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實用口訣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實用口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易錯題診斷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實用口訣

文言翻譯,高考試卷中要求直譯,也就是字字落實。所謂字字落實,主要是判斷每一個虛詞、實詞的用法和意義,找出通假字、古今異義字、活用詞等,並做準確解釋,還要把握句式特點和句子的語氣。

具體來說,應從“留”“換”“補”“刪”“調”“貫”六個方面進行。“留”,凡指朝代、年號、人名、地名、官職等專有名詞,皆保留不動。“換”,將單音詞換成現代漢語雙音詞,將詞類活用詞換成活用後的詞,將通假字換成本字……凡該換的,一律換之。“補”,即補出古代簡練說法省略或隱含的內容,特別是對省略句。“刪”,指刪去那些無意義或沒有必要譯出的虛詞。“調”,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要求調整過來。“貫”,指文言句中帶修辭方法的說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據上下文靈活、貫通地譯出。

  可記住口訣

文言翻譯重直譯,把握大意斟詞句。

人名地名不必譯,古義現代詞語替。

倒裝成分位置移,被動省略譯規律。

碰見虛詞因句譯,領會語氣重流利。

1.把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二世祖諱伍,有善行,稱善人公。……好施予,歲時勤力活家,人產計口給食,餘悉以販鄉里貧乏者。門前植槐一株,枝葉扶疏,時作糜哺餓者於其下。……高祖諱重光,字廷宣。……丁巳,肅皇新三殿,求大木,取辦貴竹。公至,彝人爭以所知異木走報公。公深入其阻。衝風瘴癘,勤事以死。事聞,特加恩恤,賜祭葬。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績詔贈太僕寺少卿。公性孝友,爲穎川公次子,方齔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繼母常、嶽、盧,如所生。兩弟早夭,撫其遺孤,不殊己子。居鄉,恂恂退讓,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艱險。及卒,無一語及家事。世廟諭祭文,有“忠勤報國”之褒,故稱忠勤公焉。

【解析】

(1)扶古代的長度單位,四寸爲扶。“枝葉扶疏”是說枝葉相距很近,意譯爲“枝葉繁茂”。“時作糜哺餓者於其下”既承前省主語(善人公),又是介賓短語(“於其下”)後置。翻譯時既要“補”——補出主語,又要“調”——把“於其下”放到謂語“作”前。參考譯文家門前種有一棵槐樹,枝葉繁茂,(善人公)時常在樹下煮粥給饑民吃。

(2)所知異木知道的奇異樹木。走跑。從文意通順的角度應放到“爭”的後面。參考譯文忠勤公到後,彝人爭着跑去把他們知道的奇異樹木告訴他。

(3)“孝友”是兩個單音節詞,應“換”爲雙音節詞。參考譯文忠勤公天性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穎川公的二兒子,剛換牙時母親沈安人就去世了。

2.閱讀下面文言文,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孟子去齊,充虞①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吾何爲不豫哉?”(《孟子·公孫丑下》)

[注] ①充虞孟子弟子。

【解析】

(1)夫子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在對話中,譯成第二人稱。易錯點是“豫”,我們記住的是“猶豫”,其實“快樂”是它的第一個義項。參考譯文您似乎不快樂。

(2)易錯點是“平治”。平平定,治理。治治理。“平治”同義。參考譯文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當今的社會裏,除了我還能有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