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

那還是一個老師推薦的一本書,雖然是女作家龍應臺寫給兩個混血兒子的成長故事,但是作爲教師不能不好好看一看。

龍應臺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溫情;其中帶着女性細膩的美與善,又有令人傾慕的大智。我喜歡上這部作品之前並沒有看過任何簡介和引言,只這樣一行字就足以讓我陷於其中。看《孩子你慢慢來》,心中有這樣一些情愫在盪漾——感受做一個媽媽的甜蜜和幸福、回憶做一個孩子的童真和快樂、親近小植物小動物時的歡欣和好奇。這些感受凝在一起,讓人很難說出到底因爲什麼而感動,而喜悅,而舒暢,可確實就是能聽到自己的笑聲不斷,輕輕帶過的那種笑。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安安的媽媽一般耐心、細心。而我們面對着這麼多孩子的教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孩子們從感知父母家人的撫愛開始,認識周邊的寸土、花木、蟲魚,瞭解身邊的人和語言,然後再漸漸接觸更多無形的東西,他們開始知道人間有美麗的傳說和信仰,也有殘酷的戰爭和殺戮。這一條長長的細細的成長之路,一切都要慢慢來。在一個班級的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家庭環境地的不同也使每一個個體的成長不同。我們老師是不是也能對慢一些的孩子們說一聲:孩子你慢慢來呢?

越來越愛純粹樸實的東西。因爲最真最美最動人的情感往往孕育於樸實。你看,一個憨厚淳樸的果農和一個雍容華貴的國王種的果樹結出的果子,誰的會更芳香更甜美呢?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2

這本書是大作家龍應臺記錄她的兩個孩子—華安和華飛的成長經歷。

書中每一個小故事都能體現出一位母親對她的孩子們的尊重。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華安和一個同伴的盜竊行爲。華安的同學弗瑞第進了一家超市,趁售貨員小姐不注意,藏了一包糖,就溜出這家超市,找到了華安,請他一起吃糖果。華安當然不問糖果是怎麼來的,就與他一起分享了。超市的老闆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切,等他“欣賞”完這一切後,第一時間把華安的母親找來。這位母親來後,並沒用罵他們倆是小偷,而是溫柔而嚴肅地問了弗瑞第當時的情況,並告訴他亂“拿”東西是不對的,從弗瑞第的口中還了解到華安是他的“共犯”。當然,這位母親也還是用同種語氣告訴了華安“共犯”是什麼,並讓他寫檢討。

從這件事中,就可以感受到這位母親對孩子的尊重;假若她當時直接就罵那兩個孩子“小偷”,那麼就不知道他們將來會不會因爲這句話而去偷更大的東西了?對孩子的尊重真的很重要。

生活中,還有類似的事情。有一件事,發生在我小時候。那時,家裏有一盒進口的巧克力,不但氣味很香,而且味道很甜。還小的我,覺得有好東西應該和別人分享,於是竟把它拿進廚房,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地上喂起螞蟻來了。晚上,我興沖沖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當時誇我了一句很有愛心,就忙着做家務了。現在想想,媽媽真是太偉大了。我做了這樣一件大“好”事,媽媽不僅沒批評我還誇了我的`獨立選擇和獨立做法,這比起一個一不小心弄髒了衣服上一個角就要被父母批評的孩子要幸福多了。

尊重的力量可真強大。這本書不光是記錄兩個孩子的成長經歷,還是一本會告訴你人與人溝通的祕訣的寶典,所以我建議大家去看一看。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3

終於在今天有機會拜讀龍應臺的著作《孩子你慢慢來》,這是一本很優秀的書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是那麼的輕柔,她以一個母親的角度,用她細膩的文字,輕輕柔柔的將她對於孩子們的愛刻進每一個讀者的心裏;她也以一個學生,一個曾經的學生,表達了她對於國內教育方式的不滿。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這就是龍應臺對於孩子的態度,她尊重孩子,在她的認知中,孩子就是“獨立而莊嚴的生命”,她尊重孩子的執着,她願意等。

書中的第一章,讓我的心不禁爲之顫抖,林老師對王愛蓮毫不掩飾的厭惡,以及他對那個可憐的窮苦孩子毫不留情的體罰,都讓我爲之心寒。“藤條一鞭一鞭地抽下來,打在她頭上、頸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來。王愛蓮兩手捂着臉,縮着頭,不敢躲避,不敢出聲;我們只聽見藤條揚上空中抖俏響亮的`簌簌`聲。

然後鮮血順着她虯結的髮絲稠稠地爬下她的臉,染着她的手指,沾了她本來就骯髒的土黃色制服。”那綠色的藤條,不僅打在了王愛蓮的身上,也打在了作者的心上。周圍人們的歧視導致了王愛蓮帶弟弟妹妹跳河的悲劇,而冰冷骯髒的河水吞噬的也並不僅僅只是幾個可憐的孩子。

這是龍應臺童年的陰影,王愛蓮幼小生命的逝去,先生冰冷的面孔和每天三小時的作業,使她害怕,她不願意讓她的孩子也去承受這些,所以她尊重孩子,她試着讓自己融入孩子的世界,而不是讓孩子去接受自己。“沒說完,颳起一陣秋風,鮮紅的綵帶在風裏波浪似地翻滾起來,此起彼落,媽媽一時呆住了,她以爲自己在看一條春節鞭炮聲中的五彩金龍——誰說這不是一條龍呢?”是啊,誰說這不是一條龍呢?孩子的世界永遠是那麼的純真,也讓龍應臺受益無窮。

成爲母親,讓龍應臺獲得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不得不犧牲的,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她哼的曲兒竟變成了兒歌的?她自己也不知道。或許是她第一次擁着這個小生命,把他的腦袋輕輕地放在自己胸口,感受着他淺淺的呼吸的時候,她就徹徹底底的變成一個母親了吧。當若冰問她爲了做一個母親而拋棄事業時“你後悔嗎”的時候,她的心裏肯定也翻起了波瀾吧,那句“有些經驗,是不可言傳的”中,透露出的,也許就是她於母親這種特殊職業的感受,有些東西,她犧牲的心甘情願。

在另一個小生命出世時,她有過擔心,實際上這也化爲了事實,她看見安安聽了人們對於弟弟的誇獎後在鏡子前反覆的照,“媽媽,我的睫毛不長嗎?我的頭髮不軟嗎?我的手,媽媽,我的手不可愛嗎?”……一句句話語,柔柔的牽動了母親的心絃,她安撫自己的孩子,告訴安安他和弟弟的區別,她就那樣耐心的用自己的愛,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穩穩地,穩穩地走向未來。

漫漫人生,她有很多的時間去細心的教導他的孩子,教他們萬事萬物,教他們行事做人。

她並不着急,她也有這個耐心去等——孩子,你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