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範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範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範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從字裏行間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從字裏行間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19世紀丹麥著名作家、被稱爲“世界童話之王”的安徒生的童話世界。

2、說說你對安徒生的瞭解。(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交流)

3、老師簡介賣火柴小女孩的寫作背景。(1848年,他到國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來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來的三張畫片寫一篇故事。其中一張畫片上,畫的是一個窮苦的小女孩,金黃的長頭髮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她手裏拿着許多火柴,瞪大了一雙可憐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麼。安徒生看着這張畫片,雙眼漸漸溼潤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媽媽小時候要過飯,有一次要飯時,實在走不動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時代惟一疼愛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後,媽媽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爲命。每到傍晚,他坐在牆角里,蜷着腿縮成一團,盼望着討飯的奶奶快些回來。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摟在懷裏,給他帶來溫暖,爲他解除飢餓。他還想起了在丹麥封建王朝統治下,千千萬萬窮苦的兒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攤開稿紙,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對廣大窮苦兒童的同情,以及對統治階級的憎恨,奮筆疾書,寫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優美動人的童話。)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讀文情況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互相幫助理解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1、提出要求。

認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內容,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2、學生自瀆,思考勾畫,共同學習。

3、彙報交流,把課文內容分爲“賣火柴”、“擦燃火柴”、“凍死街頭”三個部分。

  四、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賣火柴小女孩凍死街頭的畫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們再次懷着同情和悲傷的情感一起朗讀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 2、學生齊讀。

二、以“幸福”爲線索,解讀小女孩的命運

1、課文中寫道:“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那麼,小女孩擁有真正的幸福嗎? 2、爲什麼說她沒有幸福?用自己的話說說。 (1)、大年夜在街上賣火柴。 A、指名讀這一自然段。

B、展開想象: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應該是怎樣度過的?

C、可是,在這團圓的幸福時刻,她有沒有壓歲錢?有沒有新衣服?有沒有享用不盡的食物?沒有,通通都沒有,連一雙鞋子也沒有,還得光着腳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買她的火柴。她有的只是什麼?(是寒冷、是飢餓、是欺凌) D、找出這部分你最想讀的句子讀一讀。 (2)、不敢回家

爲什麼說小女孩沒有幸福?(爸爸會打她,家裏跟街上一樣冷)

(3)、疼愛她的奶奶已經死了

爲什麼說小女孩沒有幸福?(沒有親人的疼愛,得不到關懷)

(4)、她死了人們只說“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爲什麼說小女孩沒有幸福?

3、理解火柴給小女孩帶來的“幸福”

(1)、既然別人不能給她幸福、爸爸不能給她幸福、疼愛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給她幸福,連死了人們只說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那麼文中爲什麼還說她曾經多麼幸福呢?是誰給了她這種幸福?(火柴)

(2)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誰來讀讀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邊聽邊看,有沒有幾個標點很明顯地跳到你的眼前?(感嘆號)讀一讀有感嘆號的句子。

(3)、你從這幾個感嘆號中體會到了什麼?(是啊,與其說小小的火焰是奇異的火光,不如說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擁有溫暖啊!)

(4)、潘老師發現,你朗讀的時候情感變化很大,能說說原因嗎?(燃:高興;滅:失望)是啊,火柴終究是要滅的,然而,滅的只是火柴嗎?(滅的還有小女孩的希望),火柴一滅,她面對的就不是火爐,而是——寒冷;面對的不是火爐,而是——黑暗;面對的不是火爐,而是——紛飛的大雪。帶上你的理解和感情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5)、自由朗讀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幾個段落。

A、同學們,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她的生活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但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進小女孩生活的.那個環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現在請同學們自己閱讀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思考。

B、誰來談談?

生:她渴望得到食物,因爲她太餓了;生:她渴望得到快樂,因爲她太孤獨了;

生:她渴望得到疼愛,因爲她沒有人關心;(引導有感情朗讀“奶奶,啊,請把我……”讀出懇求、讀出迫切)生:她想讓奶奶帶她飛走,因爲她受不了這些痛苦了,很想擺脫。(引導朗讀“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讀出同情、讀出悲傷)師:小女孩真的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了嗎?那麼,這樣的地方在哪兒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擺脫寒冷、擺脫飢餓、擺脫痛苦!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師:雖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卻一次次地熄滅,她的眼前沒有火爐,只有——寒冷;沒有烤鵝,只有——飢餓;沒有聖誕樹,只有——孤獨;沒有奶奶,只有——寂寞;沒有得到擺脫,只有——面臨死亡。 4、誰來讀讀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師:你從她的朗讀中聽出了什麼?生:聽出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生:聽出了人們的漠不關心。

生:也聽出了安徒生對小女孩的同情。

師:一個會讀書的人,就是能透過語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憂同樂。師: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生:沒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擺脫痛苦、飢餓、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飢餓和寒冷對她來說是一種幸福。

生:她得到的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

5、雖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滅,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把它點燃,她點燃的只是火柴嗎?(她點燃起對幸福的渴望)一次次地點燃火柴,火柴卻一次次地熄滅,熄滅的只是火柴嗎?(是她的希望)然而不滅的又是什麼呢?(不滅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直到她離開這個世界,不能再點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燒過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嗎?你從這裏看出了什麼?

6、小女孩的命運如此悲慘,然而至始至終,她有沒有哀怨過?有沒有流下一滴眼淚?找出文中描寫小女孩表情的一個詞。(微笑)你從“微笑”中體會到了什麼?她微笑什麼?(誰給了小女孩這樣的幸福?(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卻從火柴中得到了這樣的幸福,你從這裏體會到了什麼?是誰給了小女孩這樣的幸福?與其說是火柴給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說是她自己。因爲她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因爲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沒有放棄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裏還捏着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三、從《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想開去

從《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開去,你想到了什麼?

1、不能失去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話中賣火柴的小女孩和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你能理解她的處境嗎?你能透過語言文字的描述,體會她面對寒冷、面對飢餓,面對痛苦時,心裏是怎麼想的?這給你怎樣的啓發?(最好的讀者要提煉出屬於自己的東西。讀書在於讀自己,發現的時候發現自己,因此,要讀出自己的思考。)

2、要重視和同情社會中的貧困者與弱勢羣體

3、領悟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你能不能通過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國廣爲傳播,《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醜小鴨》等名篇,成爲幾代人成長的精神食糧。安徒生已經成爲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我們發現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學價值,因爲它教會了我們對待困窘和艱難的一種人生態度。優秀的童話足以影響人的一生,它對兒童來說不僅是生動的故事、美麗的形象,而且是精神家園、終極關懷。這就是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時代的永恆力量。我們真應該感謝這位經歷了200年滄桑卻歷久彌新的偉大作家——安徒生!

  四、佈置作業

1、閱讀安徒生的其它童話故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範文2

我說的是第十二冊第五組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的教學構想,這一課時是我在第七週年段活動時上的一節教研課:

一、教材分析:

十二冊是小學階段的最後的學期,本冊教材編者的指導思想是:“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全冊課文分六組,安排了二個重點訓練點,其中第二組課文安排了“注意收集有關的信息資料,”第四組課文安排了“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每組教學都緊緊圍繞重點訓練進行,各訓練點聯繫密切,讀寫對應,循序漸進,系統進行,而第五駔課文正是對這兩個訓練點的承接和運用。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課文先敘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着講小女孩爲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燒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想;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街頭,安徒生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對窮人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二、指導思想;

課標指出:“精讀課文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閱讀感悟的過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並在自讀實踐蠅逐步提高理解能力,教師要善於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有啓發性的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思考,善於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講座交流,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把學生的理解與體會逐步引向深入,善於針對學生的自學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點撥和講解,努力做到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讀”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手段,在讀中理解內容,體會思想,表達情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精讀課文較長。

如何將這篇課文在有限的`兩課時讓學生消化,我將教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課時,突出一個“讀”字,抓住學生對童話故事特別感興趣這一點,在第一課時先讓學生查字典,掃清“讀”的障礙,結合課文前的預習提示,讓學生多讀,反覆讀,將長文讀短,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大意,使學生明白課文講了“賣火柴,擦火柴,被凍死”這三部分內容,爲本節課的教學作好鋪墊,突出從宏觀到微觀到客觀的教學思路。

通過近一年來的語文教學,我對語文課堂教學有這樣三點認識:一是激活思維,二是讀寫互進,三是注重實際,關於激發學生的思維是基於教師教的出發點而言,我認爲時下倡導的,要激發學生興趣,要鼓勵學生多質疑,教師要啓發性提問,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學生要多合作討論,要多鼓勵少批評,要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要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等等,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即爲激活學生的思維服務,讓學生動腦,動心;關於讀寫互進是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而言,我簡單的認爲寫作是閱讀的逆運算,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習作不恰當的結合或是孤立的開展閱讀教學是不完整的語文教學,閱讀爲寫作服務,而寫作反過來作用於閱讀,讀寫不能分家,因此教學中要注重讀寫的結合點;關於注重實際,是教師的操作而言,即教學中結合農村小學這一根本實際,我們針對的農村學生,面對的是農村這個大環境,擁有的是農村小學的教學資源和農村家庭教育,所以對於時下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擇其而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應地而選,不能簡單的一哄而上。

基於以上的思考作支撐,在本節課的設計沒有先進的教學方法及手段,僅是結合教材,學生等情況,對以上三種觀點略有體現。

三、目標設計

學習目標是教學的方向,教學圍繞目標而展開,本節課我設計了三個學習目標:目標一是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這一目標文道統一,包含了兩個層次的要求;一是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是對作者感情的體會,激起學生對舊社會的憎恨和對新生活的熱愛,體現了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目標二:領悟作者基本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第四組訓練點是讓學生充分想象,那麼第五組課文便是體會和應用。這一目標的提出是鞏固銜接前一訓練點,意在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目標三,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童話故事本是學生喜歡的讀物,但這篇童話是丹麥作家的作品,文中的部分句子小學生很難體會,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體會句子的方法,也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四、學法指導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高年級是爲學生上初中打基礎,自學能力及習慣差是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便愈顯重要,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儘可能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教師只作相應點撥,只作宏觀調控教學進程,讓學生運用“處讀交流——收集體會——質疑問難——想象習作”四步新聞記者自學法來學習課文,這四類自學方法既相互獨立,又連爲一體,在教學中逐步滲透,讓學生形成自學能力。

五、教法選擇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我採用“導讀——導思——導疑——導遷”等輔導法,力求少講,教師輔導引路,學生積極自學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並結合本課內容,堅持聯繫與發展的觀點,力求遷移,發散,延展課堂教學,使教學有一定的深度。

六、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關鍵在“流”字,“流”即“順暢”各環節環環相扣,自然而然。本節課的教學分四步進行。第一步:“自學生疑。”,教學一開始我採用變序教學法,直奔課文的第二部分——擦火柴的幻覺。師談話小結上節課內容,幫助學生回顧舊知後進入課文重點部分,提出“小女孩擦了五次火柴,都看到了什麼?”學生圍繞問題自讀勾劃後,學生同桌交流自學情況,教師點撥,板書五次看到的事物,針對第五次看到的事物不太容易判斷,而引出難以體會的句子。“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抓住學生的反覆讀及重點問“飛”等進行體會,讓學生領悟到小女孩死時的快樂和死後對痛苦的擺脫。接着鋒迴路轉,師發問:“小女孩看到的是真的嗎?”那她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幻覺呢?“這給學生留下懸念,爲後面的學習埋下伏筆。第二步,“嘗試排疑”,針對前邊的兩個問題,教師抓着這一時機,讓學生讀第一部分內容,讓學生收集小女孩現實生活的信息資料,以此來強本冊書中第一個訓練點——“讓學生收集資料”學生通過收集的信息來體會小女孩的處境,產生幻覺的真正原因。教師作板書,此時,師引導學生根據黑板上的對比板書,來體會安徒生寫該童話故事採用的表達方法——“基於現實的合理想象。”便是水到渠成,隨之師問“死對常人來說是不幸的,那麼死對於女孩來說又是否是不幸呢?”學生帶着疑問讀第三部分。第三步:“質疑內化”。學生讀後,師鼓勵學生結合這部分內容大膽質疑,積極發問,然後討論解答。在這讀、問、議的過程中,學生順利成章體會結尾難點句中兩個“幸福”的含義。這時,師概括全篇談話:“小女孩活着是痛苦的,死前的幻覺是美好的,而死去卻是幸福的。”這樣激起學生對小女孩的同情。第四步:“拓展強化”。在學生領悟出作者的寫作目的後,緊接發問:“假如小女孩已來到我們中間,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合理想象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學生在暢談寫作中再一次激起對小女孩的同情,對現實生活的熱愛。

七、板書設計

板書分爲三部分,中間部分爲主板書,反映課文的內容及作者的寫作目的,較簡潔,左右爲副板書。左面爲小女孩現實生活與幻覺的對比,意在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右爲難點句子的體會,顯得零亂一些。這三部分板書緊緊圍繞本節課的三個目標而設計。

附板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

現實 幻覺 賣火柴

冷——火

餓——烤鵝

小女孩 擦火柴

無歡樂——聖誕樹

無疼愛——奶奶 死去

無幸福——飛走 安徒生:對窮人的同情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範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多麼幸福啊!不過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赤着腳在街上賣火柴,她在街上賣火柴會發生了什麼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什麼?通過預習你瞭解到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生答)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大家都是一羣愛學習的好孩子,希望下面的'錄象能幫你解答一些問題。請同學們留意畫面,用簡潔的言語說說故事的內容。

2、錄象畢竟太直觀了,而我們想了解這位來自丹麥的童話大師筆下的精彩,還必須讀讀課文。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3、好,請大家讀下面的句子。(生讀)老師相信你們把這些句子放到課文中,會讀得更好。

4、現在,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說說你認爲小女孩怎樣,哪些地方的描寫讓你最感動?在四人小組裏交流。

5、你覺得小女孩怎樣?,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憐。)“可憐”這個詞用得好,還可以用別的詞嗎?(悲慘)

6、小女孩的命運是悲慘的,從那些地方體現出來呢?

三、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以彙報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生:我從“天冷極了,下着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夜——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體會到小女孩很可憐,本來大年夜是閤家團聚的日子,小女孩卻在街上賣火柴,多可憐啊!

生:我從“她的舊圍羣裏兜着許多火柴,手裏還拿着一把。這一整天,誰也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知道小女孩是多麼悲慘,她生在一個人情冷漠的社會裏,那裏的人沒有一點同情心。

生:我從“她不敢回家,因爲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體會到小女孩很淒涼,爸爸不疼愛她,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又死去了。

生:我還從小女孩在牆角擦燃火柴看到美好的幻像中體會到小女孩很悲慘。這裏作者運用的是側面描寫。師:大家同意這說法嗎?(生異口同聲:同意)誰來談談你的見解?

生:我來談。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冷,她需要溫暖,她就幻想有火爐;因爲餓,她就幻想有食物;因爲聖誕節就要來了,她就幻想聖誕樹;因爲現實沒人疼愛,又想念奶奶,她就幻想出奶奶。

生:就是因爲現實與幻想有着如此大的區別,幻想越美好,就讓讀者覺得她更悲慘。

四、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1、小結: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對冷冰冰的天氣、冷冰冰的親人、冷冰冰的社會,小女孩悲慘地死去了。

2、延伸: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慘,你們可以爲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