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論語演講稿

論語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爲主,是爲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語演講稿

論語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學習了《論語》學而篇中這句話:”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夏說:一個人能夠尊重賢者而看輕女色;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格守信用。這樣的人,即使他自己說自己沒有學過什麼,我也一定要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子夏的這句話提出了正確處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這四種關係的道德標準。子夏認爲,一個人有沒有良好的教育,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做到:”孝、忠、信“等基本道德。只要做到了這幾點,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也可以認爲他已經是個有良好教養的人了。這一句和上一句聯繫起來,就可以看出孔子施教重在人的德行。

學過這句話我懂得了孔子育人注重人的品質德行的修養,其次纔是學習文化知識。一個人是否有學問,不是看他讀過多少本書,而是看他是否達到了做人的修養。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精通學問之道,要先從自己的品行的修養、待人接物上着手。明白爲人處事的道理,才能學有所成。即《紅樓夢》中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論語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這個長達3個星期之久的寒假裏,我讀了一夲國學經典——《論語》。正像它的題目一樣,古代大文學家孔子用自己獨當一面的方式論述了“語”這個字。

打開《論語》,我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了一個充滿睿智的鮮活的人正向我們昂首走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個影響了中國兩 千年教育文化、社會禮儀、文明道德的偉人,他留下了許多供我們對生活、對學習永久反思並值得借鑑的文字。他的言行論及了孝道、治學、立德、爲政,他的思想 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儘管他的思想言論尚不全部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完全相吻合,但足可以成爲一面鏡子, 供後人們照出自己的面貌。

剛開始讀之品之之時,我覺得那些滿是“之乎者也”的句子和段落乏味之極,就像老和尚那樣念着無聊的經,但逐漸逐漸我被孔子的儒術渲染了。孔子注重的是 孝、學、德,而那些金錢與名義,在他的眼中只不過是糞土罷了。他的地位在文學界上很高,卻不是官場上的追獵者,他只不過是一個老師、先生,不斷以實踐教導 堂下的衆弟子。

在《論語》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 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因爲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 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 ;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 老師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 僅安於貧賤,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也不會因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就是孔 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論語》是文化經典之一。它是從生活中來的,也應該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我們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實踐它。今天我們讀《論語》,要做到繼承吸取其精 華,並賦予它新的時代內容,以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識、責任感和使命感,這纔是學習、研究《論語》的現代價值所在。

論語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于丹寫的論語心得是一本非常好的,值得一看的書,因爲她給了我太多的感觸,讓我在忙忙碌碌的現代生活中近距離的接觸了一次聖人。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於丹教 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 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 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 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 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 樣的爲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 他自己內心價值取。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

論語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仁人,孔子對它的解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愛,自己要有奮鬥目標要有追求,其次纔是推己及人,推生出愛人之心,幫助 別人到達他們的理想。孔子對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學生輕易夠不着這樣的頭銜。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學生中的得意門生,但是孔子對於他們的評價卻是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說他們雖然都是治國懂禮之才,可以駕馭一方之土,但是均夠不上仁。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個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 多強,如果不能夠推己及人,仁而愛人,都不能稱之爲”仁“。仁人要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魄,以自己的德行來收納聚集人才。

論語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孔子的《論語》語言深奧,我作爲一名小學生,只知《論語》是一部描述孔子與他的學生們的語錄,其他的便一概不知了。就在五年級時,學校編寫了各年級適 用的《論語》,我才慢慢對它產生了興趣。

讀過了《論語》後,我瞭解了孔子是中國儒家的創始人,《論語》中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借鑑的言論,其中大多關於學習,十分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對我的學習的幫助效果非常顯著。《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用直接的兩句話告訴了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 時常複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生活的過程,要懷着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也在強調着複習的重要性 ,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發現。

就拿那一次來說吧,那天是語文測試的日子,前一天晚上由於我貪圖玩耍,就沒有複習。練習時,許多題目我都答不出來,急得我抓耳撓腮,最後成績很差。回 到家後,我發奮努力,每一天回到家後不是和小夥伴們玩耍,而是打開書包,開始複習功課。就這樣到了第二次語文測驗,我從容不迫地在卷子上行雲流水般地寫下 了答案,最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從表面上來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每天堅持,就一定能有新體會。孔子的這個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許多現代人提倡的。讀《論語》,僅僅是兩 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大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論語》是我們古今著名的一本書,孔老夫子和它的徒北一生的心血。孔子是有名的教育家,他一生有許多個弟子,一個連一個的把德禮文明傳揚下去。

《論語》是一本講文明禮儀的書,上面寫得都是如何成爲君子道理。裏面是講德行的,我有時在想,如果全國人民都按照孔子的道德去做的話,中國將是多麼一 個既文明又有禮儀的國家,我很喜歡孔子說的那句:”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特別有感,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人 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要做言而無信的人,這樣就能成爲一屆君子。

君子倒底是什麼呢?君子由德、禮、行、體四個部分組成。德是要有品德和德行;禮是要有禮數,以禮待人;行是言行舉止都要文雅;體是要體面,穿着要得體 。這些就是《論語》這部書的精華。聽說這本書是孔子死後而弟子們所寫的,把孔子的畢生精華記錄了下來。

通過《論語》,我想做一個道德品行的人,因爲,你品德好了,就有無數好人與你做朋友,就會人人都信任你,因爲你遵守諾言,就會看重你,尊重你,因爲你 也看重、尊重他。

《論語》對後人而言是一部很好的啓示書,因爲這本書讓越來越多的人看重自己的品行、德行、禮儀,如果人人都尊重的話,中國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論語演講稿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論語》這一本書是孔子與他的弟子們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它的核心內容是仁、義、禮、智、信。其中”仁“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論語》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沒有長久的打算,就肯定會有現在麻煩。那一次,我是切身體會到了。

那天下午數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趁下課的時間趕快把剛剛課堂上講的練習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頁寫完,而且必須在下午的第三節課之前交給老師。說完 ,老師快速走出了教室。

我拿出數學練習冊正準備寫,籍展鵬拍一下我的肩膀,說:”走,咱們去操場上打籃球。人都叫好了,就差你了。“我說:”數學老師佈置的作業我還沒寫完呢 ,你寫完了嗎?“”寫什麼寫,老師不是說第三節的時候才讓交的嗎。現在才第一節課,第二節下課不是還有四十分鐘的活動時間嗎,那時候再寫也能跟上。“我一 聽,也是,四十分鐘足夠能寫完的。於是便和籍展鵬下去打籃球了。

第二節是英語課,下課鈴響起的`時候還有一些練習題沒講完,老師沒讓下課,拖堂繼續講。這一講就是幾十分鐘,一下子講到了第三節上課。

結果可想而知了,因爲我沒有完成作業被數學老師嚴厲地大批特批了一頓。都是因爲自己當時沒有考慮好,現在麻煩了。

從那以後,每天下課我就拋開一切雜念,立刻寫老師佈置的作業;如果沒有作業,我就自己先向後預習。再也不敢拖沓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中的這句話讓我感受頗深,受益無窮。

論語演講稿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論語》作爲聖人孔子精華的濃縮,從早時的科舉,到如今的考試,都會有所涉及,由此可以看出《論語》的珍貴,與古往今來的人對它的重視。《論語》被許多人所註釋過,而其中較爲認可的,是 楊伯峻的 《 論語譯註》。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儒家精髓之所在,我們 逐漸 開始每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開始 不斷 審查自己,開始以義作爲準則,凡事則需盡仁。

孔子的中心思想與 最高的道德原則 是”仁,“ 仁包括着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而孔子尤爲喜愛的弟子顏回,也是因爲:”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在”仁“中費了許多筆墨,如:”當仁,不讓於師。“ 等,仁,爲人之本。是最適合當作標準,審視自己的。

在《論語》中,我對君子感受頗深,所謂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典範,是最能體現儒家風範的代表。《論語》中曾多次闡述、 並用詳細的比喻告訴我們 君子的標準,如”君子不器。“ 並以小人爲最低等次來進行對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由此看來,想要達到君子的境界,還有待努力。不過,這並不能使 我們的 理想降低層次,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論語 》 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之作,《論語》撥開人生的層層迷霧,指明瞭方向,剩下的需要我們去實踐。它給予給我們的淳淳教導,是我們一生所要謹記的,是一生所要學習的,是一生所要領悟的。 我們應按照《論語》,去嚴格的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境界獲得更大的提升。

論語演講稿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語錄,它流傳了2500多年,一直被奉爲中國文化思想的淵源,影響着世代中國人。它的經典語句,每一箇中國人耳熟能詳。“ 溫故而知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讓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經典教育,越來越注意到古代文化對人生的影響意義,所以,我們小學生從小讀 《論語》,意義重大。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典型代表,它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許多方面,雖然是一問一答、零零碎碎的片語,好像沒有什麼邏輯性,但是認真研 讀,深刻領會,其內容非常豐富,言簡意順,無所不包,博大精深,也是教學最重要的經典。宋代的開國宰相趙普自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由此可見《論語》 的歷史地位,《論語》之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

誦讀《論語》原文,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講,由於文言相隔久遠,有些困難,一時難以弄懂。但是,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也讓我們感受很深,有所啓迪 ,有所受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正如於丹把《論語》比做溫泉,她說,北方一個以溫泉著稱的小城裏,有一口問病泉,據說 任何人舒服地泡進去,就能悉知自己身體的病,有關節炎的,有胃病的,有皮膚病的……洗掉一層,如蟬蛻皮一般……

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論語》的第一篇就是關於學習的問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爲樂事,反映出孔 子一生學而不厭,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智慧可以改變命運,因此,經常學習新知 識,溫習老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快的事情,我們要養成時時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偉大的話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啊。學問從學習中來,能力從實踐中來。學而常習,習而常學,便可以海闊天空般事事無礙。而今天觀看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更是令自己開見識大長。

不僅如此, 其實在以前,孔子與孔丘一直在議論並流傳着一個字:“仁”這雖是一個字,但它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疑問喲。人們最終解決了這個“迷”。“仁”可 以想爲一個人心如大海的慈善之心;也可以認爲一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更可以作爲一個人對一件事的渴望之情……

孔子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修煉的一生,境界越高就越注意學習修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 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說孔子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七十歲隨心 所欲不越規矩“。孔子自述了一生學習和修煉品性的過程,從求學、立身和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不難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聖人,自己的知識和修養在學習中提高, 良好道德的養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自我約束到隨心所欲,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統一。已經達到了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此所謂慎獨,就是一個人獨處時候也能做 到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這也使我們懂得了偉大來至與平凡的道理。

通過於丹老師對《論語》的講解,使我明白了許多爲人出事的道理,彷彿達到了進入到了書中的境界。直到現在,《論語》中的內容還讓我難以忘懷。

《論語》的內容真豐富啊!希望同學們有時間多看看。身爲小學生的我們,仔細閱讀《論語》一定會讓我們憧憬的童年變得跟《論語》一樣豐富多彩!

論語演講稿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讀了論語這本書中說的: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尼,小車無月,其何以行之哉?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要說 話算數。

就比如我家吧。有一次,我考試考了一百分,爸爸非常高興,我說:爸爸,我考了一百分你不帶我去哪玩一天,爸爸毫不憂鬱的答應了,說下一星期天我帶你去 雲臺山玩,我高興的不得了。因爲我從來沒有去過雲臺山,時間過的如流水一般,轉眼間到了星期天。我迫不急待的去問爸爸什麼時候去,爸爸說:今天太忙了,沒 有時間,改日吧!我的心霎時間由高興到難過。我說:爸爸你不想去,就別說,說出去話就如潑出去的水,要說到做到。

媽媽下班了,我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媽媽爸爸說了一頓,媽媽說爸爸做的不對,答應小孩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演而不信。

雖然這次我沒去雲臺山,但是讓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在這裏,我想對我們班的同學說,做爲一名好學生,更要誠實守信,善於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