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八年級語文閱讀理解練習題(附答案)

八年級語文閱讀理解練習題(附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一、謹防數字化癡呆症

八年級語文閱讀理解練習題(附答案)

劉戟鋒

①當初,許多人練習電腦打字,是因爲自己的字寫得不好。那時我們未曾想到,僅僅幾年後,就像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樣,巨大的數字化浪潮,將包括兒童在內的龐大社會羣體一網打盡,人類社會踏上了數字化的“不歸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韓國首爾腦部平衡中心專家不無憂慮地告誡:長期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將導致數字化癡呆症。《朝鮮日報》專門撰文列舉若干相關症狀,如“你只記得住自己的單位電話和家庭電話”,“你覺得新認識了某人,但其實曾見過他”,“你在車裏安裝導航設備後就看不懂紙質地圖了”,等等。

③數字化癡呆症?信還是不信?衆說紛紜,見仁見智。不管這類說法是危言聳聽,還是警世洪鐘,有一點可以肯定,從人類思維方式來看,過度癡迷和依賴數字化產品,勢必導致大腦發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數字化與信息化時代,動動手指就可以在網絡上獲得應有盡有的資料,知識的獲取即時化了,人類的創造力卻下降了。茶餘飯後的談資海量化了,人類的注意力卻被分散了。科技與經濟的聯繫全球化了,人類社會羣體間的親情卻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廢心。

④當數字化時代造成信息氾濫,負面效應就會浮出水面。對一些熱點事件的全方位報道爲何讓人產生信息厭倦之感?連篇累牘的電視劇爲何讓人感到視覺疲勞?人類數千 年大浪淘沙僅存的少數名著爲何風光不再?當我們長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爲之欣喜,爲之癲狂,爲之焦慮時,是否也該冷靜地檢討一下,我們的思維習慣、日常行爲、生活體驗是否發生了某種扭曲與異化?

⑤前不久,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了美國西弗吉尼亞州一個名叫“綠岸”的小鎮。由於該小鎮位於美國國家無線電靜默區內,手機、路由器、電視、廣播等電子產品在這裏統統失靈。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傳遞消息,鎮上有唯一一臺付費電話可以與外部聯繫。據瞭解,從六七年前開始,越來越多想要戒掉“電子癮”的人們搬到這裏,感受緩慢、寧靜與本真的生活。

⑥對於那些對現代生活感到疲憊的人們來說,美國“綠岸”小鎮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而不可求。在數字化時代,將過度使用數字產品引發的種種問題歸咎於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種客觀和理性的態度。克服數字化癡呆症,需要增強對自身行爲的把控能力,養成更加積極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數字化產品“綁架”了思維、“綁架”了生活。

(選自《 人民日報 》 2014年4月)

19.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其論證思路。(4分)

答:

20.第②段劃線句子起什麼作用?(2分)

答:

21.第③段中畫線詞語中的“廢”字具體指哪幾方面內容?(3分)

答:

22.爲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搬到“綠岸”小鎮?作者對此持何態度?(3分)

答:

  答案:

17.(3分)引出論題(1分),使表達生動形象(增加讀者閱讀興趣),富有說服力(2分)

18.(3分) C

19.(3分)

不能(1分)。 因爲這三個句子是按照程度由輕到重的邏輯順序組織語序的(2分)。(能答出“邏輯順序”或“輕重”或“遞進”的意思即可得滿分)

20.(3分) 正反對比論證

  二、入清泉之境 悟人生真諦(15分)

  明月清泉自在懷

賈平凹

①讀王維的《山居秋暝》時年齡還小,想象不來“鬆間明月”的高潔,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麼樣。母親說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風景畫,要我好好背,說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雖將詩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麼空山、清泉、漁舟這些田園風物也只是朦朧,而鄉野情致則更模糊了。②後來上了大學,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於同窗學友。翻來覆去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時常獲得師長讚許。再後來深入鄉村,造訪田園,登臨名山,並且專在月夜聽泉,古剎聞鍾, , ,都爲尋找王維《山居秋暝》的那種燦爛意境,都爲了卻“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執著情結。一段時間,於人世紛雜之中,自以爲林泉在胸,甚至以漁樵野老自居,說和同事糾紛,勸解禍中難人。自以爲心中有了王維,就了卻了人間煩惱,看透了紅塵紛爭;更自以爲一壺清茶,便可笑談古今。

③真正進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結婚,生子,住房,柴米油鹽,等等,才知道青年時代“明月鬆間照”式的“超脫”,只不過是少年 時代“爲賦新詞強說愁”的浮雕和順延。真正對王維和他的詩的理解,是在經歷了無數生命的體驗和閱歷的堆積之後。人之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潭裏不能沒有月輝。哲學家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靈秀。”頂上的鬆陰、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寵辱得失而拋卻自在?又何曾因風霜雨雪而易移萎縮?它們自我踏實,不變心性,纔有了千年的閱歷,萬年的長久,也纔有了詩人的神韻和學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訪過終南山翠華池邊那棵蒼松,也每年數次帶外地朋友去觀覽黃帝陵下的漢武帝手植柏 ,還常常攜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邊盤桓……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過它們的骨幹,三九冰凍裂過它們的樹皮,甚至它們還捱過野樵頑童的斧斫和毛蟲鳥雀的齧啄,然而它們全都無言地忍受了,它們默默地自我修復,自我完善。

④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嚴和人格與金錢地位、功名利祿作交換,最終腰纏萬貫、飛黃騰達的小人的蠅營狗苟算得了什麼?且讓他暫時得逞又能怎樣?

⑤王維實在是唐朝的愛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參悟得那麼透徹,所謂窮根物理形而上學於他實在是儲之心靈,口吐蓮花!坦誠、執著、自識,使王維遠離了貪婪、附庸、嫉妒的裝飾,從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詩品頑強的生命力。誰又能說不呢?的確,“空山”是一種胸襟,“新雨”是一種態度,“天氣”是一種環境,“晚來”是瞬時的境遇。“竹喧”也罷,“蓮動”也罷,“春芳”也罷,“王孫”也罷,生活中的誘惑實在太多太多,而物質的慾望則永無止境,什麼都要的結果最終只能是什麼都沒有得到。唯有甘於清貧,甘於寂寞,自始至終保持獨立的人格,這纔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王維的人生態度正是因爲有了太多的放棄,也便纔有他“休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的高潔情懷,也便纔有了他哲悟金鉑般

的千古名篇。

⑥“明月鬆間照”,照一片嫺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息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細浪淘洗我勞累庸碌之身軀。浣女是個好,漁舟也是個好,好的質地在於勞作,在於獨立,在於思想——這是物質的創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選自《閱讀與鑑賞》

26.認真閱讀全文,想一想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麼?(2分)

答:

27.文段①中“母親說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風景畫”一句點出了王維詩歌創作的特點,請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出來。(1分)

答:

28.仿照文段②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順其思路,在橫線上續寫兩句。(2分)

月夜聽泉,古剎聞鍾, , ,都爲尋找王維《山居秋暝》的那種燦爛意境,都爲了卻“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執著情結。

29.結合文章內容思考,下面的語句應還原到文中第幾段的開頭最恰當?(1分)

這風霜雨雪,這刀斧蟲雀,統統化作了其根下營養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盤”,這是何等的氣度和胸襟?

答:

30.讀詩也是讀人,作者從王維的《山居秋暝》中讀出了他怎樣的人品呢?請用文段⑤中連續的三個雙音節詞回答。(2分)

答:

31.文章結尾說“這是物質的創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那麼,作者心中“精神的明月清泉”是什麼呢?請用文段⑤中的原話來回答。(2分)

答:

32.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文段⑥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

答:

33.文段③畫橫線的句子讓我們聯想到《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名句,請寫出這個名句,並補充一個由此聯想到的古仁人的事例來證明這個觀點。(3分)

答:

【注】因命題需要,本試卷所選文段均有刪改,特此說明。

  答案:

入清泉之境 悟人生真諦(15分)

2 6.(2分)王維的詩句“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指出王維的詩句即可)

27.(1分)詩中有畫

28.(2分)示例:江南乘舟、溪邊浣紗、湖中採蓮、亭中賞雪等等。(句式相同,意境貼切即可)

29.(1分)第④段開頭

30.(2分)坦誠 執著 自識(錯一詞扣1分,扣完爲止)

31.(2)

分)唯有甘於清貧,甘於寂寞,自始至終保持獨立的人格,這纔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精神財富。

32.(2分)這句話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句式工整,語言凝練,表達了王維的詩句對我靈魂的照耀和身心的洗滌。(答出“對偶”1分,“賞析”1分)

33.(3分)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分)事例示例:歐陽修被貶滁州,卻與民同樂,造福一方。蘇軾多次遭貶,卻豁達坦然,心憂民生。……(2分,人物事件符合觀點即可)

【注】語文答案具有很強的即時性和情景性,很多字詞的理解和文章的解讀,離開了現有的問題和語境,可能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目,甚至同一問題同一語境,不同學生的解答,也可能呈現出不同的情態,所以,閱卷老師在評閱過程之中,務必認真通讀原文,仔細揣摩題意,去蕪取精,把握要旨,讓每一份答卷做到對無一遺,錯無一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