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中職心理健康說課稿範文

中職心理健康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中職心理健康說課稿範文

中職心理健康說課稿範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職心理健康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職心理健康說課稿1

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的是小學中低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目是《團結合作力量大》

  一、說學生:

智障學生愛以自我爲中心,又加之現在集體活動不多,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會合作,在集體生活中不考慮集體的利益,只顧個人喜好,不會與人友好相處,共同完成事情。即使在合作中,有時也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耍小性子。這是因爲孩子們在生活中缺乏與人合作的經驗,缺乏“團結合作力量大”的意識。還有一些孩子內心渴望與人交朋友,願意和別人共同完成事情,但是不知道怎樣與人合作,缺乏這方面的認識,也缺少這方面的指導。因此,本節課就以此爲出發點,爲孩子們提供一個活動的平臺,在活動中認識、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團結合作力量大的意識,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團結合作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學會與人合作,掌握一些與人合作的經驗和方法,能與身邊的每一個人搞好關係。同時,學會用真誠、積極的態度與他人交朋友,體會團結合作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三、 說教法:

從學生實際出發,我以遊戲和角色表演爲主,富有趣味性與適應性。採用情境教學模式教學法和愉快教學法,教師通過講解、示範,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採用引導、鼓勵、表揚、遊戲等手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共同參與,在活動中明白道理,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團結合作力量大的意義,並提供暢所欲言的空間,活動中有感而發,降低教學難度,從而達到了教學目的。

  四 、說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激發興趣。

在這次活動課中,以堅持“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興趣的培養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本着以學生髮展爲中心,教師爲主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能動性。我在上課一開始就組織學生聽歌曲《幸福拍手歌》,師生圍成一個圈,邊走邊跟着節奏拍手。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二)實際操作,揭示課題。

實踐是最好的依椐。我請兩個同學分別用五個或者十個手指系紅領巾看誰快誰慢,讓學生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來揭示本節心理健康教育的課題,通過學生的參與,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感受團結合作力量大的奧祕,引人入勝。同時滲透多種學科教育在內,有數學的比多比少;有常識教育的人有兩隻手,十個手指頭,在一起做事就會比較快,我們的手指兄弟,各有各的本領,只有團結起來力量才大。讓學生聯繫生活,結合實際,想一想手指的作用。拓展他們的思維,領悟手指團結的力量大,理論聯繫實際;還有師生互動場面:讓學生倒計時數數,製造緊張而熱鬧的課堂氛圍。

(三)遊戲和角色表演,緊扣課題內容。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以遊戲和角色表演爲主,富有趣味性與適應性。教學內容適合於低年級的教學手段,如遊戲“拔河比賽”和“分豆子比賽”;角色表演有“值日生掃地”。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富有趣味性。比如:在拔河這一項目,讓學生認識到個子高矮和體重多少及個人體質,還有人數的多少與比賽輸贏是有直接關係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多力量大;通過把紅綠豆分開並運送到超市,看誰做得快,請優勝組的學生們說出勝利的祕訣,從而體會到一起做事情不僅要團結還要懂得分工合作;爲了進一步鞏固“做事情除了要團結還要懂得分工”我開設了角色表演“值日生掃地”,通過同學間的討論,上臺各抒己見,既教育學生要懂得分工幹活才能把事情幹得又快又好,又對學生進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如學校大掃除時不拈輕怕重,應該大同學挑重活幹,小同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依賴別人,在家裏也一樣。

這樣由有了一定的認識到進一步認識,再到更加深刻的鞏固,符合了智障學生循序漸進這個特點,以遊戲活動爲主,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差異,在玩中學習,玩中認識,玩中體會。從遊戲比賽中尋找合作成功的快樂與失敗的教訓,每一個環節都圍繞着“團結合作力量大”這一主題展開,環環相扣,互相照應,充分體現了主題明確,重點突出。爲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進行健康的人際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順利完成了教學目的。

(四)分享學生體驗結果,總結教學內容。

此環節,我請同學們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從這節課中學到了什麼,說出自己的體會,從而反饋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團結也是一種美德,團結還能感受快樂!快樂使人身心健康,願同學們都能快樂健康地度過每一天!讓同學們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中想說的心裏話。使教學目的得到昇華。並把快樂健康的心情帶到課堂外,校園外……

  五 、說體會:

在這次活動課中,以 “團結合作”爲主線,通過熱身運動,遊戲活動,角色表演,同桌互相討論,自由發言,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肢體活動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遊戲活動中體驗團結與成功的樂趣。當然,在活動過程中,可能有的學生會有情緒高漲,愛自我表現,會不由自主地上臺表演或發言,出現紀律渙散,難以控制等場面,但我想,通過本次活動課定能增強學生與人爲善,和睦相處的意識,或多或少糾正了他們以自我爲中心,不合羣的缺點。從而幫助他們逐漸消除一些人際交往的障礙。

  中職心理健康說課稿2

  一、 說教材: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它的教育對象是少年兒童。少年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發育成長的重要階段,我們不僅僅要教會他們求知,教會他們辦事,教會他們健體,還要的是教會他們做人,做一個能夠關心他人的人;做一個能夠承受困難和挫折,勇於進取的人。結合當今孩子普遍與自我爲中心的心理現象及《日常行爲規範》和《小學生守則》開展活動讓孩子們深受教育,學會融入集體,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學會真情待人。

  二、說學生:

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發現根據當今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獨生子女,較以自我爲中心,無視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誠的交流與溝通。經常會認爲同學間發生的一些小事,就是別人在欺負他,排斥他,爲此我們以此爲話題,而開展活動。讓學生從小認識什麼是友誼,學會與人溝通,與人交流。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活動讓學生學會發現,善於觀察,能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學會幫助他人,學會和諧相處。感受同學間濃濃的情誼,初步學會合作。我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讓學生學會認識自己,懂得與人相處,學會寬容和理解。

  四、說教法:

本節課主要以“情”爲主線,運用情景創設、角色扮演、故事明理、採訪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明確的目標,有真實的感受,有情感的體驗,學會與人和諧相處,珍惜朋友之間的友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情感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五、 說教學過程:

(一)走進知心小屋——聊“朋友”:這節課一開始我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走進知心小屋玩遊戲《抱團》(遊戲規則:教師口令,梅花開幾朵,梅花開3朵,那就要3個人抱在一起),玩後,我請孩子們說說你從遊戲中認識到什麼?孩子侃侃而談,接下來我順勢引導,作爲朋友我們除了學會團結,還要學會欣賞別人。讓學生贈送亮點卡,誇誇同學或朋友。

(二)實話實說——做“知心朋友”:採用“實話實說”的形式,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讓同學們心把心打開,講出自己的優缺點,請求別人的幫助、大膽表白。學會交友的方式。

(三)友情小故事——做“真心朋友”:這一環節首先運用角色演示教學法,讓學生現場再現朋友在生活中、班級裏發生的故事,及朗讀友情信箱的來信,讓學生從中明白什麼纔算是朋友,朋友間應該怎樣相處。然後運用討論交流法讓孩子們談感受及自己對友誼的看法。這樣子以正面例子做引導,更有說服力。由扶到放體現教學的層次性、開放性、可操作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從而讓學生明白如何與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四)團結合作:讓孩子們玩“解鎖”遊戲,在遊戲中成長,在遊戲學會合作,然後運用討論交流法初識合作的意義及目的,學會合作的前提是學會與人交流,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際關係中。

  五、說體會:

該活動課題主要是根據當今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獨生子女,較以自我爲中心,無視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誠的交流與溝通而提出的。我覺得在“友情小故事”、“友情小信箱”這一個環節還是設計得比較好,讓學生能利用這一機會,學會真誠面對,懂得交朋友,對待同學的方法。結果課後,兩個“死黨”又恢復了好友關係,我覺得比較成功。但本節課由於是一堂常態課,沒有過分的準備,再加上我也過於相信學生的能力,很自然就出現許多問題,如遊戲中學生過於興奮,使我難以控制,場面顯得有點亂。在“友情小故事”再現時,沒有給學生充分地時間準備,過於倉促。學生比較拘緊,不夠放開。而在一個同學說出“朋友就是親人”時我應該抓住這一課堂生成,跟學生探討引導其深入理解,到課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應該讓學生談一談收穫,使這一主題達到情感昇華,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職心理健康說課稿3

  一、內容及學情分析:

大多數小學生從小嬌生慣養,刁蠻任性但他們的心理還不夠成熟,在情緒特徵上表現爲好衝動、不穩動、極端化等特點。對自己的不良情緒表現缺乏深刻地認識,也不善於調適自己的情緒。因此,教學內容應致力於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調節他們不良的心態,讓他們保持健康穩定的心理狀態。另外,任何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挫折,在挫折面前保持自己陽光的心態也是一種能力,而且這種能力將使學生受用一生。本節課讓學生在感受﹑體驗中去嘗試轉換角度,用積極的心態來改變情緒。關鍵在於學生在體驗中有收穫,並鼓勵學生將其作爲一種人生態度,

  二﹑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在欣賞﹑感受﹑體驗﹑嘗試﹑享受幾個環節中,積極參與活動,嘗試在事件不變的情況下,轉變認知角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從而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鼓勵學生在以後學習﹑生活中堅持操作,以便形成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意義,嘗試在事件不變的情況下,轉變認知角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

難點:結合自身情緒體驗,分析情緒產生的原因,尋求控制、調適情緒的方法,在感受﹑體驗中去嘗試轉換角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四、教學方法

爲了有效地開展活動,我在教學中採取了多種活動形式:情境遊戲、、情境模擬、討論溝通、行爲訓練等。本課的設計旨在以“活動”、“體驗”爲主要教學因素,指導學生如何面對煩惱,找到調整情緒的妙方,學會笑對人生。整個過程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力求學生自悟自得,體現心理教育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學會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煩惱時能夠自我調節、自我疏導,甚至自我渲泄,以達到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

  五﹑教學過程:

依據新課程標準所追求的,真正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學活動才能夠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真實的道德體驗與道德認識。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流程:

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爲五個板塊:

(一)遊戲導入

1.搶凳子游戲:

2.遊戲結束,採訪一些同學,聽聽他們在遊戲中的感受。

3.小結。

(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導入新課既能爲學生創設了一個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人人蔘與到學習活動中,同時通過遊戲使學生體驗自己的情緒變化,以便爲下一步情緒輔導奠定基礎。)

(二)感受轉角

⒈講述漫畫

有個老太太,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賣雨傘,二兒子開洗染店。老太太每天都愁眉苦臉,晴天的時候,她想到那個買雨傘的兒子,下雨的時候,她想到她那個開洗染店的兒子,所以不管是晴天還是下雨她都不快樂。

有位智者看到老太太整天愁眉不展的樣子,就來出主意說:“只要換個想法便可:晴天,想開洗染店的兒子生意很好,很高興;雨天,就想賣傘的兒子生意不錯,也很高興。於是老太太每天都很開心。

⒉問題設計:

①天氣變了嗎?

②兩個兒子的工作改變了嗎?

③老太太的心情改變是因爲什麼呢?

⒊引導學生回答:看事情的角度發生了變化

⒋引導學生明確:用轉換角度的方法,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看待事物,就能改變我們的情緒,讓我們轉憂爲喜。

(以一個通俗易懂且意義深遠的漫畫,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出本文主題。)

(三)欣賞轉角:

請同學們看下面一個小故事(教師打開幻燈片1)

案例1:據說在推銷員中流傳着這樣一個小故事,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第一個推銷員到非洲人都打赤腳,立刻失望地說:“這些人都習慣打赤腳,怎麼能買我們皮鞋呢!於是沮喪而回。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打赤腳、驚喜萬分:“這些人都沒有鞋穿,看來皮鞋市場大的很呀”。於是想方設法,向非洲人推銷自己的皮鞋,最後發了大財,這就是心態導致的天壤之別(配以動畫和錄音)。

師:請問同學們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思考片刻)。環境沒有改變,人也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人的心態。當人遇到困難時,壞心態讓你退縮,並陷入悲觀的深淵,好的心態讓你樂觀,並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可見成功與否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態的好壞。良好積極的心態是樂觀、熱情、大度、奉獻、進取、自信、必勝、有強烈的成就感,這就要求我們以滿腔的熱忱對待學習和生活。

欣賞:《老婦變少女》《青蛙變白馬》

(由於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生活中的真實體驗相對來說較少,特別是一些難以身臨其境的體驗、經驗、常識等。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爲學生創造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學習環境,既能爲教師教學實施提供了形象的表達工具,又能使課堂生動活潑,使學生自主參與,樂於學習。本設計從視覺感觀入手,讓學生在形式上欣賞到如果轉換了角度,會有不同的發現。)

(四)嘗試轉角

⒈討論:一個市場營銷員接到去和尚廟裏賣梳子的任務時,他非常無奈,絕望。你能轉個角度爲他設計一下,將梳子推銷給廟裏的和尚嗎?

⒉學生交流後老師小結。

(當對於轉變認知角度有了積極性後,設計一個具有挑戰性同時又可以引導學生全員參與的問題,引導學生嘗試從各個角度去發現問題和解決方法。使用討論法,需要每個同學的頭腦風暴。此處設計運用了體驗式學習。)

3、師:我的一位鄰居,幾年前跟人合夥做生意。運貨船突遇風浪,他們所有的財產包括夢想都沉入了無邊的海底。他經不起這個打擊,從此一蹶不振,成天神思恍惚,如丟魂魄。當他看到另一個跟他一起遭受變故的夥計活得有滋有味,就去問他。那人對他說:“你咒罵你傷心,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你快活你高興,日子也一天天地過去。你選擇哪一種呢?”

師:你有什麼想法?你贊同誰的做法?

(五)享受轉角

⒈說說煩惱事

播放錄音故事,讓學生思考有了煩惱該怎麼辦?接着引導學生訴說感到不愉快的事。

(故事的安排,目的在於讓學生敢說,甚至連深藏在內心深處的祕密也敢於透露。這一環節中,學生的互動面比較廣,而教師始終做到引而不發,接納學生任何的觀點與述說,鼓勵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⒉小組討論,解決煩惱

很多學生對自己所面臨的挫折不能很好的正視,但是對於別人所遇到的問題,卻往往能夠“侃侃而談”,甚至是“對症下藥”。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一個“出謀劃策”的活動情節,讓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交換自己的煩惱卡片,請小組的同學們幫忙,“換個角度想一想”,讓自己消除煩惱。這時候,學生們各抒己見,個個興奮的出謀劃策,而當局者在大家的幫助下,也認清了挫折的積極意義和消極影響。

“給同學出謀劃策”這一環節活動後,大多數的學生都能認識到,正視挫折,才能解決問題,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生活。(這一環節中,教師以情景創設、角色扮演、討論溝通等活動爲主要形式,開展各種活動。既不是單純的心理學知識的傳授,也不是單項心理品質的訓練,而是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爲中心,以感悟體驗爲主要形式,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關鍵在於你如何去面對。師生關係像大朋友和小朋友、平等、真誠、親密。)

我設計了“問題樹”這樣一個實踐活動,通過讓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小挫折,換個角度想一想”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可能會面對的問題。例如:“媽媽失業了,家庭經濟特別緊張起來了。(原來的認識——糟了,我沒零花錢用了)(換個角度想一想——我長大了,該體諒媽媽,學會勤儉節約,是對家庭最好的幫助)”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在討論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耐挫能力,並消除情緒的困擾。當然,不同的學生可能對同一事件有不同想法和認識,會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在“換個角度想一想”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比較消極的想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引導,使學生更好的正視挫折,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調控好情緒。

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一個“OK,我真行!”活動,讓學生談談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正視挫折,解決問題的,活動目的在於,希望每一個學生通過這節課,嘗試成功的體驗。(頭腦風暴後,學生思路已經打開,此時把學習、生活中最有代表性的心理困惑拋給他們,引導他們用轉換角度的方法來解決,調動大部分同學來參與,使大部分同學能享受改變角度後的快樂。)

  六﹑感謝轉角

flash:幸福拍手歌

教師總結:今天大家都找到了快樂的小竅門,學會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們的集體中,人人都是“快樂天使”,同時還要學做一個爲別人排解煩惱的“快樂天使”。要在平時留心身邊的小夥伴和家人,發現誰有不快樂情緒的時候,設法找到原因,試着爲他送去快樂。讓我們一起敞開心扉,讓快樂展翅飛翔!(全課結束)

總之,對本課的設計,我始終努力貫徹這樣的指導思想,整個教學思路以“認知發展爲主線,情感發展爲內容,交往互動爲呈現形式,恰當運用多媒體與學科整合,着眼學生心理髮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活動中學習、體驗、發展。”

  中職心理健康說課稿4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挑戰自我,實現夢想》

  一、活動設計的背景:

高三學生很快就要面臨擇業或繼續求學的人生選擇。面對新的挑戰,何去何從?這對於涉世未深的高三學生來說,實在是個難題。進入高三,經過一段時間和學生的交流,我發現很多學生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心理上都存有很多的困惑。這次心理輔導課旨在幫助學生更好的調整自己,激勵大家成爲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由夢想直達成功的彼岸。

  二、輔導的目的:

幫助高三學生正確認識高考,面對困難,勇於挑戰,並介紹緩解心裏壓力幾種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調整自己,建立自信,並樹立爲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的決心。

  三、輔導的重點:

幫助高三學生正確認識高考,面對困難,勇於挑戰,並介紹緩解心裏壓力幾種方法

  四、輔導的難點:

如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面對困難,勇於挑戰

  五、輔導方式:

小品、講述與討論、交流、觀看錄像等

  六、輔導準備:

調查問卷、小品、視頻錄像、課件

  七、教學設計

本節課我設計了七個環節:

(1)輔導課前的準備,調查問卷"面臨高三,你最大的困惑是什麼?"

(2)以一張鮮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引入主題

(3)學生探討話題"高考,意味着什麼?"

(4)情境小品

(5)學生討論交流

(6)觀看錄像

(7)學生爲自己寫一句鼓勵的話

(1)第一個環節是輔導課前準備,在學生當中進行調查問卷"面臨高三,你最大的困惑是什麼?",這個環節的目的是深入學生,瞭解學生們最關心什麼,最大的煩惱和困惑是什麼,從而發現熱點,就找到了教學內容的主題。心理輔導的基本原則之一是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要以學生的需要爲出發點,其內容的選擇與安排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圍繞學生關心的實際問題來進行。

(2)第二個環節是創設情景,以一張鮮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入手,你最希望上面寫的是誰的名字?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非常強調"內在動機"對學習的作用,"大學錄取通知書"是每個高三學生夢寐以求的,從教育心理學上來說,它就是誘因,可以激化和強化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興趣,活躍氛圍,直接進入主題

(3)第三個環節是"設疑",創設問題情景,將學生引入到話題"高考,意味着什麼?",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並派代表發言。

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談談對高考的感受和認識,拓展到對成功的看法,從而引出對成功正確的認識。貫穿一條線從高考錄取通知書——高考意味什麼——對成功的理解。心理學上要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唱"主角",在活動設計中要給學生髮揮想象留有餘地,在輔導過程中鼓勵學生髮表看法。在活動中,儘可能讓學生討論、交流,通過討論,對一些問題能達成共識,一些不正確的負面的心理得到正確的指引。

最後我做個歸納小結:高考只是成功的一個步驟,就算在這一次競賽中失去了主動還有下一次,讓學生知道其實人生還有很多的機會,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明白人生應該不懈的奮鬥,真正的高考勝利者,並非是指那些成績拔尖的狀元,而是在高中這三年裏成長起來的樂觀、自信、堅韌不拔的你們!高考的競爭是壓力和挑戰,也是機遇和希望,成功屬於戰勝自我的人。

(4)第四個環節是情境小品,小品反映的內容是:第一位同學沒有進入高三的狀態,懶散,上課睡覺,發短信,課後泡網吧,玩遊戲,沒有信心,基礎差,放棄學習------第二位同學非常渴望上大學,學習勤奮,晚上學習很晚,壓力很大,過度緊張導致失眠,非常焦慮不安-----

這個小品是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設計的,我所帶的高三(5)班是普通學校裏的普通班級,學生基礎比較薄弱,班上學習成績兩極分化。成績差的同學自卑,沒有信心,放棄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感覺壓力大,焦慮不安。以往的課堂,常常是老師講,學生聽,考慮本班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這節課我把學生也當作一種課堂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讓他們來親自表演小品,方式有變化,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特別是參加表演的同學,在排練的過程中受到的教育是最深刻的。體現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爲主體,引導學生自己認識,自己體驗,自己踐行,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

(5)第五個環節是學生討論交流,我引導學生觀察這兩位同學的表現,鼓勵學生髮言,剖析原因,找出根源,思考:你遇到過這樣的困惑嗎?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

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爲,一切良好的教育應從建立兒童集體開始,讓兒童在集體中接受教育。集體心理輔導,就是讓學生在集體中接受教育,通過集體活動調整心境,明白道理,從而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感悟道理。集體的教育育人無形,潤物無聲,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集體心理輔導的教育,形成了較好的集體氛圍,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

最後我小結:高三的壓力大,有些同學在壓力面前顯得意志薄弱,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高考的挑戰,逃避現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救世主,這些同學應該努力改變自己、完善自我,改掉懶散的毛病,勇敢地接受挑戰,不管高考考得怎樣,爲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在最後9個月的時間裏,一切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一些同學由於幾次考試成績不好,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就認爲自己不行了,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而也容易產生苦悶自卑的心理。欲勝人,先勝己。複習備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書中說:"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爲我們發現我們所處的現狀都是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自卑也可成爲一個人進步的動力,人生正是在對自卑的不斷超越中而漸入佳境的。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勇敢接受挑戰,樹立信心。介紹幾種樹立信心的方法,針對同學們提到的學習方法問題,可適當地介紹: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鼓勵同學們科學地記憶和合理地安排時間,並讀高考狀元的10條經驗介紹,供同學們參考。

高三的同學們困惑最多的還有一個壓力的問題---無奈,脾氣暴躁,感到迷茫,沒有自信,害怕,緊張。這時我提出問題:你也有過這樣的焦慮嗎?高三的緊張情緒要如何來進行自我排解?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積極發言。我指出:其實學習需要一定程度的焦慮,心理學試驗表明:焦慮水平與學習成績呈倒"U"形關係。無焦慮或焦慮水平過低,學習無緊迫感,對什麼都無所謂,肯定學不好;而焦慮水平過高,人的'精神極度緊張,又會影響正常的思維;只有處於中等焦慮水平的同學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變壓力爲動力,學習效果最好,能夠形成一種最好的應考心態。介紹幾種緩解壓力的方法。

(6)第六個環節是觀看錄像,我覺得這應該是我這節心理輔導課的精彩之處。從高一到高三,我和我的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真心地關愛他們。學生們課後都是親切稱我爲"阿纓姐",課堂上我是他們的老師,課後我希望是他們的朋友,活動初期在調查問卷中,反映出學生各種各樣的困惑與煩惱,來自家庭的,身邊朋友的,自身的等等,面臨高考的壓力,他們還要揹負沉甸甸的心裏負擔,我真的很心痛,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不必要的困惑。考慮到以往的班會活動都是教師說教式的,或者學生單純的節目表演。這次活動我決定給學生一個意外的驚喜。我在活動前採訪了我們學校的校長和書記,部分科任老師,取得了他們的支持與配合,我把他們對全班同學寄以的期望與鼓勵都拍成了視頻錄像,我還召開了全班同學的家長會,我要求每一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一句鼓勵的話,不少家長是流着眼淚對着鏡頭呼喚孩子的名字,鼓勵孩子要加油。這一段錄像是瞞着全班同學拍攝的,目的是讓學生能真切地感受身邊的老師親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觸動真情,從而樹立信心,戰勝困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文明最精細地表現在情感的文明裏。"情感對學生的學習、品德乃至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按照心理學上的解釋,情感是一切行爲的生命線,我們只有把情感融入課堂,才能把信服、震撼駐存在學生的內心,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我們認爲,教學藝術不僅在於傳授的本領,還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通過研究發現,一個沒有受到情感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當他受到情感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揮到80%—90%.在人的一切活動中,情感因素髮揮着很重要的作用,通過情感激勵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動力,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學習,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最後我告訴學生:在非洲的草原上,羚羊剛睜開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須比跑得最快的獅子跑得還快,不然,我就會被吃掉;而在同一時間,獅子從睡夢中醒來,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必須比跑得最慢的羚羊跑得快,不然我就會餓死。生活就是這樣------不論你是羚羊還是獅子,當每天太陽初升時,就得毫不猶豫地奔向前方!從高一到高三,我們一路風風雨雨走過來,還有9個月時間你們就要踏進高考的考場,其實我們都會緊張,但是當你們焦慮、苦惱、無助時,不妨擡起頭看看四周,你們有老師、父母、同學,高考的路上我們一起走過!

(7)第七個環節是學生爲自己寫一句鼓勵的話。播放音樂《我的未來不是夢》大屏幕投影上出現的是同學們的照片,校運動會拼搏的身影,校文化藝術節上的節目表演,取得團體總分第一名全班同學的合影等等。那一時刻,相信所有的同學都很激動,感覺到前進的道路是有老師、家長、同學的陪伴,渾身充滿了力量。

最後我指出:高三有苦有累,有渴望有理想,高三,寄託了所有,付出了所有,爲的只是成功時的喜悅,也爲圓我們心中那個彩色的夢。就讓我們大家都笑着面對高三,勇敢地接受挑戰吧!相信我們高三(5)班的每一位同學都能以最好的心態走過高三階段。相信我們整個班級會攜手共進。讓我們一起拿起筆寫下最想對自己說的一句話。事先準備好的圖紙,背景是藍天,將每個人的夢想寫在事先準備好的白雲狀紙片上,貼上去,拼成一幅鴿子形象,相信我們的未來不是夢!

自我激勵是人們精神活動的動力之一,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方法。心理研究發現:沒有什麼力量比自我激勵的力量更強大、更長效地作用於一個人。本環節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激勵的教育作用,由外激勵轉化爲內激勵,不斷追求進步和成功,達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八、最後談一下我在設計這節心理輔導課的幾點體會:

(1)這節心理輔導課輔導的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面對困難,勇於挑戰。莎士比亞說過:"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敗的重要原因。有了自信心才能充滿信心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近年來,許多國家都把增強學生自信心作爲培養目標。強烈的自信心能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全過程中始終保持較強的興趣。因此,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養樹立他們相對應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我在這節輔導課上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髮表看法,我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心理學研究表明,高智商和低智商的人只佔整個人羣的4%左右,大多數人的智力在90-110之間。雖然平時有的同學表現得比較聰明些,有的反應較慢些,但這並不表明我們的智商不如別人,事實是:大家的智力都是平等的。只要你努力,只要你用功,只要你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只要你自信,你就能成功!自信還來自家長和老師的激勵,學生需要激勵,因此輔導課的最後我特意安排了錄像,激勵可以把學生的潛能發揮出來,促使他們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從而使學生自信。

(2)以往的高三心理輔導都是臨近高考後期才進行,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我把心理輔導的時間提前到開學初,距離高考還有9個月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準備,及時調整自己。這正是遵循了心理輔導的基本原則,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學校心理輔導兼有矯治、預防與發展三種功能,就整體而言,應該是預防、發展重於矯治。

(3)心理輔導要能打動學生,必須做到真正爲學生着想,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納,從而拋開心理上的防範,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作更自由的、深入的探索。從高一到高三,我和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課上是老師,課下是朋友。我努力使自己遵循尊重與發展學生的原則。

(4)開設心理輔導還要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要以學生的需要爲出發點,圍繞學生關心的實際問題來進行,活動設計給學生髮揮想象留有餘地,輔導過程鼓勵學生髮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在輔導前進行了調查問卷,對"高考,意味着什麼?"進行探討,對小品中人物進行剖析,觀看錄像這些環節的設計遵循的正是這一原則。

(5)心理輔導的重要基本原則之一整體性發展原則,心理輔導追求學生人格的整體性發展,要樹立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觀念,不論從事哪一個領域的輔導,都要關注學生人格整體的完善,這一原則強調不宜把心理輔導課程變爲單存的知識傳授。心理輔導涉及到學生知識、社會技能、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學習,而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因此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這節輔導課我太多的不是談具體的學習方法指導,而是着重解決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從高考錄取通知書,讓學生談對高考的認識,提升到對成功的理解;從對小品中人物的剖析,結合教育學心理學觀點,讓學生提高認識,從而讓學生卸下心理的包袱;從錄像中領導老師家長們寄語,接受情感教育,提升到自己鼓勵自己,從而樹立起信心,接受挑戰,努力去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