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精選8篇)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精選8篇)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1

  教材及學情分析:

我選的這一課屬於交往篇心理範疇。我們少年兒童都生活在學校這個溫暖的集體裏,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他人能和睦相處,彼此生活愉快,但是現在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的自私、偏執,以我爲中心現象嚴重,因此,同學之間容易產生矛盾,總不能和諧相處。我們將要學的這一課就是針對這一現象所設。目的是讓學生對待他人的過失要做到:要學會寬容,與人爲善,遇事要忍讓爲先,做到胸懷寬廣,不斤斤計較,處處爲他人着想。

從發展的角度看,引導學生接納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搞好同學關係能爲今後與他人和睦相處、合作學習、共同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而與同學友善相處、共同進步的前提就是能夠體察、感受對方,進而以“寬容”的心傳遞彼此的理解和關懷。

  鑑於此,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1、瞭解待人寬容的重要性—使自己和他人都感到愉快。

2、學習如何成爲一個待人寬容的人。

爲了較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我準備了相關問題情境的多媒體課件。

採取的活動形式有:小品、分組討論、即興表演、心理小測試等。

  教學流程:

一、導入環節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因此在導入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具體內容是:全體學生起立,聽到動物的名稱拍一下手,聽到植物的名稱拍兩下手,做錯的同學回到座位上,不再參加遊戲,然後讓被留下來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感受。隨後我利用小品切入主題。我讓學生表演了小品,並就其中的內容展開討論,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

二、圍繞主題、展開活動

小學心理健康課不能上成老師講、學生聽的說教課,因此,圍繞主題我設計了一系列活動。

1、聯繫實際、認識問題

我通過屏幕出示四個問題提示,引導學生說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使學生認識到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是“寬容”能夠解決的問題。

2、表演體驗、理解問題

心理寬容的的想法,就得有行爲的表現、我設計了四種狀況下你是怎樣做的,讓大家即興表演、通過表演、我會發現學生處理問題的方式,針對不同情況加以引導,使學生今後自己的行爲上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3、心理測試,發現問題

我通過5道測試題的回答,讓學生認清自己還有哪些問題,你怎樣做才能做到心理健康。

三、結束活動、昇華主題

通過對本節課內容的回顧,使學生明白,在生活中遇到衝突的事要學會忍讓,寬以待人。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閆美玲,來自金茵小學。今天我主要說說《學會感恩》這節課。

  一、設計背景: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知恩圖報”一直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古以來,人類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續。然而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特殊,長輩的呵護、父母的溺愛,使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爲中心”的心理狀態,還有不少的學生令人遺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我們身邊,這些現象比比皆是:在家裏,吃飯時最好的菜他一人獨享;電視遙控器他一人主宰;一點兒不如意就大吵大鬧,或時不時給父母臉色等等,不知感恩父母。爲了把中華民族感恩的傳統美德一直延續下去;也爲了喚回學生回報愛心的良知,重新構築健全的人格,激發學生愛的情感。所以,我設計了《學會感恩》這節課。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爲了達到預設的效果,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感恩,能夠體會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喚醒孩子們麻木的心靈,感受親情的溫暖,培養感恩意識。

2、引導學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的學習中,認識到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3、通過體驗活動激發學生情感昇華,學會感恩,以充滿愛的心態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感恩意識,學會感恩。

難點: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三)時間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環節:

1、故事導入,滲透話題。

2、傾訴心聲,感受親情

3、感悟親情,學會感恩。

4、創設情境,體驗親情。

5、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6、行前站,做一做。

  三、教學方法: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本節課具體的內容,我採用了故事、測試、創設情境、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等方法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和情感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滲透話題。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形象性的特點,因而生動有趣的童話、寓言故事最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啓發他們思考,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了故事導入法。上課,我先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人同時去見上帝,問上天堂的路怎麼走。上帝見兩人飢餓難忍,就給他們一人一份食物。一個人接過食物,甚是感激,連聲說:“謝謝,謝謝!”而另一個人接過食物,卻無動於衷,好像別人就應該給他似的。於是,上帝讓那個說“謝謝”的人進了天堂,另一個人則拒之門外。被拒之門外的人很是不服:“我不就是忘了說句‘謝謝’嗎?”上帝說:“不是忘了,沒有感恩的心,就不可能說出謝謝的話;不知感恩的人,就不知愛別人且也得不到別人的愛”那個人還是不服:“那少說一句‘謝謝’差別也不能這麼大呀?”上帝說:“這沒有辦法,因爲上天堂的路是用感恩的心鋪成的,上天堂的門也只能用感恩的心才能打開。”講完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上帝爲什麼讓那個說‘謝謝’的人進了天堂,另一個人則拒之門外呢?”這正是這節心理課要討論的要點,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懂得: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感恩的理解,初步瞭解感恩就是感謝別人給予你的恩情。

(二)傾訴心聲,感受親情:

在我們的生活中最應該感恩的人莫過於父母,因爲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享受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幸福,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礎,只有愛父母,纔會愛老師、愛學校、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成質樸健全的人格。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選擇了父母作爲切入點,找了一些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圖片(出示)這些圖片是孩子們生活的縮影,可以幫助他們打開記憶的大門,回憶一下過去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學生一邊看,我一邊敘述:“同學們,是媽媽冒着生命的危險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從我們呱呱墜地到啞啞學語,又到上學讀書,這期間少不了風風雨雨、磕磕碰碰,同學們在這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爲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啊!父母是一把屎一把尿的養大你,想想生日時父母的祝福,想想生活中父母的關懷,回憶一下和爸爸在一起的歡樂時刻,想想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再回憶一下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時刻。此時此刻你最想對父母說些什麼呢?”引導學生講一講平時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的事例,說一說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心理健康課對老師來說是傾聽、是引導;對學生來說是傾訴、是交流,它爲學生提供一個說心裏話,宣泄情緒的機會和場所。課堂上,我爲儘量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說出他們的心聲,在感知、傾訴、明理之後,再引導學生對自己過去的行爲進行反思、檢查、評價,,讓學生髮現自己的不足,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用實際行動關愛父母。

(三)感悟親情,學會感恩:

教學中,我們經常運用正面事例來教育和引導學生,但是,反面事例運用好了更能給學生以警戒和啓迪。所以這個環節,我從生活中選取了一個典型的反面事例(出示)。小學生的情緒很容易激動,看了這則報道,可能會說出一些偏激的話,“小良真是太沒良心了!我真想揍他一頓!”面對這些情緒化的孩子我會及時引導他們:“小良確實太讓人生氣了,但是我們揍他一頓能解決問題嗎?假如小良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怎麼說?”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理智地面對現實,學會冷靜地處理問題,幫助小良改過自新,從小良身上汲取教訓。然後,我再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假如你是小良,你會怎麼做呢?”讓學生在角色轉換中,體會到父母心靈深處對自己的期望,感悟親情,從而學會感恩。

接下來我準備了一個親情小測試(出示),讓學生從這個小測試中懂得做子女的不僅要接受來自父母的愛,更應該懂得回報父母的愛。我及時捕捉教育時機,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出示):“請閉上眼睛想像,假如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就在你的面前,此刻,你最想爲父母做些什麼呢?”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用爲您服務。

爲您服務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父母的愛,喚回學生愛的良知,把親情回報付諸於行動,學會表達感恩之情。

(四)創設情境,體驗親情:

心理健康課上,無論多麼精彩、多麼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學生親身的體驗,只有體驗纔會讓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感悟。所以,我設計了這個環節,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出示)。我先讓同學們選一個最舒服的姿勢,然後閉上眼睛,想像此刻我們正坐在一架寬敞明亮的飛機裏,耳邊迴響着美妙的音樂,望着窗外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朵,飛機下方是一片汪洋大海,景色是那麼迷人,空氣是那麼清新,心情是那麼的愉快,我們陶醉其中。突然,飛機劇烈的抖動,甚至還發出刺耳的鳴叫,這時,揚聲器裏傳來機長的聲音:“各位乘客請注意!飛機發生故障無法排除,五分鐘之後將墜入大海,請在五分鐘之內寫下您最後的遺言!”遇到這樣突如起來的事件,也許會有同學大哭起來,也許會有同學不願接受這個現實,我會這樣引導他們:“同學們,我知道你們不願意離開你們的父母,但你們必須接受現實,只有五分鐘的時間,此刻,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麼呢?把它寫下來吧”也許他們會寫出平時想說卻沒有對父母說出的心理話;也許會寫出自己以前的任性不懂事;也許他們想再聽聽媽媽的嘮叨,看看爸爸嚴厲的目光,此刻,他們會感到媽媽的嘮叨聲是那麼動聽,父親嚴厲的目光是那麼親切……寫完後,我這樣引導:“同學們,飛機將要墜入大海了,如果你想讓父母聽到你的心聲就大聲的念出來了吧!”學生唸完後可能已經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我再次引導:“同學們,飛機就要墜入大海了,讓我們一起大聲喊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通過“寫遺言-念遺言”使學生的情緒得到了很好的宣泄,這樣既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又能增強學生的心靈體驗,從而有助於學生主動地、自覺地去調整自己的某些觀念,進而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爲。我相信孩子們經歷了這樣一次“生死離別”之後,對感恩會有更深的體會,相信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對父母會多一份的理解和關懷,做一個懂父母愛父母的人。

(五)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爲了引導學生把感恩父母拓展到感恩更多的人和物上,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應該感恩的太多了,除了我們的父母還有教我們知識的老師,和我們朝夕相處的同學,以及賜予我們萬物的大自然等等。同學們,如果你對他們有感恩之心,感激之請,就儘快的表達出來吧!”(出示)我感謝—(老師、同學、社會、大自然……)我相信學生們興致一定會很高,一定會說出很多感謝的話。他們可能會感謝老師給予他們知識,感謝同學給予他們幫助,會感謝陽光給予他們溫暖,感謝醫生給予他們健康……這時,孩子們每一句感謝的話,都是一顆顆純真的心,我相信一顆顆感恩的種子已經悄悄地播種到了每一個孩子的心田,而且將生根、發芽。

爲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感恩,培養正確的感恩觀。我又選擇了這首詩(出示)。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圍所有的人。感恩傷害你的人,是他們磨練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勵你的人,是他們讓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識的人,是他們照亮了你前進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們讓你豐衣足食。感恩幫助你的人,是他們給了你再生的希望。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們激發了你的自尊。通過配樂朗誦創設情景,烘托氣氛,激發了學生讀詩的熱情,目的是引導學生做一個胸懷寬廣的人,這樣才能對社會對他人長存感恩之情。

精彩的結束語不僅僅是對這節課的總結昇華,更是對學生寄予的無限期望與啓迪。所以,最後,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同學們,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這樣做並不難,只要我們有這份心,我們終會發現,如果有一顆感恩的心,生活便會在我們的眼裏變得越來越美好!”

(六)、行前站,做一做:

我安排了這樣的實踐活動——做一做:每天爲父母、老師、同學等最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達你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寫一寫:課下寫一寫,你要感激的人以及你打算爲他們做些什麼。

最後我選擇了《感恩的心》這首歌曲(出示),和同學們一起用手語來表達感恩之心,用歌聲來唱出感激之情,使學生的情緒達到高潮,情感得到昇華,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3

  一、說課內容:勇敢

現在我們面對的多是獨生子女,在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由於家長過度的呵護等因素,使孩子失去了很多應有的能力,膽小、無毅力是他們當中許多人的通病,培養勇敢精神已經被很多家長老師引起重視。在與家長的溝通及家訪過程中我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單獨的房間,可真正能做到單獨睡覺的孩子卻很少,多半原因是孩子不敢睡,有的孩子睡到半夜後,迷迷糊糊又鑽進了父母的房間。有的孩子犯錯誤後,不敢向家長承認錯誤,爲了隱瞞一個錯誤會接着犯下一個錯誤。還有的孩子認爲勇敢就是膽大,無論多高都敢往下跳,活動時兜裏時常揣着鉛筆、小刀等堅硬的物品。低年級同學在勇敢方面主要存在着認識上的偏差及實踐上的不足,作爲老師和家長應及時指導並多加鼓勵,幫助學生鍛鍊膽量,爲今後的生活積累經驗。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勇敢精神、堅強的意志。

2、用辨證法的觀點理解“勇敢”,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三、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習和討論加深對“勇敢”的認識。

2、培養學生由淺認識的勇敢上升到在學習上,在困難面前,在緊急關頭堅強、勇往直前的品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四、教學環節

本節課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1、進述和討論——認識勇敢理解勇敢。

2、情境小品——判斷哪種行爲是勇敢的。

3、自我測試——如何克服怯弱,使自己變得勇敢。

1、講述和討論

因爲勇敢屬於性格方面的問題,爲了不傷同學們的自尊心,我先講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讓同學們知道老師也曾有過的膽小的時候,但正確面對後,克服了害怕的心理,經過不斷的鍛鍊現在已不再害怕了。聽了老師的講述,你想對我說什麼呢?從而引出“勇敢”的話題。“你認爲什麼是勇敢?”“說一件你認爲是勇敢的事?”從學生的回答中比較“勇敢”和“大膽”的區別,讓學生討論,作爲一名小學生什麼纔是真正的勇敢?

這一環節從認知方面幫助學生形成概念,否定了那種別人不敢做我敢做就是勇敢的觀點,有利於學生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

2、情境小品

在上一個環節中學生對勇敢的涵義有了初步的認識,僅僅是在認知層面上,接下來通過小品的形式,讓學生判斷哪種行爲是勇敢的表現。第一個小品:一個孩子和家長在商場裏走散了,他就在原地等家長,有人要領他找家長,他也不跟那人走,請售貨員阿姨幫忙,用廣播找到了家長。第二個小品:一個男孩和同學打架,腦袋上出了血,他不喊疼,別人誇他真勇敢。第三個小品:小麗在寫作業,小剛叫她去玩。小麗有一道題算不出來,她不去,小剛同意讓她抄自己的作業,小紅拒絕。小紅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做出來啦!第四個小品:小明看到一所房子着火,他想和消防員叔叔一起救火,於是就衝進了火場。

小品表演後,讓同學討論:哪種行爲是勇敢的?爲什麼?通過討論,讓學生更加清楚勇敢的真正意義,對今後生活有定的指導作用。特別是第四個小品,作爲小學生來說,是未成年人,是受保護的對象,救火是有危險的,這種行爲太魯莽,不能稱爲勇敢。

這四個小品展現的是孩子們平時生活中的事情,雖然事兒小,但從中反映出的卻是他們對勇敢的理解,以小品的形式呈現出來,一方面孩子很喜歡,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學生親自表演的也是一種教育的過程,使學生對勇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3、自我測試

當學生對勇敢的含義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後,通過問卷的形式進行自我測試,使學生對自己的勇敢程度有一個認識。

(1)你是自己一個人睡覺嗎?

(2)晚上爸爸、媽媽外出辦事,你一個人敢在家嗎?

(3)做不出題目,你想哭嗎?會發脾氣嗎?

(4)遇到危險或困難時,你是否會發抖或出汗?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學,你比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學,你挺勇敢。之後的“小勇士解難”給那些膽小的孩子出主意想辦法,幫助他們克服害怕的心理,同時也是讓他們自豪地展現了自己的勇敢。

  五、本節課我想力圖體現的幾點

對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特點爲基礎。勇敢屬於意志品質範疇,意志是指在認識和變革現實的過程中,人自覺地確定目的,有意識地根據目的動機調節支配行動,努力克服困難,實現目標的心理過程。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表明:優良的意志品質並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兒童的實踐活動中,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起來的。小學時期是意志品質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重視對小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將對其一生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意志品質影響學生認識活動的方向性、積極性與持久性。從小培養學生的勇敢精神,對學生意志鍛鍊具有重要意義。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在困難面前表現大膽、無畏、果斷、堅強——這是一種無可比擬的精神狀態。在人的不幸中,最大的不幸是失去勇氣,變成一個渺小的、膽怯的可憐蟲。假如我的學生在童年時代不敢爬上樹頂,不敢遊過河流,不敢在夜晚走進森林,不敢在暴風雪中護送無能爲力的小孩回家,這種教育只能是溫室裏的教育。”

1、幫助學生重新認識勇敢。

很多學生都認爲勇敢就是膽大,比如說上課大聲地發言,不害怕雷電,不害怕昆蟲等,在這種片面的認識下,會發生很多危險的事,像爬到窗戶外夠口袋、拿着鉛筆對着同學亂畫,在操場上扔石頭等。這些行爲都源於學生對勇敢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因此在這節課上,通過自己講述、小品表演、討論等形式,告訴學生什麼纔是真正的勇敢。“小勇士解難”則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膽量。

2、意志必須通過克服困難來實現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有目的的行爲都需要努力。只有克服困難的行動纔是意志行動。困難有外部困難和內部困難兩種,外部困難是指客觀條件的障礙,。內部困難是指人在行動時,受相反的要求和願望的干擾。外部困難必須通過內部困難而起作用。意志主要表現爲克服內部障礙上,因爲對有能力的人來說,克服外部障礙是能力大小的問題,談不上意志。外部障礙只有變成內部障礙,才能引起意志努力。如,第三個小品,在沒有完成作業時,小夥伴來找她玩,這時就需要用意志來戰勝自己想玩的慾望,在戰勝的過程中自己的意志品質得到了提高。要想真的使自己變得勇敢還需要克服膽怯的心理,在實際生活中去鍛鍊。

3、同學參與表演。以往的課堂,常常是老師講,學生聽,這節課我把學生也當作一種課堂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讓他們來親自表演小品,方式有變化,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特別是參加表演的同學,在排練的過程中受到的教育是最深刻的。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4

  1、說教材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定的分析。

《珍愛生命,關愛自我》是北師大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級下冊第32課的教學內容。本節課通過遊戲和角色扮演等一系列心理活動,促進同學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學會珍愛生命,關愛自我,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2、說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的需要,但由於社會經驗不足,知識與閱歷較膚淺,自我的體驗表現出動盪性和不穩定性,對自我的認識也往往容易出現偏激或錯誤,對於如何對待生命這個極爲重要的問題缺少思考,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厭世和逃避現實的決定。再加上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獨尊心態容易導致對他人生命與價值的忽視。因此幫助學生學會珍愛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3、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心理目標】

體會生命的可貴,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梳理正確的生命觀。

【能力與方法目標】

學會如何珍愛生命。

  4、說教學重難點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我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重點】珍愛生命、生命存在的意義。

【難點】珍愛生命。

  5、說教學方法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慧說:“差的教師只會奉送真理,好的教師則教給學生如何發現真理。”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遊戲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談話法等。通過啓發式的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6、說教學過程

我認爲,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最關鍵的一環,爲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以下三個環節來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環節一:熱身遊戲——護蛋行動(5分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採用熱身遊戲導入新課。

本遊戲是基於上節課遊戲安排基礎之上所進行的,本節課主要是對本遊戲進行分享與交流,具體遊戲安排如下:

(1)活動程序

①每位同學準備一個生雞蛋,由老師做一次標記。

②老師和同學簽訂“護蛋協議”:我一定會做好“護蛋使者”,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③把雞蛋帶回家,第二天上學時再帶回來。爲了監督大家的執行,老師每天要在雞蛋上做一個不同的標記。

④同學們要保護好雞蛋,使它完好無損。一星期以後,看看哪位同學的雞蛋仍舊平平安安?

(2)本節課討論與分享

通過一週的護蛋行動,部分同學的雞蛋還是完好無損的,也有一些同學的雞蛋已碎。現請同學們分享以下兩個問題:問題一,你的雞蛋平平安安堅持到最後了嗎?你的經驗是什麼?問題二,這個活動對你有什麼啓發?

通過分享同學們說出自己的護蛋經驗:將雞蛋裝在專用的容器裏,每天上下學的時候一定是雙手捧着,將雞蛋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以防碰碎。通過一個星期的經歷,同學們感悟到每一個生命都是來之不易,應該珍視生命。

最後教師進行總結,每一個生命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應該學會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與尊重生命。

【設計意圖】本遊戲旨在通過切身體會讓同學們領悟到每一個生命都是來之不易的,都寄予了很多人的期望,我們不僅要學會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還要學會善待他人的生命。

  環節二:主題活動

(1)主題活動一:角色扮演(20分鐘)

在學生興趣正濃時,我會安排每4人爲一組,給同學們一個故事情境:小芳和小彤是好朋友,小芳的父母離婚後互相推諉,誰也不想撫養小芳。小芳只好和奶奶一起生活,她覺得自己是家庭的累贅,活着真沒有意思。她告訴好朋友小彤,自己要離家出走,再也不回來了,並將自已最喜歡的一本集郵冊送給了小彤。小芳讓小彤保守這個祕密,絕對不要告訴別人。小彤擔心小芳的安全,但是又要信守對朋友的承諾,她很爲難……最後,小彤終於幫助了小芳。請小組同學展開豐富的想象,繼續後面的故事並分組表演出來。爾後組織同學們討論與分享兩個問題:問題一,小芳愛自己嗎?她怎樣做纔算愛自己,對自己負責?問題二,小彤是怎樣幫助小芳走出困境的?你在本活動中得到的啓發是什麼?

同學們通過角色扮演進一步認識到:小芳的行爲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學會愛自己。通過分享同學們得到珍愛生命應該做到:認識到生命是偶然與短暫的,要好好善待自己的生命;學會發展生命,活出生命的價值,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和意義;關愛自己,欣賞自己,對自己負責。

【設計意圖】選擇本活動,一是爲了引導同學們思考在困難面前應該如何正確做到關愛自己;二是爲了培養學生學會珍惜與善待他人的生命。

(2)主題活動二:假如還有七天生命(15分鐘)

緊接着我以心理小組爲單位,會組織同學們思考:“假如生命只剩下7天,你會做什麼?認真想一想,列出自己生命中最想做的事,你打算怎麼做?”然後,要求同學們分別在紙上寫下自己想做的事情;將每一位同學的結果讀給小組同學聽。

最後請同學們討論與分享以下問題:問題一,你打算在7天裏做的那些事情,平時對你來說是重要的嗎?問題二,通過這個活動,你的感受是什麼?問題三,其他同學的想法給你什麼樣的啓示?

通過學生激烈的討論和對問題交流後,學生會發現自己所列的事情與平時自己所重視的事情是有一定差異的,通過這個活動,同學們感受到生命具有短暫性,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裏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值得每個人去認真思考的。通過其他同學的分享,學生髮現每個人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各有千秋,但每個人對自己的生命追求卻又是如此的明確。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兩個活動,同學們已經認識到生命是來之不易的,也意識到要學會關愛自己與善待他人的生命,而“假如還有7天生命”這個活動,引導同學們思考: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裏,哪些事情最重要的,幫助學生認識到自我生命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環節三:總結昇華(5分鐘)

最後提問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與感悟,以達到課程總結的目的。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課後小節與情感昇華,促進同學們意識到生命的寶貴性、關愛生命的重要性及領悟自己的生命意義所在。

  7、說板書設計

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一目瞭然的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一看板書就能回憶起本節課的內容,體現了直觀性的特點。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5

  活動目標:

1、態度、情感目標:樹立尊師觀念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2、知識目標:讓生明白如何與老師溝通和交往;學會正確處理與老師之間的誤會;懂得老師既是良師也是益友。

3、行爲目標:使學生能主動走近老師與老師交朋友。

  活動準備:

1、準備能引起生共鳴的故事。

2、音樂帶《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拍手歌》、《朋友》。

  活動過程:

  一、心靈深處的呼喚

1、在《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的背景音樂下,學生進場。老師在門口與學生一一握手。

2、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心理健康輔導俱樂部,我想問一下大家剛纔所播放的這首歌的歌名是什麼?

3、有誰懂得這首歌所表達的意思。

4、小結:是的,我們老師很辛苦,爲了讓你們學到更豐富的知識,經常整夜工作,深夜時分還在爲你們批改作業、、、、、、

  二、真情相約

1、下面,童老師想請大家跟我跳段舞《拍手歌》。

2、大家玩得開心嗎?

3、平時,在學校裏,我們和老師要是也能這樣快樂的相處,成爲好朋友,那該多好啊!可是現實卻不盡然。

  三、友情對對碰

1、你認爲與老師溝通和交往時,的困難是什麼?

2、可以和你身邊的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彙報)

3、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曾經歷過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和班上的同學正在大掃除,突然,一個同學報告說棟樑同學在石頭堆裏玩火,我又急又怕跑到石頭堆旁,看到棟樑全身髒兮兮的站在火堆旁。

問題: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

問題:如果你是棟樑,聽了老師不分青紅皁白的批評,你會怎麼做。

棟樑也是二話不說就走了,批評過程中,他一聲不吭。一直到一個月後,我到他家去家訪時,他纔對我說出了真相;"那天他是想把掃除的工作做好,他掃樹葉時突然想到我們學校的清潔工徐伯都是把樹葉掃到石頭堆去,然後點火把樹葉燒乾淨纔不會有太多的垃圾,他不是貪玩,可我卻對他又兇又批評的,他很傷心。"聽了棟樑的話,我當時心裏一陣發酸,也責怪自己當時疏忽大意,不瞭解事情真相就胡亂批評。於是我真城地向棟樑道了歉。最後棟樑笑了。

提問:當初棟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老師不會誤會呢?

  4、小結:

其實,只要你主動與老師溝通,把你想表達的心裏話說出來,老師就會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誤解;多一份關愛、少一份責怪。也許師生情誼就會情深似海。

5、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被老師誤會的事情?請周圍的同學互相說說與大家溝通一下。

(請幾位學生與全班交流一下)

  四、真情行動:

1、是的,在現實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和老師產生誤會。今天,童老師特意請來了我們學校的幾位老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裏話。掌聲有請老師。

2、老師們,歡迎你們到心理健康輔導俱樂部,我是小記者__

非常感謝你們的實話實說,讓我們掌聲歡送這幾位老師。

3、聽了老師的心裏話,你有什麼想說的,就大膽說吧!

4、其實對老師說心裏話的方式很多,像我們每個班級都有一個悄悄話信箱。你可以把你想說的話寫在紙上然後投到信箱中;也可以找老師直接面對面的談心等等。只要你大膽地說出來,誤會一定會解決的。

5、你們說說要怎樣做纔算和老師交朋友呢?

(請生回答)

6、和老師交朋友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屏幕。

7、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很多老師來參加這次活動,如果願意與老師交朋友的同學,請行動起來到老師身邊去與老師握一下手,或來個擁抱。

  五、真情共勉

在活動結束之前,我想送給大家幾句話:

①友誼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蒼石,珍惜友誼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②多一個朋友,多一份真情;多一個機會,多一條路!

③師生情誼長,溫馨和諧萬萬年!

④人生的快樂,在於你是否擁有真誠的朋友!

⑤和老師交朋友的感覺真的很好!

活動到此結束,讓我們相約下次的心理活動!再見!!!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6

  一、教學設計說明

現代教育觀認爲:教育活動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念、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諧、均衡發展。同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使學生不斷正確地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情緒是人的內心世界的反映,是人們在認識和處理事物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態度。擁有良好的情緒則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本節課着眼於高三學生面對緊張的複習出現種種情緒波動的不良現象,從班級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通過本節課使學生懂得一些理論的指導,並學會將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應用於實踐。

  二、教學分析

1、心理課內容分析:

情緒是由現實事物引起的,是人對現實事物的態度的體驗。在分析中,我看到現代中學生時常面對學習與考試的壓力,青春期的困惑,人際交往的煩惱,還有自我成長,人格培養過程中的障礙等。無論是挫折還是失敗,這些問題總會不同程度的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影響學生的學習,嚴重的還會阻礙健康人格的發展。可見,一個人情緒的好壞對學習、生活、工作都具有強大的影響。因此,科學的情緒情感教育就顯得尤爲重要。

2、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課依據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而設計。高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斷增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也明顯增強,對權威的認同不再是無條件的,這就使他們處於既依賴又獨立、既認同又批判的心理衝突之中。再加上我所任職的學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校。近年來,由於省市重點校的擴招使學生的生源質量有所下降,學生的學習基礎與主動性較差。部分學生經常有遇事敏感、衝動、自卑、消極、喜怒無常的表現。作爲一名班主任,在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時常會看到學生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或情緒低落,心神不寧的樣子。有時早晨學生剛來就帶着一臉愁容,仔細詢問答案几乎同出一轍就是“心情不好”,個別同學還藉助週記直接象我傾訴“最近比較煩”一類的心聲。面對學生們的這些“高三現象”,我覺得有必要及時查找原因,瞭解情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有關情緒的知識,認識產生情緒波動的原因,認清情緒波動帶來的正負面影響。通過自我教育和教師的點撥,引導學生克服不良情緒的影響,樹立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主學習、反思、問卷調查、現場訪談、即興辯論、情景劇表演等形式提高認識,明確學會調節情緒的重要性和調節方法。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如何調節情緒波動,樹立自我發展的樂觀意識。同時藉助校園情景劇表演和課後作業讓學生學會表達情緒,善於駕馭情緒,優化個性品質,從而更好地主宰自己。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藉助情緒波動在學習生活中的帶來的正負面影響,認識駕馭情緒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學會調節情緒並指導於生活實踐。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和使用

適時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對課堂教學會起到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作用。結合本節課的內容設計相應內容的調查問卷,課件中融入能夠展現學生情緒波動的圖片和影像,增強教學的直觀感受,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實效性。

  六、教學流程設計

(一)課前自主學習過程

(1)確定主題: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我發現,面對高三緊張的複習,學生凸現出這樣或那樣的情緒波動,如靜不下心,聽不進去課,焦躁不安,心煩意亂,嚴重地影響了學習進度的正常推進,出現備考危機。那麼怎樣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學生自身的心理問題呢?基於上述內容我將本節課的主題定爲《駕馭情緒主宰自我》,希望能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從中得到啓示。

(2)蒐集資料:學生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自學情緒的相關知識,設計情境題目,創作並編排短劇,調查分析,蒐集、積累、篩選、整合資料與數據。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陶冶了情操,豐富了課內外生活。

(3)形成成果:通過本節課,立足用現實生活中同學們的親身經歷來突破中學生在遭遇困難時應如何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進而讓學生形成共識: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課堂互動實踐過程

★感悟生活導入新課

在批閱學生週記的時候,我讀到這樣一句話“頭髮亂了,有梳子;心亂了,有什麼?”是啊,心緒煩亂,情緒低落了該怎麼辦?思索之後我決定就以學生週記中的《高三,我無淚有傷》一文的閱讀爲切入點,引領學生在聆聽中思考:面對學習與考試的壓力,我們怎樣調控自己的情緒,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從而自然引出本節課《駕馭情緒主宰自我》的主題。通過對現實生活經歷的感悟來導入,既可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由課外轉移到課堂,又可以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的興奮狀態,爲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實現課堂教學的目的提供了前提。

★創設情境合作探究

第一板塊:走近情緒

1、瞭解情緒的相關知識

由學生採取多種方式自行蒐集材料,獨立完成對情緒相關知識的學習,進而對情緒做到準確科學的界定和全面的把握。

2、心理求助《我是一個情緒化的人》

通過對這一現象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體驗:它分爲積極和消極兩種類型表現。從而認識情緒波動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學生講述的感受能讓更多的人產生共鳴,課堂氣氛活躍)

★師生互動突破難點

第二板塊:產生情緒波動的原因

1、現場訪談——舉例說明易產生情緒波動的情況、

2、即興辯論會——師生間產生的情緒波動、

3、短劇《嗓子啞了》——同學間產生的情緒波動、

4、心理鏈接——分析產生情緒波動的原因

情緒波動表面看來像是無緣無故的,其實仔細分析自有其存在的原因。在這個板塊,我通過“現場訪談”讓學生各抒己見舉例說明容易產生情緒波動的種種情況。其中即興辯論和短劇《嗓子啞了》分別着重分析師生間、同學間產生的情緒波動。辯論中採用師生間真誠的對話方式,讓學生了解老師的苦心和初衷,讓老師理解學生的辛苦,在師生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對於營建和諧的師生關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短劇旨在讓學生看清平日被自身忽視的一些不良表現,如自私自利,不講誠信等,在笑聲中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心理鏈接”這一環節的設計的目的在於分析產生情緒波動的原因。分別從主客觀出發,引導學生全面辨證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

★聯繫實際應用發展

第三板塊:情緒波動帶來正負面的影響

1、情景劇《找茬》——消極情緒的危害性

2、場景萃取《進球》《拔河》——由觀看兩段錄像來展示良好情緒帶來的碩果

校園情景劇《找茬》,詮釋了消極情緒帶來的危害;而場景萃取《進球》《拔河》則展示了良好情緒收穫的碩果。這裏再現了學生平日現實生活的原貌,學生在觀看中不僅引發了思考,更深的感受着集體強大的凝聚力,利於讓“班榮我榮”的觀念深入人心。讓學生藉助情緒波動在學習生活中帶來的正負面影響,認識駕馭好情緒至關重要。

★成果展示總結評價

第四板塊:如何調節情緒波動

1、情境創設題——調查分析

2、討論具體對策——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壞情緒

在這個板塊,我設置三道情境創設題,分別是:“面對有傷自尊的話語、面對家長的過分呵護、面對迫在眉睫的高考”三種情況時,你各會有怎樣的情緒表現?要求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調查分析,並做出調查報告進行彙報。同時針對學生自身存在的不良情緒,討論具體對策,由學生歸納總結出一些調節情緒波動的方法並提供相關的書和可友情鏈接的網站,給大家以貼心的提醒。指導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會調節情緒並能卓有實效地應用於生活實踐也就實現了本節課教學目標。

3、學生自我總結:

⑴許多人通常這樣詮釋高三的生活:投入全部精力終日苦讀備戰、其實在漫漫求學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引起情緒波動的問題。這個時候,女同學遇到問題可以大哭來釋放情感。可是作爲男生我們礙於面子,不能與朋友、老師、家長溝通,只能將苦悶鬱積在心裏。整個人就會情緒低落,就會變得庸懶,喪失學習的主動性。阻礙才能和智慧的正常發揮,所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亂。而今天這堂課,能夠幫助我們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我想如果情緒好了,對於學習效率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儘管是高三學年,但開展這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我們學生十分歡迎的。

⑵通過這次德育課,我覺得讓我最受益的主要有兩點:首先,從我們自身來看,通過課上精彩的辯論,深入的調查分析,富有創意的板面設計,以及恰到好處的校園生活場景的抓拍,這裏我想補充一句,足球、拔河的片段雖然拍攝的水平不是很專業,但是這都是同學們的業餘愛好,是真實的校園場景,這堂課讓我們學會了正確駕馭情緒,培養了我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我想這種科學的思維方式會影響我們的一生。其次,課上精彩的辯論也爲我們師生間的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樑,讓我們彼此間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隔閡。這讓我想起了一句歌詞“陽光總在風雨後”我想有了這樣科學的方法做指導,我們就能經歷風雨,就能夠撥雲見日。

4、教師總結:

這節課大家精彩的辯論,深入的調查分析,富有內涵的板面設計,恰到好處的校園生活場景的抓拍,讓老師深深感受到你們思想的成熟,思維的深刻。我爲你們有了困惑,情緒煩躁而擔憂,又爲你們解決難題,舒展眉頭而欣喜。人不僅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有理智。培養良好的情緒,有意識地用理智去駕馭情緒是自我修養的重要內容。

面對緊張而忙碌,充實而有序的高中生活,我們容易產生情緒波動。但關鍵是要鍛鍊自己的意志品質,擁有健康的體魄,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感悟生活,用心靈之美去發現生活之美。學會主宰自我,學會駕馭情緒,讓我們達到喜怒有常,哀樂有度,帶着一顆勇敢的心飛向屬於你們的國度!

  七、教學效果預測

1、這節課的內容設計不但貼近現代中學生的生活,而且還能直擊中學生的心理命脈。課上對情緒產生波動原因的分析和如何調節情緒波動等內容,利於幫助學生從情緒的低谷中儘早走出來。

2、課上通過創設情境來解決師生之間的矛盾,彼此打開心靈之窗。如即興辯論環節中,面對師生之間產生的誤會,教師能從基於理解學生的前提出,發正確地評判自己,真誠的與學生對話,化解了師生間的不快與誤解。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苦心,看到教師身上的責任;教師瞭解了學生內心的真實所想,理解了學生心中的困惑與彷徨。這樣爲構建更加和諧的師生關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課堂貫穿了素質的培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上三道情景創設題的設置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充分發揮和展示了學生的特長,鍛鍊和體現了學生自我組織、實際操作的能力。讓學生在自我表現中得到自我教育,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4、在整個活動準備期間,我先召集班委會及班級部分同學,共同商討確立了活動課的主題,進而設計整節課的內容和形式,同時佈置學生蒐集、篩選並整理資料,編寫排練短劇。力求在最段的時間內求得最高的效率。不僅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而且要體現團結、合作的精神。最終也實現了我預期設定的目標。

5、本節課我立足用現實生活中同學們的親身經歷來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在遭遇困難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談自己,談生活,以典型的做法和有代表性的觀點讓學生在思想認識上得到共鳴,從而達到以個體教育帶動羣體教育的目的。從課堂的教育效果上看,力求讓學生達到“迎困難,避消極,逃懦弱”這樣一種自我發展的樂觀意識。事實上我也很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學生絕不會因爲上了這麼一節課,以後就不情緒化了,同學間就不會再有矛盾衝突了,就不會出現打仗等現象。這種期望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如果能讓學生將這些理論認識卓有成效的應用於實踐之中,當學生再遇到類似問題時,能想到用本節課講到的方法,用這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幫助他們分析解決,能快速意識到應該怎樣做,能起到及時給學生敲鐘提醒的作用,我想我也就實現了這節課的設計意圖。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7

  一、內容及學情分析:

大多數小學生從小嬌生慣養,刁蠻任性但他們的心理還不夠成熟,在情緒特徵上表現爲好衝動、不穩動、極端化等特點。對自己的不良情緒表現缺乏深刻地認識,也不善於調適自己的情緒。因此,教學內容應致力於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調節他們不良的心態,讓他們保持健康穩定的心理狀態。另外,任何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挫折,在挫折面前保持自己陽光的心態也是一種能力,而且這種能力將使學生受用一生。本節課讓學生在感受﹑體驗中去嘗試轉換角度,用積極的心態來改變情緒。關鍵在於學生在體驗中有收穫,並鼓勵學生將其作爲一種人生態度,

  二﹑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在欣賞﹑感受﹑體驗﹑嘗試﹑享受幾個環節中,積極參與活動,嘗試在事件不變的情況下,轉變認知角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從而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鼓勵學生在以後學習﹑生活中堅持操作,以便形成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意義,嘗試在事件不變的情況下,轉變認知角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

難點:結合自身情緒體驗,分析情緒產生的原因,尋求控制、調適情緒的方法,在感受﹑體驗中去嘗試轉換角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四、教學方法

爲了有效地開展活動,我在教學中採取了多種活動形式:情境遊戲、、情境模擬、討論溝通、行爲訓練等。本課的設計旨在以“活動”、“體驗”爲主要教學因素,指導學生如何面對煩惱,找到調整情緒的妙方,學會笑對人生。整個過程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力求學生自悟自得,體現心理教育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學會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煩惱時能夠自我調節、自我疏導,甚至自我渲泄,以達到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

  五﹑教學過程:

依據新課程標準所追求的,真正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學活動才能夠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真實的道德體驗與道德認識。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流程:

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爲五個板塊:

(一)遊戲導入

1、搶凳子游戲:

2、遊戲結束,採訪一些同學,聽聽他們在遊戲中的感受。

3、小結。

(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導入新課既能爲學生創設了一個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人人蔘與到學習活動中,同時通過遊戲使學生體驗自己的情緒變化,以便爲下一步情緒輔導奠定基礎。)

(二)感受轉角

⒈講述漫畫

有個老太太,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賣雨傘,二兒子開洗染店。老太太每天都愁眉苦臉,晴天的時候,她想到那個買雨傘的兒子,下雨的時候,她想到她那個開洗染店的兒子,所以不管是晴天還是下雨她都不快樂。

有位智者看到老太太整天愁眉不展的樣子,就來出主意說:“只要換個想法便可:晴天,想開洗染店的兒子生意很好,很高興;雨天,就想賣傘的兒子生意不錯,也很高興。於是老太太每天都很開心。

⒉問題設計:

①天氣變了嗎?

②兩個兒子的工作改變了嗎?

③老太太的心情改變是因爲什麼呢?

⒊引導學生回答:看事情的角度發生了變化

⒋引導學生明確:用轉換角度的方法,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看待事物,就能改變我們的情緒,讓我們轉憂爲喜。

(以一個通俗易懂且意義深遠的漫畫,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出本文主題。)

(三)、欣賞轉角:

請同學們看下面一個小故事(教師打開幻燈片1)

案例1:據說在推銷員中流傳着這樣一個小故事,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第一個推銷員到非洲人都打赤腳,立刻失望地說:“這些人都習慣打赤腳,怎麼能買我們皮鞋呢!於是沮喪而回。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打赤腳、驚喜萬分:“這些人都沒有鞋穿,看來皮鞋市場大的很呀”。於是想方設法,向非洲人推銷自己的皮鞋,最後發了大財,這就是心態導致的天壤之別(配以動畫和錄音)。

師:請問同學們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思考片刻)。環境沒有改變,人也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人的心態。當人遇到困難時,壞心態讓你退縮,並陷入悲觀的深淵,好的心態讓你樂觀,並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可見成功與否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態的好壞。良好積極的心態是樂觀、熱情、大度、奉獻、進取、自信、必勝、有強烈的成就感,這就要求我們以滿腔的熱忱對待學習和生活。

欣賞:《老婦變少女》《青蛙變白馬》

(由於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生活中的真實體驗相對來說較少,特別是一些難以身臨其境的體驗、經驗、常識等。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爲學生創造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學習環境,既能爲教師教學實施提供了形象的表達工具,又能使課堂生動活潑,使學生自主參與,樂於學習。本設計從視覺感觀入手,讓學生在形式上欣賞到如果轉換了角度,會有不同的發現。)

(四)嘗試轉角

⒈討論:一個市場營銷員接到去和尚廟裏賣梳子的任務時,他非常無奈,絕望。你能轉個角度爲他設計一下,將梳子推銷給廟裏的和尚嗎?

⒉學生交流後老師小結。

(當對於轉變認知角度有了積極性後,設計一個具有挑戰性同時又可以引導學生全員參與的問題,引導學生嘗試從各個角度去發現問題和解決方法。使用討論法,需要每個同學的頭腦風暴。此處設計運用了體驗式學習。)

3、師:我的一位鄰居,幾年前跟人合夥做生意。運貨船突遇風浪,他們所有的財產包括夢想都沉入了無邊的海底。他經不起這個打擊,從此一蹶不振,成天神思恍惚,如丟魂魄。當他看到另一個跟他一起遭受變故的夥計活得有滋有味,就去問他。那人對他說:“你咒罵你傷心,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你快活你高興,日子也一天天地過去。你選擇哪一種呢?”

師:你有什麼想法?你贊同誰的做法?

(五)享受轉角

⒈說說煩惱事

播放錄音故事,讓學生思考有了煩惱該怎麼辦?接着引導學生訴說感到不愉快的事。

(故事的安排,目的在於讓學生敢說,甚至連深藏在內心深處的祕密也敢於透露。這一環節中,學生的互動面比較廣,而教師始終做到引而不發,接納學生任何的觀點與述說,鼓勵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⒉小組討論,解決煩惱

很多學生對自己所面臨的挫折不能很好的正視,但是對於別人所遇到的問題,卻往往能夠“侃侃而談”,甚至是“對症下藥”。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一個“出謀劃策”的活動情節,讓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交換自己的煩惱卡片,請小組的同學們幫忙,“換個角度想一想”,讓自己消除煩惱。這時候,學生們各抒己見,個個興奮的出謀劃策,而當局者在大家的幫助下,也認清了挫折的積極意義和消極影響。

“給同學出謀劃策”這一環節活動後,大多數的學生都能認識到,正視挫折,才能解決問題,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生活。(這一環節中,教師以情景創設、角色扮演、討論溝通等活動爲主要形式,開展各種活動。既不是單純的心理學知識的傳授,也不是單項心理品質的訓練,而是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爲中心,以感悟體驗爲主要形式,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關鍵在於你如何去面對。師生關係像大朋友和小朋友、平等、真誠、親密。)

我設計了“問題樹”這樣一個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小挫折,換個角度想一想”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可能會面對的問題。例如:“媽媽失業了,家庭經濟特別緊張起來了。(原來的認識——糟了,我沒零花錢用了)(換個角度想一想——我長大了,該體諒媽媽,學會勤儉節約,是對家庭最好的幫助)”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在討論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耐挫能力,並消除情緒的困擾。當然,不同的學生可能對同一事件有不同想法和認識,會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在“換個角度想一想”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比較消極的想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引導,使學生更好的正視挫折,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調控好情緒。

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一個“OK,我真行!”活動,讓學生談談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正視挫折,解決問題的,活動目的在於,希望每一個學生通過這節課,嘗試成功的體驗。(頭腦風暴後,學生思路已經打開,此時把學習、生活中最有代表性的心理困惑拋給他們,引導他們用轉換角度的方法來解決,調動大部分同學來參與,使大部分同學能享受改變角度後的快樂。)

  六﹑感謝轉角

flash:幸福拍手歌

教師總結:今天大家都找到了快樂的小竅門,學會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們的集體中,人人都是“快樂天使”,同時還要學做一個爲別人排解煩惱的“快樂天使”。要在平時留心身邊的小夥伴和家人,發現誰有不快樂情緒的時候,設法找到原因,試着爲他送去快樂。讓我們一起敞開心扉,讓快樂展翅飛翔!(全課結束)

總之,對本課的設計,我始終努力貫徹這樣的指導思想,整個教學思路以“認知發展爲主線,情感發展爲內容,交往互動爲呈現形式,恰當運用多媒體與學科整合,着眼學生心理髮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活動中學習、體驗、發展。”

  心理健康課說課稿設計8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們:

大家好!

我的說課是《走近父母》,是針對初中二年級的心理輔導。下面我從活動設計意圖、目的、準備、輔導過程、課後反思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課。

  一、活動設計意圖

我女兒15歲,在我校讀初三,成績很好,我很欣慰。但近兩年,我的乖乖女悄然發生着變化,不像以往“魚事蝦事”都粘着跟我說,甚至有了鎖着的日記。許多家長也常向我哭訴,孩子現在是如何的不聽話,如何不珍惜他的關愛等。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心理學知識使我知道,這是孩子步入青春期後逆反心理在作祟。再加上現在多是獨生子女,受祖輩父輩幾代人的嬌慣,多以自我爲中心。不會也不願與父母溝通,影響學習和生活從而導致有的家庭不和諧,甚至可能影響他們的成長。因此,我設計了本課。

  二、活動目的

1、知道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技巧。

2、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培養學生理解尊重父母的品質。

  三、活動準備

1、排練情景劇。

2、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輔導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七個活動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首先,播放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和”字的影像,明確“和”字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而建設“和諧家庭”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一個家庭只有每個成員都相互理解、體諒、溝通,才能和諧幸福。引出探討的話題《走近父母》。

設計理念:此環節從大處着眼,強調話題的重要性。

  (二)敞開心扉,查找癥結

這環節,我設計了5個層面,逐層深入探討問題的根源。

第一層:播放歌曲。播放周杰倫的《聽哈哈哈話》,會唱的一起唱,全場馬上動了起來。這層我抓住青少年喜歡模仿偶像的心理特點,從接受人到接受歌的內容,肯定了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從心底裏都知道父母的好,也渴望溝通,但表達時,由於生理、心理原因往往走了樣,引起學生的共鳴。

第二層: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丁強,集初中生與父母溝通的通病,引導學生討論回答問題,學生明確了父母的嚴格要求也是愛,問題是缺少溝通。然後讓學生思維發散,交流長此以往的危害。

第三層:正視自身問題。引導學生敞開心扉談自身溝通的問題。開始有些學生不願意談,我馬上進行心理暗示,告訴學生心理輔導課就是爲學生提供說心裏話,宣泄情緒、情感的機會和場所。在一些外向型的學生的帶動下,學生們暢所欲言。

第四層:換位思考。我先明確有些問題的原因來自父母,然後,學生很自然從自身找原因,學生自我解剖的很透徹。

第五層:剖析危害。播放短片《問題少年》,通常我們用正面事例教育引導學生,但是反面事例運用好了更能給學生以警戒和啓迪。學生交流感悟明白了,與父母有些小矛盾都很正常,但長期溝通不好,就有可能成爲問題少年。懂得了溝通不好的危害性。

設計理念:整個第二環節,引導學生逐步從表面感知,深入分析感悟,反思歸納。

  (三)情感體驗,溝通重要

表演情景劇《心裏有困惑時》。維也納精神科醫生莫里諾認爲,情景劇是一種以現實生活爲模式的心理集體治療法。學生談觀後感,從而明確主動與父母溝通,心理會更愉悅。

爲了使學生懂得與父母溝通的重要性,我選取了《獅子王》的片段,鮮活的畫面,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我提示學生注意“辛巴”與父親腳印相合一幕。看後請學生閉上眼睛想,自己的手貼在父母手心上的感覺?啥時常這樣做?現在還需要嗎?一系列問題調動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明確了還需要父母的關愛,使自己少走彎路。

設計理念:這環節,我設計時充分體現,在心理輔導課上,無論多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學生親身體驗到:與父母溝通的好處及重要性。

  (四)暢所欲言,達成共識

我把學生在第二環節的溝通問題歸納起來,請學生交流寶貴經驗,互相學習。因爲是展示自己的優秀面,學生熱情高漲,爭先恐後的支招,課堂氣氛非常熱烈。我則適宜的肯定和讚美。一位心理學家說“讚美,是人精神世界的陽光”。我會盡量提供足夠時間,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使他們都有機會感受讚美的快樂。

設計理念:讓學生明白,榜樣就在身邊,也是自身,這種感召力,也將長時間影響着他們的心理,以後自然而然會嘗試、模仿和實踐。體現了學生的發展應建立在親身體驗的經驗基礎上。

  (五)總結提升,內化行動

引導學生把寶貴經驗,總結成“溝通的技巧”,使學生從理論上得到指導,提高溝通水平。

前面交流中,與父母溝通多采用口頭交流的方式,啓發學生,還有哪些方式?學生稍稍思考,七嘴八舌的說了很多。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有種自豪感,因爲他們的高招成了學習的經驗。依據皮亞傑的認識發展教學原理,學生是主動的認同化成順應的方式,由此,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索,對與父母溝通的技巧及方式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六)吐露真情,昇華親情

關於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我們牟平區教體局非常重視,開展了“與父母說心裏話”的互通信活動,爲學生搭建了與父母溝通的平臺。三名學生和我,聲情並茂的誦讀兩組信件,當學生們聽到自己掏心窩子的話,父母發自肺腑的回信,有的哭了。我則捕捉教育的契機,點撥到: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顆關愛我們的心,和我們的溝通,也多體現在對我們的關愛上。隨機,我拋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的父母值得我們怎樣做?學生們爭着搶着說:愛、歌頌、感恩等。我知道,學生已有了強烈的溝通慾望。馬上進行心理暗示:我們都是從心底裏愛父母,何不借這節課,把藏在心靈深處的“爸爸媽媽,我愛您”大聲喊出來呢?這時,學生都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情感,大聲地呼喊,使課堂氣氛達到了又一個高潮。看着學生激動的樣子,我提醒到,這句話要常掛在嘴邊,落實在行動上,敞開心扉,與父母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讓父母感覺到你的愛。爲了渲染主題,我又設計了歌曲欣賞《兒行千里》,讓學生體味父母那深深的情,濃濃的愛。

設計理念:本環節我採用創設情境法,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情緒得到了很好的宣泄。這樣既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又幫助學生自覺的調整心態和行爲,主動與父母溝通。

  (七)放飛心情,美好祝願

精彩的結束語不僅是這節課的總結昇華,更是對學生寄予的無限希望。所以,我是這樣設計的:其實,在父母的眼裏,我們永遠都是孩子,永遠都是最愛,不到閉眼那刻,都會永遠關愛着我們。正處於青春期的我們與父母間有點小矛盾很正常,關鍵是要想辦法學會與父母溝通,解除矛盾煩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溝通,父母舒心,我們開心。我願同學們能堅持和父母真心交流、真誠溝通,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也祝願普天下的家庭和諧、幸福、美滿。

設計理念:我採用的是期望式和祝福式相結合的結束語,使主題得以昇華,使學生得到啓迪和激勵。

  五、課後反思:

本節課,最成功的是我融入了母親這個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溝通,調動了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懂得了要積極主動與父母溝通,掌握了溝通的技巧。這也是本課的重點。不足的是,培養學生理解尊重父母的品質,不是一節課所能達到的,還需要長期的進行輔導。

我的說課結束,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