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宋代詩詞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譯文及創作背景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譯文及創作背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譯文及創作背景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譯文

歷經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着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斜陽照着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回想當年,他領軍北伐、收復失地的時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劉裕的兒子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卻反而讓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乘機揮師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我回到南方已經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記得,揚州路上烽火連天的戰亂場景。怎麼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燾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裏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着社日,只把他當作一位神祇來供奉,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創作背景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於宋寧宗開禧元年 ,時辛棄疾六十六歲。當時韓侂冑執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閒置已久的辛棄疾於前一年被起用爲浙東安撫使,這年春初,又受命擔任鎮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表面看來,朝廷對他似乎很重視,然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利用他那主戰派元老的`招牌作爲號召而已。辛棄疾到任後, 一方面積極佈置軍事進攻的準備工作;

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識到政治鬥爭的險惡,自身處境的孤危,深感很難有所作爲。辛棄疾支持北伐抗金的決策,但是對獨攬朝政的韓侂冑輕敵冒進的作法,又感到憂心忡忡,他認爲應當做好充分準備,絕不能草率從事,否則難免重蹈覆轍,使北伐再次遭到失敗。

辛棄疾的意見沒有引起南宋當權者的重視,他來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懷古憶昔,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篇詞中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