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

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

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1

在這次備課的過程中,我對課文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因爲唯有如此纔有可能從課文中找出適合學生學習的語言材料,並進行有價值的語言文字訓練。

從課題入手,直奔點明中心思想且含義深刻的句子“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先引導學生通讀全文,結合上下文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在感悟理解過程中感受綺麗景象,積累優美語句。在啓發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類似的實例,加深對這句話以及課題的理解。最後小結歸納學習方法,完成相關課堂練習。

課後思考與練習中要求理解的含義深刻的句子,不能就句論句,要採用結合上下文和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進行,要引導自己的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括號中提出的問題重在引發思考與提示思路。不要空洞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在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思想啓迪,情操的陶冶。

教學本文要注意朗讀,默讀,瀏覽相結合。通過默讀,瀏覽,可以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有利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有感情的朗讀要以正確,流利朗讀爲前提,以感悟理解爲基礎,語調平緩之中有起伏,語氣平淡之中有激昂。第一自然段中要適當突出“花”“德國”“在其中佔重要的地位”;而第二自然段要讀出作者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感到吃驚的語氣;第三自然段要圖文結合,讀想結合,讀議結合,再現美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充分表達出作者對這綺麗風景的欣賞和讚美,進而達到熟讀能誦的目的;第四自然段要讀出作者由衷的讚歎之情。

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第十冊第八組第一篇精讀課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精美雋永的短文。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瞭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深受教育。

教學本組課文,我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平時的學習習慣進行了教學設計,整體而言,課堂教學的設計和生成都是可圈可點的,教學設計合理,思路清晰,主線明晰,能夠把握教學的重難點併爲此展開教學。在教學中極大的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品讀重點詞句,並結合一些優美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圖文結合理解文本,並能達到一定的'效果。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語言幹練、對學生的態度和藹、親切。

本次教學中存在一些不足,現總結如下:

1.教師教態不夠自然,稍顯羞澀和拘謹,精神氣不足。

2.教師語言欠缺準確性,地方口音較重,前後鼻音區分不是很準確。

3.教師對課堂駕馭能力不強,對課堂生成未能及時抓住,丟失了把“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主題昇華的好時機。

這是我第一次在全校老師面前的展示,相對而言,講完課後我的心情既輕鬆又沉重。這下可以長長的舒一口氣了,因爲終於將特崗教師彙報課講完了,等待真是漫長。同時,我也更深一步的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和劣勢,還需要我不斷的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磨礪和成長。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畢竟老師面對的不是自己一人,而是無數的學生。只有老師更進步,學生纔會更成長。

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3

在這次備課的過程中,我就深有體會。匆匆忙忙把教案定稿後,我在二班進行了一次試教,請同年級及有經驗的老師來看課並指導。她們給我提了衆多的寶貴意見,我採納了。自己覺得從中受到了很多啓發。在此,我要謝謝她們對我的幫助。

語文課唯獨不能少的就是語文味,最能體現出語文味的教學方式就屬朗讀了,因爲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手段,在教學時,我運用自由讀、指名讀、齊聲讀、配樂讀、示範讀等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讀得繪聲繪色,整個課堂上回蕩起琅琅的讀書聲。那麼教師的範讀能更好地讓學生走進文本、走近作者,從而產生認知和情感的共鳴。在讓孩子們閉着眼睛傾聽教師範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擡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後,讓孩子們展開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一陣清香飄過,你彷彿聞到了什麼?一陣微風拂過,你彷彿聽到了什麼?通過有層次地幾次想象,學生的思維也迅速地得到拓展,學生有了獨特感受,自然能讀出心中所感。圖片的欣賞讓學生水到渠成的吧課文內容背誦下來。

朗讀指導設計的有層次,但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和情感的調動還是有所欠缺,效果不明顯。在學生感受到德國這種“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的高尚境界之後,我,引導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之中有沒有發生過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美好事情呢?學生從身邊助人爲樂的小事談到512汶川大地震、西南乾旱、玉樹大地震等國家、社會、民族的大事。可見課堂的適當遷移,還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理解重點句子時,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有些泛泛之談,沒有說出深層次的內容,沒有讓學生深刻地去認識,去理解。以後我要講究方法,深入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

這一堂課講下來,非常有收穫,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還需要我不斷的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磨礪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