點,通過多媒體趣味記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畫面感的引入提升學生記憶能力,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體學習。多媒體和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機整合,對於學生的語文學習幫助頗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改變了傳統的沉悶教學方法。讓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和充實,在信息技術教學的環境下高中語文教學不能只是單一的模式,要鼓勵學生收集資料培養學生對於材料的判讀能力,提高學生對於文學的鑑賞能力。這樣才能夠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精深。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5

信息技術與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創造了豐富、輕鬆的學習環境,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從而“促使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才能和特長獲得充分而自由的發展”。多媒體計算機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體的多元化、多樣化,爲學生提供了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它具有突破時空、增加範圍、擴大容量的特點,增加了教材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並藉助聲、光、電、形、色、圖的神奇配合,不僅爲教師提供了直觀、形象、高效率的教學手段,也同樣爲學生的語文學習、全腦開發、智力培養、素質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徑。從教學方式或手段來看,它有別於傳統教學。它可以使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讓靜態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成爲動態的審美對象,並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學生直接受到美感薰陶,以期取得最優化的教育效果。

一、形聲構圖,體驗情感美

文學作品,尤其是散文,具有較高的審美屬性。有人說,散文是情感樹上的果實,這話一點也不假。然而,學生受時代閱歷特別是情感體驗的限制,作品情感與學生情感上的參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在多媒體CAI課件的設計或多媒體語文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應利用計算機媒體調控自如的優勢,將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立體交叉、有聲無聲結合的畫面圖式,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擊心靈,將學生的情感流向引入軌道,以期引起審美共振。例如《荔枝蜜》,課件設計時,抓住作者對蜜蜂的感情變化線索,先是以平面連環圖式再現作者小時候上樹掐海棠花不小心讓蜜蜂蜇的經過,讓學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歡蜜蜂”的情感疙瘩;接着以“參觀養蜂大廈”的錄像播放,讓學生認識小蜜蜂的生活特徵;最後以色彩鮮豔的蜜蜂採花釀蜜圖、農民勤勞插秧圖,配以重點文段呈現,讓學生領悟小蜜蜂的無私奉獻精神。

二、動靜創意,領略意蘊美

文質兼美的文章,作者通過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在論天說地、談古道今、寫景抒情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質和人生的真諦,具有使人獲得精神愉悅的審美屬性。對此,教學應努力指導學生領略作者所創造出來的那種充滿哲理意蘊的藝術境界,讓學生走進作品去領悟,從而獲得一種高層次的審美愉悅。

藉助多媒體計算機集圖、音、文爲一體的靈活可控的信息處理優勢,我們注重媒體表現出的圖像與聲音的美,或動中有靜、靜中寓動,或動靜交叉、動靜結合,努力使媒體既表現出和諧的色彩美,又表現出高雅的音樂美。例如《聽潮》,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意蘊深遠的美文。課件設計時,“導入語”環節我們選用了“月牙島”及其海面爲背景,配以“聖母頌”那悠長而寬廣的主旋律。 再由教師娓娓朗誦着導入語:(“每當我們漫步海堤或徜徉海灘時,你可曾從大海那喃喃細語中、從它那如癡如醉的傾吐或是洶涌澎湃的咆哮聲中領略出大海那深沉而豐富的內涵……”學習著名作家魯彥所寫的《聽潮》一文,使我們領略了大海那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又讓我們沉浸在大海柔情脈脈的靜美、陶醉在大海雄奇奔放的壯美之中,流連忘返,一往情深。如夢的遐想,似天邊傳來的吟詠,寄託着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使教者、學者、聽者那明淨優美的情緒、純潔崇高的境界不斷深化、充實。

對於文中那三個富於變化的海潮階段,我們通過靜態畫面,設計了最能體現階段特點的畫面,斜向層迭構成模塊介面。而每一階段都由最具景物特徵的靜態畫面配以文字、該階段的錄像播放(音樂、圖像、朗讀俱全)和音樂背景構成。尤其是每階段配置的音樂都是精心選擇、巧妙設計。如“落潮”階段我們選配了“夢幻曲”,曲調平穩緩慢,滲透着安祥寧靜。不論是作爲朗讀(個別或全體)的音樂背景,還是作爲啓發聯想的情境氛圍,都能令人感到情意深長、韻味無窮,似在甜美的夢境中,從而讓學生領略大海熟睡時的那種溫柔、清麗的靜美。又如“潮起”階段我們選配了“春天奏鳴曲”,“漲潮”階段我們選配了“黃河鋼琴協奏曲”,讓學生在氣勢磅礴、寬廣壯闊的音樂背景中,領略了大海雄奇奔放的壯美。爲了領略大海豐富而深刻的哲理意蘊,海潮高漲時的動態錄像播放,更能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地來到大海邊,在波濤洶涌、澎湃咆哮的海濤聲中領略那“偉大的樂章”的渾厚內蘊。

教學過程中,我們採用“賞讀——聽讀——誦讀”的多種方式,誦讀又採用“個別——小組——全體”的競賽形式,讓學生多次反覆地目接口誦,在學習中達到了“忘我”境界,體味出審美愉悅、時空造境,感悟和諧美。

詩歌教學必須根據其文學特點,不僅注重領會極其精練的富有鮮明節奏和韻律的語言,而且更應引導學生領悟詩人那強烈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詩人那豐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時空,主題、情思、韻味的表現,表達方式的運用,節奏的處理,無不展現出美的身姿,從而產生巨大的審美價值。

在這裏,多媒體那縮短時空、增加信息密度、擴大信息容量的優勢是派上用場了。例如《天上的街市》,詩人郭沫若從街燈聯想到明星,從明星聯想到街燈,想到了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織女。這樣迴環互喻,相映成趣,創造了一個充滿幻想、充滿詩情畫意的和諧美妙意境。藉助多媒體計算機,既可再現天上人間渾然一體的畫面,又能呈現全詩富有鮮明節奏和韻律的語言特徵,讓學生在學習誦讀品味揣摩過程中,感受逼真的情景,領悟美妙和諧的意境。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是體現時代特色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其科學性較爲突出。而多媒體語文課要做到科學性與人文性相結合、感性與理性相統一,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努力探索與潛心研究。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6

1將多媒體信息手段融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價值

(1)有助於學生更深入地吸收教材內容。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提升閱讀教學的可視化程度,促使傳統的閱讀教學向聲像教學轉化,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的背景,提升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深度,由於具有數字化的聲像資源,能夠更加有效地傳遞教學內容,從視覺和聽覺增強閱讀教學的場景化和交互性。以《海底世界》的教學爲例,受限於學生認識水平,其對海底自然生物環境的認識仍然處於模糊的狀態,因此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能夠更加生動全方位地展示海洋環境,比如可以利用圖像資源和視頻資源,強化學生對海洋環境的認知,有助於學生加深認識,延長記憶週期。

(2)塑造學生的審美意識。對於教師而言,小學閱讀教學的實質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將多媒體信息手段融入閱讀教學之中,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引導其初步塑造審美意識,通過設置場景化的教學情境,將作者的心理狀態與情境感知,藉助於生活化場景,全面地展示給學生,促使學生從深層次感知課文的內在美感。以《西湖》爲例,教師除了傳統的內容宣講,還可以藉助多媒體手段,營造湖水流動的優美意境,選取精美的視頻資源,描述西湖湖水的潔淨,同時通過遊客的愜意,向學生提供一幅極具品質的湖邊精緻,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培育以及塑造學生的審美意識。

(3)有助於豐富學生的思維結構。多媒體信息手段與閱讀教學的融入,既有利於對語文課程資源完善,同時還未豐富學生思維結構創造有利條件,特別是在引導學生創新的過程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發揮着重要作用。以《伯牙絕弦》爲例,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手段,對伯牙和子期的相關背景資料進行整理,通過藉助互聯網手段對《高山流水》的音樂風格和旋律進行展示,不僅可以讓學生生動感受《高山流水》的創作背景,同時還能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兩人的友誼,進而引導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解,讓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再枯燥,增強了語文閱讀教學的互動性。

2實現多媒體技術融入的有效途徑

作爲一種新興的語文閱讀教學手段,多媒體信息手段的運用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同時也是提高教學設計質量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利用體信息手段,能夠豐富有關課文內容的課程資源,增強學生對課文創造背景以及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有利於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由此可見,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多媒體信息手段進行有效利用,才能發揮去最大價值,推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1)轉變教學理念,學習並運用多媒體信息手段

在素質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轉變閱讀教學理念,不斷學習並運用多媒體信息手段,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信息化水平,豐富閱讀教學的課程資源。現階段,計算機是教師獲取課程資源的有效途徑,在獲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提取課程資源的核心,並將其進行整合,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現狀和課程安排,對教學資源進行加工,這樣才能增強課程資源的趣味性,通過製作內容豐富的PPT是小學語文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的重要體現,但由於部分教師不注重內容的針對性,使得PPT的展示和講解過程較爲枯燥,學生的參與度較低。所以教師在製作和展示PPT時必須對PPT內容進行嚴格把控,PPT內容應該與課程內容保持一致,這樣才能讓整個PPT利於知識的傳播,如果注重嚴格把控內容,PPT就有課程成爲分散學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降低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由此可見,PPT的製作和講解必須具有針對性,具有清晰的邏輯,體現教師縝密的教學思路。

(2)突出學生的主體角色,提高多媒體信息手段的應用率

此外,語文閱讀教學課程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正確對待自身角色轉變,並將其體現在閱讀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氛圍的構建,讓全體學生融入教學與分享,主動參與知識的解讀和傳播當中,這樣才能讓多媒體信息手段更好服務於智慧閱讀教學課堂的構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教師對多媒體信息手段的利用往往忽視了徐盛的主體地位,將多媒體課程資源諸多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缺乏對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引導。所以在利用多媒體信息手段的同時,需要平衡數字化課程資源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將閱讀素養的提升作爲運用多媒體信息手段的根本目的,這樣才能兼顧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3)積極整合傳統教學方式與網絡多媒體教學方式

就教學實踐而言,無論是傳統教學模式還是網絡多媒體教學模式,兩者都具有值得對方借鑑的地方,以傳統教學模式而言,教師需要認真理解教學大綱的要求,對課本的內容以及教學流程進行合理規劃,並不斷進行調整,使其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學習,而對於互聯網教學模式而言,其無法實現有效的內容變更,特別是PPT教學而言,一旦幻燈片的順序發生錯亂,會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所以,對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必須整合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對教學進行明確,並展示在PPT中,PPT的角色更多是引導以及提示作用,而非將其當做課程內容的簡單堆砌,同時在閱讀教學中融入聲音以及圖像等元素,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增強其對課文的理解。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7

隨着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多媒體憑藉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性,通過圖片、動畫、色彩以及音響等各種影響人感官的絕對優勢,在語文教學中爲學生展現了一個全新的天地,收到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課堂教學效果,讓語文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哪些特殊作用呢?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

青少年兒童大都活潑活動,好奇心強,有效記憶時間短暫,多媒體音像同步,能夠創設情境,大大激活學生的思維想象。例如在教學《浪花》一課時,由於學生大多沒有見過大海,我就現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想去看大海嗎?想去海邊看潮起潮落嗎?”學生聽後高興極了,異口同聲回答:“想。”於是在播放伴有海水捲上沙灘、退潮時水流嘩嘩的樂曲聲中,在有藍藍的海水、金色的沙灘、活潑可愛的小女孩撿貝殼的畫面中展開了教學。面對美麗的情境,學生個個如癡如醉,彷彿置身於海灘之上,一下子把學生引入了課文情境之中,學生情緒亢奮,思維積極,爲學習課文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二、利用多媒體,有利於學生更深入地把握文章主題

多媒體可以直觀形象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大意,領會文章主旨。例如在教《王二小》一課時,爲了讓學生看清敵人的兇殘面目,瞭解王二小的機智和勇敢,我用多媒體接連播放了相關畫面,加深了學生印象。講到敵人在山口迷了路,要王二小給他們帶路時,出現第一張圖片,再現了敵人醜醜惡嘴臉;講到敵人發現上當了,要殺王二小時,出現敵人拔刀的動作畫面,讓學生認清了敵人的兇殘以及王二小在敵人面前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在最後講到八路軍衝下山時,播放了八路軍排山倒海、衝破敵人的畫面。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學生既體會到了英雄的內心活動,激發了內心的熱愛和崇敬,又產生了對敵人的痛恨和憤慨之情,可以說真正達到了語文學科教學的預期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有利於突破課文重點

在語文教學中,遇到遠離學生生活,難度大的內容時,可以想辦法設計多媒體幻燈片,或者找一些音響資料,努力突破文章的重難點。如在教學《大熊貓》一課時,課文有對大熊貓的外形特點進行描繪的內容,也有對大熊貓特殊動作的描繪,這對於許多根本沒見過大熊貓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如何把具體形象和文章的重點字詞句聯繫起來,讓學生把重難點融會貫通呢?在教學中我把大熊貓生活的一段視頻錄像放給學生看,學生一邊看視頻一邊聽解說詞,個個聚精會神,高興極了。結束後再提問學生關於大熊貓的有關問題,學生對答如流,如數家珍,毫無差錯,這就是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特有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重難點不但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更要讓學生理解這些重難點,有時單憑教師的點撥分析,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麼多媒體就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四、利用多媒體能夠更好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近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蔡元培說:“美育者,與智育相輔相成,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情景,體會詩人情感。”現代多媒體教學,正好能夠達到詩詞教學的審美娛樂性和想象的高度融合,實現語文教學德智美的有機統一。因爲多媒體不僅可以把課文中的各種美的因素直觀再現出來,而且往往要比語言文字敘述得更精彩,加之多媒體特有的圖畫美、色彩美和音樂美等因素,可以更好地發揮語文詩詞的審美功能。如在教學《登鸛雀樓》這首詩時,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爲學生呈現一幅美景:太陽正沿着遠處層層山巒下落,霞光籠罩着沉寂的原野,黃河流水一浪高過一浪,浪濤從鸛雀樓前滾滾東流而去。這種落日、霞光、高山、大河,一遠一近,有動有靜,壯麗多彩的畫面,讓學生領略到了祖國河山的壯美,也體驗到了詩人那種熱愛自然之美,追求曠達的胸襟,可以說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葉聖陶先生曾經提出:“要使學生覺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發展,是一種享受,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興趣。”尤其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寫話是新認識,因此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開展趣味寫話,使興趣成爲學生寫話的內驅力,讓學生在興趣中無意識地起步,有意識提高,這其中多媒體的應用便是最好的方式。一是可以圖激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是靠形象去認識世界的,兒童在感受形象時,觀察的客體和詞語之間會建立相應的聯繫,產生“視覺經驗的詞語化”,即詞語和形象的溝通。與此同時,語言及思維也隨之發展,而圖畫是兒童容易感知的直觀形象之一,可以啓發學生的想象,開拓思路,培養學生的創作精神。小學生對於那些色彩鮮豔、充滿童真童趣的圖畫,更是偏愛有加、情有獨鍾。因此在讓學生嘗試寫話時,爲了減緩坡度、降低難度,可以圖畫爲依託,有意識地收集或拍攝主題鮮明、具有特色又能發人深思的圖片或照片,並以幻燈、投影或現場張貼等方式,呈現在小學生面前,指導小學生進行欣賞。學生興高采烈,紛紛評議,這就是一種觀察,一種表達。然後我要求他們將自己所得感觸,加以渲染和擴充,教師則做好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的語言變得更爲豐滿生動,然後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小學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動於中而行於言,這便是利用多媒體進行讀寫的最好效果。二是能夠情思迸發。魯迅先生曾經驚歎兒童的想象力,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景,想到花卉的好處,想到昆蟲的語言。”教師可爲學生展現統一的圖樣,上面畫上極其簡單的一兩個事物,讓學生髮揮想象在下面添上幾筆,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寫意思連貫的幾句話;或者提供給學生一些簡單圖形,要求他們把零散的圖形組成新圖,然後根據新圖創作一小篇文章。學生興趣高漲,話語連珠,真情實感,句句感人。總之,將多種教學媒體引入語文教學中,只要能做到依據學科特點適時合理有效地利用,必將爲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新的內涵,使課堂教學更加富有活力,課堂效果更爲突出。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8

一、什麼是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材和教學對象(學生)等的各方面的特點,通過教師精心備課、設計、探索,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視頻、音頻、圖片等,可以運用powerpoint、flash、authware等製作),並與教學方法相組合,共同運用於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它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爲一體,容量大,形象性和趣味性比較強,而且可以幫助教師合理的調控課堂教學時間,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互動空間。

二、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什麼好處

(1)學生學習興趣能更好地得到激發,並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可以爲學生提供音頻、視頻、錄音、圖片等,把課文內容與情境相結合,調動了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從而提供了聲像並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能夠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口技》這篇文章的導入中,教師可以視頻播放相聲《洛桑學藝》,讓學生知道口技藝術是我國曲藝園地中的一朵奇葩,口技這種民間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

(2)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備課,課件的構思、製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課件內容的選擇、形式的展現,都要精心設計和準備,有時候有一些內容比如文章作者簡介要搜尋大量的資料,並且必須將這些資料進行加工、整理,然後才能製做到課件中去展現給同學們,在製作課件的同時,教師能夠更加熟悉的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能夠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

(1)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多媒體課件由文本、圖形、動畫、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組成。圖文聲像並茂。例如:在初中語文課件《大自然的語言》中,通過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裏》創設情境引入,隨之通過多媒體向大家展示幾幅美麗的大自然的圖片,再用一系列配音圖片(比如小鳥叫聲、青蛙叫聲、小河流水聲、夜晚各種昆蟲的混合叫聲等等)描述課文內容,給學生一個聽覺、視覺的刺激,讓學生在自身與課文文字之間架設起一座橋樑,並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2)運用多媒體課件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能力。信息是社會進步、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問題展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可以有選擇性地蒐集閱讀大量信息,增加思維的廣度,不僅有利於增強學生學習時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和良好的信息能力。

總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教學改革語文課堂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接受學習的死板方式,爲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平臺,給學生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千方百計利用真實的客觀環境和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水平,以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新形式的需要。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9

隨着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介入課堂教學勢在必行。但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在打好學生的語文基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傳統的語文教學的確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功不可沒。但“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語文教學也有其弊端。多媒體作爲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計算機輔助教學形式介入教學領域,它集聲、文、圖、形於一身,具有直觀形象、活潑生動、時代感強、信息量大、交互簡便等特點,特別是給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學校教育必須與時俱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自然成爲十分重要的課題。

一、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只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纔會主動地進行學習、探究。利用多媒體的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等特點,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易學、愛學、樂學,這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豐富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激發了他們的興趣,使課堂學習氣氛濃厚,氛圍輕鬆,興趣成了最好的老師。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教學中,學生面向靜態呆板的課本和板書,難免枯燥乏味。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完全克服了這一缺陷,能夠創設出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

情境,運用配樂朗誦,投影片,乃至於用多媒體提供的有關背景資料、影片、錄像等,能創設與教材密切相關的情和景,通過聲像並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借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

古詩教學難是人所共識的。它不僅難在作品的時代、人物的思想與當今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難在詩意儲蓄上。在高中課本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經典傳世之作,如《項脊軒志》、《滕王閣序》、《阿房宮賦》、《荷塘月色》、《再別康橋》等等,對這些古今中外的詩詞文賦,要進行咀嚼鑑賞,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圍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傳統的教學,只能在局部應用音樂來渲染,利用圖像來顯示,運用文字來詮釋,卻不容易把它們有機地結合,且費時費勁,收效甚微,而用網絡的超時空性,下載適合的聲音和圖像,利用多媒體鏈接,會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圍中更能體會文本的內涵和美,這是一種愜意的、賞心悅目的教學境界,一種教學藝術化和教學科學化完美結合的體驗。在這種境界中,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怎麼會不提高呢?學習語文的興趣怎麼會不大增呢?如教學《滕王閣序》,學生預習全文後,會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這時播放著名錶演藝術家孫道臨在滕王閣錄製的現場配樂朗誦,再通過多媒體展示滕王閣的壯麗景色,從視覺、聽覺上引起審美的興奮,獲得審美的愉悅,學生會產生很大的興趣去背誦體悟;也可用於加深學生理解,在涵詠文字後,再出現相關畫面或FLASH,使語言文字的描述變得更鮮明、更強烈、更集中,讓一些不能很好地再現畫面的學生理解了語言文字,讓那些已理解的句子含義的學生印象更深刻。學生們傾聽着優美的課文朗讀,伴着舒緩的音樂,欣賞着一幅幅淡雅清麗、美妙多姿的風景畫,感悟着這篇奇穎秀逸、情采飛揚、韻致風流的寫景美文。總之,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愉悅中突破了教學難點。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侷限性

1、排斥傳統課堂教學,用“課件”統治課堂,缺乏師生情感交流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所總結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當前的教學模式仍不可能脫離傳統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只能作爲“輔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模式。有的教師認爲只有多媒體參與了的課堂纔是好課堂、高效率的課堂。用“課件”統治課堂,

多媒體成爲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人性化的師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機交往”所取代,嚴重妨礙了師生課堂情感的交流互動。

“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僅僅是通過“科學的方法”讓學生接受自己傳授的知識,而且還在於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時能夠成功地調動課堂情緒和氣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靈感的迸發。語文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讓學生領悟語言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不能僅僅靠教學技巧和現代化的教學“武器”,更有賴於教師牽引學生靈魂沉潛於字裏行間,流連於墨韻書香,這樣,學生纔會獲得真實閱讀“知書達理”的效果,獲得啓迪智慧滋補精神的營養。

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教師在“教”中的引導地位,不能以“機”取而代之。實踐證明,教師的講解、動作、表情、語調等仍然是傳播教學信息、保證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句讚揚話,一個讚賞的眼神都會成爲學生學習的動力,而這一切是計算機不可能做到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爲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如果教師用“課件”代替講解,通過點擊鼠標用事先設計的課件流程來取代學生的思維發展軌跡,學生就成了始終仰着脖子的觀衆,而不是學習的主動參與者。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10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以及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課件越來越豐富,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並在教育教學中產生着很大的影響。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不僅能多渠道地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而且能夠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獲得成長,從而內化爲學生的素質,並能使教學內容有聲有色、動靜結合、化難爲易、詳略得當,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助飛學生成才。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談幾點感受。

一、應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直觀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時的創新慾望和潛能。多媒體技術在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運用這一特有功能,可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實物化,變成直觀、生動活潑的視覺信息,化枯燥爲生動,從而化難爲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能通過情景畫面,以情激趣,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全方位地調動小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多角度地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如教學《飛奪瀘定橋》,用傳統方式教學,教師往往要花一定時間進行“示範”或者以錄音替代的準備,上課過程中,又要就有關停頓,重難點詞句、語速、語調,情感等諸多問題向學生一一口頭提出。而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就不一樣。我們可以配以《飛奪瀘定橋》的電影錄像,再加上繪聲繪色的配樂朗誦,這樣不但能再現當年紅軍驚心動魄的戰鬥場面,把學生帶入硝煙瀰漫的戰場,而且能使學生從中感悟到停頓、輕重、語速、語調等的朗讀技巧,從而也陶冶了他們的情操。通過計算機多媒體的運用,使教材變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發揮,思維和想象力得到發展,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應用多媒體技術延伸課文內容,拓展課文知識

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提高了學習效果,活躍了課堂氣氛。小學生閱歷有限,以形象思維爲主,對生動直觀的內容感興趣,抽象思維只有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才能逐步培養起來。一篇課文只是教學的一個例文,教學的目的是通過這一例文的學習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相關知識,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對課文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多媒體技術憑藉互聯網這一龐大的信息網絡,爲語文教學的拓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能有效地創設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有利於將課內外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三、應用多媒體技術開拓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創新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思維能力”。想象是創新的翅膀,語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開拓思維,展開豐富的想象,鼓勵他們大膽質疑、大膽創新,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這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呈現出各種生動有趣、靈活多變的畫面,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創造興趣,驅使他們更積極地開展創造活動。

四、應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將“說”與“識”相結合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由於漢字音、形脫節,結構複雜,類似性大,多音多義字多,學生學習起來有很大的困難。尤其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單純的識字、學詞、學句更是枯燥無味。因此,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一直是重點和難點。考慮到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漢字中許多都是源於日常生活,比如家庭環境中的文字符號,社區、親友的姓名用字,動、植物的名稱用字等。因此,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根據漢字創設出具體的情境,把漢字的音、形、義與學生認識的事物、環境等語言實踐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將“說”與“識”相結合。比如可以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整體感知,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生字字音。利用課件讓學生觀看介紹動物的影片,然後自由介紹這種動物,或是用一個詞來說,並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鞏固生字字音。在給動物找名字的遊戲中,讓學生用合適的詞來說各種動物。這樣,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既運用了原有的知識,又可將別人說的新的詞語積累起來,讓學生在練說的過程中擴展對一些其他動物的瞭解。

多媒體技術將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等有機結合,生動、形象、直觀地表現各種教學事物,使教學內容變得簡單明瞭。多媒體具有廣泛的表現力和較強的感染力,可使教學內容具體化、動態、,生動化、形象化。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的障礙就是我們教學的難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就能幫助學生解除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語言理解表達方面的困惑,使教學中的難點得以順利突破。

總之,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現代化教育技術,是時代的需要。多媒體教學集文字、圖片、影像、聲音於一體,從聽覺、視覺,感官多方面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體驗,給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善於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不斷改進教師的教,激活學生的學,爲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理想的環境,使課堂真正成爲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場所,促使他們成才。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11

一、電教多媒體技術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多媒體技術廣泛深入應用於課堂教學的今天,小學語文課堂對這一技術的應用,能夠對基礎教育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輔助作用。電教多媒體技術對本就內容豐富、語言優美的語文起到形象畫和趣味化。傳統的小學語文教育以教師的課堂灌輸爲主要傳授方式,其弊端在於使課堂氣氛沉悶,小學生獨立的學習和閱讀理解得不到有效培養,更不利於他們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而電教多媒體具有的文本、動畫、聲音、圖像等優勢功能,爲語文課堂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學信息素材,爲教師豐富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提供有利的外部條件。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電教媒體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能最大化的調動和刺激學生的感官,又能幫助學生理解語文內容中的疑點、難點,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會隨之大幅提高。電教多媒體技術對於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有着重要的作用。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推動一切事物前進的大動力。”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潛在動力。

二、電教多媒體技術能夠生動再現語文課內容,給學生以身臨其境感

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教師的精心講授是主導課堂的模式,也是幫助小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主要途徑。這對於想象力豐富、思維跳躍、好奇愛問的小學生來說,不利於激發出他們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而電教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深入應用,教師可根據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設,通過音頻、視頻動畫和圖片,將課文中的文字具體化、形象化,教師再結合小學生性格及思維的角度對課文加以補充,這樣語文課堂內容就可以得到生動再現,小學生也可以輕易地得到身臨其境的體驗和對課文的深刻理解,這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對於好奇心強的小學生來說,無疑是由簡單的語言激趣到綜合的感官器官體驗的外在形式,深化爲本質的興趣培養到學習內在動力的驅動,最終使小學生從小養成樂於閱讀的好習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藉助電教媒體的音像視頻,對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內涵在情境創設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和和發掘,使學生既能更好地領會課文,又可以得到美的薰陶,情的感染,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和提升。比如,語文課中《瀑布》這一內容,由於多數學生沒有親眼見到過瀑布,所以單靠教師的語言補充描述、課文內容與簡單插圖是難以真正讓他們領會到瀑布的意境。而電教媒體技術能通過音視頻的播放,讓學生在課堂中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師播放了美麗的瀑布的視頻,通過真實的鏡頭,學生感知了近看瀑布“像一條白帶懸掛在千丈青山”的氣派,還有瀑布腳下的水珠飛瀉“如煙、如霧、如塵”的水汽等。

在學生欣賞完了瀑布後,在優美的樂聲中,他們開始如癡如醉地吟誦優美詩文,彷彿置身於千丈瀑布的景色中,學生感受到了詩文的美麗的語言,又欣賞了瀑布的景色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一步步愈加濃烈了。電教手段的使用,促進了學生與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小學語文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都可以利用多媒體輕鬆攻克

小學語文課文內容並不難懂,其重點集中於課文的某一段、句和關鍵詞中,它往往牽動着小學生對整篇課文的理解。而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爲課堂教學提供了大量且豐富的素材和信息,所以,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很有幫助的。學生對語文教材中重點內容的理解和準確把握,課文要表達思想感情深刻體會,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適當借用多媒體的優勢,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進行解讀,輕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學生通過看、聽和形象、真實的感受,有效地激發了閱讀過程中積極的心理因素,產生了理解課文的主動性。

四、電教多媒體能夠使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課堂教學和學習的根本都是爲了讓小學生能夠通過語文學習,學會更好地說話和寫作。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深入運用,讓學生的感官器官、思維和情愫被調動,使學生由對課文的領會過渡到對文中插圖的延伸,由對課文的理解升級成日常寫作的訓練,從而使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得到激發和提升。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多媒體的功能與優點充分與語文教材內容結合,這不僅是對課文內容量的增大和豐富,更能使整個課堂得到有效激活,結構得到優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他們個性的發展與發揮,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

五、結語

總之,現代教育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普及和深化,適時適度的加以運用,真正使現代教育技術成爲輔助教育教學的利器。這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爲學生的一種自我需要,表現出高漲的求知慾和愉悅的成功體驗,又能將客體的教育學目標“內化”爲自身素質,並不斷引導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12

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大多是經過重點、普通高中的篩選之後的,學生的語文基礎普遍較差,加上學生本身缺乏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厭學情緒較強等。如果此時還是按照以往固有的教學模式,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甚至可能造成"學生不愛學、教師不愛講"的惡性循環,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以優化教學結構,同時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語文教學是基於文字教材上的,這種方式缺少生動形象的直觀性,學生會感到枯燥單調。而多媒體技術恰恰能夠彌補這一不足,它集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影像於一體,具有直觀形象、時代感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給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在講解《鴻門宴》時,枯燥難懂的文言文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用生動的影像展示,聲形並茂,就成了學生喜愛的故事,更有助於他們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由於本身信息量大,能在短時間內直觀、形象地演示知識的發生過程,呈現全部教學內容,節省教學時間,同時教學內容更爲詳盡,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林黛玉進賈府》雖然選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可能學生都不陌生,但是如果要詳細講解,也許只會事倍功半,費時費力。這時,可以用多媒體做成圖文並茂的課件,並插入電視片段,學生很快便理解了文章內容,縮短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應注意的問題

1、避免教學課件本末倒置

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把握好教材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選擇具有最佳表達效果的多媒體技術,並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積極進行"教"與"學"的互動,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激發。

2、切忌教學課件喧賓奪主

教師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才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創造性及語文內涵的深刻感染力,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成爲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

總之,我們要考慮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配合,適當的板書與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多媒體技術才能在語文教學中真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13

多媒體技術運用於語文課堂教學,可以成爲語文教學活動的潤滑劑。它是一種把聲音、文本、圖形和圖像等多種媒體和計算機結合在一起的技術。正確適當地用多媒體不僅可以使師生關係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時間(課堂)、空間(課間)內打破地域界限,展現古今中外的客觀事實,使經驗較貧乏的小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很感性地認識教材中的事物,達到知識領域、情感領域目標。多媒體利用聲、光、電、畫等手段製作成的動畫,還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學生在課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地進行學習,使枯燥的課堂學習成爲他們學習語文的樂園。

一、優化課堂氣氛,促進師生關係轉換

要建立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離不開人的因素。而教師和學生則是課堂進行的主要關係,包括師生之間的角色和人際關係。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使師生關係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使學生在一種寬鬆、平等的氣氛中快樂地學習語文。

1、促進師生角色的轉換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者。集教學內容的傳授者、教學策略的設計者、學習效果的評價者等多種角色於一體。教師是中心,學生處於教師的嚴格管理和制約中,師生角色的差異容易使師生關係對立,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手潛能的發揮,學生容易出現被動學的情況。教師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把枯燥的理論知識用聲、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現出來,教師可以在展現的同時對學生加以指引,使自己成爲真正的助學者。在此過程中師生間的交流增加,從而由被動的受教育轉變爲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構造者。這種轉變,使學生和教師處於平等地位,減弱了學生對教師的恐懼心理,從而使學生敢於踊躍發言,課堂氣氛活躍。

2、優化了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表現爲一種單項的傳授關係。教師高高在上,學生爲了不打破這種權威,往往處於封閉保守狀態,更談不上主動、自覺、自主學習。教師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可以實現小組協作學習,教師走下講臺,成爲學生遇到困難能及時給予幫助的朋友。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雙向參與、溝通、平等協作的朋友關係。這種關係貫穿於整個教學的過程之中,極大地尊重了學生的自尊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於語文課一般具有情景性,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提供課文的背景、音樂、人文資料,營造氣氛或進行角色表演。這種情況下教師以朋友身份出現在舞臺,師生交流增多、交互頻繁,教師和學生人氣都大大提高。

二、優化教學內容,引起學生興趣,促進能力培養

語文是一門文學藝術,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張嘴的教學環境下,很難讓學生領悟到課文的真正魅力。多媒體的運用,正是把現代科技引進課堂,優化了教學內容,使學生易學、樂學,培養了學生的記憶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

1、突破時空的限制,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本原性動力,沒有興趣更談不上主動、自覺、自主。語文課的教學,由於教材中的課文和作者都處於一定的時代、背景和空間,而學生由於生活經驗的限制,缺乏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教師在傳統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手法難以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積極情感,學生的興趣也難以調動。使用多媒體能打破時空限制,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直觀形象逼真地展現出來,使學生從聽覺視覺上去領略語言文學所描繪的“美”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再現情景,突破知識的重難點

如何巧妙地突破文章的重難點,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師不斷思考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只要恰當運用多媒體巧妙地再現課文中的情景,不僅能夠突破知識的重難點,而且能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中增強學習的趣味。如我在上《狼和鹿》這一課時,爲了讓同學們理解生態平衡這一難點,特製作了狼被殺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殺後森林中的情景的動畫,並配以恰當的音樂。當這兩組反差很大的畫面、音樂出現在同學們眼前時,同學們被震撼了,深刻了解到雖然人們的初衷是爲了保護鹿而殺了狼,可結果不僅害了鹿而且使昔日蔥綠繁茂的大森林變得象被火燒過一樣。不需要老師過多地講解,同學們自然而然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人類一定要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就這樣,課文的重難點迎刃而解。

3、走進動畫世界,激發表達慾望

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的變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位同學都酷愛“動畫片”。而多媒體正是從小學生的愛好出發,用聲、光、電、畫等媒體制作動畫,配以不同的色彩,增添畫面的可視性和美感,創設出一個美妙的教學空間。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讓他們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總之,教師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才能使教學有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才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創造性及語文內涵的深刻感染力,才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由“要我學”轉變爲“我要學”,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成爲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篇14

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使聲、像、圖、文與聽、說、讀、寫融合爲一體,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不同領域的知識有機結合,拓寬學生的視野,轉變以往的思維方式。

一、多媒體技術應用於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1.學習興趣的激發心理學研究實踐證明,小學生富於幻想,天真浪漫,有着對世界的探索精神與興趣,這一興趣的存在推動了學生的學習與進步。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表明:小學生具有一定的興趣感知能力,教師及時誘導與鼓勵,表揚爲主,能有效激發學生內心深處對喜愛事物的研究慾望,養成良好的探索習慣,掌握更多的知識,培養創新能力,提高整體素質。

2.學生情感的激發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是不一樣的,語文教學有自己獨特的特點,需要一定的聯想與想象,創設一定的意境讓學生去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有效地突出了這一價值,音樂、文字、聲音、畫面造成巨大的情感磁場,創設一個可感、可知的情境,身臨其境,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學生一邊觀看錄像,一邊自己閱讀課文,把圖片與聲音以及視頻融合在一起,呈現立體顯示,學生被帶入感官世界,實現課堂最佳氛圍,學生在內心深處與作者的思想情感碰撞出靈魂的火花,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學生語文的思想修養。

3.學生美感的激發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以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信息,有聲的畫面,生動的形象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直觀內容,直觀效果,直接感知材料,學生輕鬆進入語文所描繪的意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給予學生“現實性”的展示,視覺與聽覺猶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美感,有助於在積極樂觀的情感中得到更多的“心靈雞湯”。

4.學生視野的拓展多媒體技術應用於小學語文教學,節省了時間,打破了一節課四十分鐘的限制,縱貫古今,橫跨中外,包羅萬象。教師的工作量減少了,有更多時間備課。鼠標代替大部分板書,輕輕一點就ok了,重要的問題可以重複再現,無法表達的大屏幕可以顯示;直觀形象的特點,有的內容不需要詳細說明,學生觀看後一目瞭然。因此,有的文章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效果極佳,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張揚了學生個性。在四十分鐘內擁有更多的知識,必須運用多媒體技術突破舊的教育模式,擴展語文的基礎知識及諸多領域的相關資料,開闊學生的視野,實現走出課堂的目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二、多媒體技術應用於小學語文教學的注意事項

1.不斷研究,引入適當,不能爲使用而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使用必須科學合理,以提高教學質量爲前提,實現使用價值的最大化,不能爲使用而使用走形式。因此,爲實現使用價值的最大化,課前做好三步準備寫好課前教案,按照新課標要求,確定重點難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實施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結合教學內容,確定使用多媒體技術的目的與方式;按照教案有計劃、有步驟製作多媒體課件,絕不能不加思考下載現成的課件,要有效地發揮發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推動素質教育的進程。

2.結合內容,精心製作,不能拿過來就用不容置疑,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有利有弊,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也是一樣的。有的教師沒有真正明確多媒體技術運用教學領域的根本目的,把多媒體作爲黑板的複製品,簡單的教學內容,淺顯的知識講解,沒有聯繫的使用,多媒體使用價值不能真正發揮;盲目使用多媒體,不該使用的也使用,沒有針對性,不能有效展示教學目標的重難點。因此,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的標準應該看其是否實用,是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提高了教學效率,是否促進教學模式的改善與發展,教師必須提高自身使用多媒體使技術技能和教學目的有機結合,推進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與發展。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有着無限發展的價值與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適應時代潮流,科學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自身使用技能,創新語文課堂教育模式,提供有利的平臺與空間,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楊寶舉.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4.

[2]朱曉民.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狀況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2:5.

[3]金春江.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