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說課稿集合

說課稿集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集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說課稿集合

說課稿集合1

說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第一課時:上下。

教材簡析:

本單元是通過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從而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屬於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第一學段。本節內容是學生小學階段學習有關“位置”內容的起始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及描述事物的方法,會用“上下”正確描述物體的位置關係,體會“上下”位置的相對性,進而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爲以後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係,體驗物體“上、下”位置的相對性,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上、下”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表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上下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說教法與學法設計

本節課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活動中獲得相關體驗,不能把“上下”作爲單純的知識點來講授,而要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動手操作獲得體驗和理解。結合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及本節課學習素材的特點,將注重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既能選擇靈活的教法,又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一、創設情境與學生學習目標達成統一。

本節課根據低年齡學生的特點,創設“闖關奪寶”的遊戲大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感受數學好玩。創設的每一個關卡結合學生的學習目標,在小情境中促進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如:“打開智慧門”通過讓學生猜測通向寶藏的`大門,引導學生體會在說清物體位置時參照物的重要性。通過引導觀察南京長江大橋圖,讓學生能直觀地理解三種交通工具“上下”的位置關係,體驗“上下”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二、觀察討論,互動合作,獨立操作,給學生更多體驗、展示的機會。

新課標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的學習方式,要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因此本課教學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五官的位置、教室物品的位置關係,緊扣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同位間的合作交流,進一步理解“上、下”的位置關係,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合作意識。本節課讓學生通過“擺一擺”“塗一塗”等活動,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等多種感官去加深理解“上下”的位置關係,及理解其位置的相對性,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彩筆、塗色紙、學習用品、

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爲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設了“闖關奪寶”的遊戲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

說課稿集合2

  一、說教材

1、《大綱》的要求: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對閱讀能力提出這樣的要求“學習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

2、教材內容的特點和作用

《桃花源記》是試用修訂本初中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散文。詩人“以文爲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園詩《歸園田居》所描寫的田園生活更美,更理想。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記》更具有文學的欣賞性,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文言散文的審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3、教學的重點、難點

由於初一年級學生知識積累的有限,形象思維能力仍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學生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依據《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桃花源記》的教學重點、難點可以這樣確定:

教學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達的美好理想。

教學難點:理解評價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4、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熟讀成誦,理解xx的內容。

能力目標:積累遷移,培養想象能力、創新能力。

德育目標: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思考現代人生。

二、教學設想

1、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個“春蠶收長絲,秋收靡王稅”般的社會,和平恬靜,怡然自樂。它是一種理想,一種美的象徵。因此,我把本節課設計爲賞析課,以“美”爲突破口,開展教學,突出重點。

2、爲突破難點,我設計讓學生分組自由討論,啓發學生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弄清“桃源”是“世外”的,而不是現實的。

3、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CAI)課件創設情境,啓發學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而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才能。

三、學法指導

教法的根本是學法,只有把“學法”教給學生,才能達到不教,正所謂“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1、誦讀法:朗讀是學生習得語感,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它具有喚起形象、表達情感、加強理解、訓練思維等多種功能。《桃花源記》是一篇美文,只有讓學生熟讀成誦,纔可能習得語感,在此基礎上理解xx的內容,感受優美意境。

2、想象法: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由此可見,想象力對人的發展的重要性。xx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虛構故事,教學時引導學生髮揮合理的想象,領會作者的意圖,評價桃花源社會。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指導思想是教師作爲啓發者和鼓勵者,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主動參與學習,攝取知識,培養能力。整個教學過程主要是以朗讀爲紐帶,以桃源‘美’境爲主線,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爲核心。其教學基本流程如下:

教師導:誦讀感知 —— 分步品讀 —— 積累遷移

學生學:感受“美”—— 欣賞“美 —— 創造“美”

具體操作如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好奇心是想象的起點。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教師口述桃花源的故事,創設情感情境,把學生帶入一個神奇的世界,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

二、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從認識的心理過程來說,這一環節是學生的感性認識階段,它是學生進行想象的基礎。設計讓學生通過反覆誦讀掃清字詞的障礙,習得語感,積累感性材料。其具體步驟是:

① 學生聽配樂朗誦,以此爲示範嚮導,讓學生進入情境;

② 學生自由讀,讀法自定,或朗讀,或默讀,甚至可以吟唱。這是尊重學生的“個體”認知個性,引導他們樂於去讀。此時,教師用幻燈片把一些易讀錯的'字(如阡陌、語云、郡下、詣、驥、邑人)投影出來,供學生參考。

③ 小組內互評,看誰讀得最清楚、流利。通過討論比較優劣找差距,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讀”後讓學生寫出一句話,把自己對這篇課文的感受表達出來,並與本組的同學交流,看誰寫得最簡潔。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三、分步品讀,理解、欣賞xx精妙的意境之美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我將充分利用中學生好想象特點,引導學生細讀課文,認真揣摩課文中所表達的形象,通過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養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一環節分兩步進行:

(一)帶領學生欣賞桃源的自然美

這一環節的設計以“桃源美景”爲核心,讓學生入情入境,展開豐富的想象;繪聲繪色,進行創造性的描繪。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首先讓學生個別朗讀課文第一、二段,啓發其他學生思考:漁人在河兩岸以及從山口進入桃花源看到了怎樣的景色?並要求學生找出寫景的句子。接着,我在屏幕上投影出桃源風景的圖片,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然後讓學生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景點用下列句式進行描繪。

句式:這裏的……美,你看(聽)……。

教師注意對描述中詞句理解不正確的地方,予以指正,鼓勵有創造性的描述。我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學生:聽了大家的描繪,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圖,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境幽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通過教與學的雙向交流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二)引導學生體會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畫卷——社會美。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只有讓學生理解桃源的社會美,才能真正理解xx的主旨。因此我將進一步引導學生髮揮合理的想象,理解“世外桃源”的內在美—社會美,深化學生的美感,形成初步的理性認識。具體的做法是:

先啓發學生思考:“桃花源除了景美,還能讓我們感受到什麼美?”學生回答之後,在屏幕上投影幻燈片,讓學生以漁人或村人的身份講述這裏生活的美。目的是讓學生入情入境,去發現“美”,創造“美”,培養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學生講述之後,進一步追問:這裏的統治者是誰?衙門在哪裏?這地方爲何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讓桃源中人樂不思蜀?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這裏沒有戰亂,沒有階級,沒有紛爭,沒有憂傷,處處恬靜,人們過着怡然自樂的生活,是一幅幸福、快樂的美妙生活畫卷。此時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利用這一點讓學生把全文再誦讀一遍,使學生加深對桃源“美境”的體驗。在學生還陶醉在環境幽美、其樂融融的桃源勝景時,進入下一步的學習。

四、整合評讀——理解評價作者的理想

這是教學的難點,主要通過啓發思考和學生自己的討論來突破,同時使用多媒體幻燈片輔助教學,提供背景資料。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內涵,通過想象誘導學生的發散思維,從中得出有規律的認識,即上升爲理性的認識。

具體的做法是:先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第四、五段,然後要求學生根據我提供的背景,聯繫歷史知識思考,並分組討論:這麼美的地方它存在嗎?你有什麼根據?如果不存在,作者爲什麼要這樣虛構呢?此時我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對學生的思路、表達等方面點撥。並進一步對學生進行理想的啓迪和薰陶,啓發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陶淵明的理想社會能實現嗎?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怎樣的社會?

五、歸納總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對xx的認識已從開始的感知形象過渡到理性的認識。此時由學生自我總結已是水到渠成,因此我通過問題的形式啓發學生思考: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談學習這一課的感受,也可以談學習方法等等。

在學生正感受到“收穫”的滿足感時,我讓學生在以下的三件事中作出選擇,把“收穫”變爲創造。這三件事是:

① 選一段你最喜歡的文段有感情地讀給全班或本組的同學聽

② 用你的筆畫出你心目中的桃花源。畫好之後,如果學生願意,就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展示給全班同學看。

③ 製作知識積累卡:可以摘抄文中優美詞句,也可以把本節課的心得體會、學習的方法寫出來。

這一環節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把心中想象的“世外桃源”或者用心讀出,或者用繪出,或者用筆寫出,使課文蘊涵的美育價值在學生的讀、寫、畫中充分顯現出來,實現“美”的再創造,培養創新能力。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以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

六、課後延伸

現代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是爲了不教。”從認知心理來說,這是學習的必然,也是能力的延伸。因此我將通過佈置課後作業,把學生對桃源美的感受延伸至課外,開闊視野,瞭解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閃光的藝術魅力。具體說就是要求學生課後選讀以下詩作:《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花溪》(張旭)《桃源行》(王安石)。

說課稿集合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望海潮》。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望海潮》一課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這一單元共選取四位名家的詞作,重在品位、賞析宋詞的情思與意境。《望海潮》一詞是柳永青年時期的成名之作,重在表現杭州的富庶與繁華,其寫景壯麗,聲調激越,一反柳詞慣常風格。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高考詩歌鑑賞考查的內容主要是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xx實際,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詞的基本知識。瞭解作者。

2、能力目標

鑑賞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體察作者喜愛讚頌之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 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鑑賞領略詞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體察《望海潮》中作者喜愛讚頌之情。

課時安排:1課時

二、說教法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根據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原則和本課的實際特點,我採取了“指導誦讀、整體感知——反覆誦讀、品味語言”的教學法。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應用了啓發點撥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

三、說學法

現代教學論提出要轉變教學觀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於是我引導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初步鑑賞和評價詩詞的能力。學法指導具體如下:

⑴誦讀全文,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品味詩句,培養思維能力

⑶遷移應用,培養寫作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千年前的北宋詞壇,有這麼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他的詞在當時就是

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後的今天還在獨領風騷。他就是柳永。今天,我們就來鑑賞柳永的早期之作《望海潮》,走近青年時期的柳永。

(二)簡介詞的基本知識: 詞,產生於晚唐,興盛於宋,指一種可以合樂歌唱的新詩體。因詞是詩的變體,故又稱“詩餘”;因詞“合樂可歌,故又稱“樂府”、“曲子詞”;因句子往往長短不齊,故又稱“長短句”。

(三)接下來簡介柳永:柳永(約987—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晚年任屯田員外郎,後人稱他爲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稱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於書香仕宦之家,但多次應試不第,就寫了首牢騷極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鶴沖天》。“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當時他的詞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沒有幾天,柳永的《鶴沖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覆看着,吟着,越讀越不是滋味,越讀越惱火。特別是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點上。三年後,柳永又一次參加考試,好不容易過了幾關,只等皇帝硃筆

圈點放榜。誰知,當仁宗皇帝在名冊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時,龍顏大怒,惡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這首《鶴沖天》鑄就了他一生辛酸。從此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一生潦倒。長期出入歌樓舞館,靠爲她們填詞作曲維持生活。正由於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成爲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是當時知名度很高的音樂家。

(四)欣賞詩詞。

1、傳說金主完顏亮在讀罷這首詞後非常羨慕錢塘的繁華,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後來就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請大家一起朗誦《望海潮》,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詞中哪些內容可能會勾起完顏亮入侵大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呢?

2.聽《望海潮》朗誦。聽完學生自由發言。 示例1:“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杭州的地理位置優越,處在東南沿海,風光美好,曾經是歷史上三吳的大都會,自古以來都是繁華之地,有着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由此可以想見水陸交通十分便利,不像金國地處內陸,資源貧乏,交通不便。(除了貪慕這裏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還有沒有其他內容?)

示例2:“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垂柳含煙,薄霧如紗,彩橋似畫,人煙阜盛,千門萬戶門簾輕擺,怡然安詳。這是對杭州城的一個全景描繪,表現了杭州城街巷河道的富麗。作者以一遊客的身份陶醉其中,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示例3:“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高聳入雲的樹木圍繞江堤呈現蜿蜒迤邐之態,聲勢浩大的錢塘江潮波濤洶涌展示排山倒海之勢。我們分明感受到面對此情此景時涌動在作者內心的積極向上的澎湃激情。這是對錢塘江的特寫。“繞”“卷”兩字要重點賞析其妙處,形象、逼真。

示例4“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珠寶玉石遍陳於市,家家戶戶綾羅盈櫃,市民生活富庶,街市經濟繁榮。作者看到此景驚喜,豔羨,更何況本身就有入侵大宋野心的完顏亮呢!

示例5:“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湖的山水清秀美麗,有“天香飄萬里”的三秋桂花,也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十里荷花。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色彩豔麗,引人入勝。作者從時間和空間上在讀者面前鋪展開了一幅杭州西湖的迷人畫卷。(“一切景語皆情語”,流露出的是作者無比的喜愛之情。)

說課稿集合4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編寫童話》,首先,我對本課內容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

《 編寫童話 》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的習作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和閱讀了不少童話故事,這爲過渡到本組習作教學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本組的口語交際和習作沒有分開安排,是整合在一起,緊緊圍繞童話專題展開的,其編寫的意圖是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童話的魅力,感受童話帶給我們的快樂。

師:根據對本組教材的分析,結合着小學四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感受童話故事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激發編寫童話故事的興趣。

2.發揮學生的想象才能,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抓住童話的特點編寫童話。)

3.學會與他人分享,交流展示自己在童話故事方面的收穫。

師:本着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習作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抓住童話的特點編童話。

難點:通過童話故事說明一個道理或給人以啓迪。

過渡:本着有效的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原則,我把教學流程,分爲了3 步走:課前準備、課中上課、課後交流。先說課前準備。

四、課前準備:

1、提前一週佈置學生進我的雲空間書架,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初步瞭解童話的特點,並在微博上圍繞童話課題,對學生進行片段訓練。

2、接着,我把《編寫童話》的教學設計上傳到雲空間讀世界欄目,發動全體語文老師或同年級學生進行編輯或評論,最終形成定稿發表至雲空間,並收藏到課堂魔方。

3、然後在課堂魔方里對於一些細節問題我們再次商討,並且,我把提前預設的問題通過課堂魔方中師生交流、解疑答惑等欄目再次完善該教學設計,把學生順利引入課堂。

師:下面我說一些課中上課,也就是運用電子白板和雲空間課堂魔方來打造習作教學高效課堂的過程,即,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

(一)撥動情弦,思維點燃

1、由學生們都喜歡的“葫蘆兄弟”童話視頻故事引入,激起學生的興趣,撥動學生愛聽童話,愛看童話的情弦。

師(趁機點撥):哎,同學們心裏一定還裝着許多的童話故事吧,如、“哪吒傳奇”、“貓和老鼠”、“叮噹貓”等等,你還知道哪些童話故事?打開學生的話匣,讓學生盡情的暢談,大約在4分鐘後,師順勢點題:其實,童話一直陪伴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濃濃的童話情讓我們經歷了一段段美好時光,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童話天地,插上一雙想象的翅膀,在這神奇美妙的童話世界裏飛翔,讓我們也一起來試着編寫童話,看誰編的童話神奇有趣。(板書課題:編寫童話)

(二)放飛想象,思維碰撞

1、交流童話,感悟特點

師: 剛纔通過交流,老師知道同學們讀了很多的童話故事。那麼在這些童話中,你最喜歡那些童話故事?哪些事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故事爲什麼會這麼生動有趣、吸引人?在小組裏交流。

各小組代表彙報,初步領悟寫法。

2、童話引領,總結方法

教師課件出示《三隻小豬》進行點撥,達成共識:

(1)展開合理的.想像,採用擬人的手法,把物當作人來寫。

(2)編故事的時候要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行細緻刻畫。

(3)故事最好有一定的意義,從中你受到什麼啓發?。

(三)放膽試寫,思維聚集

1、課件出示溫馨提示

2、學生動筆作文,教師巡視。

(四)走進看臺,思維飛揚

同學們,“童話大看臺”現在開始了,請你用最熱烈的掌聲請出第一位表演者。

1、讀童話:生有感情的讀自編故事。

2、評童話:師出示評改要求,生根據評改要求先自評,接着同桌評,小組評,最後老師選擇有代表性的2至3篇習作進行重點評改,在潛移默化中滲透評改的方法。

出示評改要求:

⑴有無錯別字和病句。

⑵童話故事是否完整。

⑶想象是否合理有趣,情感是否具體生動。

⑷讀了後是否能給人以啓發。

3、講童話:生用情的講童話。

4、演童話:小組合作演童話。

5、課後把自己創作的童話故事上傳雲空間,跟家長、朋友分享自己創編的童話故事,並建立《班級童話集》。

說課稿集合5

一、說教材理解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新課標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中的一篇大家耳熟能詳的寓言。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xx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爲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年級組共同制定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鞏固已學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過程與方法: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促進學生領悟課文含義和感情。

2.通過想象青蛙和小鳥的第四次對話,培養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引導學生懂目光狹小,見識少,就會把事情弄錯的道理。

三、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各種形式讀課文,引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在讀中複習鞏固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試着比較合乎情理地想象青蛙和小鳥的第四次對話。

四、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觸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有了新課程的明確指導,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決定採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感悟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朗讀感悟”即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過程提高朗讀能力,培養朗讀興趣。在“讀——交流——感悟”的過程中,賞讀描寫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在朗讀中感受寓言的有趣,理解寓意鞏固新詞。教師適時點撥小結。

“情境表演”旨在創設情境,低年級的孩子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且注意力集中時間不夠。因此,始終使學生置身於寓言故事的情境中,我就是青蛙,我就是大象,我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讀課文之後的獨特感受以及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想象之餘引發學生較深層次的思考,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寓意。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教材理解,教學目標設置,重點難點的揣摩,以及對於學生年齡特點的分析,我們決定按照如下流程開展本節課的教學。

1.鞏固字詞,情境導入。

對於低年級孩子來說,如果能從課堂一開始便緊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就能延長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因此,我們選擇了低年級孩子最喜歡的開火車遊戲複習生字詞,以及情境式導入。讓孩子們從一開始就置身於故事情境,遊戲的世界。

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特點。因此在本課的導入環節中,我們着重設計瞭解題的過程。引導學生在遊戲中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爲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師範讀,整體感知。

許多知名的教育專家都曾經一再提出,語文的教學應從整體入手。帶領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縱然是低年級,也要培養學生對整體,通篇的認識。因此,我們在教學之初,設計了教師範讀,填空的'方式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朗讀感悟,體會寓意。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着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爲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彙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爲輔。在這個環節中,我們的設計針對低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以段落教學爲主,段落教學也體現了從整體入手。集中注意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一步,以學生貼圖遊戲的方式教學第一部分,幫助學生理解小鳥和青蛙所在的不同位置。結合圖文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這一點非常關鍵。正因爲所處位置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結果。理解“井沿”,並舉實際例子,讓學生結合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如:碗沿、河沿等幫助學生理解“沿”的意思。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第二步,直奔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也就是課文的2-7自然段。首先讓學生自由讀2-7自然段,說說小鳥和青蛙一共有幾次對話。以此體現段落教學從整體入手。接着,讓學生與同桌合作,練讀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然後,在彙報中,跟隨學生的閱讀期待,按順序引導學生理解三次對話中的關鍵詞句:

A.第一次對話中引導學生想一想,小鳥爲什麼會又累又渴,從而深挖一百多裏這個距離名詞。讓學生體會小鳥飛了很遠,並讀出又累又渴的語氣。在這個環節中,我們設計了一個按點。檢查學生區分“渴”和“喝”這兩個形近字的讀音。利用齊齊樂幫助學生區分易混淆的形近字,體現語文的工具性。

B.第二次對話的朗讀指導是這個段落的重點。我們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說大話”“無邊無際”和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標點符號“!”和“?”指導學生的朗讀。並通過齊齊樂互動教學軟件幫助學生理解反問句“還用飛那麼遠嗎?”在課文中的意思是表示不用飛那麼遠。最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用小紙筒模仿青蛙井底看天,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青蛙的觀點來由。這樣的教學設計,意在引導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因爲所處位置的不同所以對天的大小產生了不同的看法,進一步理解xx的寓意。並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抓住關鍵詞,留意標點符號的方法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滲透。

C.第三次對話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年級組引發了激烈的思維碰撞,我們就到底應不應該抓青蛙和小鳥的“笑”討論了很久,我們一方面認爲應該抓青蛙的笑中流露的自以爲是,小鳥的笑中流露的誠懇勸說進行朗讀指導。另一方面又擔心如此深挖沖淡了重點。所以這個環節還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給予指導。

第三步,小結三次對話,體會寓意。這個部分的教學,是整節課的難點。前面的朗讀指導和理解指導在一定程度上是爲了這個環節作鋪墊。我們設計了“讀了課文,你是想當小鳥還是想當青蛙呢?爲什麼?”這個開放式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理解了青蛙所處的位置和青蛙的自以爲是造成了青蛙目光短淺,而小鳥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飛翔,因此纔會見多識廣。學生理解到這個程度也就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在學生理解了寓意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再讀課題,理解坐井觀天的深層含義。比喻眼界很渺小,見識少。

4.展開想象,讀寫遷移。

在這個環節中,我們設計以小作家這個詞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續編故事的慾望,並在書本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創造。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在激發學生學完課文以後寫的興趣,發展創造性思維。

5.總結全文,昇華寓意。

這個環節的設計我們是希望在教學結束的時候總結歸納寓意,並昇華到指導孩子們的生活態度,起到爲全課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爲一體,本着板書爲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們利用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理解課文,提示寓意,板書如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