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推薦】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推薦】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

近日在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她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她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我想,就是這平和的心態,這樣慢慢來的教育藝術,營造了這最美麗的教育場景。葉聖陶先生也曾說:"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農業是有季節、有時令的,它需要播種、施肥等各個步驟,教育正如它就是一個慢的過程。每當自己在教學中不冷靜或有煩躁心態的時候,總是會記起那位年長老師說:"學會等待,切勿煩躁,培養他們的學習、生活習慣最重要!"工作中有時難免會責備學生,失去平和的心態,缺乏足夠的耐心。

其實不能希冀學生一下糾正缺點,留給他們寶貴的反思時間,用耐心、愛的`眼睛去發現點滴進步,自己的心態也會更平和。現在想起那堂複習課只顧着趕時間、追求進度,不正是自己在急躁,拔苗助長嗎?今後應更好的把握舒緩的課堂節奏,多一些理解和交流的空間,多一些等待!

校長曾說:"老師自然了,學生就會自然;老師聰明瞭,學生就會聰明!"自然的生長,平和的教育,相信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是美景,一切將會更美好!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2

那天是10月6號——從長沙回來,休息一個晚上後,我開始去圖書館趕作業。用“趕”字很恰當,誰也不願意在這樣美好的假期寫作業。

我趴在書桌上打了一會小盹,醒來,看見從落地窗透過的午後陽光,內心開始活躍了起來。我總是這樣,在寫作業之前要折騰一番才肯動筆。於是,我打開收集博文的那個文件夾,再次重溫了親,請多點耐心,給點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孩子,請慢慢來。

大部分的女作家在文章裏都會流露出一點女性獨有的筆調,但是看她的文章一開始會讓人覺得是個男作家寫的。而這本書則完完全全是從一個女性的感受,一個媽媽的視角寫的,所以充滿了溫馨的感覺。如天上的雲,一團團一塊塊的,有時白、有時黑,雲的背後是藍色的天空,偶然飛機經過時有長長的尾巴,把天空分開,如此細膩的描寫,眼前彷佛出現龍應臺女士如何跟兒子相處和教導的畫面。諸如送孩子上學時見到一景一物,嚴選孩子看的故事書,孩子犯錯時循循善誘??這些平常的事,描寫得細膩動人,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心中。“誰能告訴我做女人和做個人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 ——這段話震撼了我,孩子本來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別送給天下母親做女人的禮物。《孩子,你慢慢來》所包藏的母愛,除了一個母親能用心感受到,還有任何一個愛媽媽的孩子都能挖掘。我好羨慕安德烈和飛飛。在這個沒有冬陽的日子讀這本暖暖的書,整個人都暖和了,被溫情包圍許久感動。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3

我曾經無意間見到過這首小詩,當時看的時候就帶給我很大的震撼,一個成年人一位母親需要有多大的耐心多大的智慧等着孩子,讓孩子慢慢來啊!直到有一位同事向我推薦了中國臺灣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來》,我纔有機會慢慢品讀了作者作爲一位母親的耐心和智慧。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回想自己成長的經歷:在我的記憶中,曾經無數次遭到爸爸的訓斥,或者因爲和小夥伴在河邊釣魚回家晚了,或者因爲一次作業沒完成,或者因爲在外面玩泥巴的時候把衣服弄得很髒等等,更不用說聽父母給我耐心的講解問題,小時候的好奇心可能就這樣慢慢的'磨滅了。但是龍應臺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充滿了耐心,她不會厭煩於和安安的對話以及安安的問題,反而還會和安安互動,滿足孩子的好奇,解答孩子的疑惑,甚至引發提問,從不厭倦,哪怕安安的話還說不完整、表達不清。

如今身爲母親的自己,從中得到的最大的啓示就是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耐心,耐心地給孩子講故事,耐心地解答孩子的任何問題,耐心地面對孩子所犯下的任何錯誤。當作爲家長擁有了耐心,那麼對孩子的尊重、理解和愛才會恰到好處,避免走進兩個教育誤區,要麼過分的溺愛,要麼經常的訓斥和大罵。

身爲教師的自己,對待學生又何嘗不需要足夠的耐心呢。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4

寒假期間,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讓親子共讀一本書,然後和媽媽各寫一篇讀後感,於是我和媽媽去書店選了一本叫《孩子你慢慢來》的書,這本書是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寫的。

看完這本書,我很羨慕書中華安和飛飛兩兄弟,因爲他們有一位特別好,特別善解人意的媽媽。還記得篇頭那段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子,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這段話可以看出龍應臺阿姨的耐心,一顆尊重孩子的心。

書中還有些話反映了龍應臺阿姨是位慈祥善良的母親:有一次,弗瑞第偷了一包糖讓她和華安吃,而龍應臺阿姨並沒有吵他們,也沒打他們,而是慢慢地教育,讓他們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書中還有些事反映出華安和飛飛是特別善良的孩子,這樣的品質都歸功於他們有位教育有方,以身作則的'好媽媽。

我很羨慕他們兄弟兩個,也很佩服他們的媽媽,那種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的教育方式,而我每天聽到的都是媽媽的催促聲和抱怨聲。從早上起來,穿衣服嫌我慢,洗漱嫌我慢,吃飯嫌我慢,就連走路都嫌我慢,做作業嫌我慢、嫌我寫的字不好,嫌我做題馬虎,嫌我不整潔,嫌我……,每件事只是催促,不會耐心地教育我。在這裏我要對媽媽說幾句話:媽媽,我只是個孩子,正處在發展階段,凡事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樣行動敏捷,但我一定會努力做好,希望您能像龍應臺阿姨那樣理解我,尊重我多對我說幾句“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5

本來,我並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龍應臺是個什麼樣的人,而當我看完了這本上《孩子你慢慢來》以後我漸漸有些瞭解並喜歡她了,同時我又特別羨慕華安有這麼一位既是母親,又是朋友的媽媽。

在《孩子你慢慢來》中,龍應臺有了一份偉大的職業—母親。這本書的開篇有些嚇人:在龍應臺讀書的那個年代,孩子們在學校裏沒有尊嚴可言,有的因爲頑皮只得頭頂一盆水被老師罰站;有的因爲考試成績差,所以必須帶着“我是笨蛋”的牌子在操場跑一圈;甚至更有同學因家境貧困交不起補習費而受到老師的反覆刁難與體罰…在這種冷酷的環境中艱難地生活着。於是,深受其害的龍應臺,在做了母親後,十分愛自己的孩子,以一種耐心、平等、潛移默化的方式,竭盡全力爲她的孩子創造溫馨自由的成長空間,把自己的兒子教育成一個“像小樹一樣正直的人”。

我多麼羨慕龍應臺的孩子啊!他們的'媽媽總是以平等的姿態與他們相處,而且相處的十分融洽。無論孩子有多少個無知的要求,比如說媽媽要很溫柔、要媽媽不打人不罵人、要媽媽不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龍應臺全做到了,她希望她的孩子順其自然慢慢來,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但願天下所有的媽媽都能和龍應臺一樣,平等對待自己的孩子,多點耐心、多點時間,讓我們慢慢來,那該有多好。這樣我們就都會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6

花了兩個下午的時間,抽空把《孩子你慢慢來》看完了。龍應臺是我很喜歡的作家,她的文字看了很多。犀利的、樸實的、豪情的、溫情的……各種各樣的情感表述,我都很喜歡。

這本書的篇幅不長,一個個小短篇,其實記錄的無非是母親和兒子的一些生活片段,可就是這樣真實的文字,把那份濃濃的母愛一點點滲透給了讀者。

或許是做了媽媽的緣故,對於描寫親子關係的文章特別的喜歡。總能在這些文字裏找到共鳴,找到感動,也學到與孩子的相處之道。看這本書的過程裏,心裏都懷着一份感動,能感受到龍應臺對兩個兒子的涓涓母愛;對上天把兩個可愛的天使送到她身邊的感恩之心;同時看到她和華安、華飛的交流又會讓你忍俊不禁。

欣賞她處理兩個孩子之間關係的智慧,喜歡看她與華安、華飛的互動,佩服她能那麼坦然的和孩子交流生理方面的話題,讚許她面對犯錯孩子所採取的態度和方式……最重要的是那份感動,那是做了母親以後自然流露出的對孩子無私的'愛與付出,是每一個身爲母親的女人都會有的情感,不需要誰教你,那是天性,上天賜予每一個母親的母性。

合上書,心裏滿滿的感恩之心,濃的化不開。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智慧的母親,我珍惜和兒子相處的每一段時光,我願意陪伴兒子慢慢成長,同時也希望把這本書分享給每一位準備做媽媽,和已經做媽媽的朋友們。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7

那還是一個老師推薦的一本書,雖然是女作家龍應臺寫給兩個混血兒子的成長故事,但是作爲教師不能不好好看一看。

龍應臺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溫情;其中帶着女性細膩的美與善,又有令人傾慕的大智。我喜歡上這部作品之前並沒有看過任何簡介和引言,只這樣一行字就足以讓我陷於其中。看《孩子你慢慢來》,心中有這樣一些情愫在盪漾——感受做一個媽媽的甜蜜和幸福、回憶做一個孩子的童真和快樂、親近小植物小動物時的歡欣和好奇。這些感受凝在一起,讓人很難說出到底因爲什麼而感動,而喜悅,而舒暢,可確實就是能聽到自己的笑聲不斷,輕輕帶過的那種笑。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安安的媽媽一般耐心、細心。而我們面對着這麼多孩子的教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孩子們從感知父母家人的撫愛開始,認識周邊的寸土、花木、蟲魚,瞭解身邊的人和語言,然後再漸漸接觸更多無形的東西,他們開始知道人間有美麗的傳說和信仰,也有殘酷的戰爭和殺戮。這一條長長的細細的成長之路,一切都要慢慢來。在一個班級的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家庭環境地的不同也使每一個個體的成長不同。我們老師是不是也能對慢一些的孩子們說一聲:孩子你慢慢來呢?

越來越愛純粹樸實的東西。因爲最真最美最動人的情感往往孕育於樸實。你看,一個憨厚淳樸的果農和一個雍容華貴的國王種的果樹結出的果子,誰的會更芳香更甜美呢?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8

無意間,拜讀了華人作家龍應臺的文章——《孩子你慢慢來》,心裏隱隱作痛,感慨頗多,簡單聊表,與大家分享。

今天,社會好像成了一列太擁擠的地鐵,人人必須趕着往前走,否則你便會掉隊,趕不上來。每天我們都在承受着各方面無盡的壓力。

爲了讓我們的孩子更一個更穩妥的未來,讓他們的將來在這個越來越擁擠的地鐵有一席之地,早早的`我們就把孩子趕上了這個趕車的行列,幾乎沒有例外。爲人父母或者爲人師長者,人人都懷着愛孩子的心高喊着不能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掉隊,於是乎,孩子們變成了集萬千期待於一身的無奈選手。

孩子上幼兒園,我給孩子報了繪畫班,足球班,希望通過畫畫來提高孩子的思維活躍、美的欣賞。通過足球來提高孩子的團隊合作以及與人交往。暑假給他讀了拼音班,數學班,怕孩子上學跟不上班,打擊孩子自信心,你看,家長都是在爲孩子的未來創造資本,希望他好。但沒有考慮到孩子,繪畫班沒有去幾次,就死活不想去了,拼音班有半個月每天下課回家都哭,早上不起牀,不想去拼音班。

不僅是我,我周圍的家長們,那個不是本着爲孩子好的想法,演出着可現代版的”拔苗助長“。

看過這本書,是職,孩子宛如植物,生長有個體差別,有時令之分。其實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自自然而然的就會接受很多事情,我們應該謹記:教育不是賽跑,人生更不是。請多點耐心,給點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教育是慢的藝術。

教育孩子,請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9

暑假把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品味了一遍,一家人一起看書,心不由得歡喜,嘴角禁不起一次次上揚。

我喜歡龍應臺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溫情:其中帶着女性的細膩的美與善,品味着字裏行間,富有深意的話語,不經淪陷其中,一絲絲情愫在心裏泛起波紋——這些包含着做母親的心腹,回憶兒時的天真快樂……這些情愫凝聚融合在一起,很難讓人說出是什麼味道,但卻是令人感動,喜悅,舒暢。

我很羨慕安安,因爲他是幸運的,他的母親也是幸運的,因爲在孩子的問題上她選擇了這樣一個理智的做法——慢慢來,是的,慢一點,又何嘗不可,我們可以慢慢享受這些上天賜予我們的豐盛禮物,細細去品嚐,才能更真切的感受愛,我們纔會生出更多溫柔的情懷,更多的愛。

讀完這本書,媽媽感慨良多,她對我說:她不該把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壓在我身上,叫我自己把握住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這是在看完這本書後媽媽所說的,我以爲,她是深刻的感悟到應當學會寬容與等待,慢慢的,等待那些命運的.必然的到來,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長,這需要足夠的耐心與堅持,我很慶幸,應爲我的母親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着。

忽然想起《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卷首語:“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着這個五歲的小男孩……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慢來,慢慢來。”

我只想對母親說:“人生的路很長,我們美好的人生旅程,剛剛起航,讓我們慢慢來,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0

暑假裏我讀過的書中,我最喜歡《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的作者是龍應臺,它講述了龍應臺和她的兩個兒子華安和華飛發生的故事,生動地體現了兒童的天真、童趣和龍應臺對兒子深深的愛。

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華飛、華安和他們的朋友一起在華安家的大院子裏玩,他們在牆角發現了一隻卡在牆洞裏出不來的老鼠,覺得它很可憐,想要把它從牆洞裏救出來,又怕把老鼠弄疼,於是叫龍應臺幫忙。龍應臺聽到要讓她與老鼠“親密接觸”,頓時渾身起雞皮疙瘩,但孩子們百般請求,好硬着頭皮,用紙包着老鼠前身把它拉出來。孩子們躲在她後面好奇地看着。突然,老鼠被拉出來了,龍應臺沒捏牢,老鼠慘叫着,飛快地從草地上竄走了,嚇得龍應臺倒在了地上,孩子們也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龍應臺沒有因爲做這件事受驚而生氣,而是覺得孩子畢竟是孩子,得慢慢來,便一笑了之。

我小時候,也經常幹一些愚蠢可笑的事,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我上完廁所,衝完馬桶,覺得很奇怪:馬桶可以沖掉那麼多東西,那最多可以沖掉多少呢?於是把廁所裏的那捲衛生紙一股腦兒地全扯進了馬桶裏,然後按下衝水按鈕。結果馬桶被堵住了,廁所裏“水漫金山”。爸爸知道後,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我很委屈,想:我又不知道馬桶會被堵住!唉,爲什麼我的爸爸就不懂得讓我“慢慢來”呢?

童年是天真爛漫的,希望我們的父母像龍應臺一樣,珍惜我們的童年,讓我們“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1

《孩子你慢慢來》是劉英老師在上學期一次家長會上提到的,剛好在彩虹魚給孩子選書的時候看到了,有兩個版本。書的封面是作者和兒子的照片,背景是黑色的,十年紀念版。這個版本里的第一張彩頁是我看的第一個版本的封面。一個穿藍衣服孩子在落了一地樹葉的鐵軌旁慢慢踱步,神情是那樣的專注。我特別喜歡這張照片(長長的路 慢慢的走)。兩個版本內容一樣,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像日記,更像散文。其間夾雜着一些照片,每張照片都是那麼溫馨——孩子那麼可愛,環境那麼優美。《孩子 你慢慢來》簡簡單單的話包含了千言萬語的愛,充分體現了母親的仁慈包容。

讀完這本書,不禁被龍應臺內心深處的母愛所打動。書中講述了一位母親照顧兩個兒子的生活點滴,比如送孩子上學路上見到的景物、給孩子選童話書、孩子犯錯後循循善誘的教導等等。我是一個四歲孩子的媽媽,我也很愛自己的孩子。也走過龍應臺女士走過的路,有着相似的經歷和感受,也不止一次的想爲孩子做些什麼,比如記錄孩子的成長、養育的艱辛、我們共同的快樂等等,在未來的某一天作爲做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他,終因瑣事放棄。更多的是在教育孩子時失去耐心而面目猙獰,惡聲惡氣。和龍應臺女士相比,我很愧疚。

在成長過程中,他需要的是尊重,是你投入的和他做在你眼裏多麼的微不足道的事情,是你在承諾遺忘後用心的道歉;需要的是平等,是你蹲下來與他進行的交流,是犯錯時耐心的糾正;需要的是愛,是不開心時你溫暖的懷抱,是做對事情你鼓勵的目光。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2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裏的龍應臺是一個母親,作爲母親的龍應臺和作爲一個獨立的人的龍應臺有着豐富、激烈的內心衝突,而正是通過對這一衝突的訴說,表現出她內心深處的母愛。但它不是傳統母愛的歌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這樣的生活散文。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讀着龍應臺者如水般溫潤柔情的文字,體會着母子間的款款深情,讓我如此享受。可愛的孩子,是這樣讓人心生溫柔;可敬的媽媽,是這樣慈愛和包容;慢慢的成長,又是這樣一個美好的過程。而最爲感動的是“慢慢來”,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三個字,這是一種對生命最本真的敬重。

孩子總會慢慢長大,爲什麼我們總是等不及?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讓浮躁的我們似乎忘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有多少孩子每天都是在“快一點”的催促聲中度過,“快點起牀”,“快點吃飯”,“快點寫作業”……想說“慢慢”真的不容易。

萬物生長皆有規律,孩子亦如此,三歲孩子有三歲孩子的認知,五歲孩子有五歲孩子的快樂,七歲孩子有七歲孩子的興趣。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養孩子就像種花,父母要學會靜待花開,不要總想去催熟。正如思想家盧梭所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擾了這個秩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曾讀過一首小詩,同樣給我很多啓發。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3

看完《孩子你慢慢來》是一個內心糾結的過程。一邊,我迫不及待想明白更多的安安的成長趣事;一邊,我又擔心太快把它看完了,怕那美麗就如曇花一現。之後真的就看完了,平平淡淡地過渡到最終,毫無察覺。因爲,這並不是故事的最終,安安還在繼續着他的生活。所以小說的結束也就不需要一個形式上的結局。而我也不再懼怕美麗就這樣被畫上句點,因爲我明白,更多的好作品在等着我。我想要在大學還剩不到兩年的時間裏看更多自我喜歡的作品。畢竟畢業後,無論是直接工作還是繼續學習都好,我可能都不再有這樣好的機會和心境來品味這些簡單樸實的文字。

或許那時,我會整天埋在學生的作業裏忙着批改;又或許,我會沒日沒夜地忙於蒐集各種數據信息,然後廢寢忘食地寫學術論文和分析報告。這樣的心境有點趁年輕趕緊遊戲人生的感覺,可是誰也沒法說這有什麼不好。我明白,沒有哪個應聘者會把自我看過幾部童話、幾部親情故事寫進工作簡歷,也沒有哪位學者會把童話裏的故事當作論證的例子來支持自我的一套理論,這樣看起來,即使是莎士比亞的劇作也是無用的。可是,什麼纔是有用的呢?很多時候很多人連自我想要的是什麼都不明白,這樣誰又能看清真諦在世界哪個角落呢?

越來越愛純粹樸實的.東西。因爲最真最美最動人的情感往往孕育於樸實。你看,一個憨厚淳樸的果農和一個雍容華貴的國王種的果樹結出的果子,誰的會更芳香更甜美呢?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4

那天是10月6號——從長沙回來,休息一個晚上後,我開始去圖書館趕作業。用“趕”字很恰當,誰也不願意在這樣美好的假期寫作業。

我趴在書桌上打了一會小盹,醒來,看見從落地窗透過的午後陽光,內心開始活躍了起來。我總是這樣,在寫作業之前要折騰一番才肯動筆。於是,我打開收集博文的那個文件夾,再次重溫了。快點刷牙洗臉,快點吃飯,快點去上學,快點完成作業,在他們迫不及待的催促之下,孩子手忙腳亂地去做一切。有的時候,家長實在等不及了,就會三下五除二地代替孩子去做這些事情。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學習成績上不去的時候,他們會很着急,指着孩子的臉大聲訓斥,你是怎麼學的,怎麼成績會這麼糟糕?當看到別人的孩子獲獎了,他們會氣得對孩子說:“瞧瞧你真笨,什麼都不會。”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家長再着急,卻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我們不能焦急,也不能代勞。我們所做的,只有慢慢等待,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這也是生命的一個過程。

讓孩子慢慢來,就意味着家長要尊重孩子,不能強行剝奪孩子的自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的頭上,不能因爲心情惡劣而無端地遷怒於孩子。家長要嘗試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認真理解他們的語言,幫他們解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

我們作父母的作老師要像龍作家一樣,對孩子多點耐心,給點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孩子慢慢來,不要緊”。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5

有人問我成大是什麼?很難說明,每個人經歷的不一樣體會也不一樣。小時候總想着快快長大,快快長大,想象着大人的世界。長大後的我,又懷念童年的美好,那時候的我們什麼都不懂,快樂的像只小鳥。童年,代表着青春的肆無忌憚。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出自——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現在的我,已經長大。而我的母親,已漸漸變老。頭頂上爬滿了絲絲白髮,那個爲我遮風擋雨的身軀也不再硬朗。而我,終有一天我也會離開你們的庇護,組建自己的小家庭,也將會成爲一位母親。每個小孩都是上天派來的小天使,她選擇你做她的母親,是因爲對你的喜愛。我想:我選擇了我的母親,也是因爲我對她的愛!淺愛深歡喜。

小時候媽媽騎着老舊的自行車,載着我在那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上往學校的路上緩緩前行。那時候農村還沒有水泥路,交通也沒有現在發達。交通工具要麼是自行車,或者步行。汽車對我來說,是很遙遠又陌生的。騎往學校的道路,兩側都是稻田。到了夏天,遠遠的就聞到了一股水稻的清香,慢慢的.在太陽報的光合作用下變成了金燦燦的美景。我想:這是太陽對水稻的愛,是愛讓它們慢慢成長;也是莊家漢對水稻的愛,盡心呵護着它們,等待着它們慢慢成長,盼望有個好收成。

或許三言兩語,也無法道清親情的千絲萬縷。感謝母親多年的包容與呵護,也期許着我未來的那個她,明朗又可愛。是的,我也願意慢慢來,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