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精選6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精選6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3、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2、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從課題入手,激發興趣。

2、簡介安徒生。

3、進一步瞭解安徒生及創作背景: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個朋友要求他爲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畫寫一篇童話。這幅畫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親的苦難童年。他的母親幼年討過飯。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裏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的時候,感到餓極了。她把手指伸到水裏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爲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飢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懷着這種感情創作了這篇感人的童話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並畫文中的詞語想辦法理解,本文的體裁是什麼?

3、快速瀏覽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___故事,表達了作者,揭露了___。

3、理清文章層次:

4、畫出課文中你最感動的句段,力爭讀出感情。

  三、課堂作業:

1、默寫字詞,口述詞語意思。

2、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說出自己的理由。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瞭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學習重難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關注小女孩的命運。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孩子們,你們的大年夜是怎樣渡過的呢?……你們多麼幸福呀!可是在這個喜慶洋洋的大年夜裏,賣火柴的小女孩孤獨地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餓,沒有一個人給她一句溫暖的話語,有家不能回,在街上徘徊的她最後蹲在了牆角。這個小女孩的命運如何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個動人心絃的故事。

(從上節課我們瞭解到:這是一個大年夜,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街上飄着烤鵝的香味。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小女孩卻在風雪瀰漫的街頭叫賣火柴。她又冷又餓。風呼呼地颳着,雪紛紛揚揚地下着。小女孩該有多冷啊!新年的鐘聲敲響了。而小女孩的命運如何呢?)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自由讀課文,說說小女孩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麼?希望得到什麼?並填表格。

幾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希望得到的現實

2、合作交流

3、彙報展示。

  三、感悟寫法,體會情感

1、對比閱讀幻象和現實部分,說說幻象的句子在暗示什麼?

2、從課文中找出小女孩現實生活悲慘的句子。

例如描寫天氣的冷和人情冷的句子。

3、你認爲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寫作方法):

(1)

(2)

(3)

  四、小練筆:

讀課後《你別問,這是爲什麼》,拿起筆來也寫幾句話送那位“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2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想象。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方法:閱讀法、想象法、討論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學習課文第一段。

教學重點: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教學過程:

一、瞭解“導讀”內容,引人新課

1、指名讀第三組的“導讀”。

2、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你對安徒生有哪些瞭解?

2、檢查生字讀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每人讀一段。讀後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閱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在書上找出有關的部分,做上記號。

3、討論交流。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第五到第十一自然段)

(2)把課文分成三段,可以怎麼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五至第十自然段是第二段,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第三段。)

3、這三段,每一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認真看看課文,再用自己的話回答。

(第一段講大年夜,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第二段講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第三段講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了。)

四、學習第一段

1、提出自學要求:閱讀第一段,想一想課後“思考·練習”第一題應該怎樣回答。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爲什麼還在街上賣火柴?

(抓住兩點:一是“她不敢回家”;二是回家同樣要挨凍。)

從這裏,你體會到這個小女孩怎麼樣?讓我們把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要讀出這個小女孩的可憐。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先學生自練,再指名朗讀。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引人新課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小女孩在房子的牆角坐下來,後來又怎麼樣了呢?讓我們繼續學習第二、三段。

二、自學第二段

提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2、請五位同學把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部分讀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小女孩看到了什麼?

3、五位同學讀課文後討論: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小女孩看到了什麼?(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一個大火爐,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烤鵝,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聖誕樹,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奶奶,第五次小女孩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奶奶把她抱起來,摟在懷裏,帶她飛走了。

4、小女孩爲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擦火柴?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看看書,同座討論討論,然後我們再一起研究。

(1)小女孩是在什麼情況下擦第一根火柴的?(是在凍得實在受不了的情況下才擦第一根火柴的。)你是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從這兩句話中你們知道了些什麼?

(2)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第一根火柴滅了,她爲什麼緊接着又擦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呢?

(3)小女孩爲什麼“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5、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她看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同學們想一想,她怎麼會看到這些東西的?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五、學生自學第三段

1.提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六、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這個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小女孩死了,離開這個世界了。)

3、“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第一個“幸福”是說小女孩臨死的時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第二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些什麼?(體會到小女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擺脫痛苦。體會到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和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不滿。

七、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第三課時

一、體會作者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1、這篇課文是童話,童話的內容來之於生活。但具體情節往往是根據想象虛構的。這篇童話的作者是根據什麼來想象的?(是根據他平時見到的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和窮苦孩子凍死街頭的情景來想象的。)

二、《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想象性作文

教學要求

一、通過想象性作文,激發學生對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和關懷,進一步顯示社會主義新中國兒童的幸福。

二、發展兒童的想象力,要求想象合理。

三、繼續練習寫事,要求圍繞中心,記敘具體,並初步學習借事抒情的方法。

課前準備:先教《賣火柴的小女孩》課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導語。明確中心。開拓思路,進行片段訓練,提出寫作要求。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發寫作慾望。

師:上一堂課,我們認真學完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這一節作文課,我想先向小朋友介紹一首詩,題目是《你別問這是爲什麼》:(劉倩倩,九歲)

媽媽給我兩塊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一個。

你別問,這是爲什麼?

爸爸給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別問,這是爲了什麼?

哥哥給我一盒歌片,

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

你別問,這是爲了什麼?

晚上,我把他們放在牀頭邊,

讓夢兒趕快飛出我的被窩。

你別問,這是爲了什麼?

我要把蛋糕送給她吃,

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

在一塊唱那最美麗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誰?

請去問一問安徒生爺爺——

她就是賣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假如說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沒有死,有一天,她來到了我們社會主義中國,來到我們中間,來到你的身邊,我們大家怎麼關心她呢?你又準備怎樣給她溫暖和幸福?

二、提供導語,明確中心。

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可以是“她來了”,也可以不用這個開頭。接下去,你們要介紹些什麼?

交代她是誰?還要交代她什麼時候來,爲什麼來?她來到哪裏?她來了以後,我準備幹些什麼?

板書:中心大家關心她……我們真幸福

三、開拓思路,進行片段訓練。

中心明確了,我們想象起來就有了目標。在你們想象中,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什麼時候來到我們中間的?她來了以後,你準備怎麼辦呢?

你們還打算給她做哪些幸福的事呢?

四、提出寫作要求。

我們寫想象性作文要注意什麼呢?

第一點,因爲是想象性的作文,想象要合理。(板書:想象要合理)

這裏有兩段話,你們看哪一段合理。

1、今天,我對小麗莎說:“我帶你到少年之家去玩,好嗎?”小麗莎高興地說:“好。”一路上小麗莎像小鳥一樣,又是唱,又是跳,快活極了。

(小麗莎是給賣火柴的小女孩取的名字。)

2、今天,我對小麗莎說:“我帶你到少年之家去玩,好嗎?”小麗莎睜大着那雙藍眼睛問:“少年之家,那是什麼地方?我能去嗎?”“怎麼不能?這是我們少年兒童的家嗎!每個小朋友都能去。”小麗莎顯得有些膽怯:“真的嗎?那些少爺小姐會欺負我嗎?”“什麼少爺小姐,在我們國家裏,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你放心去吧!”

第二點,敘述要具體。(板書:敘述要具體)要爲賣火柴的小女孩想得周到,想得周到就容易寫具體。五、你們還有其他困難嗎?

[板書設計]

中心:大家關心她……我們真幸福

要求:1、想象要合理。

2、敘述要具體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藉助MTV精美的畫面,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體會小女孩命運的悲劇,社會的不公,從而產生高興——悲傷——悲憤的思想感情。

2、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女孩之死誰之過?”這一問題,從而挖掘出作品中蘊涵的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

  二、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深入體會本文的中心。

2、感受作者用最美的表現形式,描寫最悽慘結局的寫法。

  三、教學設計:

在運用多媒體進行的教學設計中,教學策略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的。因此,在運用課件時,遵循整體優化的原則。根據本課主題和重、難點,從“情感領悟”“朗讀指導”幾個方面制定教學目標。課件的運用,能渲染氛圍,使學生得到情感薰陶,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明確目標

1、出示幻燈片(一):

一張“天鵝”的圖片,同時播放聖桑的《天鵝》,營造一種悲劇氣氛。同時顯示本課主題“享受讀書”動畫效果出示“盧老師寄語”,並指名讀。

“去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去與作者產生心靈的交融;去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去享受讀書的滋味。”——盧老師寄語

通過讀這段話,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與作者與文本產生對話,從情感入手,體會《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出示幻燈片(二),彩燈閃爍的聖誕樹和本課課題。

1、同學們喜歡用什麼方式讀課文?

(默讀、大聲朗讀、站着讀、兩個人一起讀)

“好,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自由讀”

2、書讀完了,用一個詞來說說你的感受。

高興——————生氣——————難過

說說你爲什麼會有這些感受?

  (三)藉助MTV動畫《火柴天堂》,進一步加深感受,關掉MTV音樂,老師根據畫面配音解說。

畫面上小姑娘那閃爍的大藍眼睛中交替出現的希望與失望的眼神,能讓所有在場的人爲之動容,爲之流淚。這一教學情景的創設,有利於課文內容的展開。

  (四)看完動畫後,繼續談感受。

生:我想哭

生:我想揍那個拿女孩鞋的男孩一頓。

生:我想給那個女孩送吃的。

生:當女孩眼前產生幻象高興時,我也替她高興。

(1)文章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到高興、難過、生氣?

(2)找出課文中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感受?

  (五)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高興的句子: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美麗幻景。怎樣才能讀出小女孩當時高興的心情呢?

抓住重點詞語,注意語氣助詞。

重點指導第一次擦燃火柴。

精讀本段:讀出小女孩敢擦燃火柴的勇氣。

讀出小女孩面對美麗溫暖大火爐那喜悅與舒服的感受。

讀出火柴光亮熄滅回到現實的冷酷無情。

在讀中感悟的基礎上討論:

小女孩爲什麼會在火柴的光亮中看到大火爐?

依照這段的讀法讀其餘四次擦燃火柴看到的。

  (六)通過對比,揭示中心

1、幻景的美麗,現實的殘酷,造成了什麼結果?

找出描寫小女孩死了句子。(文後三個自然段)

2、出示幻燈片(三)小女孩凍死在牆角,手裏捏着一把火柴。圖文對照,朗讀後三個自然段。

3、小女孩的死是痛苦的?還是幸福的?

多數學生認爲是痛苦的,部分學生認爲是幸福的。

小女孩願意死嗎?

生:願意,因爲她活着太痛苦了

生:不願意,她還太小,還沒嚐到生活的甜頭。

一個學生說:如果在生活中你爸爸總是打你,那你不願意死嗎?

全班交流,找出依據。

4、動畫出示:“女孩之死誰之過?”幾個大字。

5、小組討論以上問題,並簡單列出原因,作好記錄。

(1)小女孩太冷

(2)小女孩太餓

(3)小女孩沒人同情她

(4)她爸爸打她

(5)社會不公平

小女孩的死對她來講是一種解脫。可現實生活並沒有天堂,那隻不過是人們的美好願望。

此處對學生進行生命可貴的教育。

  (七)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孩子們的同情心

1、作者爲什麼安排這樣的結局?你對這樣的結局滿意嗎?

2、如果讓你改寫結尾,你將怎樣寫?

(這一問題的設計,意在讓學生聯繫現實生活的美好,表達對小女孩的同情之心。)

  (八)迴歸全文,經歷整個過程。

這個童話以它永久的魅力,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人們把這個故事排成電影,編成歌,製成動畫。下面讓我們再次用心靈來感受一下這篇童話的美麗與悽慘。

再次播放熊天平製作,齊秦演唱的《火柴天堂》。使學生的整個身心沉浸在美妙的童話之中,達到享受讀書的目的。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這是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課文技記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悲慘遭遇,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表達了作者對貧苦兒童的深切同情。

全文以火柴爲線索,分爲小女孩賣火柴、擦亮火柴取暖、凍死街頭三部分。

  【教學目標】

1、認讀5個字(其中有2個多音字“晃”和“噴”)。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命運,感受作者對貧苦兒童的深切同情。

  【教學重點】

瞭解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命運,感受作者對貧苦兒童的深切同情。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寫出讀後感

  【學情分析】

有不少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讀過安徒生的這篇童話,現在需要的是站在學習語文的角度上看問題:獨立學習、自瀆自悟,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方法】

採用多種不同的形式讀,把閱讀與質疑有機結合,把閱讀與思考有機結合,把閱讀與感悟有機結合,讓學生經歷“讀—思—悟—通”的學習過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行爲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教學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實踐中,力求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寓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

佈置學生預習,查閱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啓發談話

同學們一定都讀過童話故事,今天,我們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2、學生說說了解的安徒生,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爲“世界童話之王”。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同桌交流)

2、檢查自讀情況。

思考:本文寫了什麼內容?按什麼順序寫的`?課文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本文寫的是在大年夜一個小女孩流浪街頭賣火柴,冷得幾次擦燃火柴,產生一次次幻象,最後凍死了。全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具體順序:賣火柴——擦火柴——人死去)

板書:賣火柴擦火柴人死去

三、學習課文,激發情感

(瞭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激發學生對小女孩及所有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憎恨。)

(一)“賣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讀了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大年夜,地點是街上,當時的天氣冷極了,一幅悲慘、淒涼冷清的景象。)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況的時候,着重抓住一些細節描寫。讀讀這部分內容,想想這些細節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3、交流(反饋)

(1)對小女孩的鞋是細節描寫。

(說明她窮得連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說明她被人欺負。)

(2)課文中對女孩的頭髮是細節描寫,“頭髮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

(說明小女孩是一位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卻貧窮,又冷又餓,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麗。)

(3)“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着一股烤鵝的香味”是細節描寫。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告訴人們,資本主義是多麼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頭。)

(4)“天快黑了,又下着雪”是細節描寫。

(這樣寫能進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憐與孤獨。)

4、指導朗讀。

小女孩是多麼可憐,值得同情。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感情。

5、小結。

這一部分突出描寫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慘,沒吃沒穿又冷又餓,得不到同情和幫助,我們讀了也禁不住萬分同情。

(二)學習“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麼幻景?

(1)自由讀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爲什麼會出現火爐的幻景?“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嗎?”怎麼理解?

(賣不了火柴會捱打。她不敢隨便取,因爲火柴是他們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實在冷得受不了,終於抽出了一根,進一步說明她冷,渴望溫暖,所以會出現大火爐的幻景。)

(2)指出學法。

剛纔學習這一段用的是“讀——想——讀”的方法,先讀課文,弄清寫了什麼?再抓重點詞,爲什麼這樣寫?說明了什麼?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次擦火柴出現的幻景部分。

(以讀爲本,充分與文本對話,在讀中舉一反三理解文章內容,感悟表達技巧,掌握理解文章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分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

第幾次擦燃火柴

現實

幻景

說明

現實

第一次

寒冷

火爐

渴望溫暖

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

第二次

飢餓

烤鵝

渴望食物

烤鵝不見了

第三次

孤獨

聖誕樹

渴望快樂

聖誕樹不見了

第四、五次

痛苦

奶奶

渴望幸福

跟奶奶飛走了

4、小結自學情況。

因爲冷纔出現火爐,因爲餓纔出現烤鵝,因爲孤獨纔出現聖誕樹和奶奶,這些幻想都隨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使本來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這一段主要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產生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顯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5、指導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三)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內容

1、讀後思考。

(1)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2)作者爲什麼要用“兩腮通紅,嘴角帶着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爲什麼要寫明是在大年夜凍死的呢?

(3)怎樣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幾句話。

(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證明她是在幻想、幸福與歡樂中死去,這就使幻想與現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再加上“大年夜”這本應得到的歡樂和幸福,更增強了這種對比效果,加深了人們對女孩的同情,啓發人們深思。)

2、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

(以不同形式的讀來代替講,在讀中理解文章內容,感悟表達技巧,拓展昇華和積累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回憶內容,總結寫法

1、回憶課文內容。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及對統治者的不滿,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2、分小組討論,總結寫法。

(1)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2)想象豐富深化中心。

五、抒發真情,樂於表達

1、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同時更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我們生活在幸福中,該怎樣做呢?(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長大爲祖國做貢獻。)

2、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假如小女孩來到我們身邊)。(要學生寫讀後感,把教材“還原”成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現實的、生活化的場景下與文本展開“對話”。)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一是巧用課件創設課文教學情景,渲染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進入課文角色;二是做到主線分明,細節飽滿。抓住課文重點段進行教學,採用由扶到放的教學方式,緊扣重點詞句抓住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想粗線頭教學,課堂上採用質疑、討論、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與老師進行對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落實新課標精神;三是注重朗讀感悟和指導,突出語文本色教學。在寬鬆的教學環境中指導學生朗讀感悟,採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去讀懂課文內容,保證學習充分的讀書時間,還原語文教學本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從最後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齊讀課題。

二、略講1———4自然段。

1、師:什麼時候小女孩在哪裏賣火柴?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快速默讀課文的1至4自然段,邊讀邊將有關的詞句做上記號。

2、指名回答:誰能夠用“什麼時侯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的句式來告訴大家1至4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大年夜一個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師相機板書:賣火柴(大年夜)。

師:通過朗讀你還知道了什麼?

3、創設情景,打開課件(一)配樂,師激情描述1———4自然段的內容。

師:大年夜,在雪花漫天飛舞的街頭,一個小女孩光着頭赤着腳在街頭賣火柴,可憐的小女孩由於一整天沒賣掉一根火柴,不敢回家,就孤零零地坐在冰冷的牆角里。此時,她又冷又餓,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已的小手嗎?(學生:敢!)

師:對,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小女孩勇敢地擦燃了火柴來取暖,藉着微弱的亮光,她進行了美好的幻想。師相機板書:擦火柴(美好的幻想)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5———11自然段,思考回答:小女孩一共幾次擦燃火柴?

(設計意圖:一至四自然段內容較淺顯易懂,教學中老師的提問語言簡練:“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麼?你還知道了什麼?”去檢驗學生是否讀懂課文,老師的配樂描述課文內容,有效地幫助學生進入課文學習情景中來。)

三、精講、細讀感悟第5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第一次擦火柴,小女孩看到了什麼?請大家邊聽邊想,生讀完後,師指導評議:誰能說說他讀得怎麼樣?

2、指名回答: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麼?(大火爐)相機出示課件(二)(大火爐畫面)。

師:討論一下,她爲什麼會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大火爐?

學生討論後彙報交流。

3、指導朗讀。

師:哧!火柴燃起來了,飽受風寒的小女孩看到暖和的火爐時,她的心情怎樣?感覺怎樣?(喜悅、舒服)師: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驚喜、興奮)你能把描寫小女孩當火柴燃起來後喜悅、舒服的句子讀一讀嗎?(指名讀“哧!火柴燃起來了……多麼舒服啊!”後評議讀。)

師:火柴滅後,小女孩的心情又怎樣?(痛苦)用什麼語氣來讀?(失望、悲傷)誰能用失望的語氣讀一讀火柴滅後小女孩心情痛苦的句子?(指名讀“哎……燒過的火柴梗。”後評議讀,齊讀。)

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第五自然段。(師讀火柴燃之前的句子;女生讀火柴燃時的句子;男生讀火柴滅後的句子。)

4、小結學法,指導學習。用課件(三)出示本自然段學法提示:“邊讀邊思考:小女孩擦燃火柴幻想到了什麼?爲什麼會這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這自然段爲精講,主要以指導朗讀爲主,通過指名讀、評議讀、齊讀以及師生合作朗讀等多種方式去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而這些朗讀方式的轉換也是精心設計的,體現了由個體向羣體變化的過程,在反覆的指導朗讀中,學生會漸入情景,會從內心處體會和品味小女孩擦燃火柴過程中的一喜一悲。學法環節的設計爲學生梳理了學習思路,是爲下一步的自學作準備。)

四、自主學習。指導學生用第5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6———11自然段。

過渡語:同學們,小女孩第二(三、四、五)次擦燃火柴分別看到了什麼呢?請同學們用學習第五自然段的方法自學6—11自然段。

1、生自由讀,師提示: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邊讀邊用筆將有關詞句做上記號。

2、檢測自學情況。指名回答: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麼?師相機出示課件(四)(烤鵝畫面)師追問:她爲什麼會在亮光中幻想到烤鵝?方法同上打開課件(五)聖誕樹畫面、奶奶的畫面、奶奶抱着她飛走的畫面。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10節。

師:假如你們就是文中悽苦的小女孩,當那麼溫和、那麼慈祥的奶奶出現在你有眼前時,你是怎樣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又是怎樣急切地祈求奶奶把你帶走呢?

打開課件(六)出示第10自然段語句:“奶奶,……你就會不見的!”[自由讀;指名讀;全班分角色讀:女生小女孩,男生旁白]

4、討論:她爲什麼接連不斷地擦燃火柴?

5、打開課件(七)出示重點句:“她們在光明和快樂中……地方去了。”理解感受重點句。師:讀後你體會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讓小女孩的幻想畫面再現指導學生讀懂課文,這幾個自然段的教學採用粗線條的處理,兩處重點句段的指導做到了粗中有細,老師激發性語言對調動學生的情緒起到了促進作用,學生的朗讀感受、討論等學習方式的運用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得到了培養。)

五、指導讀好第12、13自然段。

1、師:一盒小小的火柴,在如今生活富裕的年代是尋麼的微不足道,甚至找不到地方買,可是,就是這樣一盒小小的火柴,曾經給小女孩帶來那麼多快樂,那麼多幸福!同學們,課文學到這裏,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預設:小女孩很可憐!我很同情她!或跟小女孩比,我們真幸福啊,……]師相機板書:同情

2、師:請帶着對小女孩的同情齊讀第12、13自然段。

3、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師板書:凍死街頭(悲慘結局)

4、師:她死時的面部表情是怎樣的?爲什麼會這樣?用第13節中的一句話回答。打開課件(八)出示重點句“她曾經……幸福中去了。”

5、指導理解兩個“幸福”,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受情。相機板書:不滿

【教學反思】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是“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的傑作之一。它講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作者通過這個童話故事,表達了他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課文的重點是講這個小女孩在又冷又餓的情況下,爲了暖和暖和快要凍僵的身體,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並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而這些幻象又恰恰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爲了能夠讓這些在幸福中生長的孩子們領悟到作者這種基於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我實施了這樣的教學方案:

  1、強調精讀細說:

“讀”是語文課的基礎。要使學生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必須注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慘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賣火柴”這部分,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結合具體語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點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擦火柴”這部分,讓學生自讀,使學生領悟作者的想象描寫完全基於現實,十分合理。同時抓住課後習題來“說”。課後習題的設計意圖在於關注閱讀理解的個性化,尊重學生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我給學生創設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讀、說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或自由選擇合作伙伴,自己選擇讀、說的內容、形式。全班交流時,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選擇,獨立體驗。

  2、讀議結合:

我讓學生精讀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這一自然段,瞭解作者在這一段中的寫法以及小女孩的心理變化後,針對“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這一重點句子來討論,先是提出了:“爲什麼說‘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然後又提出了:“作者爲什麼不寫小女孩就在暖烘烘的火爐邊度過那美好的夜晚,而要那麼殘酷地寫出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孩子們通過交流,不僅理解了:是因爲小女孩在火柴光裏看到了美好的幻象,所以才說這火光是奇異的;還了解了作者這樣對比寫是爲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同時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接着我再讓學生以此方法學習小女孩其他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這樣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遭遇,深入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深刻含義的句子。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課件播出賣火柴的小女孩圖導入。

  二、播放課件,簡介作者。

  三、學習生字詞

課件播出,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請學生讀生字詞。

  四、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快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課文主要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按故事情節的變化把課文分成三段,概括每段主要內容。

  五、講解第一段(1—4自然段)

請四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1—4自然段。讀了這一段,你都知道了些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在萬家團圓的大年夜,小女孩卻要在街上賣火柴,忍受着寒冷與飢餓的煎熬,你們覺得她可憐嗎?

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可憐?把這些句子用“——”劃出來。再把這些句子分成四類,填入表格。看看哪些句子分別說明小女孩的寒冷、飢餓、貧窮、沒人疼愛?

寒冷

飢餓

貧窮

沒人疼愛

3、指導感情朗讀1—4自然段,體會小女孩的不幸。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深深體會到了賣火柴小女孩的不幸。接下來,還有什麼事情將會發生在我們可憐的小女孩身上呢?

  七、作業設置

預習第二、三段,找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出現了什麼的幻象?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回憶鞏固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大段,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二、深入品讀,反思幸福,感悟不幸

(一)體會幸福

瀏覽課文第二段,找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出現了什麼幻象?

展示多媒體圖片和描寫小女孩幸福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小女孩的幸福感受。

(二)領悟不幸

這些幻象是不是很美好?暖烘烘的火爐、香噴噴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都是真實的嗎?

小組討論,爲什麼幻象中會出現“大火爐”、“烤鵝”、“聖誕樹”、“疼愛她的奶奶”而不出現其他事物呢?作者的這些想象合理嗎?這些事物的出現說明了小女孩怎樣的渴望?

學生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

第一次大火爐溫暖

第二次烤鵝渴望食物

幸福?第三次聖誕樹歡樂不幸!

第四次奶奶疼愛

第五次和奶奶一起飛走幸福

(三)解讀重點句子,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課文第五自然段中“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一句說明了什麼?表現了小女孩怎樣的心情?

2、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她從一開始不敢擦一根火柴到一根又一根地擦燃,最後竟一下子擦着了一大把火柴,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

3、課文第六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你是怎樣理解”厚”和“冷”這兩個字的?

4、第8自然中小女孩說:“有一個什麼人快要死了。”這句話預示着什麼?起了什麼作用?

5、如何理解:“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五)揭示主題,情感昇華

(一)揭示主題

小女孩死了,她還沒能看到新年的太陽就死了。第二天當人們發現小女孩的屍體時,他們的反應是怎樣?面對如此慘劇,爲什麼人們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呢?

小女孩死了,但是她的表情怎樣?課文最後一句話:“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中的兩個“幸福”含義一樣嗎?它們分別指代什麼?

2、理解思想內涵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及對統治者的不滿,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二)情感昇華

全班齊讀最後兩段,讀出對小女孩命運的同情和對社會的控訴的強烈感情。

課件播放《火柴天堂》音樂,使學生在悽美動人的音樂中產生共鳴。

聯繫實際談談自己學習本課後的體會。

2、思維拓展:假如小女孩來到了我們面前,你最想跟她說些什麼?

3、知識延伸:走近安徒生,介紹安徒生作品及影響,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六、作業設置

1、把你想跟小女孩說的話寫下來。

2、你還看過安徒生的哪些童話?把你看過的一個童話的主要內容講給同學或家長聽。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師生教與學的共振效應,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緊扣“由憐生愛,由愛生憤“的情感脈絡,不斷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昇華情感。從大年夜小女孩凍死街頭還會面帶微笑悽美的畫面,感悟小女孩生不如死的痛苦,體會沙皇統治下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安徒生給予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聯繫實際,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心存感恩,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

在讀悟的過程中,我抓住文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出現的幻景和章最後一句話:“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讓學生聯繫上文對句中的兩個“幸福”談談自己的理解,再從整篇文章想開去,小女孩一次次點燃火柴,其實是在點燃心中的希望,點燃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賣火柴的小女孩和我們生活的年代不同,透過語言文字的描述,體會她面對寒冷、飢餓、痛苦時,還要讓學生想想小女孩心裏是怎麼想的?從而明白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我們更應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有一顆愛心,關心和同情一些貧困者與弱勢羣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