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精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十篇

精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3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語文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十篇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老人與海鷗》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位普通的老人與海鷗之間建立起來的深厚情誼。文章雖篇幅較長,但結構清晰,課文所展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兩幅動人的畫面,更是那無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後的感動。

本單元的文章主要從不同的角度寫了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感人的故事,《老人與海鷗》這篇文章是本單元的首篇課文,它起着領航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領悟人與動物之間的真摯感情,同時還要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爲後面課文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與海鷗對老人的感情。

2、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三)教學重難點: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情的把握,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通過朗讀、想象,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情誼。

(四)教學難點:揣摩作者是如何將海鷗與老人之間的真摯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

  二、説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五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課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閱讀的方法。我班學生有的思維較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課堂上能發表個人的見解。課文和學生的生活很貼近,利用學生的已知和生活經驗,從學生的讀書感受出發,長文短教,懂得人應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

  三、說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育倡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學法上我設計整合全文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學生用質疑法閱讀課文,運用勾畫、批註、圈化、朗讀、想象的方法,品味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感受人與動物的親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對知識的接受,點燃他們熱情的火花。

本篇課文感情真摯,文字流暢,課文中描寫老人、海鷗的句子寫得非常生動傳神,特別適合學生讀中感悟,因此在教法上我採用以讀帶講法、以讀悟情的方法,將朗讀和體會結合起來,在學生品味理解課文後適時指導學生朗讀。寫應成爲閱讀教學中不該淡出的環節,讀寫應有機結合。因此,我在教學中趁熱打鐵,

進行了讀寫結合,在學生充分品讀感悟的基礎上,安排學生小練筆。讓學生把在學文中的真情流露記錄下來。又配合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來渲染氣氛,讓學生通過形象、直觀的畫面體會出老人與海鷗的深厚感情,激發學生讀文時的感情的表達。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上的是《老人與海鷗》第二課時。爲了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的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入,奠定情感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2、認讀詞語,能用上其中的幾個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以複習導入的方式進入新課,開門見山,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進入課文,收效良好。

(二)品讀課文,感悟深情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因此,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採取了以讀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

1、我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帶着要求快速瀏覽課文,找到課文中描寫老人與海鷗關係的句子,寫下自己的感受。

2、研讀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從以下幾方面去體會:

(1)老人喂海鷗的細節描寫,引導學生能夠抓住老人和海鷗的動作的詞語來體會,在感悟中,注重讀議結合,要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讓學生真切地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情感,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默契。從而落實了教學目標,突出了教學重點。

(2)老人呼喚海鷗、談海鷗的句子,讓學生能夠抓住老人的神態、語言來體會,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 。

(3)老人的外貌描寫的句子,教師補充材料,讓學生體會到老人對海鷗那種無私的愛。讓學生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動人情景。

3、研讀第二部分,感受海鷗對老人的情。

重點研讀描寫海鷗的三處句子:思考:海鷗們在幹什麼?它們爲什麼會這樣做?

這一部分學習,老師無需做多大講解,因爲學生們早已瞭解老人與海鷗之間建立了深情厚誼。感受海鷗的靈性。當老人每天都來照顧它們時,它們對老人產生了感激之情,當老人去世時,它們是多麼的不捨,它們爲老人舉行葬禮,爲老人送行,正是這些海鷗們悲痛的表現。重點是指導讀出感情。

[設計意圖]本篇課文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學中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在生生交流的思維碰撞中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及海鷗回報以老人的愛,在引導交流體會的同時,相機指導學生讀好有關的句子和段落。說感悟和朗讀有機結合,讀體現悟,悟促進讀。

三、想象寫話——深入品味老人與海鷗至死不渝的親情

(1)假如你是一隻老人曾經餵養過的海鷗,面對天堂裏的親人——老人,你會對他說些什麼

(2)假如你是天堂裏的老人,回憶與“兒女們”海鷗相伴的一幕幕,面對悲痛欲絕的海鷗,你會對它們說些什麼?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時昇華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悟,讓學生讀懂作品,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主旨,領悟真諦,通過超越文本的讀書讓學生變得智慧、變得美麗。

  四、總結話和諧,激發和諧情

1、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圍繞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情誼寫具體的?

2.學了課文,大家悟出了一點什麼小道理?

  五、作業檢測 拓展延伸

1、把自己認爲值得積累的詞句摘抄下來。

2、課外閱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軍犬黑子》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設計意在使學生用心靈頌讀,用心靈傾聽,用心體驗,用心靈表達,“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使學生們帶着收穫,帶着思考,帶着信心,走向新的課堂,開始新的探索。

板書設計

老人與海鷗

老人喂海鷗 情深深

老人談海鷗 情濃濃

海鷗送老人 情切切

[設計意圖]本板書設計彰顯了行文思路,凸現了文章主旨,畫龍點睛地濃縮了文章的內容。

  五、說預期效果

課堂上努力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在學習習慣上養成不懂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閱讀中讓學生能抓住老人的動作、神態、語言等體會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抓海鷗的動作感受出海鷗與老人的情,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等體現人物情感的寫作方法。在情感上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的情意,讓他們也能真心地去愛護動物。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上(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竊讀記》(板書),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六個方面作進行具體的闡述。

說教材

《竊讀記》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五年級第一組課文的第一篇課文,節選自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作品,該組以我愛閱讀爲主題展開。

本篇精讀課文以竊讀爲線索。表達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這一中心思想,清麗平實、生動細緻地描繪了作者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讀書的樂趣,符合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得到情感體驗,同時在品讀課文中,我們能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小女孩竊讀時的擔憂、恐慌與痛苦,體驗到驚喜、快樂與滿足。這正是竊讀的百般滋味。文章中充滿着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能使學生受到感染,激起他們的閱讀興趣,體會到文中豐富的情感以及學習的快樂。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課文的思想內容出發,依據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和訓練項目,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字;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現我竊讀時的複雜心情;

3.感悟作者對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聯繫生活實際懂得你們是吃飯長大的真正內涵,並熱愛讀書。

4.學習作者通過對人物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生動。

2.圈劃並有感情的朗出作者讀竊讀時的心理、動作描寫的語句,體味竊讀的滋味。

難點:1.揣摩作者竊讀時的複雜心理,感悟作者對書本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這一思想感情。

2.在體會作者的熱愛讀書中,也受到感染、得到啓發,感受書本的無窮魅力。

 說教法、學法

爲了高效率的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結合教材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的教法歸納如下:交流感受法,引導法,情感朗讀理解法,關鍵詞句分析法。學法歸納爲自讀自悟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想象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準備:爲了更好地實行預設的學習目標,我和學生做如下準備:

教師:分析教材準備教學資料,如課件

學生:發動學生蒐集整理名人讀書時的故事或關於讀書的名人名言,並讀一讀

說教學過程

在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之後,我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教材、課文的特點,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爲主旨,讓學生在朗讀、探討、交流,感悟中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得到思想的啓迪。

一、感受交流法

從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感受導入,將本單元的單元目標巧妙的牽引出來,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明確了本科的學習目標。

在一篇說課稿中,教學過程尤爲重要,因而導入的設計也至關重要。富有情趣的導入,就像在師生之間架起的溝通的橋樑。通過這座橋樑,師生的心會更接近。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跟書本也更親近,使學生更願意去學習這篇課文。正如俗話所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就如寫作文也提倡鳳頭、豬肚、豹尾,無不體現開頭的重要性,體現萬事開頭難這一特點,於是設計感受交流導入法,引領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的情境。

二、緊扣題眼,突出重點

圈劃關鍵字竊字,進行具體的講解。

我們都知道,竊大都表現大都表現的都是貶義詞,現實生活中大都爲錢財、爲自身利益而自私的竊取別人的東西,你們聽說過竊讀嗎?(板書:竊讀記)那文中的竊讀又是否是貶義詞呢?讓學生在默讀過程中思考問題。

三、探討交流,精講點撥

帶着對課題的疑問,讓學生自讀自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並加以思考,文中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句子,應讓學生在找出句子的同時,在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其存在的真正內涵,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傳神細膩。小組內交流討論,綜合討論結果和疑問,在班內交流彙報,集體解決問題。新課程倡導,要尊重學生的需要,改變教與學的方式,着眼於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而達成這些目標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環節設計充分體現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的改變,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激活他們的思維。

再根據學生認知特點,有些詞句理解的還不夠透徹,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多媒體出示對學生來說較難理解的語句,適時進行點撥。

四、整體把握,情感昇華

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後,結合生活實際,仔細揣摩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並受到啓發。吃飯長大,是指身體對物質的需求,讀書長大,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纔是健康的人。教育學生從小就要熱愛讀書,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引導生體會讀書的重要作用,及閱讀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

五、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結合生對課堂練習的回答,作出小結。在回顧課文內容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薰陶,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習慣。布臵課外實踐:

組織學生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讓學生自己組成小組開展活動,蒐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

課堂學習的目的是引向課外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正是爲了達到葉聖陶先生提出的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要求。另外,這樣設計還能夠溝通課內外,利於把語文學習跟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並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說板書設計

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審美情趣,能簡要地概括出文章的內容,做到了言簡意賅,一目瞭然。

快樂懼怕

竊讀

這一板書設計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巧妙。從橫向看,兩個是完全相反的詞語;縱向看,兩個又緊密聯繫在一起了,因爲這是竊讀的滋味,點明瞭主題,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突破難點。

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指導思想,針對課文的特點和單元訓練要求,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強對學生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海上日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S版教材第九冊的第7課,是一篇寫景文章。通過對海上日出景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課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觀察順序來記敘的。課文描繪了晴朗天氣時日出和有云時日出兩種景象,而有云時又分雲薄和雲厚兩種現象進行描寫。

《海上日出》所在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閱讀課文,注意作者是怎樣觀察大自然的,並想想文章採用了哪些表達方法”。所以本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多讀感悟課文。讀的形式多樣,可以默讀、自由讀,也可以小組內互讀。通過讀,讓學生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而難點在理解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上,抓住重點詞句,想象畫面,感受海上日出的美麗壯觀,培養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

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項目和課文的重點難點,制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含第一課時):

1、 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正確讀寫。(知識與技能目標)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知識與技能目標)

3、 探究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事物的方法。(過程與方法)

4、 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本課的教學時間分爲兩課時,第一課時的任務是初讀課文,瞭解海上日出的全過程,理清層次,學會本課生字詞,初步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第二課時的任務是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掌握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同時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背誦。

下面說說我參賽的第二課時的教法、學法。

 二、說教法

針對學習目標,結合學生實際,我採用“情景激情——想象敘述——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文中的“太陽像負着什麼重擔似的,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到了最後,它終於衝破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這些語句是從動態描寫說出了日出的緩慢。單憑教師的講解,很難讓身處山區很少見到海的學生們理解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更體會不到作者要抒發的情感。所以,我採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視頻,這種直觀的電教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對美的薰陶,較容易突破教學難點。

本冊教材說明中指出:“特別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教學時應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並在朗讀的過程中加以理解。”我對2至5自然段中的重點句子按以上的要求讓學生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以上幾種方式交替使用,不斷刺激學生大腦的興奮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看、說、讀、想”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任務。“看”是欣賞日出美景,“說”是說出自己理解的內容,“讀”是讀文中的重點語句,“想”是想自己對內容的感受。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原則。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情景激趣。

爲更好地銜接教學內容,我先讓學生自由說說上節課學過的內容,說說自己想象的畫面,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再引導學生:“請同學們來看一段畫面,想想你們想象的是這樣嗎?”適時出示海上日出過程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讀議結合,探索求知,昇華情感

在引導生理解課文內容時,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挑選自己喜歡的詞、句、段,反覆朗讀,默讀,說說你爲什麼喜歡?你是怎樣體會海上日出的壯觀的?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各抒己見,可以用畫畫的方式,或者讀課文,或者用自己的語言說。這樣會極大發揮學生各自的優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時,我向學生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並適時演示課件相應的畫面,用觀察畫面指導學生朗讀,就能體會作者當時的那種喜悅心情。通過讓學生多讀感悟課文,體會作者感情。最後,我再採用一段海上日出的朗讀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體會情感,朗讀背誦。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出作者當時欣喜的感情。而指導背誦時,先讓學生自由交流以往背書的方法,再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背誦。

《海上日出》這一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通過“偉大奇觀”這個詞,分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三個方面,結合顏色、動態及雲中情景來表現。這樣的板書設計用較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知景色的壯麗。

(三)拓展延伸,培養能力。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展示一段我在網上製作的日出視頻,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日出美景,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增強欣賞能力,陶冶情操。我們地處山區,課後讓學生觀察自己家鄉的日出,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練練筆,寫一篇小作文。

 五、說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首先,我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彙報收穫,不牽着學生鼻子走。其次,在學習時,學生或圈或畫,或讀或說,體現了個性化行爲。最後,讀議結合,深化認識,感悟文章。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都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特點。

 六、說課後反思(略)

  附:板書設計:

日出前 淺藍 紅霞

海上日出 日出時 紅得很 可愛 偉大奇觀

雲薄 透過 直射

日出後 有云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鳥的天堂》是長春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版的課文。課文記敘了作者和他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作者遊覽的順序記敘的,先寫了作者和朋友們划船出去遊玩;然後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景象;接着寫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到的景象;最後寫了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讚美。根據本冊教材的編排,本組訓練重點是“事物的靜態和動態”,在設計本篇課文的教學時,圍繞重點訓練項目制定如下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三個生字:梢、暇、戀。

(2)學會本課幾個新詞:留戀、展示、顫動南國、應接不暇。會用“應接不暇”、“陸續”造句。

(3)理解本課重點句:

①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棵大榕樹,樹幹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②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③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1、能力培養目標。

(1)訓練學生學習按作者遊覽順序理清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靜態與動態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以及閱讀、思維能力。

2、思想教育目標。

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薰陶。

  三、說重點、難點。

1、說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作者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2、說難點。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2)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3)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根據教材的編排和本文的重點、難點,教師在教學中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三、說教學方法

1、說教法。圍繞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設想:

1、在教學形式上,採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

爲了把學生帶到課文描寫的情境中,我通過形象的語言描述和多媒體錄像,設置了以下兩處情境:情境(1):伴隨着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的錄像片斷,使學生進入“我”欣賞大榕樹的情境中。情境(2):伴隨着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上羣鳥紛飛的錄像,使學生進入“我”欣賞鳥兒的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2、把質疑問難貫穿於教學的始終,培養學生帶着問題學,針對問題學,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在語言文字訓練中,讓學生讀、思、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詞語訓練中,用解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讓學生把詞語置於具體語境中,體會其內涵。把詞語教學與對課文的理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學生對詞語的感知能力,有利於今後遷移運用。

4、寫一份廣告詞,向他人介紹“小鳥天堂”的景色。開發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鼓勵學生創新。

  四、說學法。

在教學前,教給學生用“讀、劃、思、議”的方法認真預習。通過讀,讓學生有所思,再思考之後,劃出重點句,議出文章的訓練難點。

在學習中,藉助配樂朗讀,運用圖文對照的方法,理解課文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

  五、課時安排。

根據上述內容,本課安排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設疑、析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遊覽順序。教授學習方法,完成課後第一題;第二課時,從中心句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深入理解課文,瞭解作者描寫靜態和動態的方法。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課後第二、三題;第三課時,圍繞重點內容,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完成課後第四、五題。

  六、說教學過程

(1)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沒看到一隻鳥看到了什麼?

(2)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樣描寫榕樹的?

在學習中,教師藉助投影讓學生理解“枝幹又生根,有許多根垂到地上”的景象, 弄清 “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體會榕樹的茂盛。想象樹葉綠得耀眼。綠得發亮。充滿活力,從而感受榕樹的蓬勃生機。在學習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之所以會有的這樣的景象。是因爲南方氣候溼潤,加上榕樹正處於生長旺盛時期,所以枝繁葉茂,每片葉子都充滿生機。

在學習這一部分時,引入作者的描寫方法------靜態描寫,教學中設計下述問題:

(1)你讀懂了那些描寫榕樹的詞或句?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

(2)這些詞句都說明了什麼?是什麼描寫方法呢?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出示圖畫投影片,讓學生看榕樹近景,再出示描寫榕樹的詞句投影片,引導學生體會榕樹之“大”,說明生長年代已久遠。在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體會,並及時指導朗讀,從而使學生體會到靜態描寫的方法。完成教學目標中的理解重點句子的(1)(2)和能力目標。

  三、結方法,放手自學。

在教師引導點撥學習了靜態描寫之後,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運用總接觸學習方式、法,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劃出重點詞句,同學間互相討論、思考、議出疑難問題學習作者動態描寫的一部分。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引導:

(1)作者的感受怎麼會發生變化?爲生麼兩次看到的景象不同?

(2)和寫榕樹比較,作者寫鳥採取了什麼方法?

(3)本文最後一句話中,第一個“鳥的天堂”爲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爲什麼不加引號?

通過上述問題讓學生自學動態描寫,體會衆鳥紛飛,大小不一、顏色各一、動作千姿百態,有的飛,有的叫。有的拍翅膀,使人應接不暇的熱鬧場面,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中,教師藉助電教手段,播放衆鳥紛飛的錄像,加深學生體會從靜到動的壯觀景象。學生課文之後,進行配樂朗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思想教育目標。

  五、再讀全文,遷移深化

《鳥的天堂》是本組中的第一篇課文,要真正落實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師藉以配樂朗讀外,再自己從反覆品讀中體會,從電化教學的觀看中對比,體會作者抓住榕樹靜止不動的特點進行靜態描寫,抓住鳥兒活潑好動的特點進行動態描寫,這一靜一動互相映襯,突出了“鳥的天堂”的美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

  六、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既可以概括課文內容,有突出了重點,便於學生記憶,符合小學六年級學生的特點。

12、鳥的天堂

榕樹 枝 幹 根 葉(靜態)

鳥 形 色 聲 姿 (動態)

  七、 自選練習

教師出示以下不同形式的練習,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任選其中一項,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課中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來;

2.畫鳥的天堂:根據文中描寫的情景來畫鳥的天堂,可插入簡短的文字說明;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猴王出世》是根據我們非常熟悉的古典名著《西遊記》第一回改編而成,作者用凝練的古白話文爲我們講述了一個早已家喻戶曉的故事: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隻石猴,這石猴與羣猴玩耍時,因敢於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羣猴拜爲猴王。石猴的形象,孩子們早已耳熟能詳,但是他們大多是從影視或者圖畫書上看到的,所以本課不是通過解讀文本建立形象,而是通過解讀文本,來實現頭腦中原有形象與文字的融合。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2、瞭解石猴是怎樣出世的以及它成王的經歷。

3、體會石猴的性格特點,感受其形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反覆吟誦、感悟、探究等教學策略,讓孩子們品詞析句。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體會石猴的性格特點,感受其形象。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根據教學目標的確立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做了如下教學設計,下面我將教法、學法融合起來進行說課。

在第一課時裏,我和孩子們初讀了課文,將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並通過聯繫上下文、查字典、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解決了課文中難懂的字詞。例如:“瞑目、甲子、洞天、滔滔不竭”等。在此基礎上,還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成了兩部分,理清了文章脈絡。

  教學設計:

一、整體回顧課文

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對課文的整體回顧,不僅能培養孩子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很快走進文本,爲後面賞析課文做好準備。

二、品讀感悟課文,解讀人物形象

本節課我設計的中心話題是:石猴是從哪兒來的?石猴能成爲猴王,憑藉的是什麼?在課文中劃出相關字、詞、句,並做出批註。再想象當時的情景,有感情的讀一讀。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說教材教法】

我通過精讀課文,理解內容,主要通過展示圖片,帶領學生走進課文場景,想象作者描寫的景象,感受作者小時候搖桂花的樂趣,體會文中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以及作者和母親濃濃的熱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有意注意保持時間短,自制力較差。他們的注意力最長只能堅持10-15分鐘左右,大腦就會出現階段性疲勞。如果學習只是單調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將會使他們的興趣蕩然無存,課堂上表現爲無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專心學習的好習慣。)

【說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導入新授

1.第一部分的教學,我在上課一開始就引入了課文的作者,琦君的資料:琦君1949年離開家鄉,身在他鄉,他卻十分思念自己的故鄉的桂花,從而引出。作者在課文開頭的一句話“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第一部分的教學也是圍繞這句話展開,讀讀這個部分,想想爲什麼愛桂花,從而引出桂花香和搖花樂,兩個教學板塊。

(在課堂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由於年齡小自制力較差,教師授課時往往許多學生的注意力沒隨着教師的思路動,而是無意識的想別的事情去了。如果教師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的主要形式。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注意力容易過多的分散。這時需要老師當機立斷,簡潔高效地找準切入點進行教學,減少學生由於過多的分散注意力而影響學習效果。)

2.感受桂花香,我主要是採用品味兩句重點句子,桂花不與繁花爭豔,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和桂花開的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重點抓住“迷人,浸等”感悟桂花的香氣。這裏我採用讓學生看着課件出示的提示(自讀要求),進行自讀,自己劃句子,品讀。(在課堂中,由於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分散了學生的精力,也降低了注意力對學習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在恰當的適合,運用適合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確方法,提高注意力,最終提高課堂效率。)

我把教學重點放在教學第三自然段,

1.課文第三節的第一句:“搖桂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一個“纏”字既寫出了作者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同時又把兒童對大人的糾纏耍賴的特點表現出來。學生讀文後,我問“老是纏着”是什麼樣的心情?學生:“期待的心情、希望的心情、迫切心情。……”接着,我讓學生試着練習讀,把這種期待與迫切的心情讀出來。爲了理解“纏”這個詞,我用情境導讀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起來就比較到位。

(中年級學生雖然已經脫離了低年級孩子的好動的特點,但是在長時間的高強度的注意力下的學習,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疲倦感。這時候他們就需要在一些課文的場景中,用表演的方式舒緩學習的高度緊張感。這也是從另外的角度來提高學習注意力和提高課堂的接受力。)

2.課文的第三小節重點是搖花樂片段的品讀,感受搖花樂,通過讓生自己找句子,讀句子在感悟中讀出美。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可以體現出作者搖花時快樂心情的詞句:“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你是怎麼搖的,。同學們邊讀邊表演,使勁的搖,用力的要,搖出了喜悅,搖出了幸福。讓學生帶着歡樂的心情讀文,這樣學生就自然理解了。②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讓學生看着畫面想象分別落到了哪裏,肩上手心頭上腳上這就叫滿頭滿身,這是我調動了孩子的親身體驗,想象如果你的身上各個部位沐浴着這紛紛飄落的桂花雨,你是什麼感受,隨機讓學生練習說話,從而想象作者當時的歡樂情景。突破了這一教學重點。

接着向學生明確,沐浴着桂花雨的繽紛,享受到桂花雨帶來的快樂的除了是作者,還有父親母親,父親和母親用各自的方式表達了對桂花雨的喜愛。我讓學生分角色來讀母親和父親的描寫。在母親描寫,抓住母親的幾個動作,“洗近雙手,撮“來體會母親小心翼翼的動作是愛桂花,珍稀桂花的表現。父親的描寫。重點是體會他的那首,口占一絕。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詩中的意蘊。父親的詩道出了桂花雨不僅搖來了童年的歡樂,還有全家的喜悅,還有全村的豐收。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像並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標準逼真的情境朗讀,悅耳的音樂背景,有趣的益智遊戲,把學生帶入了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進取,使學生願學、樂學和會學。在聲情並茂的情景中現在網絡無所不有,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課件,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化無聲爲有聲、化靜爲動、變難爲易,使他們在快樂中獲得了知識,接受了教育,提高了能力。)

母親的那句話“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裏的金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單單讓生說是很難說清的。我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爲什麼?家鄉院子裏的這棵桂花樹,凝聚着母親的歡樂,母親的辛勞,也有母親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這種感情是不會因時因人因地而改變的。又通過說話練習引導學生體會到這是琦君母親對故鄉的讚美、對故鄉的思念)此時此刻,學生再去讀母親的話,自然會產生深深地情感。

(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造成了課堂注意力分散,課堂效率不高。教師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與情感體驗的展開,不但可以引起學生注意,激發求知慾,及時反饋和調控教學節奏,而且還能增強師生的感情溝通,強化學習重難點,達到開發學生思維能力和靈感智慧的目的。陳瑞老師在評價中應用南風效應和羅森塔兒效應來應對課堂中注意力不集中現象。南風效應用就是溫和的方法處理一些事情,會比強硬的手段更有效。羅森塔爾效應---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是因爲人們的頭腦中事先就存在着一種定勢,這種定勢給人以心理暗示,影響別人的表現。)

最後一部分我把琦君在鄉愁中的一段話搬到了課堂中,讓生好好的品讀,感受作者心中的思鄉情。昇華課文主題。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以及在座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的是《富饒的西沙羣島》這一課。

  首先,我來說一下教材: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魯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的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句,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羣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特產,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羣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而具體。

  下面說我的教學目的與要求: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重點,結合學生的智力和年齡特點,我首先確定了教學目標:

1、認識“饒、嶼”等14個生字。會寫“藍、懶”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2、瞭解我國西沙羣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有感情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能在讀中想,讀中悟,有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理解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繫。

  說學生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和富饒,感受西沙羣島風光的美麗;二是學習課文裏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對平頂山的學生來說:對西沙羣島一帶海水顏色鮮豔、異常美麗缺乏實際的感受;對海里魚的品種、數量之多以及其他豐富的海域物產,也大都缺乏感性認識。因此這些都是本課的難點。爲突破這些難點我採用了多媒體教學

  再來說我的教法:

由於智障孩子接受能力較差,以及課堂容易分神等學習特點,所以,我採用直觀教學法和閱讀理解法來進行課堂教學。

一、直觀吸引,激發學習興趣

觀看有關西沙羣島、海底世界的圖片、錄象。強化學生的直觀效果。當學生從屏幕上欣賞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便由衷的發出了感慨“大海真美,真漂亮!”以此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和學習的興趣。觀看了圖片、錄象,學生大腦裏已經形成了一些印象,對接下來學習課文有很大的幫助。

二、細讀品味,理解文章內容

“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智障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多讀,更要變着花樣讀,激起孩子讀書的慾望。所以,除了採用個別讀、齊讀的同時,我也運用了比賽讀、配音樂配畫面讀等多種方式,把學生帶進文章意境中,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讓孩子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加深對課文的領悟理解。

  我的教學流程是:

一、激情導入,感悟海底的美麗、富饒

伴隨背景音樂,引導學生觀看一段錄象: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戲的魚羣,披甲的龍蝦,美麗的珊瑚,龐大的海龜。。。。學生一邊觀看這些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邊聽我的導語,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繽紛的神奇世界之中。此刻,我抓住時機,說道:這就是富饒的西沙羣島,同時板書課題,導入新課。這種運用現代媒體手段,創設意境,由畫入文的導入方法,促使學生產生渴望學習的內趨力,形成學習衝動的教學效果。

二、分段朗讀,從讀中理解課文

智障孩子不如智力正常的學生的接受能力強。所以,我班的孩子,一節課大概學習1—2個自然段。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時候,我從兩個層次入手:〈1〉你從哪兒看出海水五光十色?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讀,明白課文具體描寫了海水的各種顏色,有深藍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着。學生把這些詞句聯繫起來,想象海水呈現的各種顏色互相交錯的景象,就比較具體地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了。〈2〉思考:海水爲什麼會五光十色呢?引導學生理清第1、2句與第3句之間的因果關係。爲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因爲海底有(高聳的山崖),又有(低陷的峽谷),所以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懂得海水的顏色與海面的深淺息息相關,感受祖國南海優美迷人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班裏只有11個學生,所以我有充足時間對孩子進行個別輔導。在分段學習的時候,我不但注重孩子的讀,更注重孩子的說。雖然智障孩子比正常孩子要差一些,但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同樣的豐富多彩。我會讓每個孩子都說說,你讀了之後,都明白了什麼?程度好的孩子,可以完整的說出各種物產和美麗景色,程度差的學生,連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引領着他,我說一點,他補充一點,慢慢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這就是我校一直倡導的個別化教學手段。

三、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課文的中心思想。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整節課都用來學習課文,孩子容易失去興趣。所以,在課時進行三分之二的時候,我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讓孩子通過玩,來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我將學生分成兩個尋寶英雄隊(即太陽隊和月亮隊),對西沙羣島進行一次考察大比拼。看哪個小隊說出的西沙羣島的物產最多,除了文中說的,你還能說出其他的嗎?這個時候,孩子一下子就亢奮起來了。大家都躍躍欲試,爭先恐後的說起來,使課堂氣氛頓時進入了高潮。通過這個小競賽,不僅讓學生在玩的同時,更牢固的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也對所學的內容有了更深一步的延伸和拓展。

各位評委,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衷心地感謝大家!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我的“長生果”》。希望各位老師多指教。本單元以“創造的樂趣”爲主題,所選文章處處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或引導學生體驗創造的樂趣和感悟創造力的來源,或引導學生認識創造力的表現和掌握創造的方法,或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它們帶給學生的不僅是思想觀念上的衝擊和思維方式上的轉變,還有耳目一新的情感體驗。

我將本文的說課按照:說教材地位及教學目標---說教材的重難點---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評價---說教學設計,這六個環節來展開說課。

一. 說教材地位及教學目標

《我的“長生果”》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以一種娓娓交談的方式,用樸實的話語,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經歷和讀書收穫,真誠抒寫了閱讀和寫作帶給自己的愉悅。字裏行間融注了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真實的體驗和感受,給人思考和啓迪,其激發學生創造慾望的“廣告”作用,地位可見一斑。

根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五年級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據標誌性的詞句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內容要點,在聽說雙方互動過程中,增強知識的篩選能力。

(2)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體味字裏行間流露的真情實感,感受散

文“形散神聚”的魅力。

(3)通過刪減,調序,改換,勾連等方法,引導生學自主品析,並在一定基礎上進行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2.情感目標:

(1)聯繫自己閱讀,寫作經歷和生活實際,暢談感受和收穫。感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

(2)體悟閱讀與寫作對於個人的成長,社會人生的價值意義,藉以激發學生提升心智,豐富生命,完善自我。

二. 說重點難點

本單元的主題是“創造的樂趣”,葉文玲在本文中娓娓講述了創新寫作給她帶來的樂趣。編者其意,旨在希望讓閱讀帶給學生一點思想觀念上的衝擊,一些思維方式上的轉變。故而,結合單元目標和本文特點,我將本文的重難點確定爲:

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味字裏行間流露的真情實感。

難點:結合自身體驗,暢談學習本文的感受和收穫。理解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的道理,並能進行創造性的寫作。

三.說學情

我們的學生是山區學生,語文基礎較差,尤其體現於學法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前面三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初具賞析和品讀一般文學作品的能力,並能結合文本談自身的閱讀體驗。但能否將體驗昇華進行創造,這又是本單元一個挑戰。

四、說教法和學法

《綱要》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根據我們學生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初中生的認識規律,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指導思想,爲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採用以下教法:

誦讀法:“三分散文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教師示範朗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品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美語言和意味,藉此落實教學目的。

提問法:爲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對短文整體的把握能力,我設計了若干個問題在學生反覆朗讀中適時拋出,有利於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最後又通過互動設計板書表現出來。

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練習法: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我設計一些課堂練習,運用練習教學法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課標》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葉聖陶先生也指出:“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爲善教者也。”因而,學法方面我採用“導—思—討論—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朗讀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4.練習法:主要是進行創造性的表達(口語和寫作)。

五.說教學評價

主要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

採取這種評價相對及時,以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優點作出肯定,如:“我們班又多了一位文學家!”“你的回答有創意!”“大家鼓掌歡迎,希望你再接再厲!”對學生回答的不足之處加以提

點和修正,使其能揚長避短,更有利於學習。

六.說教學設計

(一)趣味引入,懸念入題。(從學生喜愛的神話故事人物輕鬆導入,激起學生興趣,調動全體進入學習氛圍)

(二)自讀自悟,整體把握。(《課標》中明確提出,學生要“要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此環節的設置意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齊讀,明確“長生果”的喻意。

2.個讀,理清文章思路(“我”的讀書經歷和讀書收穫)。

3. 輪讀,積累優美詞句。

4.範讀,重點品讀1,2節。

(三)批註精讀,體會情感。(重點突出,合作探究精神的培養) 討論和圈點勾劃:

1.作者爲什麼把書比作“長生果”?文中哪些詞句(字裏行間)體現出我對書的喜愛?請把你的理解或感受批註在旁邊。

2.書對作者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信息的歸納整合)

3.對此,你是怎樣理解文題的?那把它更換爲“我愛讀書”,或“閱讀對我的幫助”。。。好不好,爲什麼?

4.作者由閱讀而獲得了怎樣的寫作體驗(創造的樂趣)?你有過同感嗎?請你也談談。

(四)能動創造,享受樂趣(難點突破,創新精神的培養)

1.聯繫自己閱讀,寫作經歷和生活實際延伸體驗,暢談學完本文後的感受和收穫。(再次體悟作者的感受,提升對閱讀,寫作及人生的認識)

2.“我也能!”仿寫:

書,是人類文明的“長生果”;書,是-----------

3.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

4.創造性表達:

①.口頭創作故事:“有一天,我在街頭漫步,突然看到**同學(男)

②.小作文:《由“男子漢穿裙子”想到-----》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金蟬脫殼》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課文主要介紹了自然界的神奇現象以及偉人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甚至爲之獻身的精神,學習這個單元,能夠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真細緻地觀察周圍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並進而培養出做事認真細緻的習慣。

《金蟬脫殼》這篇中,作者用精妙的文筆清晰細膩地爲我們呈現出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對金蟬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後三個不同時期金蟬的行爲作了詳細敘述,在對關鍵場面中動作的描寫都各有特寫,字裏行間充分洋溢着作者對觀察到金蟬脫殼過程的喜悅以及對大自然神奇的熱愛與讚歎之情。

學習這篇課文,不僅可以積累一些生字詞,瞭解到大自然中類似金蟬脫殼等現象的神奇,從中得到強烈的震撼,還能學習到作者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態度,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啓發:只有觀察得認真細緻,才能寫好。

1.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基於對教材結構和教材內容的這種認識,結合着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本課我確立了三個教學目標:

①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本課中的10個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②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③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樂於觀察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精神。

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掌握金蟬脫殼的神奇過程以及在金蟬脫殼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作者觀察的認真細緻。

教學難點:本課的難點是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樂於觀察事物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精神。

二、說教法

本課作者觀察金蟬脫殼過程認真細緻,敘述詳細生動,語言極富有表現力,充滿了情趣,根據的這一特點,我將充分發揮學生作爲閱讀主體的作用,運用啓發式教學法,結合圖片等教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通過播放視頻真實再現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變化,激發學生觀察認真細緻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啓發式教學法:通過問題來啓發學生進入對金蟬脫殼神奇過程的濃厚興趣中,展開對本課的學習。

2. 多媒體展示法:利用圖片來進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並通過視頻的播放爲學生還原金蟬脫殼的全過程。

三、說學法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都見到過金蟬,卻很少有學生見到過金蟬脫殼的過程,因此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可以思考自己以前見過的金蟬是什麼樣子,在教師出示金蟬圖片的時候,可採用:

1. 自由想象法:學生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結合課文內容去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到底會是什麼樣子的。

2. 直接感知法:在此基礎上,通過觀看教師播放的金蟬脫殼的視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發自己觀察事物的興趣並培養認真細緻的精神。學生要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四、說教學過程

由於本篇課文是自讀課文,因此我把這篇課文設置爲一個課時。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藉助多媒體等相關手段,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1. 導入新課:(2~3分鐘)

複習上節課的基礎上通過提出新問題來導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既概括和複習了舊知識,又通過關於禪的謎語引出新知識,從而展開本課題的學習。這是教學過程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的導語是這樣的:蟬歌唱非常的美,讓我們充分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也體會到只有認真細緻才能看清楚自然界的神奇景象,自然界的神奇現象是非常非常多的,比如——金蟬脫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見過金蟬嗎?見過金蟬脫殼嗎?金蟬脫殼的過程會是什麼樣子呢?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學習《金蟬脫殼》這篇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併爲學生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同時,大致理解生字詞的寫法和意思,把握課文大意(5分鐘)

2. 講授新課:(25分鐘)

在學生掌握生字詞並對課文又大致理解的基礎上,出示金蟬脫殼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思考金蟬脫殼的情形。

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大致歸納出課文從“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後”三個部分寫金蟬脫殼的過程。

在此基礎上,我開始講授課文。在講授課文的過程中,我突出重點,充分利用教具來爲課堂的學習增加趣味性,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在完成對金蟬脫殼過程的講解的基礎上,爲了使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理解更加直觀,我爲學生播放金蟬脫殼全程的視頻。通過視頻與教材的結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3. 課堂小結:(2-3分鐘)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能在回顧全文的基礎上,再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培養認真細緻觀察事物的習慣。

4. 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我的板書設計是:

脫殼前

金蟬脫殼 脫殼中 背→頭→腳→尾

脫殼後 翅膀→大 顏色→深

翅膀→斑紋 觸角→光環

5.佈置作業:

針對學生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不是很熟練,爲了使學生能充分掌握本課知識,我爲學生布置了作業。

我佈置的作業是:

(1)本課生字每個寫一行並組詞。

(2)課下嘗試着認真細緻觀察事物,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0

【說教材】

《凡卡》這篇小說由俄國著名作家契珂夫寫於1886年,當時正是俄國沙皇統治最黑暗的時期,人民過着苦難的生活,無數破產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倖免。契珂夫在父親的雜貨店裏,親眼目睹了父親對小學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學徒的命運。

《凡卡》這篇課文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本文表達上的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由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憶三部分內容穿插起來,互相輝映。一是採用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本學期提出了兩項閱讀的新要求,一是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通過前幾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已有了一定基礎,本組課文()應該進行較爲綜合的練習,而《凡卡》則是難得的例文。由於在第一課時中已經完成了初讀感知、整體建構、略讀“回憶”和學習生字的教學目標,因此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初步領悟文章所採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凡卡》一文篇幅較長,內容和形式都比較複雜,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必須突出重點和難點,本文內容很豐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內容是凡卡寫的信,而信中最能集中地反映凡卡生活悲慘和內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因此,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第八、十、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

本文的表達方法比較獨特,學生初次接觸,學生領悟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本文的教學難點確定爲:初步領悟文章所採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說教法學法】

教法:問題情境教學法,直奔重點,引導感悟。

學法: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習法。

【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初設疑問:

導入新課,從複習課文內容入手,回顧《凡卡》一文的寫作特點,並在學生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追問:凡卡的生活悲慘在哪兒?凡卡的生活爲什麼這樣悲慘?然後引導學生就以這兩個大問題爲統帥,進行探究、討論和交流。由於課始有了目標,學習就有了方向,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來,探討也就有了熱情。

(二)讀信悟情,解答疑問:

由於課文篇幅比較長,內容和形式都比較複雜,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突出重點,因此我要求學生快速讀信,找出內容最重要、感情最強烈的段落。接着直奔最重要的部分,指導學生精讀第八自然段,採取自讀和交流討論的方式,弄清凡卡在哪些方面受到怎樣的虐待,設身處地地體驗凡卡內心難以忍受的痛苦,在此基礎上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接着讓學生以同樣的方法學習第10。第15自然段,並鼓勵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大膽提問,通過討論探究解決問題,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凡卡的不幸,養成邊讀邊思、讀中存疑的良好讀書習慣。到此,學生解決了課始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然後解決第二個問題:凡卡的生活爲什麼這樣悲慘呢?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及課外查閱到的資料談談,使學生認識到凡卡不幸的命運不是偶然的,而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必然結果。最後,讓學生把信的全部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到回憶處,停下來想一想凡卡的“快樂”生活,在學生有所感觸的情況下,教師質疑:這篇小說一半寫苦,一半寫甜,這是不是有矛盾?引導學生討論,領悟作者寫凡卡回憶鄉下生活的“快樂”,更襯托出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

(三)再問再議,拓展練筆:

小說最後寫了凡卡寄信和做夢,暗示凡卡希望回到爺爺身邊只能是一個甜蜜的夢而已。我要求學生自由讀20、21兩個自然段,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並重點討論問題:凡卡寫的這封信,他爺爺能收到嗎?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引導學生聯繫“地址不詳”,認識到他爺爺不能收到信。然後我讓學生進一步討論:就算凡卡的爺爺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帶回去嗎?在此基礎上,播放最後一節課文錄音,讓學生領悟:對於凡卡來說,回到爺爺身邊只能是一個甜蜜的夢而已。最後,讓學生任選一題做課後擴展練習:

1、課文在凡卡睡熟並做着甜蜜的夢的地方結束了。但夢總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2、讀了課文,你可能有很多話想對凡卡說。先說一說,再寫下來。這樣,會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得到深化。

  【說板書和作業】

板書:加上題目只有十個字,簡明扼要地將凡卡現實生活的悲慘與回憶中生活的快樂形成鮮明對比,從而深入體會小說的思想感情和小說表達上的特點。

作業:本文語言生動、形象,情真意切。有描寫人物外貌的,有描寫景物的,也有抒發思想感情的。這些精彩的語句、段落都有積累的價值。因此,我讓學生自主選擇,把他們喜歡的詞句抄寫下來。另外,如果教學時間不夠充裕的話,練筆也將作爲作業留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