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最後一頭戰象》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3課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的動物小說課文記述了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在生命終結前,再次披掛象鞍,重回戰場,莊嚴的埋葬自己的故事讚頌了戰象嘎羧的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也表現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意

二、說學情

由於這次教學大賽是借班上課,(歙縣行知小學五(2)班),在上課前我花了二十分鐘和學生進行溝通,並疏通文字瞭解課文大意雖然我面對的是五年級的學生,但在教學中我充分相信他們,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儘量減少授課難度促成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昇華

三。說教學目標

1、創設良好的語境,激起學生表達的慾望;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3、抓住文章重點段落, 聆聽戰象嘎羧的心聲,感悟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友情;4。拓展寫話,傾訴自己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品讀課文,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的高尚情懷;難點:通過閱讀,教師講解,讓學生學會抓事件品細節的閱讀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將學生閱讀文本的過程轉換成同戰象嘎羧對話的過程,輔以圖像等課程資源,給學生的內心以猛烈的撞擊,深深的震撼,進而學生必然讀出情感,訴出情感,寫出情感

六。說教學過程

1。 創設情境,講述戰象嘎羧的故事課件展示:“西雙版納曾經有過威風凜(lǐn)凜的象兵所謂象兵,就是騎着大象作戰的士兵士兵騎象殺敵,戰象用長鼻劈敵,用象蹄踩敵,一大羣戰象,排山倒海般地撲向敵人,勢不可當”同學們,就是這羣英勇的戰象,在一次打擊日冠,保衛家園的戰鬥中,不幸全部中彈倒地人們在埋藏它們的屍體的時候,救活了一頭身負重傷的戰象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後一頭戰象自然引入課題,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在學生進入情境之後,教師引導學生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然後嘗試概括嘎羧臨死前做了哪幾件事這一訓練爲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培養了表達能力,又提高了概括語言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娓娓道來中,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內容,繼續浸潤在情意濃濃的學習環境中2、聆聽心聲,感悟戰象嘎羧的情懷閱讀教學過程中,爲學生創設一個平等對話的環境,教師與學生展開談話:“學習課文就是與文中人物、動物、景物交流、談話,在這裏我們就是同誰交談呢?(嘎羧)使學生意識到戰象嘎羧就是一個有高尚情懷的“人”,它也和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教師適時拋出一個提綱挈領的問題:快速讀文,看看哪些字詞最能撥動了你心絃,在這樣的文字下劃出真摯的情感線,用心聽聽戰象嘎所在和你說什麼呢?“這一問題,直接文章主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片斷,重點詞句來感悟戰象的高尚品質教學過程中配合多媒體課件,進一步創設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學生暢所欲言,由感而發,由感而讀教師或情感誘導,或方法指導,或鼓勵肯定,保證學生的動態生成,“對話也就成爲一種思維碰撞,心靈共振的過程3、拓展閱讀,深化單元的主題思想語文的閱讀教學:“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的結尾,推薦學生課後閱讀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的其他動物小說,如《第七條獵狗》、《一隻獵雕的遭遇》、《斑羚飛渡》等優秀作品既全面、深刻的瞭解動物的內心世界,又培養了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閱讀習慣。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2

教材簡析:

美麗的西雙版納,神祕的動物世界,感人的一段故事!

嘎羧,抗日戰役後唯一倖存的戰象,26載的光陰催它年老,知道本身大限已近,它重披當年的戰鞍,握別村寨,來到昔日戰場憑弔,又來到戰友們的百象冢,自掘宅兆,尊嚴地將本身安葬。課文以嘎羧舉動爲線索,語言精緻逼真,局面生動動人,語言普通易懂,佈局條理清楚,是沈石溪動物小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這篇課文近20xx字,學生閱讀時,對團體掌握文章內容,領會動物心田天下,感悟動物情緒有肯定的難度。

根據文本特點和學情,本課設計力圖體現以下幾點:

1.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落實課程標準中第三學段的要求。

2.從整體入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讀法、寫法、學法的指導,由分析課文內容的教學轉向以策略爲導向的教學。

3.抓重點情節開展學習活動,重視體驗和感悟,發揮朗讀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實現長文短教。

4.注重課內外結合,進行拓展寫話,拓展閱讀。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練習抓住主要情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感受戰象嘎羧的情懷,體會作者通過對嘎羧神態、動作、叫聲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戰象嘎羧的情懷。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通過對神態、動作、叫聲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概括主要內容(板塊一)

1.導入

2.課前大家進行了預習,易錯詞糾正,易錯字教學。

3.提煉主要情節,教師板書。

4.依據主要情節,總結:抓住主要情節來概括主要內容是一種好方法。

【設計意圖:根據文本特點,抓主要情節,整體把握課文,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學習重點情節,走進嘎羧內心(板塊二)

1.交代任務:學生默讀課文,找到感動的情節,畫出感動的語句。

2.學生自學

3.交流彙報

第一部分:學習“重披象鞍”

(1)聚焦語句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裏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2)讀出畫面

自己讀讀,你的眼前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讀出你想象到的畫面。

(3)指導讀出情感

(4)初步體會寫法,再次指導朗讀

嘎羧不會說話,它在用什麼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呢?(動作、神態)

(5)小結:學習這段話,我們知道嘎羧是用動作和神態來表達情感的。

【設計意圖:以讀代講,讀出畫面,讀出情感,體會寫法,體現對讀法、學法、寫法的指導。】

第二部分:學習“再回戰場”

(1)聚焦語句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着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着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2)發現寫法,讀出情感

第一個畫面大象用它的動作和神態來表達它的情感,這段話又是怎麼表達的呢?

指導讀出情感。

(3)對比朗讀,體會情感

出示兩段話:

老師讀:“嘎羧躺在地上拒絕進食……朝你看一眼……”

學生讀:“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裏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激發情感配樂朗讀7、14、23自然段。

(4)嘎羧的死與其他大象的死有何不同?讀課文11自然段。生彙報,體現嘎羧的忠誠,重情重義。

(5)嘎羧的樣子。讀22自然段。“土坑有三米深,嘎羧臥在坑底,側着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寫話練習。嘎羧凝望着天空說:“-----------------------。”

我想對嘎羧說:“---------------------------。”

(三)回顧文章整體,總結寫作方法(板塊三)

(1)發現寫作方法

小結:動物沒有人類所明瞭的表達方式,但是作者通過對嘎羧動作和神態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戰士,深深震撼着我們。

(2)拓展課外閱讀,體會表達特點,佈置作業(板塊四)

1.教師出示作者的話:“美好的情感並非人類專有,在特定環境下,許多動物也會表現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懷。這種情懷震撼心靈,滌盪靈魂。”

2.迴環課題,生讀課題。

3.佈置作業:

閱讀沈石溪的其它動物小說。

【設計意圖:迴歸整體,感悟戰象精神,發現本篇動物小說的特點。】

【設計意圖:在“段落閱讀”(板塊二)、“整體回顧”(板塊三)的基礎上,課內外結合,層層深入體會作者“通過對神態、動作、叫聲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五、板書設計

重披象鞍

最後一頭戰象再回戰場動作、神態、叫聲——情感

忠誠光榮歸去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基礎知識較紮實。二課時及時落實鞏固了易錯詞,易錯字。例如“橫遭不幸”中“橫”的讀音,“日寇”的“寇”。從多音字,會意字兩個角度去落實。還有教給學生長文短教的方法。抓主要事件,抓重點段落去品讀感悟課文。課上給學生讀文思考的機會。課上我還及時的抓寫作方法,瞭解動物小說的特點,是通過神態,動作及動物的聲音來學習課文。本節課我讓學生充分朗讀,以讀代講,教師適時指導朗讀,抓重點詞體會嘎羧的情感,瞭解嘎羧的內心的感受。這節課結尾我落實學生寫話的能力,並且儘量當堂完成彙報。

雖然,教學沒有完美無缺的,遺憾之處有:對時間的掌握不敷適當。開課8分鐘才進入讀文學習,字詞教學的時間有點長,導致講堂氣氛不敷融洽。其次,對嘎羧好漢形象的闡發回不到位,應該拓寬學生的視野,更多去咀嚼它英勇無敵,忠誠,懷舊,善良等特點。

盼望列位同仁們能提出名貴意見,配合發展。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最後一頭戰象》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3課。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的動物小說。課文記述了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在生命終結前,再次披掛象鞍,憑弔戰場,莊嚴的埋葬自己的故事。讚頌了戰象嘎羧的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也表現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意。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有了獨立學習的能力,他們會憑藉自己所積累的經驗和知識,來認識瞭解事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促成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昇華。

三.說教學目標

1、選擇令人感動的場景,並能用自己的話進行講述;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

3.抓住文章重點段落,聆聽戰象嘎羧的心聲,感悟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友情;

4.拓展寫話,爲戰象嘎羧題寫碑文,傾訴自己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品讀課文,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的高尚情懷;

難點:通過朗讀感悟,領略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五.說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將學生閱讀文本的過程轉換成同戰象嘎羧對話的過程,輔以音樂,圖像等課程資源,給學生的內心以猛烈的撞擊,深深的震撼,進而學生必然讀出情感,訴出情感,寫出情感。

六.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講述戰象嘎羧的故事

以打字機的聲音逐字出示字幕:“西雙版納曾經有過這樣一頭戰想,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回到了曾經浴血拼殺的戰場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讀後,教師質疑:“讀了這樣的文字,你的心情怎樣?”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曾經”一詞啓動學生內心的情感,爲後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在學生進入情境之後,教師引導學生用較快速度選讀課文,然後用自己的話講一講自己感受最深的片斷。這一訓練爲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培養了表達能力,又提高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娓娓道來中,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內容,繼續浸潤在情意濃濃的學習環境中。

2、聆聽心聲,感悟戰象嘎羧的情懷

閱讀教學過程中,爲學生創設一個平等對話的環境,教師與學生展開談話:“學習課文就是與文中人物、動物、景物交流、談話,在這裏我們就是同誰交談呢?(嘎羧)使學生意識到戰象嘎羧就是一個有高尚情懷的“人”,它也和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教師適時拋出一個提綱挈領的問題:快速讀文,看看哪撥動了你心絃,在這樣的文字下劃出真摯的情感線,用心聽聽戰象嘎所在和你說什麼呢?“這一問題,直接文章主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片斷,重點詞句來感悟戰象的高尚品質。

教學過程中配合多媒體課件,進一步創設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學生暢所欲言,由感而發,由感而讀。教師或情感誘導,或方法指導,或鼓勵肯定,保證學生的動態生成,“對話也就成爲一種思維碰撞,心靈共振的過程。

3.傾訴真情,體協戰象嘎羧的碑文

再以打字機的聲音逐子出示字幕:“西雙版納沒有了那頭叫嘎羧的戰象但它那雙凝望清波盪漾的眼神,和那隻睜得老大的眼睛卻久久令人回味,令人深思……“與課前的導入遙相呼應,形成強烈的對比,近一步突出了故事的悲壯色彩。

此時學生的情感之潮,奔涌而來,達到了“不吐不快,非吐不可”的狀態,教師適時爲學生提供一個情感宣泄的平臺:“村民們爲了紀念戰象嘎羧,爲它立了一個墓碑,請你以村民的身份,爲戰象嘎羧寫一段碑文。”

4、拓展閱讀,深化單元的主題思想

語文的閱讀教學:“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的結尾,推薦學生課後閱讀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的其他動物小說,如《第七條獵狗》、《一隻獵雕的遭遇》、《斑羚飛渡》等優秀作品。既全面、深刻的瞭解動物的內心世界,又培養了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閱讀習慣。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最後一頭戰象》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戰友傘兵“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二、析學生

所教班學生語文水平參差不齊,多數同學閱讀課文已有一定的速度,有讀書的良好的習慣,少數同學口語表達能力強,思維較活躍,能夠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語文。

三、說目標

依據大綱要求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擬採用以學生爲主體的“互動式”教學模式,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是這樣設計的:

1、知識的傳授點:通過學習課文,開展小組討論,使學生能通過課文中嘎羧的動作及神情變化,集體交流,感情朗讀,加深感悟。

2、能力的培養點:通過學習課文,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全方位培養,本課重點加強對學生有語氣、分角色讀書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

3、思維教育的滲透點:體會戰象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4、教學重點:學習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5、教學難點:通過理解描寫戰象的動作及神態變化的語句,體會內心世界及可貴品質。

四、說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若干張

五、說教學

本課時教學思路主要是運用以學生爲主體的“讀悟式”教學模式,以集體交流,感情朗讀,加深感悟爲主要授課形式。以讀爲本,以互動討論爲經,以“感知課文——感受語言——感悟形象——昇華感想”爲緯,努力達到使學生既學習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的目的。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5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令人感動的情義世界——<最後一頭戰象>》。

  說教學內容

《最後一頭戰象》是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第23課,這是一篇悲壯感人動物小說。作者以時間爲序,講述了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在生命終結以前,再次披掛戰甲,重回戰場憑弔,莊嚴埋葬自己的故事。抓住戰象嘠羧的神態和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記敘了嘎羧生命歷程最後的輝煌和莊嚴。

  說教學理念

指導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是在高年級階段提出來的閱讀要求,也是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本文是一篇很長的,因此我這次努力做到的是對長文有所取捨,有所側重,體現長文短教的嘗試。

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學中創設學習情境,充分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說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以及教材,我確立了這樣的目標:

1、繼續練習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做到有感情的朗讀;

2、從課文的相關語句感受戰象嘎羧的重情義的情懷;

3、學習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

  說教學重點

根據高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實際要求,我安排了這樣的教學重點:抓住動作和神態描寫的語句,品析語言,體會課文的相關語句之間的內在聯繫,感受戰象的形象,指導感情朗讀。

  說教學特色

從整節課來看,這節課的設計基本上照顧到了語文基本能力的綜合培養,課堂設計的特點最主要體現在兩點:

1、在對三個場景學習的時候分別採取了自由讀、老師範讀、引讀的不同類型的朗讀指導方式,課堂上進行聽說讀寫互相結合、相互滲透的學習。

2、三個場面的學習用一根情感線索作爲紅線把幾個片段聯繫起來,基本遵循熟讀之後把握文本深層含義,進而提煉中心、總結寫作手法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規律。在感性理解的基礎上,理性的分析了作者的表達方法,體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說教學過程

由於文本較長,我安排了兩課時的內容,這次具體來談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

第一課時

做到對課文的熟讀以及字詞等基礎性任務的掌握,找出來自己感動的地方,讀一讀,概括嘎羧在生命最後時光做了哪三件事。複述課文。

【設計思路】這樣來安排,目的是爲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熟悉和情節的.充分把握,能夠整體來了解內容之間的聯繫,也爲下節課進行語言品析打好基礎。

第二課時

第一環節:真情導入

老師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在音樂的襯托下,回顧的背景、脈絡,奠定整節課的情感基調。

老師:(配樂)在西雙版納曾經有過威風凜凜的象兵。1943年,象兵在西雙版納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戰鬥結束後,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屍體,我方八十多頭戰象全部中彈倒地。只有一頭戰象倖存下來了——這就是“最後一頭戰象”(板書課題)

接着引導學生概括出來嘎羧預感到自己生命將盡所做的三件事:重披戰甲、憑弔戰場、莊嚴歸去。(板書)然後通過學生上節課的學習,對戰象品質的理解回答,總結得出這是一頭“重情重義”的戰象。

第二環節:品讀感悟(出示)

1、問題:速讀課文思考,在戰象最後做得三件事中,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嘎羧的重情重義?畫一畫,讀一讀,品一品,說一說。

2、學生速讀課文,選擇自己感動的一個場景進行學習討論,老師巡視,相機指導。

3、對三個場景的學習、探討、交流:

場景一:重披戰甲

老師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戰象嘠羧見到象鞍時“一下子安靜下來”“吹去灰塵、摩挲”“ 淚光閃閃”(板書:摩挲、淚光)等動作和神態的描寫來體現對象鞍的重視和珍惜,分析得出這是一頭“重情重義”的戰象,讀出自己的感受。

場景二:憑弔戰場

1、在學生談了自己對這一部分的理解之後,老師配範讀。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此時你就是嘎羧,重新回到戰場,你“凝望”(板書)的目光中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範讀文段: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着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着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裏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學生展開想象,補充空白,進行表達訓練。

2、引導學習一個關鍵的詞語,戰象嘠羧的叫聲“歐——”(板書:吼叫),因爲這個叫聲中包含的含義可以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進行多角度的體驗,充分的感受到嘠羧內心所不能言的那種情懷。(預設:二十六年來,它只能把的思念、傷心、孤獨深深地壓在心底,可是此時此刻再回戰場,終於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吼叫,這吼叫是在訴說什麼?是啊,這叫聲表達了對戰友的思念,這是在呼喚戰友的英靈,在告訴戰友我即將陪伴你們了,這更是和鄉親們最後的告別啊!)

3、學生進行朗讀練習,老師指導,感悟這是一頭“重情重義”的戰象。

【設計思路】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應該能夠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文中的有關語句的內涵,體會表達效果。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通過自身身份的轉變,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理解和感悟,表達自己的感受,目的在於鍛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場景三:莊嚴歸去

1、老師引導到這一個場面,重點通過對“挖”(板書)字的反覆出現和一些動作細節的體會,你能從中讀出什麼?理解是什麼支撐着他這樣挖下去的,學生總結出來是他的對戰友的思念,是他堅強的毅力,讓學生感受這是一頭“重情重義”的戰象。老師緊接着引讀,讀出來他的疲憊,他的堅強,他的思念,他的重情重義。

2、學習完三個場景,讓學生理性的回顧總結,作者是通過怎樣的細節描寫來體現戰象嘠羧的“重情重義”的。(通過動作和神態的細節描寫。板書:動作、神態。)

【設計思路】這個環節目的在於把對人物形象的感性學習上升到對的理性學習上,總結寫作方法。

第三環節:情感昇華

1、讓學生齊讀最後兩個自然段,感受戰象死去時候的莊嚴。老師接着進行引導寫話練習。

老師: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嘎羧走了,平靜的走了,寨子從此也將恢復平靜,可是我們的心卻無法平靜,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麼呢,請把你最深情的語言寫下來吧。

學生寫。學生練習展示——

老師總結:浴血衛國得幸存,垂暮不忘生時恩。歲月匆匆如流水,心似卵石沙中沉。這正是:山水依舊,我心依舊。與友長眠,英魂永存。

2、最後由作者的一句話,提升對文本的理解和昇華,引起我們更多更深層的思考。並推薦閱讀沈石溪相關作品。

【設計思路】語文閱讀教學“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推薦學生課後閱讀沈石溪的其他動物小說,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讀書習慣。

  說板書設計

後 戰 重披戰甲:淚光、摩挲

憑弔戰場:凝望、吼叫 重情重義(動作、神態)

一 象 莊嚴歸去:挖

板書體現出來的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主人公的核心品質和寫作技巧的提升,簡潔明瞭,線索清晰,中心突出。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6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最後一頭戰象》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從文章在教材編排中所處的位置分析,《最後一頭戰象》是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組的第三篇課文,屬於精讀課文。編者對學生的訓練要求是: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從而實現能力遷移,完成閱讀教學在小六階段安排的“讀與思、讀與寫有機結合”的任務。

從學情分析,小六的學生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但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較好地開展對文章的探究。

根據教學大綱,分析本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特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正確讀寫文章中出現的生字。

2、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3、概述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最後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戰象嘎羧懷舊、善良、英勇、忠誠、堅強的高尚品質。

由於小六的學生還缺乏一些生活體驗,因此,我把引導學生感受和學習戰象嘎羧身上的優秀品質設定爲我上課分析的重難點。

教學準備:

1、瞭解作者以及戰象的相關知識,。

2、學生預習課文。

  二、說教法與學法

我運用的教學理念主要是:在以學生爲本的教學原則下,將教師職能轉型爲學生學習的參與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小說的人文性特徵,讓學生通過學習戰象嘎羧的品質來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基於上述理念,我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新《課標》對師生互動、師生與文本互動的要求以及本文的特點,主要採用問題教學與引導啓發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此外,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本節課的內容很多,課文也很長,如果教師過多的講解,課堂任務很難完成,所以必須實施長文短教。於是,我採用抓重點段落感受戰象品質的方法。設計課時爲一課時。

  三、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部分

我首先給學生出示一些關於戰象的圖片,之後對戰象作以簡單的介紹並播放戰象作戰的視頻。如此設計,意圖是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初步感知戰象的英勇。

(二)介紹作家部分

爲了讓學生加深對本文的認知,進而產生對動物小說的興趣,我重點介紹作者的代表作品並告知學生本文乃現實生活中真正發生的事情,並非杜撰,以此來打動學生並加深他們的情感。

(三)誦讀課文部分

課前:初讀、精讀課文,要求排除閱讀障礙並整體感知課文。

課上:略讀、速讀課文,整體概括課文內容,抓重點段落。

(四)賞析文章部分

由於面對的是六年級的學生,學生們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已經養成。在執教本課時,我並沒有採取逐字逐句的講解方式,而是採用了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然後住抓住關鍵詞句,直奔重點語句進行教學。如此設計的意圖是讓孩子們對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然後有一個課堂檢測,主要是檢查學生對本文的重難點是否能準確的理解並掌握。

  四、說板書及作業

1、板書主要是由課題和代表戰象品質的詞語組成的。

這樣安排的好處:一是便於總結;二是便於學生加深印象。

2、作業是通過想象,爲課文填寫空白。如此設計的意圖是再次加深學生對戰象嘎羧的情感。

《最後一頭戰象》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最後一頭戰象》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3課,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的一篇描寫動物的小說。第七組課文在感受動物的可愛、聰慧、善良的同時,發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真摯感人的故事,會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最後一頭戰象》更爲突出。

課文記述了曾經在西雙版納的打洛江畔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並沒有選擇追尋自己種羣的象冢,而是在埋葬着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堅強地刨開一個坑,莊肅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小說寫得凝重、悲壯,扣人心扉,發人深省。

文章以時間爲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弔戰場,莊嚴歸去四個感人的片斷,記敘了嘎羧生命了最後的輝煌與莊嚴。對嘎羧動作、神態的描寫細緻入微,將它的靈性刻畫得淋漓盡致,讓人由衷詠歎戰象生命的凝重和輝煌!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有了獨立學習的能力,他們會憑藉自己所積累的經驗和知識,來認識瞭解事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促成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昇華。

三、說教學目標:

1、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

2、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品讀課文,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的高尚情懷;

難點:通過朗讀感悟,領略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五、說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將學生閱讀文本的過程轉換成同戰象嘎羧對話的過程,輔以音樂,圖像等課程資源,給學生的內心以猛烈的撞擊,深深的震撼,進而學生必然讀出情感,訴出情感,寫出情感。

六、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提出問題。

首先複習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後複習根據文章內容總結出的小標題。同時大屏幕出示小標題,全班齊讀。(設計意圖:在朗讀中讓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爲下一步的學習做基礎。)

接下來是提出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戰象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一個詞來形容。讓學生寫在黑板上,根據學生板書,師生共同整理。(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研讀語句,細感悟。

1、師導語:在大家的眼裏,嘎羧是善良的,是堅強的,是英勇的,是忠誠的,是有情有意。課文中的哪些描寫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中的自學提示學習課文。自學提示:①、快速閱讀課文。②、畫出文中能體現嘎羧重情重意的場景。③、抓住場景中的詞句體會嘎羧的情感。

(設計意圖:自學提示的出示是讓學生有章可循,在短時間內找到相應的段落,爲下一步小組交流做準備。)

2、給學生自學的時間。

3、教師提出要求:小組交流,合作展示。

(設計意圖:先給一定的時間讓其自學,給個緩衝的時間找到相應的場景,然後再小組內交流查漏補缺。)

在交流中,可以根據學情,重點抓住以下四處關於嘎羧行爲的描寫進行朗讀感悟:

(1)嘎羧再次見到象鞍時的舉動與神情。

(2)嘎羧離開寨子時與村民依依不捨的情景。

(3)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爲。

(4)嘎羧死去的情景。(

設計意圖:這篇文章的篇幅比較長,所以只選取四個能體現出嘎羧重情重義的片斷來研讀。爲了不讓聽者有支離破碎的感覺,教師的導語和每個小組的彙報開頭都要有串聯整篇文章的語言。

每個環節的交流形式有一些變化,如嘎羧再次見到象鞍時的舉動與神情采取了抓場景中的重點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語句來體會嘎羧重情重意;還有的是發揮合理的想象如嘎羧離開寨子時與村民依依不捨的情景,引導學生說出26年來村民是如何照顧嘎羧的,孩子們暢所欲言,說出帶它去散步,給它洗澡等等的畫面,教師順勢而導:村民如此的照顧,所以嘎羧繞着寨子走三圈足見對村民的不捨,心中也有千言萬語要表達,它會說什麼,角色的轉換讓學生在想象中昇華情感;還有配樂詩文情感朗讀。

所有這些交流形式的設計都是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教師的導只是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促昇華。

1、師導語: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讚頌嘎羧,讚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說出你最深切的感受吧。

(設計意圖:此時文章已學完,嘎羧重情重義的高尚情懷已深深震撼學生的心靈,要讓學生把心裏的感動一吐而快,昇華情感。)

2、推薦動物小說。

(設計意圖:注意單元整合,無論是開場白,還是結束語,都要有意識的滲透單元主題就是感受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