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狐假虎威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狐假虎威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狐假虎威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狐假虎威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狐假虎威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在第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環節:

師:老師要先請9位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的小朋友一起來聽聽,你最喜歡誰讀的那句話或那個詞,敢不敢挑戰一下?

生:敢!

師:那就先請大家準備一下吧!

······

生1:我最喜歡謝紹凡讀的“茂密的森林”,覺得很神祕

生2:我最喜歡周浩源讀的“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轉,扯着嗓子問老虎”好像狐狸正在我們眼前轉折眼睛呢!

反思:在這個讀書環節中,讀的同學讀得很用心,因爲每個人都想得到別人的稱讚,而聽的小朋友呢也聽得非常的認真,只有這樣才能聽出誰讀的好,說出自己“最喜歡”誰讀的,而且這是他們很樂意去做的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有效地激發,自然讀書的效果也會好得多,“我要讀”比“要我讀” 肯定是要讓課堂寫的輕鬆和有效地

狐假虎威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課文共九個自然段,講的是一隻狐狸借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課文對於狐狸和老虎的描寫,形象生動,十分逼真。寓言往往用虛構的簡短的故事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或教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樣,藉着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並沒有本事。寓言諷刺了仗勢欺人者的奸詐狡猾,啓發我們看問題要看實質,不能被表面現象矇住了視線。課文配有兩幅插圖,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本課語言生動形象,非常適合學生朗讀和表演,且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我以狐狸說的話爲線索,我以讀代講,以讀促學,同時讓學生在讀中悟情理。引導學生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因爲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爲貼近學生實際,於是我採用觀看插圖,播放課件,表演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選擇了加強讀書訓練和字詞句的基本功訓練這一指導思想來備課,把指導學生讀書與加強字詞句的基本功訓練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驗課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課我採用誦讀、表演、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課件爲助,讓學生在生動、形象、愉悅的情境中品讀、感悟課文,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講讀課文的時候,充分利用朗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學生學得很輕鬆。

二、成功之處

1.本節課的教案准備充分,課堂環節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有收有緊!

2.學生參與積極,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大家躍躍欲試。

3.以讀促學,讀中感悟。整堂課的教學環節都貫穿了讀,學生讀書的時間比較充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基本上都是從讀中感悟出來的。

4.充分利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好生帶動差生,人人動口動腦動手,把課堂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充分體現了課堂的主體性教學。

三、不足之處

1.有個別學生表演時,表演不到位,所以引得其他人都笑,課堂有點亂,通過引導,表演就比較到位。

2.課堂上時間分配不是很合適。由於在前面耽誤的時間比較多,所以續編故事的時候沒有時間了,只能留到課後去完成。其實可以把介紹寓言故事這個環節放在第一課時去講,這樣就給第二課時留出一點時間。

四、改進措施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重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和點撥引導,課堂上敢於放手讓學生交流。另外,要善於發現學生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自由、愉快地參與口語交際,使他們樂於表達,使口語交際課成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目的、有層次的口語交流的過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要注重孩子的寫話能力培養,繼續一年級的好習慣,要求每個學生每週至少寫一篇日記。在班級中開設“妙筆生花”專欄,展示優秀習作,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

狐假虎威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語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藉助老虎的威風嚇跑森林中百獸的經過。 通過狡猾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事,來比喻藉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本事,也啓發我們看問題要看實質,不能被表面現象矇住了自己的視線。其中的語言特色也值得我們關注的,特別是課文對於狐狸和老虎的情態描寫,形象生動,十分逼真。

一、角色體驗,挖掘人物內心。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重在對學生兩個主角的內心進行探索,挖掘文字以下的內容。需要學生不僅會讀課文中的對話,而且要學會聯繫上下文揣摩課文中人物的心情。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角色,瞭解課文內容。我主要是採用採訪的`形式進行,如:“狐狸,你的眼珠子在骨碌一轉,你在幹什麼啊?”“老虎,你剛纔怎麼愣住了,你心裏在想什麼?”“老虎,你的表情怎麼呆住了,你在想什麼?”等問題,讓孩子體會當時狐狸和老虎的內心活動。讓孩子進行有效地思維。也同時避免了老師簡單的說教。我覺得這個也是我想設計的本課的亮點之一。上下來學生也能說出他們的內心想法。看得出其實孩子們對於這個故事還是比較瞭解的。

二、創設情景,進行表演。

在教學7、8兩小節的時候,引導學生讀句子“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我沒有直接讓學生去理解“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四個詞語的意思。而是讓學生通過表演展現出來。再讓學生自己自由讀詞,再放入句子中,指導讀好句子,一氣合成。也爲之後的表演片段打好了紮實的基礎,。

接下來就是利用精心設計的表演單元,由小組長帶領,依靠大家的力量,來參與演出。演出對文本的理解,既突破了教學重點,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協調能力,質疑和解疑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首尾呼應,巧設問題。

本課我是由“狐假虎威”這個成語開始,再由“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結束。中間緊緊圍繞着“借”這個字開展的。由“狐狸爲什麼要借?”引出第一段。到“狐狸怎麼借的?”引出了2—6自然段。“狐狸借的結果怎麼樣?”引出7、8兩段。

“百獸爲什麼納悶呢?它們在想什麼?”“它們又爲什麼撒腿就跑呢?”“它們到底怕的是誰?”這一系列問題,是幫助學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的關鍵。就像一個坡度,讓學生一點一點,不知不覺走上去,慢慢領悟“假”是什麼意思?“威”又是什麼意思?通過這樣的一問一答的形式,逐步揭示“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突破這篇課文的難點。

四、識字教學,尋找規律。

在本課中,我教學了兩個生字“假”和“借”。我的本意是讓學生找出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單人旁)和不同點(雖然都是單人旁,但是他們在田字格的位置不同),還有記憶的方式。比如(結構法、舊字記新字等)

學生在教學中一下子就找到了相同點,但是不同點,都是圍繞着字的構成部分中容易寫錯的來提醒大家。沒有答到點子上,覺得很可惜。當時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引導,我就直接告訴了學生它們的不同點,覺得比較生硬。

狐假虎威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老虎的威風嚇跑森林中百獸的經過,說明了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樣,藉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本事。也啓發我們看問題要看實質,不能被表面現象矇住了自己的視線。

  一.教學效果:

《狐假虎威》中狐狸是“狡猾”還是“聰明”?引導學生討論。在教學時,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談看法,教育學生看問題要全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一樣,自己沒有什麼真本事,就是利用別人的威風來嚇唬人的,但另一面也要學習狐狸這種碰到緊急情況,不慌張,靈活應變的能力。在本課的教學中,對狐狸的正確看法和認識,正是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我想,只有這樣,纔能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教學當中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狐假虎威”這個詞的講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通過讀、導、演、評,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講讀課文的時候,充分利用朗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藉助課文裏的插圖看圖說話,實質是一個引導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學習過程。在教學設計上,由於課文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適合學生朗讀和表演。所以在教學中着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體現以“趣”引路的語文課堂,以分角色朗讀、配合動作讀、合作表演等手段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努力讓課堂洋溢情趣、生趣,並充滿活力。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中着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分角色朗讀、配合動作讀、開火車讀等手段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努力讓課堂洋溢情趣、生趣,並充滿活力。文中對狐狸和老虎的情態描寫,形象生動,十分逼真。如寫狐狸被老虎逮住後“眼珠子骨碌一轉”,馬上想出一個壞點子,並且“扯着嗓子”發出反問,顯示了狐狸的狡猾。引導學生讀句子:“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我先讓學生理解“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四個詞語的意思。讓學生自己把句子演出來。通過創設情景、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讀懂句子,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不足之處:

1.學生表演時,表演不到位,通過引導,表演就比較到位。

2.對於狐狸的做法,學生的意見也不盡相同,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改進措施:強化以閱讀爲本位的語文課堂實踐活動。在教學中,我試圖讓學生自由地充分地對課文重要語句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通過讀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並整體地從字裏行間內含的意蘊進行感受、領悟和品味。

狐假虎威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語故事,屬於傳統教材。講的是一隻狐狸藉助老虎的威風嚇跑森林中百獸的經過,說明了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樣,藉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本事,也啓發我們看問題要看實質,不能被表面現象矇住了自己的視線。課文對於狐狸和老虎的情態描寫,形象生動,十分逼真。如寫狐狸被老虎逮住後“眼珠子骨碌一轉”,馬上想出一個壞點子,並且“扯着嗓子”發出反問,顯示了狐狸的狡猾。再如“搖頭擺尾”、“神氣活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的情態都讓人感到呼之欲出,躍然紙上。

由於課文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適合學生朗讀和表演,所以在教學中我着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體現以“趣”引路的語文課堂,以分角色朗讀、配合動作讀、合作表演等手段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努力讓課堂洋溢情趣、生趣,並充滿活力。

《狐假虎威》中狐狸是“狡猾”還是“聰明”一直是學生爭論的話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我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反覆朗讀,並結合實際生活,教育學生看問題要全面,在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一樣,自己沒有什麼真本事,就是利用別人的威風來嚇唬人的,但另一面也要學習狐狸這種碰到緊急情況,不慌張,靈活應變的能力。語文學科飽含着人文性,只有真正做到既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又塑造健康人格,才能使學生的語文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在本課的教學中,對狐狸的正確看法和認識,正是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我想,只有這樣,纔能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