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反思1

《藍色的樹葉》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林園園沒有借的一件事。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是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以後會成爲一個助人爲樂的好學生。整體感覺上還不錯。

教學《藍色的樹葉》一課,我認真備好課,定準目標,對學生進行學前分析:二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識字,語境認讀容易,獨立認讀混淆,尤其是形近字、同音字分辨不清。而且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還是較短,好動。這節課以識字爲主,在教學中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主識字,設計了幾個遊戲環節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專注率,提高識字效果,鞏固識字的目的。

這篇課文需要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以識字爲主,學生自讀生字詞,初讀課文,對課文大致瞭解。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然而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所以,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用了這樣的導入:出示一片金黃色的銀杏樹葉;一片充滿生機的綠葉(梧桐樹葉);一片紅紅的楓葉;一片藍色的樹葉(自己製作的)。問學生:樹葉一般是綠色、黃色、紅色的,爲什麼有藍色的樹葉呢?這種導入方法,能較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跟着初讀課文,通過自由讀文把生字劃出來,然後自己藉助課文中的拼音識記一遍,通過各種學習方法,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教學中,我首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回憶曾經學過的識字方法,並幫他們歸納課件出示,有加偏旁、減偏旁、換偏旁的方法,有猜字謎、講故事、編兒歌的方法,還有找朋友識字,在生活實際中識字,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等方法。

這節課,特別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在檢查學生生字時,就進行了齊讀、開火車讀等,特別開火車讀,人人都有參與機會,幾乎全班同學都輪到了一次,這樣可以及時糾正一些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這樣做比較好。在學生認字的基礎上,我充分調動學生開動腦筋,靈活應用以上多種識字方法學習本課生字,例如:有的同學說看到自己的鉛筆盒認識了“鉛”和“盒”這兩個生字;有的說利用樹葉姐姐上面的拼音認識了“術”,在美術書上認識了美術的術;有的說通過找朋友認識“吐”:吞吞吐吐,吐出;還有的看到媽媽臉上的.皺紋就記住了“皺”, 教學“筆”一字時,從分析字形入手,爲什麼筆這樣寫呢?因爲毛筆就是上半部分是竹子做的,下半部分是毛做的;在教學“鉛筆”一詞時,讓學生從組詞開始,學生紛紛說出:削鉛筆、還鉛筆、借鉛筆、買鉛筆等詞來。用換偏旁的方法記住了“削”等。通過識字方法的交流,達到學習方法大家分享,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調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的教學目的。

在鞏固識字的過程中,我設計幾個遊戲環節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專注率,提高識字效果。在指導朗讀時,先是讓學生自讀課文,因爲他們剛學完生字,自己讀可以把生字融到課文中讀,體會字意。讀通順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五個句子。然後,指導寫字時,我會把下面的字按結構歸類:

1、(讀一讀)我會寫左右結構的字:吐 鉛 筆 課。

2、說說你覺得怎樣才能把字寫漂亮?

3、指導正確書寫,在黑板上範寫,讓學生邊看邊書空,筆筆到位,認真指導,最後學生練寫,全班人人都有參與,這個環節做得比較好。

今後,我覺得還應在教學中,穿插字義、說話等識字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還要進一步細化。在幾名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要分析其原因。“小聲地說”“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詞,是訓練低年級的孩子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但怕時間不夠,所以朗讀訓練沒有到位,放在第二課時重點訓練朗讀。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反思2

《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寫得是在一次美術課上,李麗的綠鉛筆不見了,就向同桌林園園借,可是林園園捨不得借給她用,李麗就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課文結尾寫着: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着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着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當同學們讀到這兒時,我問:林園園爲什麼臉紅了?馬上有同學說:因爲她覺得不好意思,沒有借給李麗綠鉛筆……等等類似這樣的話。預設中也想孩子們一定能夠回答這樣的問題的;他們也都能說: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要團結友愛。可是,在這樣的一句話後面又有多少孩子能夠真正體會了、感受着友愛呢?帶着這樣的思考,我在網上找了一個感人的有關友愛的故事,希望通過故事讓他們感受什麼是真正的友愛。

故事講的是一個越南孤兒院裏一個小女孩受了重傷,而她的好朋友一個小男孩以爲獻血會死,在猶豫了一會兒之後毅然決定放棄自己的生命也要獻血給小女孩,而理由只是“因爲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對這個長長的故事稍稍處理,用適合2年級的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行講述,同時配上悠悠的音樂。第一小節講玩了,孩子們聽着,他們不再躁動,第二小節講完了他們靜了,第三小節他們更靜了,第四小節,孩子們眼裏冒着淚花,故事講完了,只有悠悠的音樂,孩子們沉浸着,我沒有提問,讓音樂繼續流淌,我想此時無聲勝有聲,孩子們的神情告訴我他們懂得友愛了,因爲他們被感動成那樣了。於是,我換上另一種音樂朗誦起事先搜好的《友情》詩篇:

在你憂傷的時候我在一旁悄悄地注視着,

在你苦惱的時候我在一旁靜靜地聆聽着,

在你無奈的時候我在一旁默默地思考着,

因爲,我是你的朋友。

朋友是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的,

朋友是在最危機的時候來臨的,

把一切最真誠的祝福留給朋友,

把一切最幸福的時刻送給朋友。

“小朋友們,同桌是我們在學校裏最親密的朋友,我們要好好珍惜跟同桌在一起的時光。”

老師也相信你們現在也有一些話要跟自己的同桌說是嗎?

小手舉起來了,他們說得很好,在每一個孩子起來說完之後,我都讓他們正對同桌說聲謝謝,並和同桌握握手。甚至顧孜晗和王佳怡這對“小冤家”也握手了,孩子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這節課孩子們學得很開心,這也是我這節課最開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