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魚書》教學設計

《魚書》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教材內容:粵教版必修2第三單元第12課《魚書》

《魚書》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魚書》是作者柯靈的一篇隨筆,文章從自己懶於動筆寫信而導致親朋故友來信日見稀少而引發的寂寞談起,以“魚書”爲話題記敘了寫信的重要作用,描述了現代社會書信往返的各種現象,並回憶了自己人生中與書信有關的三件小事。表達了作者對信的特殊情感及對現代人不屑寫信這一行爲的惋惜,也抒發了他渴求朋友來信的心情。

作者點明作爲維繫人與人之間真摯情感的書信,縮短了心靈的距離,詞意懇切,感情自然流露的書信亦可成爲文學雋品,並擷取了個人生活中一些值得吟味的人生小景,從中折射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自始自終洋溢着對彌足珍貴的友情的渴望。

作者非常重視語言的錘鍊,在遣詞造句中,傳達出中國文字所獨有的典雅凝練之美。作者善於將文言和白話、書面語言和口語熔爲一爐,在他筆下,舊詞新用,句式靈活多變,如行雲流水一般,信筆而往,揮灑自如。

通過對本文的內容的感知和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僅能勾起學生們對書信往事的回味,還能激發他們對人類真摯情感的的嚮往與讚美。對文中優美詞句的鑑賞,進一步地培養學生們審美鑑賞的情趣,提高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字的興趣,並促進他們進一步借鑑和運用精美詞句。此外,引導學生對書信的現狀及其特點與打電話進行對比,讓學生對現代信息社會中情感交流方式作些辨證的分析,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書信這種傳統的情感交流方式的獨特的美,及無可替代的地位,這不僅能使學生正確的審視傳統文化,並更好的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教學目標

一、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的含義及語言表達上文白相間、典雅舒展的特色。

二、領會作者在對人間真情的呼喚探尋精神和對崇高友情的的讚揚之情。

三、引導學生從書信的發展、變遷和現狀中感悟人生與社會的演變,讓學生珍視書信文化深厚的距離美、情感美,並更好的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預習——以個人爲單位,獨立閱讀思考,疏通文意,對自己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做好記錄,並選一兩個自己喜歡的句子做些賞析。

二、新課導入:

同學們,當你看到“魚書”你首先想到什麼?你還記得《飲馬長城窟行》那首詩嗎?我們再回顧一下:

《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爲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魚書”一詞最早出自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後來在《偶成》中出現“魚書”這一名詞

《偶成》清宋凌雲

天外魚書絕,徵人豈念家?可憐小兒女,夜夜看燈花。

背景簡介

1、何爲魚書?

古代人將機密信件或情報用油紙封好塞入魚腹中加以僞裝後祕密傳遞。後經歷代演繹,信使將密件塞入木製魚狀桶內,故稱魚書桶。相當於今天的信封。

魚書就是信件。

2、書信名稱種種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於書與材料演變等原因,書信又有許多別名、美稱,下面略舉數端。

簡、柬、札、帖古時書簡併稱,書籍之類可以稱爲簡,書信之類也可稱爲簡。書、簡小有不同,書長短並宜,簡則零篇寸擂爲多。魏晉以後,“簡”也寫作“柬”。今仍不乏使用。札,是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後用作書信別稱。古時寫在帛上的信則稱帖,如著名書法家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的一些雜帖,就是文字簡短、情意雋永的書信作品。

箋、素、翰箋是小幅而華貴的紙張,素是白色生絹,古人多有在箋、素上寫書信的;翰是鳥羽,古以羽毛爲筆。所以,箋、素、翰常被借指爲書信。後來書寫材料有了發展變化,人們仍喜歡用雅箋、素書、華翰等詞,作爲書信的美稱。

二、作者簡介

柯靈:原名高季琳,筆名朱梵、宋約。浙江紹興人,現代作家。曾任《文匯報》副社長兼副總編。著有《望春草》《暖流》《柯靈散文選》等。

柯靈先生善於捕捉散文的靈感、錘鍊語言,因此其文章,美如畫,意似詩,文白兼及,古雅流暢,獨具一格。

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重點字詞:

更()易無垢()咫()尺漂泊()融洽無間()

雋()品惡札()信箋()翹()首雲天一枝之棲()

三、整體感知

1、個體閱讀,獨立思考,疏通文意。

2、概括文章。

文章寫了哪些內容?

文章中滲透的情感?

作者的觀點有哪些?

3、劃出你喜歡的句子並做簡單的點評。

《魚書》以“魚書”爲話題記敘了寫信的重要作用,描述了現代社會書信往返的各種現象,並回憶了自己人生中與書信有關的三件小事。表達了作者對信的特殊情感及對現代人不屑寫信這一行爲的惋惜,也抒發了他渴求朋友來信的心情。

情感變化:

寂寞——回憶時的樂趣——靜心品味——人生中的遺憾——氣憤——渴望

1、書信是友情的具體表徵

2、書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3、書信往返對滋潤情感有特殊效果

4、書信成就了一些文學雋品

5、書信裏保存了生命的痕跡

四、精彩語段賞析

朋友的來信也日見稀少,門前冷落,綠衣人蹤跡久疏

化用白居易的《琵琶行》裏的“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作者取“門前冷落”之孤寂、冷落的意境,表達他的心境.

給遠在他鄉的友人寫信,心馳神往,彷彿剪燭西窗,促膝長談心情暢適,近乎薄醉.

此句化用唐代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原詩表達遊子盼望歸後與愛人一起“共剪西窗”的美好願望。作者化用,來表達與“遠在他鄉的友人寫信”的心情,這種情景再合適不過.

千里暌違,只要借幾行雁羽,便能將一曲衷情,寄與遠人,使彼此快如覿面。

這一句話文白兼及,捨棄了一些通俗的白話詞語。如:用暌違而不用分離,舍書信而取雁羽取覿面而棄用見面。

偉大的人格,崇高的友情,是生涯中的一盞明燈,可以照亮人們靈魂的黑暗,使生存有了一點光彩。

但聚散無常,即使親如家人,也難免彼此參商,天南地北,各奔前程。

語言既有詩歌的意蘊,又有雜文的博大、精深,滲透着哲理與思想。

五、歸納文章的語言特點

1、善於化用古詩詞

2、文白相間、古樸典雅、言簡意賅

3、富有詩蘊、含蓄深刻

六、質疑與探究

1、爲什麼用魚書作標題,有什麼好處?

2、“從不謁人談過客,慣遲作答愛書來”是什麼意思?

1、用魚書爲標題富有神祕色彩,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

2、以魚書爲題新穎、別緻、含蓄。

3、具有古樸、文雅的氣息,是作者運用語言的特色。

謁,拜訪、拜見。指人們自己很少主動去登門造訪友人,卻渴求着友人經常來作客和自己一敘舊情,收到朋友的書信總是因繁忙瑣事而延遲迴信,但卻一樣的期盼着經常收到朋友的來信。表達人們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卻又不肯付出的微妙心態。

七、合作與討論

1、你有過類似的寫信經歷和體悟嗎?

2、打電話和寫信各有什麼特點?

3、有人說在現在這個信息特別發達的時代,寫信已經過時了,有什麼事打個電話不就行了?書信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對寫信這一交流方式你有何見解?

小結

打電話方便、快捷、真實可感,但價格貴,一次性jiao流,交流直白口語化……

寫信,有時空差距,是一個流程。書信是能保持歷史原汁原味的文字資料。信具有藝術元素,是文學、美學、書法、郵政、包裝、紙張、郵票等文化的綜合載體。

我們的態度:

有選擇的權利,也有傳承的義務

八、作業佈置

1、重新閱讀課文,並就文章帶來的感觸寫成讀後感

2、給你的親朋好友或師長寫封信,感受寫信收信帶來的溫情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