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練習研究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練習研究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練習研究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

一、問題的提出
課堂練習是教師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檢查自己教學效果及時調控教學的有效手段。具有鞏固、強化、反饋、提升、發展等重要作用,對我們提高教學質量來說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對學校的實際,學生學習的科目多,開展的各項活動多,在校,數學老師根本找不到額外的時間,也根本“抓不着”學生。怎樣解決提高質量又沒有足夠的練習時間這一矛盾問題呢?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讓課堂練習(包括複習練習、對新知的針對性練習、鞏固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拓展性練習等。)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優化課堂練習,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盲目的多練。
2.側重書面練習。
3.侷限於封閉性的練習。
4.多是“一刀切”的練習,
5.側重技能訓練,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有效練習的問題基於從形式到內容缺乏整體考慮而產生的低效或無效練習的現狀提出的。我們提出此課題,擬探索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的策略、練習的結構與層次性、練習的形式、練習的教育價值及教師在練習中的地位等問題。讓學生在數學練習中既要掌握知識又要發展思維能力,更要讓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良好情感,從而實現數學教學的育人目標
二、研究的意義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檢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促進有效的反思同時教師可以獲得反饋信息,及時進行糾錯和指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練習因素有很大的關聯:練習可以出質量,但練習也有可能加重負擔。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學提倡“精講多練”、“以練代講”,所以在練習中存在着多、繁、雜的現象,而在我們教師的觀念中又有“不加強練習,不進行重複的練習不能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認識,以致於我們很少反思哪些練習對學生的學習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甚至是有負面影響的。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一面要努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另一面要加強過程教學,增加學生對新知的探究時間,這樣做將大大縮短課堂練習的時間,減少練習的量。因此在傳統的“練習觀”受到極大挑戰的同時,有必要對課堂練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傳統的“練習觀”進行反思,確立效率意識,提倡有效練習。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希望能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探討,有效練習的途徑,尋找根治重複低效的數學課堂練習的方法,力爭使課堂練習有效、高效,爲促進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據和內容。
三、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有效教學理論認爲,教學就其本體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潛能、促使人身心發展的一種有效的實踐活動。它強調效果,認爲沒有效果的教學是沒有價值的教學,甚至是有害的教學。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
2.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是有效教學的出發點和基礎。
3.提供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是有效教學的實質和核心。
(二)建構主義認知理論
建構主義認知理論認爲,學生對於所學的知識,必須要經過自己親身探索、體驗、認知,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知,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才能完全轉化爲自己的知識,並形成技能。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創設靈活多樣、富有激情的課堂練習,誘發學生自己主動進行練習、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巧妙地啓發學生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識,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創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有意義學習理論
有意義學習理論認爲,學習的過程即新舊知識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過程。有意義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爲核心的理解性的學習,其特點是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與心、認知與情感、邏輯與直覺等都和諧統一起來,其結果既是認識和能力的發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同時有意義學習的結果能得到自我確認,所以有效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學習,而機械的學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但學習的結果常常不得不受到來自外部因素的強化,所以我們認爲這是一種低效的學習。
四、課題的實施原則
1.針對性和層次性原則
課堂練習設計應該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兩方面的實際出發。首先,就是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提出的教學目標,準確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識結構中的重點和難點。其次,練習的設計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基本到變式,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順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經過刻苦學習之後獲得成功的快樂的、愉快的體驗,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
2.多樣性和趣味性原則
課堂練習的設計追求題型的多樣化和練習方式的多樣化,可以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靈活。題型可以有口算練習、應用練習、操作練習等,在練習時既可以讓學生集體練習,還可以有獨立練習,當然也可以是小組合作練習,既能減輕學生練習的心理負擔,又能擴大學生的參與面,使學生興趣盎然,提高練習的效率。
3.拓展性和開放性原則
拓展性習題,思考容量大,使學生必須“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這樣,學有餘力的學生就會在解題過程中出現強烈的表現慾望,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條件不完備、問題不完備、答案不唯一、解題方法不統一的練習,具有發散性、探究性、發展性和創新性的特點。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調動起學生內部的智力活動,能從不同方向去尋求最佳解題策略。通過練習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思維越來越靈活,應變能力越來越強,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勢所禁錮、所束縛。
4.典型性和生活化原則
在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但一節課時間有限,因此我們課堂練習的設計要少而精,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練習具備典型性:既能集中體現課堂教學內容的精華,做到題量適當,恰到好處,又能通過設計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舉一反三、拓展思維、培養基本技能的目的。
五、實驗的目的及內容
(一)研究目的
1.探索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課堂練習設計的策略,強化教師“預設”意識,促成學生“生成”的達成,提高教師有效教學的策略,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2.探索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合理的練習結構和學生喜歡的課堂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進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3.利用經驗材料的數學組織化、數學知識的邏輯化和數學應用的三個過程中的邏輯思維因素,全面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辯證思維和形式思維等,優化思維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主要內容
1.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的原則,
2.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課堂練習的內容和形式,
3.小學數學課堂有效課堂練習中教師的作用,
4.小學數學課堂有效課堂練習中學生的情感體驗。
六、研究方法及對象
主要依據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規律,採取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文獻查閱法、調查法等。
實驗的對象:一年級的八個班 
七、實驗的具體策略
1.支持性練習策略
學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有着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們練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的思維方向、思維結果不順應教師的預設時,教師應採用支持性策略調節學生的思維狀態。這就要求我們在練習設計時,就要估計練習時學生思維可能出現的障礙,準備一些支持性教學策略,給學生的思維“搭腳手架”。我們應用的支持性練習策略有:畫龍點睛的語言點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教師與學生進行數學對話、傾聽、資料鏈接,情境再現等。
2.提供足夠的練習時間和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爲了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力,往往把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問題引入練習之中。比如學習圓柱的特徵後,爲了鞏固圓柱的側面長等於底面圓的周長這一知識點,向學生出示一道操作練習題,要求學生動手做一個筆筒。學生在做筆筒的過程中,學生要經過多次嘗試,反覆計算、剪和粘才能做成功。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教師的指導外,更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和探索的空間,以儘可能大的興趣和熱情,自己大膽去操作和實踐,自己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克服被動學習的局面,讓學生體會探索學習掌握知識的快樂,較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
3、改變作業批改方式。
課堂練習的批改要及時,最好是當面批改,趁學生的大腦還沒有忘記練習的思維過程的痕跡時,就知道自己思路是否正確,如果不對,錯在什麼地方,及時糾正,練習結果很有效。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對學生的作業不只給學生一個等級,而在批改後,給每個學生有針對性的寫一句話,有鼓勵的,有提出要求的,有指出努力方向的,把作業當作學生與老師平等交流的一個平臺,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期待。
4、錯題收集。
每個學生的錯題都具有個性特徵,這要求教師要儘可能面對面地輔導。輔導後要求學生把錯題收集在一起,分別寫出錯誤原因和訂正過程。學生堅持這一做法,既避免了犯同類的錯誤,減少了不必要的失誤,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練習活動
(1)心算能力訓練。
課題實施近二年時間裏,教師利用早讀和每節數學課課前時間進行心算題訓練。訓練形式有聽算、視算、比賽算、定時算、“開火車”算、同學出題大家算等。心算訓練在較短的時間內比學生的反應速度和正確率,具有挑戰性。同時心算題容易,能產生成就感,學生對心算訓練樂此不疲。
(2)速算比賽。
每月全年級開展一次速算比賽。每次出口算題80道,共80分;簡算題16道,共80分;總分160分;在30分鐘內完成。140分以上的爲優勝者,向優勝者發獎。
(3)開展作業本評比活動。
要求學生把自己的作業本編上頁碼。每天都要先改錯,然後再完成當天作業。書寫要工整乾淨、美觀大方。本子寫完後要不缺頁數、不破損。優的個數達到12個以上就被評爲優秀作業本。優秀作業本在全班展覽,併發獎品。通過作業本的評比,學生認真對待自己的每次作業,養成做事認真和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4)組織好“綜合實踐”課。
除運用好教材中“綜合實踐活動”外,還要研究、開發其他的“綜合實踐活動”。如《節約能源》、《你喜歡什麼電視節目》、《綠化校園》、《數字與編碼》等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
八、備課與觀課議課研討
在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中要體現有效練習,着重體現如何設計有效練習,有哪些有效練習題。起到什麼效果?在備課中要事先預設好。
教師在上公開課時要把這一課題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其他教師在聽課時着重聽這位教師是如何讓學生進行有效練習的,議課也圍繞此課題討論有效練習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否合適,所產生的效果如何來進行評議,並針對“如何設計有效練習?”這一問題進行研討,確實把這一課題落實到實處。
課後反思體現出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練習使學生掌握了什麼知識,起到什麼作用,收到哪些效果?對此進行反思,寫出心得體會
九、課題研究的預計成果:
(一)通過有效課堂練習的研究:
1、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的思維活動,
2、改變學生過去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爲知識、方法的探索者和發現者,
3、使學生學得主動、生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4、另外,在培養學生個性、集體觀念、合作精神、參與意識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學習氛圍良好,學習的效率得到提高,成績穩步上升。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通過實驗,探索適用於我校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有效練習的一般模式,優化數學課堂練習的結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