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詩兩首》的語文教學反思

《古詩兩首》的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兩首》的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兩首》的語文教學反思

《古詩兩首》的語文教學反思1

古詩詞的教學一直用這樣的模式:誦讀詩歌——理解字詞句的意思——感悟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課前佈置學生預習了,孩子們的預習也準備得十分充分,課堂交流的時候,也很熱烈,詩歌的節奏,詩歌中字詞的意思,對詩句的理解,同學們都是通過自主學習或課堂討論習得的,課堂上我只點撥了幾處難以理解的地方,如《望洞庭》中的“鏡未磨”、“白銀盤”、“青螺”;《峨眉山月歌》中的“半輪秋”、“流”、“君”、“下”。從課堂效果看學生的`理解是比較到位的,但疑惑的是做習題的時候孩子們有些一知半解,特別是對詩句意思的理解出現了兩種情況:一是自己不能組織連貫通順的語言說清詩句的意思。二是題目的形式一變,就無從下筆。如《補充習題》上有一道題出示“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後問:讀着這個詩句,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學生就不懂得變通,很僵硬地把詩句的意思寫了上去。現在細細想來,課堂上學生的精彩表現得益於他們購買的參考書籍,而並沒有真正內化爲自己的語言,這是在以後的課堂上要特別關注的一點。

《古詩兩首》的語文教學反思2

本課的兩首古詩《鋤禾》和《憫農》均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鋤禾》描寫了農民在烈日下的辛勤勞作,告訴人們糧食的來之不易。《憫農》寫了農民雖然辛勤勞作,但仍免不了餓死的悲慘遭遇。表現了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

這兩首詩,孩子們早已能倒背如流了。因此課堂上,我在朗讀方面主要引導學生如何讀出感情在,如何讀出節奏來。因此,我先讓學生了解五言詩的特點,然後劃分停頓,找出重音,並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練習朗讀。學生讀得都挺有感覺,而且一些學生搖頭晃腦的,挺像小詩人的。

關於古詩的意思,我沒有進行繁瑣的講解,主要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來理解。由於我們的孩子身處農村,經常會看到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辛勤勞作的身影,因此,更能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學完《鋤禾》,我適時地創設情境:吃午飯時,小弟弟看見賣羊肉串的來了,就要把米飯倒掉,買羊肉串吃。爺爺勸阻他說:“你沒學過‘xx’這句詩嗎?可不能浪費啊!”學習《憫農》這首古詩,學生提出了質疑,爲什麼農民豐收了卻還是要餓死呢?於是,我講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講了剝削者的殘酷與醜陋,講了苛捐雜稅以及人吃人的不平等現象。孩子們聽了都很同情那時的農民,痛恨那些地主惡霸、貪污的官吏。課末,我還補充了《江上漁者》、《陶者》和《赤日炎炎似火燒》,通過讓學生誦讀這些詩歌,學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也更加會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