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範文(精選21篇)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範文(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範文(精選21篇)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

樑衡筆下的辛棄疾有着與衆人眼中不同的精神與性格,在他細膩的描寫中,我們能深刻的體會到樑衡獨具一格的賞析,他認爲,辛棄疾是一個剛毅的軍人,是一個愛國的政客,是一個有才華的詞人。不光是辛棄疾這個人,他的詞也在樑衡的筆墨下,更加有聲有色,就如破陣子一詞,樑衡寫到:“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杆,只能熱淚橫流。”瞧,他將辛棄疾的這首詞所表達的錚錚鐵骨,用簡潔深沉的筆觸從內之外的爲讀者展現。

樑衡的構思很是巧妙,他把大部分重點筆觸放於辛棄疾的“愁”,寫他應貶而愁,應國而愁,應姓而愁。其實,也不能說他應姓而愁,只能說應“辛”而愁,無數的“艱辛”、“酸辛”、“悲辛”、“辛辣”,在他的人生中繪製出一幅令人概嘆的畫。

辛棄疾他剛毅、辛棄疾他柔情。但說到底,他也只能說是一個由武從文,由文從政的政客兼詞人。

辛棄疾他愛國,但就是被“國”所侷限了自由,在20多年間他有37次頻繁調動,可到了最後,都是因爲他的過於盡職,導致了皇帝忌用他,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他開始無數的作詞,表現他的愁,表現他的哀,表現他的喜,表現他的憤慨,他將自己胸腔裏的所有激昂、慷慨、悲憤,全部通過一支筆和一張紙,融合了千千萬萬的情感,傾注於一首詞中。

樑衡說:“辛棄疾並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歷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於他被修煉得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這句話說得着實有道理,的確,在命運的折磨下,辛棄疾被修煉得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2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辛棄疾《水龍吟》

說起古代文人,腦海中便出現那些遷客騷人站在譬如黃鶴樓之類的名樓上,或憑欄遠眺,或雙手背後目光深邃而遙遠,或是飲酒對詩,或談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或是報國無門痛拍欄杆的場景。欄杆似乎成了他們的發泄口,而欄杆也似乎在向我們訴說着那些有過壯志雄心的文人們的悲憤與無奈。“把欄杆拍遍”語出辛棄疾的《水龍吟》,宋代王闢之在《澠水燕談錄》中記載,一個“與世相齟齬”的劉孟節,他常常憑欄靜立,懷想世事,唏噓獨語,或以手拍欄杆。嘗有詩曰:“讀書誤我四十年,幾回醉把欄杆拍”。

這次寒假,我有幸讀了樑衡先生的散文《把欄杆拍遍》。樑衡,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沒有華麗虛浮的辭藻,卻字字珠璣;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氣勢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們的心靈。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歡他的《把欄杆拍遍》,他向我們描述了辛棄疾充滿豪情與蒼涼的一生。

雖很早就知道辛棄疾,但對他的認識僅止於一位著名的詞人,一位壯志未酬的愛國將領,內心卻不曾爲他激盪過。而樑衡先生的文章,不僅讓我重新閱讀了辛棄疾的詞,重新感受了一次辛棄疾,從而真正認識了悲壯得讓人蕩氣迴腸,執着得讓人心痛不已的辛棄疾在先生的筆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場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壯志,有爲君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熱血,然則現實卻將這一切敲碎。愛國將軍辛棄疾南歸之後,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只剩下羊毫軟筆,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感慨“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筆走龍蛇,淚灑宣紙。他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着血和淚塗抹而成的。“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他用盡一生都在等待一個能重新徵戰沙場,報效國家的機會。“可誰又能懂他這個遊子,實際上有着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本想以身許國,淚灑大漠,如今卻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無處使。唯有登上危樓,痛拍欄杆。江水悠悠,似詞人長嘆,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中……

從詞中跨越歷史去體會當年稼軒的心境,這是我所不曾體驗過的。畢竟,歷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樑衡先生用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爲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看到了一個“積300年北宋南宋之動盪,才產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歷史上具有“獨特地位”把欄杆拍遍的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辛棄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淵博的學識,深邃博大的思想,樑衡先生怎能從中發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欄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筆下所繪的稼軒一顰一笑若隱若現。於是,在樑衡先生字裏行間所注入的無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對詞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軒在世,也會有當年白樂天那種“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的感慨。當然,更有知音爲何在千年之後出生的餘恨。而我在閱讀此文時,時而爲其絕妙的一筆而讚歎,時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辛棄疾的詞風,不是豪放,也不是婉約,他有着自己獨有的特色,使人讀起來好像真的遊離在宋代戰場,看到了硝煙的沙場,看到了殘酷的現實,也看到了詩人面對朝廷的不重用而油然而生的無奈和悲嘆。對現實的不滿的他無處宣泄的自己的痛苦,只能揮揮衣袖,寫下這些詞來懷念、感嘆。讀着這些散文,心靈在動盪亂世中穿梭,目光在滄桑歷史中徘徊,早已塵封於歷史的點點滴滴,被樑衡先生用一支筆勾勒出來,時間與空間的遙隔,在作者筆下,全部消失,指引着心靈的碰撞。

在今天這個物質的有些異化的時代,浮華與喧囂、聲色和娛樂的充斥,正逐漸使我們的心靈趨向枯竭,那就不妨於繁忙中暫時抽身出來,讀一讀樑衡先生的文字吧,或許,它們就是那一眼你曾經苦苦尋覓的清泉,給予你以不盡的潤澤。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3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是誰,獨自高登危樓,痛拍欄杆?“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是誰,面對雙溪名勝,長嘆一聲,只道:“載不動許多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是誰,以這幅對聯爲座右銘,上對蒼天,下對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拋開那些花草閒情,丟棄那些所謂的故作深沉,我被一段段歷史震撼,那真是一種過目不忘的深刻啊!

最令我耳目一新的,莫過於辛棄疾了,他是沙場將軍,人盡皆知,他壯志難酬,報國無門。而樑衡筆下的辛棄疾,卻讓我真正認識了一位悲壯的,執着的他。

他願爲君王收復失地,他有一顆比火還炙熱的心,他也有單槍匹馬,利劍斬人的經驗,只是,他錯在了時間,他沒有遇到明君。那時動盪的南宋,只圖苟安,不求收復失地,他欲上戰場,只有淚雙流啊!他再也沒有機會馳騁沙場了!他只能用筆、用墨、用淚去揮灑宣紙;他再也不能血濺戰袍了!他只能仰問蒼天,爲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嘆息,以及無苦奈何,“可憐白髮生!”他也只能自嘲地笑笑,熱淚橫流。即便他有一身力,一腔志,也無處安放,唯有江水悠悠,不知疲倦,似詞人的長嘆,無語東流。

“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着血和淚塗抹而成的!”樑衡先生這麼評價:“我們今天讀其詞,總是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愛國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訴,一遍一遍地表白,總忘不了他那在夕陽中扶欄遠眺、望眼欲穿的形象。”空想血灑大漠,臨江水,望長安,拍欄杆,淚空流……

在今天這個浮華、喧囂的時代裏,我們沒了昏君,卻也失了真正看透世俗的偉人。不妨在繁忙中想想吧,保持一顆寧靜致遠的心,像秋白一樣,像林則徐一樣,像稼軒一樣,在歷史上站起來,將一腔豪邁保存下來,千年以後,浩氣猶存……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4

樑衡寫的人物散文,一向是很出衆的,每一句描寫和點評都彷彿直勾勾地寫到讀者心裏。古代文人墨客,近現代風流人物,每一篇文章都有點悲壯的意味。尤其是描寫辛棄疾的散文《把欄杆拍遍》更是一部令人感嘆的作品。

辛棄疾是一個帶有悲劇色彩的人物:“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是一名愛國詩人,能文能武,一身正氣。無奈不被朝廷賞識,“誰能懂得他這個遊子,實際上是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呢?”晚年的他,已無沙場報國的機會,只得“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樑衡在文章的最後也發出了感慨:“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拋棄的感嘆與無奈中度過的。當權者不使爲官,卻爲他準備了錘鍊思想和藝術的反面環境。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

在當今社會也有很多人自詡才華橫溢,苦於不被賞識,就拿辛棄疾的“欄杆拍遍”來顧影自憐。他們在頹廢中浪費了青春和激情,最終一事無成。

我有一個同學,曾經非常喜歡寫小說,投過好幾次稿,都沒有被採用。如此遭受了幾次挫折後就來向我傾訴:“太不公平了,爲什麼沒有人欣賞我的文章?爲什麼我的才華總是被埋沒?”他的神情像一匹千里馬找不到伯樂,眉宇間透露着一絲絲悲憤,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我啞然失笑,嘗試着開導他:“你不必太灰心,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他並沒有繼續自己的“事業”,一旦有人對他提到文學寫作的事情,他就搖搖頭自怨自艾,卻再也沒有動過筆。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人還有很多。總是把責任推脫給別人,從來都沒有爲自己的夢想不屈不撓地努力過。這和滿腔熱血的辛棄疾有很大的差別:辛棄疾從小就明確了一生的目標,期間遭遇過挫折,但從沒有放棄,縱然懷才不遇,仍然成爲一代著名詞人。樑衡也在文章末尾提到:“他並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歷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於他被修煉得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

我們還年輕,還有很多好的機會等待我們爭取。早早的放棄自己,大好青春僅僅用來把“欄杆拍遍”,倒不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朝着自己的夢想前行。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5

有一位女性,在中國3000年曆史中特立獨行,登峯造極。她許許多多的作品讓人迷戀,堪當美神,她便是李清照。

她經歷了快樂與風霜。

快樂:她是一位官宦家庭出生的高貴女子,視界開闊,善文學,深受父親母親文化的薰陶,許許多多的詩便是從這兒誕生的:“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她的高貴與修養深得當世人的羨慕。也有過快樂年華。

悲慘:一個遊牧民族攻進宋來,打破了快樂年華,她開始了沒有邊際的逃亡生活,夫妻兩個在向江西逃亡時因愁生情寫下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的豪邁詩句。這是多麼愁才能從一位婉約派詩人寫下豪放派的詩句呢?

但她的悲慘生活並沒有結束她又經過了三重磨難:

1、再婚又再婚,情感生活的磨難,讓她心痛不已。

2、身心顛沛流離,四處逃亡,讓她瘦弱的身子屢受磨難。

3、超越時空的孤獨。

這一點體現在一件事上,李清照向一位正在玩耍的小女孩說:“我老了。我將我的學識都傳授給你吧,但回答卻讓她無比傷心“才藻非女子事也!”被這個時代孤立,無人能欣賞他的才華。

這位詩人以心抗世,一筆換天,是當之無愧亂世中的美神。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6

積北宋兩三百年之動盪,才產生了一個辛棄疾。——題記。

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陣悸動;但想到辛棄疾,彷彿又看到了曙光。

中國歷史上,由行伍出身,從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爲業,成爲大詩詞作家的只有一個人,這就是辛棄疾。這也確定了他的詞除了文學氣質之外還有一種特點。

當年,人民不滿於金的侵略,辛棄疾在22歲時也便拉起一支義軍,後與耿京義軍合併。他奉勸耿京南下歸宋並親自聯絡,不想這幾天又生變故,部將叛亂,耿京被殺,他擒叛將,押解至臨安正法並率萬餘人南下歸宋。不料世事難測,他南下歸宋之後,失去了快刀利劍,只剩下一支羊毫軟筆,爲歷史留下悲壯的呼喊,遺憾的嘆息和無奈的自嘲。

辛棄疾願爲國棄疾,可當大權由一個昏庸的人掌握,忠臣是否還有說話的機會?只有將諫言嚥下,將忠心深藏,登危樓,怒拍欄杆,痛拍欄杆,這時的他對朝廷仍抱有一絲希望,可到了晚年,便明白報國無望,只得哀嘆: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心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

辛棄疾的詞,是在時代的運動裏,磨出來的。他時而被夾在其間,感受折磨,時而又被甩到一邊,被迫冷靜思考。正是寄予宋幾百年動盪,產生了一個辛棄疾。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7

這本書中介紹了許多歷史名人,有鐵甲烈馬,以武起家又以文爲業的大詞人辛棄疾;有被皇家發配邊荒的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罪臣、同時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則徐;有以文爲政……

對林則徐的描寫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說他是一位功臣,又爲何同時說他是罪人。

在禁菸鬥爭中,林則徐傾盡全力銷煙,但皇帝卻在他上任一年半後又將他革職到鎮海,此後又被貶至伊犁。在大臣王鼎的保舉下方得“戴罪治水”,他又一次盡心盡力,但當治水完畢,所有人都得到獎賞,唯獨林則徐得到“仍往伊犁”的諭旨,他就是在一次次打擊下被趕出關外的。

但民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林則徐在西行途中,羣衆都到他住處慰問,並送鞋、送傘……將他住處圍得可謂水泄不通。開封知府鄒鳴鶴公開宣示:“有人能救林則徐酬萬金。”途中,官吏、百姓都爭相迎送,爲他減輕痛苦。

林則徐就像被皇帝甩出的磚頭,但這塊磚還未落地就被下層官吏和民衆輕輕接住,並以身相護,安放在他們中間。

但惡劣環境的折磨讓林則徐吃了許多苦,他“體氣衰頹,常患感冒“、”作字不能過二百,看書不能及三十行。而讓一個博學而有思想的人、曾有作爲的人、一個有大志於未來的人脫離戰場,這種寂寞,常人難以體會。但林則徐卻沒有被壓垮,相反,他卻在惡劣的環境中用自身的意志和才能改選了環境,在亙古荒原上爆出一聲驚雷。

他還進行了一次,將哈密土王所佔一萬多畝耕地分給當地農民耕種。林則徐在如此困境中仍爲民着想,多好的官吏!

“一個愛國臣子和封建君王的本質區別是,前者愛國愛民,以天下爲己任;後者愛自己的權位,以天下爲己有。”林則徐是愛民的,並一直爲國效力,定是一個愛國臣子,我認爲他不是罪人,是功臣、是偉人。

漫漫黃沙、大雪紛飛,荒蕪大地……這些林則徐用他的意志扛過;痛苦、寂寞、黑暗,他默默忍受。常人難以想象有困難,這位令人敬重的老爺子卻毫不畏懼。

我被這位民族英雄深深打動,他能爲民族、爲人民,置個人安危於不成。他的智慧與勇氣值得我們學習,他的事蹟也被編入教科書,影響着代代學子。

作者樑衡更是親自探訪林則徐所到之處,去感受他的偉大。在學習中,我們也要同困難鬥爭,更上一層樓。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8

有一位詞人,他是辛棄疾。

一位從小習武,苦修劍法,在22歲便走上戰場,一次所謂的南歸,將這位滿腔投負,一心爲國的將軍的利劍奪走,卻只是換來一根讓他欲哭無淚的筆。

但是,這位將軍並沒有放棄,他在詞中揮灑自己的才華,一首《破陣子》點破自己的憂愁,一首《水龍吟》釋放心中的悲憤,一首《永遇樂》寫滿了對自己嘲笑。

一位詞人,本應像其他人一般在詩中將心中的美寫在紙上,而他,詩中卻散發着一種稟然殺氣,和磅礴之勢,這位亡國遊子的悲憤又有誰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知他的名號“稼軒一般”將近五十,只能回家種地,這位豪放派的詩人也只能嘆息。

報國無門,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這位豪放派的詩人也因此成爲了婉約派,細膩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滄桑。

郭沫若說過:"將軍本色是詩人。"辛疾棄疾雖是詞人,但詞中尖銳無比,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武將。

辛棄疾,是一位傳奇。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9

這個假期,我讀了我國現代作家所寫的一部散文集《把欄杆拍遍》,讀過之後,放下書本,我頓時覺得感受頗多。

在散文寫作鋪天蓋地的年代,在散文寫作沒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寫作變成了許多作家與寫手的文字狂歡與夢囈的時代?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作帶來了別樣的文本,也爲我們帶來了堪爲“範本”的“工巧散文”。這就不難理解,先生爲何會成爲“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選語文課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說,閱讀是一種對話,是讀者與作者的交流。要實現這樣的對話,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開心扉。不願亮出真性情的人,無法與讀者以心換心,也就無法讓讀者用心去體味,進而感動。正如餘華所說:“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爲內心寫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裏行間所注入的無限深情。

在讀過《把欄杆拍遍》這部散文集後,我認爲其中的一些語句讓我感受頗多:“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刀和劍是在戰場上向前拼殺的工具,勢必會帶着血雨腥風的記憶,是爲殺氣;與此同時,也會帶着金戈鐵馬的奔騰,是爲磅礴;別人寫詞用筆,力量也是隻到紙背,辛棄疾寫詞也用筆,卻是刀和劍的真實寫照,在距離戰爭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歷史的記憶裏面去。“你看‘艱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內俱焚。世上許多甜美之事,順達之志,怎麼總輪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閒置,

要不就是走馬燈似地被調動”,良藥苦口利於病,“辛棄疾”這個名字,對於這個國家又何嘗不是一劑良藥?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喜歡苦澀的滋味,辛棄疾的一腔抱負在現實面前處處碰壁,苦口的良藥沒有自己施展的天地,就變成了咽迴心中的苦水,獨自承受。“對國家民族他有一顆放不下、關不住、比天大、比火熱的心;他有一身早練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勁。他不計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讒言傾盆”,用的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表達格式,令人想到了關漢卿的義無反顧。

我自從讀過散文後,我便開始喜歡它,喜歡它優美的語句和特殊的內容,但當我讀過了《把欄杆拍遍》這部散文集後,我對散文有了別樣的感受。

或許,在一些人看來,的散文因過於求工而影響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發揮,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的喜愛,因爲我們中學生的寫作是須先有規範而後纔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0

有一位詞人,血灑戰場,有一位武將,文采飛揚。這個人,便是辛棄疾。

一位從小習武,苦修劍法,在22歲便有了自己的實力,與侵略蹂躪的金人抗爭,在屢次奔走戰場,器宇軒昂的之後,一次所謂的南歸,將這位滿腔報負,一心爲國的將軍的利劍奪走,卻只是換來一根讓他欲哭無淚的筆。

但,這位將軍並沒有放棄,他在詞中揮灑自己的才華,一首《破陣子》點破自己的憂愁,一首《水龍吟》釋放心中的悲憤,一首《永遇樂》寫滿了對自己嘲笑。一位詞人,本應像其他人一般在詩中,將心中的“美”寫在紙中,而他,詩中散發着一種稟然殺氣,和磅礴之勢,這位亡國遊子的悲憤誰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如他的名號“稼軒一般”將近五十,只能回家種地。這位豪放派的詩人只能嘆息。報國無門,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這位豪放派的詩人也因此成爲了婉約派,細膩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滄桑。

郭沫若說過:“將軍本色是詩人。”而辛棄疾,雖是詞人,但詞中尖銳無比,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武將。

辛棄疾,是一位傳奇。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1

“草船借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顧茅廬”是那麼膾炙人口!而它們都跟一個人有關,他就是諸葛亮。

1800年前,諸葛亮在與曹魏的戰爭中去世,蜀國一時失去棟樑,霎時間,蜀國像一個沒有支柱的樓搖搖欲墜,舉國上下無不悲痛,在民心難違,武侯寺就這樣建成了,是諸葛亮與劉備的君臣合廟,在人們心中永久的保留了下來。

想起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的形象彷彿躍然心中,頭戴綸巾,手持羽扇。又彷彿看到了他身着八卦衣,借東風的場景,這位哲人,就這樣在人們心中紮根,彷彿還能看到他爲蜀國凝神沉思的情景,正如樑衡所說:“我看到了他初出茅廬羽扇輕輕一揮,80萬曹軍灰飛煙滅,我看到了他在斬馬謖時那一滴難言的渾濁淚,我彷彿看到了他在向後主自報家產是那一顆無私的心……

1700年前,他輸給了曹魏,但卻贏得了從此以後所有人的心,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品質成爲了我們的榜樣,也許曹魏並沒有那麼”惡”但諸葛亮卻像在眼前一般,手揮羽扇,微微笑着的那麼親切。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而他便是死的重於泰山,深深的記載我的腦海裏,無法忘記!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2

這本書可以說是我看得最久的一本書,可能是因爲書中收納的是很多個沒有關聯的故事,也可能是因爲這種散文式的文章不是很能引起高度的閱讀感。但是,我這個人有一個特點,無論是書籍還是電視,既然開始了,一定要把它看完。所以,趁暑假出去旅遊的時候,在動車上看完了這本書。

一開始,不是很理解“把欄杆拍遍”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這是其中的一個篇文章,被收進初中的課本。樑衡的很多文章都被錄入初中課本,甚至很多領導因他寫的《晉祠》讓這個景點聞名遐邇而邀請他去旅遊、寫文章。或許是真的,我們認識“雙龍洞”、“三味書屋”、“桂林”等等。

本書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閱讀偉人”、第二單元“感悟生命”、第三單元“享受自然”、第四單元“行走人生”。

萬千感慨萬千愁,一路風雨一路歌。翻開樑衡的散文集《把欄杆拍遍》。第一篇就是《把欄杆拍遍》,取自辛棄疾的《水龍吟》:“……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就是這篇文章,讓我重新認識了“人中之傑,詞中之龍”的辛棄疾,開始瞭解這位馬背上的大詞人。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那是怎樣一種場面?殺聲震天,鼓聲激盪,刀槍劍戟,金戈鐵馬……我彷彿回到了那個旌旗蔽日、塵沙飛揚的戰爭年代。敵陣前的他如展翅高飛、搏擊長空的雄鷹,懷揣着無比堅定的理想,在刀光劍影中奮勇嘶殺的酣暢情景……然而,天不遂人願,如今的他卻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聲,空有一顆愛國心,又能向何處使呢?唯有痛拍欄杆,才能發泄心中的抑鬱和憤懣。

“詞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這是作家樑衡對辛棄疾的評價,也是辛棄疾一生的鮮明寫照。樑衡以八首辛詞,勾勒出了辛棄疾的一生經歷。以獨特的視角爲我們展示了一位以行伍出身,以武起事,以文而終的不同尋常的史上第一人。

從“沙場秋點兵”到“天涼好個秋”,辛棄疾只能藉助筆走龍蛇,淚灑宣紙,蘸着血和淚塗抹成一首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辛詞。“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他心裏明白,哪怕將欄杆拍遍,也改變不了國家現狀。只能望眼欲穿,大聲疾呼。那肚腸寸斷的悲憤迴盪在天地中,那豪邁不羈的詩魂飄蕩人世間。

有人這樣讚美他“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塊的衝撞那樣,他時而被夾其間感受折磨,時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靜思考。所以積300年北宋南宋之動盪,才產生了一個辛棄疾。”

樑衡說:“蘇軾的豪放僅止於‘大江東去’‘山水之闊’”而“真正詩人只有被政治所擠壓、扭曲、錘鍊時才能得到感悟,才能因此而燃燒、炸響、振聾發聵”。

文章《大師與匠人》中闡釋大師與匠人的區別:“匠人在重複,大師在創造。”“匠人在實踐層面,大師在理論層面。”“匠人較單一,大師善綜合。”我們都是教書匠,極個別成爲大師,如果我們多一些創造、多學習理論知識、多總結,肯定會離大師越來越近。

《書與人的隨想》中作者引用赫爾岑的一句話“書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忠告……種族、人羣、國家消失了,但書卻留存下去。”讀一本書,就獲得一份自由,讀的書越多,獲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個學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纏身,身體的自由度已經極小極小,精神的自由度卻可以達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後他所創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中國古代有人性惡善之爭,我卻說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後來靠讀書才解疑釋惑,慢慢開啓智慧。不讀書的人無法理解讀書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戶者無法理解環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3

我認爲中國外國各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一個是李清照,另一個便是瑪麗·居里。

看過小學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我認識了她——一位爲尋找“鐳”元素的美麗女科學家,但細細品味,她的美麗可不僅於此。更是在於她的偉大精神。

她可以不顧名利:當她得到很多很多具有非凡意義的獎牌時,她並沒有珍惜這些名利,而是更上一層,去探究更深奧的科學知識,當她的獎牌被她的女兒玩耍時,她並沒有斥責她的女兒,不僅如此,她還將許許多多的獎金捐出去,去捐給科研事業的法國。

她可以不顧外貌:莫泊桑說過:“女人並無社會等級,也無種族差異,她們的姿色風度,和嫵媚就是她們門庭的標誌!”但居里夫人辛苦地爲尋找鐳而操勞時,她的外貌已不知不覺的被大量的化學材料所侵蝕。當她找到“鐳”元素時,她本大大的美麗的眼睛早已凹陷身體虛弱。早已沒有了姿色,嫵媚。但她爲找到“鐳”而高興,爲人類付出而高興。

現在“鐳”依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但人們不僅記住了“鐳”——略帶藍色熒光,還會自動放熱的偉大元素。更記住了“那個淡淡的生活,靜靜的思考,執着的進取,直進到智慧高地,自由的駕馭規律,而永保美麗”的美麗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跨越百年的美麗!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4

從小學起,我便從一孔中,窺見了辛棄疾。那時,我對辛棄疾的印象僅是“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的投閒置散,和“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寧靜和平,但卻不知他爲何要甘於歸隱鄉土,而不去爲官,一展才能。進入初中,從“挑燈看劍”到“欄杆拍遍”;從“氣吞萬里”到“江晚正愁”,辛棄疾與我愈來愈近,我漸漸讀懂了他對國家透心及腑的熱愛,和爲國效忠而不能的愁苦悲憤。我內心的平湖上泛起了一絲波瀾,我也要爲國家做些事情。

直到樑衡先生的《把欄杆拍遍》進入了我的視野,我才真正地認識了辛棄疾。在中國歷史的漫漫長河中,以武起事,以文爲業,而愛國熱情始終激昂者,恐怕就只有辛棄疾一人。他生於金宋亂世,年少時滿腔熱血爲國,金戈鐵馬,蕩寇剿虜,馳騁沙場,夢想着以身許國,血灑大漠。但誰知,南歸後,朝廷卻無情地剝奪了他最後的奢望,僅留給他一支羊毫軟筆,去揮灑無盡的嘆息和悲愴。

他壯志未酬,曾拍欄興嘆,扶欄遠眺,望斷一江春水,也曾熱淚橫流,質問蒼天,爲何如何此不公。但他心中對祖國崇高的熱愛卻從未有半點消減;金革之聲,從未有一次不在他的夢中響起;刀劍之影,從未有一次不在他酒醉的眼前閃過。他的復國壯志在國憂民難的反覆錘鍊鍛造下,愈發堅不可摧。他腦海那中久久無法壓抑的悲憤,在翻騰,激盪,迸射出最璀璨的火花!他的詞賦,由劍戟鑄造,被血淚塗抹,交雜着亡國遊子痛心疾首的悲憤,爲國哀呼號,在時代中炸響!金甌缺,月未圓,山河碎,心不安。

他做了南宋40年臣民,壯志滿懷,熱血填膺,他卻總是在閒置和走馬燈般的調動中游蕩,直到被彈劾罷官,理想破滅,在贛南修了一座別墅,投身稻香蛙鳴,了卻心頭之痛。我想或許他總該歇息了吧,可是不,他沒有,他仍時刻憂心如焚,一旦有任,他仍會上書進諫,整飭政務,爲民謀利,熾熱的愛國之心炙烤着他的生命,只要可能,他便不會停下,也不曾想過停下。他的精神,在烈火和驟冷的淬鍊中鍛造,昇華,衝擊着我的生命,澎湃起我的激情。

讀完之後,我久久不能平靜,我似乎能觸摸到他沉重的呼吸,他堅定的心跳,他那爲山河破碎而發的擲地有聲的吶喊,在劇烈地震撼着我的心靈,一個念頭在我的心中出現了,我也要像辛棄疾那樣,爲國盡力。當我看到當今機械設備以國外爲上乘時,我心中的種子在悄然萌發。我要做一名工程師,研發出中國人自己的產品,讓中國屹立於世界之巔,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在我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也曾遇到過坎坷,有人不解,質問爲何;有人嘲笑,冷眼相看。但想起辛棄疾那“了卻君王天下事”的壯志,經百般阻撓,無法實現,可他心中仍不息地流淌着愛國的熱血。我不再惆悵嘆息,而滿懷熱忱,發奮學習。他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前方的路,讓我以爲國盡力爲自誓,不斷向前。同學們,無論何時,愛國都將作爲主旋律在我們的生命中迴響。讓我們以盡力爲國爲志,鍛造出我們最鏗鏘的青春樂章吧!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5

倚一份恬淡,捧一杯香茗。靜謐的午後沐浴着陽光,輕輕掩上《把欄杆拍遍》,任思緒隨歷史飛翔,憶往昔,看今朝。

當那個特里爾的“幽靈”在中國登陸時,就註定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光明的到來。當我們細數時間從洪荒而來的腳步,傾聽風聲從亙古而來的呢喃時,才知道在沒有黨的歲月裏,那些在歷史煙雲中掙扎的遷客騷人只能在黑暗中爬行。

落日樓頭,斷鴻聲裏。一個本打算以身許國,馬革裹屍的愛國將軍,沙場英雄卻再也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再無用武之地。他悲憤,他無奈,他拍胸,他哭號。他的民族仇,復國志,男兒魂也遭到同僚的白眼,受到朝廷的摒棄。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杆,只能熱淚橫流。可是他的淚水無力沖刷空氣裏黑暗的顏色,震天長嘯難以刺穿天地間陰暗的屏障。未來的道路上,看不到一縷陽光,沒有一絲希望。他終於累了,醉了,俯在酒案上高吟“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稼軒,這不怪你,只怪那個昏君在堂,沒有政黨的年代

斜陽影裏,八詠樓頭,猶見一個尋尋覓覓的身影撫卷而歌,低吟淺唱。輕柔的聲音便飄飄搖搖了千餘年,縈繞在數萬才子的耳畔,揮散不去。在那個詞藻非女子之事的年代裏,她被看做是異類,是叛逆,是多餘。她無法上朝議政,馳騁沙場,也無法使酒罵座,痛拍欄杆,而只能獨自一人愁。她環顧上下兩千年,長夜如磐,風雨如晦,相知有誰?於是家愁、國愁、情愁、學業之愁便化作一隻小小的繭,將易安緊緊包圍,不見陽光,不容喘息,這就使她難免有了超越時空的孤獨和無法解脫的悲哀。

易安,這不是你的錯,錯在那個男尊女卑的亂世,一個沒有政黨的封建社會。

韓祠石欄,滾滾江畔,一個柔弱的書生被貶來此。被貶之涼,離京之苦,喪女之痛,頃刻間一併推到他的面前,把他壓的不堪重負,心灰意冷,又面對茹毛飲血的偏僻一隅,其心境之冷可想而知。此處的官吏走馬燈似的換了一個又一個,卻沒人插手管理這片窮山惡水。長安大殿上的雕樑玉砌在如鉤的曉月下靜靜等待,秦嶺驛道上的風雪,南海叢林中的霧瘴在悄悄地徘徊,歷史終於等來了一個書生,長鬚弓背雙手託着一封奏摺一步一顫地走上大殿,然後又單人瘦馬,形影相弔地走向海邊天涯。於是定格的生命價值又推上了一層。哲人者,寧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然而不公的社會不允許有才學的人嶄露頭角,韓公註定要走遍海角天涯。

退之,這不怨你,只怨那個封建集權的時代,沒有執政爲民的政黨。

憶往昔,他們報國無門,懷才不遇,被貶他鄉……他們是漫漫黑夜裏幾被淹沒的繁星。

看今朝,我們民主決策,羣衆自治,依法享權……我們是黨的陽光下茁壯成長的幼苗。

我們黨經歷了90年的風雨的洗滌和錘鍊,成立了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政黨,改變了社會制度,發展了生產力,富裕了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我們沐浴在黨的陽光下,憶往昔,看今朝,令我們心潮澎湃……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6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殘陽如血,沙塵飛揚,辛棄疾手持鋼刀利刃在陣前衝鋒殺敵,他的胸膛中燃燒着熾熱的火焰,此時正逢金人入侵,辛棄疾滿腹豪情凝聚在了鋼刀利劍之上。

然而,天不遂人願,自從南宋與金人講和求得苟安之後,他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了一支羊毫軟筆,他再也沒有機會奔赴沙場、浴血殺敵,只有將無盡的悲憤融入筆端,留下一聲聲吶喊與嘆息。

辛棄疾的詞不是由筆寫成的,而是用利劍刻成的,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着血和淚而寫就的。讀辛棄疾的詞,我們彷彿能夠聽到一個愛國臣子一聲聲的哭訴,彷彿見到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杆,熱淚橫流的悵然形象。

南歸之後,辛棄疾內心的愛國之情變得更加濃烈,作爲一個亡國浪子,他並不安於苟生,他那顆愛國心把他全身燒得發熱,不管他身處何職、身處何地,他心中總不忘國恥與國恨,在這些年間,他憂民情、志復國,但國家卻怕他、怨他、忌他、煩他,於是辛棄疾滿腔的情懷只能化爲泡影。

統治者的苟安,註定了南宋的滅亡,辛棄疾縱然拍遍欄杆,也無濟於事,他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一聲聲悲愴的呼喊,歲月無痕,人去樓毀,欄杆早已了無痕跡,唯有江水悠悠,似詞人的長嘆,東流不息。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7

因爲是一個慷慨激昂的人爲一個胸懷大志的人寫的散文,所以一氣呵成,讀起來使人心潮澎湃。辛棄疾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但只停留在“料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千古江山,英雄無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等詞句中。

而今讀到樑衡的文字,才瞭解到辛棄疾那卓越的才氣、不同凡響的本領中又蘊含怎樣的悲愴與無奈。

所有人都說,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的,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在距離戰爭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歷史的記憶裏面去。時隔千年,再讀他的作品時,仍感到一種凜然殺氣與磅礴之勢。那種對國家的熱愛與建功立業的迫切心情是時間所不能消磨的。

然而,天總是妒忌英才,他空有一身本領,滿腔熱忱,卻無施展之地。總是“稍有政績,便招謗而被棄;國有危難,便又被招而任用”,人的'一生就這樣大起大落,大進大退,大忙大閒着。“南歸之後,他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軟筆,他也在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爲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吶喊、遺憾的嘆息和無奈的自嘲。”曾經的金戈鐵馬,終成爲過眼雲煙,殘留的只是那報國無門的憤懣。

我以爲經歷這樣的挫折,他應該自暴自棄,應該消沉低迷,可是他卻帶着一顆不得志的心,獨上高樓,憑欄遠眺。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公共那樣怒撞不周,他拍欄杆,面向江水,眼淚橫流。“東岸綠蔭少,楊柳更須載”,慢慢咀嚼自己的寂寞,體味生命。

我想樑衡是真正懂辛棄疾的人,或者說是真正能夠讀懂他詩詞的人,正因這樣,他才能將辛棄疾的內心展露無遺。甚至可以說,他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已經化身成了稼軒,面朝江海,拍遍欄杆。

現在的生活很美好,已經不需要再通過拍欄杆來宣泄心中的不快,但我們仍要像辛棄疾咀嚼寂寞那樣,去咀嚼我們的生命。

如果要用詩來形容生命,那我覺得:生命有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般的閒適;有如李清照“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一般的執着;有如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般的美好;也有如孟郊“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一般的牽掛;但生命更多的是如平凡人“酸甜苦辣,樣樣俱全”一般的精彩。

生命的寶藏無窮,但需要人們去發掘;生命的情感千絲萬縷,但需要人們去咀嚼;生命的精彩無限,但需要人們去創造。生命就像一條小河,表面淡而無味,每當天高氣爽,秋天來臨,樹葉凋零,悠悠落入水中,泛起點點漣漪,給小溪增添了些許色彩,幾條游魚更爲它增添了無限活力,看似平平淡淡,卻意味無窮。

生命雖然有限,但我們可以在咀嚼中將其慢慢變長,變得充滿韻味。像辛棄疾在憑欄遠眺中咀嚼寂寞一樣,讓自己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有事可以寄託。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8

南宋的牆上掛着矛和盾,另一張臉在下面走動。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南宋時期,戰爭四起,亂世紛爭,生與死的扭曲,血與淚的翻滾,終於,翻出了一個辛棄疾。

《把欄杆拍遍》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樑秋雨先生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塑造了一位愛國、悽慘的辛棄疾,揭示了他從愛國志士到愛國詩人的過程。

讀多了繁雜枯燥的文字,回頭來看這篇散文,只覺蕩氣迴腸、酣暢淋漓。原來散文不只有少女執紅牙板,還能有好漢唱東流去!我不由得讚歎,這篇一流作者寫出的一流文章。

辛棄疾,在從前的我眼中,不過就是一個怒也筆墨,哀也筆墨的詩人,這五千年中又何缺此等人?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才懂,他是辛棄疾,也只能是辛棄疾,他本該一生叱吒戰場,卻只能將豪情壯志壓縮再壓縮,滴在詩裏。他是一位懷才不遇的戰士。王勃、李白、陳子昂,他們將才華投擲于山水,而辛棄疾卻一心爲國。因此,華夏曆史中,屬於他的那片土,註定是血紅的。

自古亂世出人才。亂世春秋百家爭鳴,安史之亂杜甫蹙眉,而南宋,出了個辛棄疾。如今我們少了昏君,多了和平,卻也失了在亂世中看透世俗的偉人,不妨在繁華中想想吧,保持一顆寧靜致遠的心,像辛棄疾一樣站起來,千年以來,浩氣永存……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19

狼煙捲起飛沙,已是兵臨池下。當他立於城牆之上,金戈鐵馬之時,又何曾想到今後的自己,只能執一支羊毫軟筆,鐫刻往日的狼煙,今世的血淚,來生的寂寥。當混染煙沙的血淚與浸染悲涼的淚各一半,你,又該怎麼圈攬?

望秦淮,昔日刀劍光影重現眼前,不能悲愴地痛拍欄杆;望長安,山河已碎月未圓,看如今鋪滿宣紙的血淚,只能借酒澆辛酸,含恨輕拍欄杆;斜陽之時望遠方,寂寞掩埋浮華,只得登臨危樓,斜倚欄杆。木製的欄杆都已經凹陷下去了啊,只是他所待的沙場,所盼的政事,卻從未歸來過。他便是辛棄疾,詞中刻着血和淚的詞人。讀罷掩卷,我不禁幻想:那些擁有切膚之寂的詞句,浸染的到底是何等樣的鮮血呢?

那是混雜着煙沙的血淚吧。小時對戰爭並無興趣,也記不得“沙場秋點兵”的蕭索,“醉裏挑燈看劍”的凜然,更不知道“一將成萬骨枯”的滄桑。但我卻能讀到辛棄疾深埋於詞底血淚的飛沙狼煙,感受着它們從耳邊響起時,如風般空洞而蕭索;在皮膚上掠過時,帶着歲月和歷史的粗糙的磨砂之感。他的詞裏堆砌的,是當年沙場上半城的煙沙;而另一半城,則是飄灑的熱血,凝結的恨之血。血溶於沙,而煙沙又是自血裏流出,纏纏綿綿,生生世世,纏綿出了剛勁,輪迴出了悲涼。——這也可以解釋,爲何他要痛拍欄杆:再無法以身許國,只得將一腔熱血,囿於筆墨之間,血淚之間。

那也是悲寂的血淚吧。秦淮河邊流淌着他的悲切,而遠方臨安的政壇裏,卻再無他的身影。退出政壇也好,能求得一份安靜;只是世事偏不如人意,頃刻間突然風起雲涌:政局變革,煙沙般的迷茫席捲臨安;戰火重燃,黏稠的血液浸溼祖國的土地。而他只能在一旁“袖手旁觀”,毫無用武之地,無處泄悲憤,無處話淒涼。

那種眼睜睜地看着一切都崩毀於我們眼前,而我們自己卻無力出手挽救的局面,恐怕也是懂的。目睹席捲全球的硝煙,聽見被戰火撕裂,奄奄一息的房屋所發出的微弱嘆息與屋內撕心裂肺的哭聲;看見包裹着鮮血的黑雲,漫溢到天邊;聞見空氣中混雜着血腥味的,嗆得人直流眼淚的硝煙氣味,卻只能默默地爲自己祈禱,爲他們祝福。又聽聞祖國哪裏發生了地震,驚恐擔憂之餘,也在懊悔爲何不能早發現,爲何不能挽救。只得將薄薄一份紅紙包裹的錢儘量捐出,以表自己的心意。其實,最通俗的事還不在於此:盯着試卷上鮮紅的叉叉,如同置身於滿目瘡痍的大地。那些被烙上赤之印記的題無聲地哭泣,而那些像血染的乘號似的符號,在對你無聲地猙獰地笑着,高昂起頭藐視着你。而你這一瞬間彷彿開了竅似的,覺得這些題目似乎都會;可是都會又能怎樣呢,你已無力改變鐫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法改變已定盤的成績。是啊,當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切悉數崩毀而無力出手相救之時,我們的心就已被那滿地的飛沙狼煙所吹打得無處躲藏,只好閉上乾澀的雙眼無聲地喟嘆,任憑它們將皮膚劃出道道血痕。不過幸運的是,我們還不至於悲寂,我們還有希望。

而辛棄疾呢?他或許早知道自己命已定盤,不可能在政壇抑或沙場上打出一片天地,亦告誡自己,不要再有徒勞的努力;但在每一個身後藏有漩渦的所謂“希望”面前,又會棄這宿命於不顧,隨時準備“衝鋒”。最終導致一次次的左遷,無奈只能自我嘲諷。他沒有真正的希望,卻還信奉着所謂的希望,這恐怕纔是他人生最大的悲哀,也是血淚詩篇中,最爲滄桑的煙沙。

那也是溶解了生命的血淚吧,連凝六朝金粉的秦淮河之水,都比不上它的複雜。時代對他的冶煉,春回大地時的憂與寂,身在田間卻心在沙場的愁,又有誰能解?

沒有人。那是最深沉的情與思凝成的煙沙,比血還要黏稠。也只有輕拍欄杆才能得到它的理解。

看見籠罩半城的煙沙,就已經明白了自己一腔熱血;金戈鐵馬,替國爭天下之時,就已知曉了今後的宿命。當混染煙沙的血與浸染悲涼的淚各一半,也只有用那些粗糙與滄桑冶煉自己,直到能用唯一可用的羊毫軟筆,將那半城的煙沙,浸入到半城的血淚之中去。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20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起,它告訴讀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棄疾怎麼從一個愛國志士成爲愛國詞人的,以及這個過程是如何決定了他的詞、他本人在文學史上的惟一性和獨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棄疾放在中國歷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爲業”的特點,突出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唯一性”和“獨特性”。

文章的主體部分是將對辛棄疾的人生遭際的介紹與對他的詩詞創作的評價交錯起來來寫的。

作者在介紹辛棄疾的人生遭際時主要圍繞他的以下幾個經歷:

一是他的行伍經歷。這一段介紹充滿了神奇色彩,他單人獨馬追殺偷印之賊,他躍馬橫刀突入敵營生擒叛將,活脫脫一個血氣方剛,驍勇善戰的武夫。中國歷史上的大文豪有誰有這樣的能耐?

二是他的爲官經歷。作者用數據作了這樣的介紹:“他作爲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時間被閒置一旁,而在斷斷續續被使用的20多年間又有37次頻繁調動。”作者客觀地分析了辛棄疾南歸後不爲朝廷喜歡的種種原因:

其一,他太愛國家,愛百姓,愛朝廷了,於是朝廷怕他,煩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別認真,簡直是個工作狂,於是招來許多詆譭,甚至說他獨裁,犯上,皇上也就對他時用時棄;

其三,他愛提意見,45年間,他都不停地上書,不停地嘮叨,不停地要求痛殺賊寇,收復失地,這怎能不讓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煩?辛棄疾的這些特點在今天看來都是優點,是大大的優點,但在當時的朝廷看來卻都成了令他們心煩的缺點,是不能容忍的缺點。於是他就只能痛拍欄杆,吟詩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歷程。從一個沙場英雄對軍營的渴望,到一個憂國遊子對蒼天的發問,從 “金甌缺,月未圓,山河碎”的心病,到“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的內痛,這裏有悲壯的呼喊,有遺憾的嘆息,也有無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紹辛棄疾的人生遭際時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詞,這些詞幾乎都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這些詞作時既沒有一引了之,也沒有詳加賞析,而是結合人物的命運作了精當的點評。作者首先總評辛棄疾的由行伍經歷到棄戎從筆的無奈:“南歸之後,他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軟筆,他也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紙箋,爲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嘆息和無奈的自嘲。”這裏有“鋼刀利劍”與“羊毫軟筆”的對比,這裏有“奔走沙場”與“筆走龍蛇”的對比,我們還透過“只剩下”、“淚灑”等詞語真切感受到作者對詩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是從詞作的內容和讀者感受的角度來評說的,引《破陣子》時作者說“感到一種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引《水龍吟》時作者說“辛棄疾在這裏發出的卻是一聲聲悲愴的呼喊”;引《菩薩蠻》時作者解說道“他只有一塊心病:金甌缺,月未圓,山河碎,心不安”;引《永遇樂》時作者提醒讀者辛棄疾在“自嘲自己的姓名”;引《摸魚兒》時作者感慨道“今天我們讀時,每一個字都讓人一驚,直讓你覺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淚”;引《水調歌頭》時又告訴我們辛棄疾在“咀嚼自己的寂寞”;引兩首《醜奴兒》時看似在談詞的風格,仍然揭示了辛詞“於淡淡的藝術美感中,卻含有深沉的政治與生活哲理”的特點。寥寥數言,一語中的。

文章主體部分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運、作品以及作者的閱讀感受、評說融爲一體,讀來饒有興味。

文章最後一部分也就是最後一小節,作者點明瞭以“把欄杆拍遍”爲題的原因,迴應了開頭,揭示了辛棄疾從一個愛國志士而成爲一個“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的愛國詩人成熟之由。

這一段的評說非常形象,什麼“九蒸九曬”,什麼“水煮油炸”,什麼“千錘百煉”,辛棄疾在詞作領域的成功完全是被“逼”出來的。歷史的“歪打正着”毀掉了一個赳赳武夫,卻成就了一個千古詞人。

這是一篇充滿陽剛之氣的人物評傳體散文,在寫作上有很多值得借鑑之處:

一、聯想豐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學大家的心路歷程,僅靠佔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大膽的聯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這樣。或由辛棄疾的事蹟,聯想到他的詞作;或由他的詞作,聯想到他所處的的時代、他的事蹟和內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簡要述說了辛棄疾南歸的遭遇後,就聯想到他的《破陣子》《水龍吟》兩首詞,引述下來並加以評說,把一個熱切盼望重返沙場痛殺賊寇,而又壯志難酬的愛國將軍的悲憤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聯想到一個問題:辛棄疾南歸後爲什麼不爲朝廷喜歡?作者引用了辛棄疾本人的話,並且概述了有關辛棄疾的事蹟以及朝廷的心態,揭開了其中的謎底,這就是他太愛國、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機會就真抓實幹,時刻準備衝上前線去,這就讓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煩,惹來詆譭,皇帝對他也就時用時棄。再如,由“棄疾”這個名,聯想到他憂國的心病,聯想到他表達這種憂思的詞作。總之,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把辛棄疾由愛國志士到愛國詞人的心路歷程展現了出來。

二、以評帶傳

樑衡的人物散文,寫的大多是人傑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戶曉的偉人,還有文驚當世,傳之百代的文人。而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卻從作者的筆端一一鮮活起來。樑衡的散文情理並重,以評帶傳,他寫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論上又重新給出評價,而這種評價又是不落窠臼的。人們都承認辛棄疾是個大詞人,但能從他的出身到成業的發展史上判定辛棄疾的詞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的,樑衡是第一人。作者還在文中借郭沫若評說陳毅的“將軍本色是詩人”來評說辛棄疾這個人,“詞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說辛棄疾是“詞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斷,而說辛棄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樑衡的獨見了。樑衡說“他的詞是在政治的大磨盤間磨出來的豆漿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終在出世與入世間矛盾,在被用或被棄中受煎熬”。作者還將辛棄疾的爲政與陶淵明、白居易的爲政作了比較,表明了辛棄疾爲政的投入與積極。他能從人性的深層重新來詮釋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後一段,作者在分析辛棄疾走上詩詞創作道路的必然性時就作了這樣生動的評說:“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歷史的風雲,民族的仇恨,正與邪的搏擊,愛與恨的糾纏,知識的積累,感情的澆鑄,藝術的昇華,文字的捶打,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腦海翻騰、激盪,如地殼內岩漿的滾動鼓脹,衝擊積聚。既然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槍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腦地注入詩詞,化作詩詞。他並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歷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於他被修煉得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著名作家樑曉聲在談樑衡的一本散文集時說:“我確信,作爲一個勤于思想的人,樑衡對歷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寫出來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後來發表的《最後一位帶罪的功臣》、《覓渡,覓渡,渡何處》、《把欄杆拍遍》,證明了這一點。他的思想一遊到更遠的歷史中去,一與那些歷史時期中的人物敞開心扉地對話,則就變得火花四濺了。文字也時而激昂;時而惋嘆;時而叩問;時而調侃,姿肆張揚起來了…… ”

一般來說,與政治密切相關的事件、人物,寫其“思想”容易,寫出“美感”來難。常見的通病是嚴肅有餘、活潑不足。樑衡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達到了和諧統一。他像一位烹飪大師,非弄出個“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滿意足。他的那些評說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乾癟的教條,而是形象生動又充滿美感的。像“南歸之後,他手裏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軟筆,他也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紙箋”;像“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永以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的形象留存在歷史上和自己的詩詞中”;還有“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杆,只能熱淚橫流”。這些文字多美呀,讀起來令人迴腸蕩氣。

三、善用對比

對比手法是作家們常用藝術手法之一,樑衡也不例外。他在本文中就多處運用了對比,使人物形象更爲鮮明突出。第一處運用對比是在引用了《破陣子》之後,作者先將它與岳飛的《滿江紅》比較,認爲只有《滿江紅》可以與之媲美,然後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盧綸的“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與之對比,認爲“這些都是旁觀式的想像、抒發和描述”,從而突出了辛詞的“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第二處對比是將他與陶淵明、白居易的從政經歷對比,他認爲辛棄疾“對待政治”,“不像陶淵明那樣淺嘗輒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樣長期在任,亦政亦文”。因爲“對國家民族他有一顆放不下、關不住、比天大、比火熱的心;他有一身早練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勁”。他“不計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讒言傾盆”。所以“隨時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閒,大起大落,大進大退”。第三處對比是將辛棄疾的豪放與蘇東坡的豪放作比較。蘇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學史上是將“蘇辛”連稱的,但樑衡卻在同中見出異來,他認爲:“蘇的豪放僅止於‘大江東去’,山水之闊。”因爲“蘇正當北宋太平盛世,還沒有民族仇、復國志來煉其詞魂,也沒有胡塵飛、金戈鳴來壯其詞威”。而“真正的詩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會、民族、軍事等矛盾)所擠壓、扭曲、擰絞、燒煉、捶打時纔可能得到合乎歷史潮流的感悟,纔可能成爲正義的化身。詩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風的鼓盪下,纔可能飛翔,才能燃燒,才能炸響,才能振聾發聵”,而辛棄疾的詩正是這樣的詩。第四處對比是將辛棄疾的婉約詞與柳永、李清照的婉約詞作比較,他認爲“柳、李的多情多愁僅止於‘執手相看淚眼’、‘梧桐更兼細雨’,而辛詞中的婉約言愁之筆,於淡淡的藝術美感中,卻含有深沉的政治與生活哲理”。這些都是很有見地的精闢之語。

樑衡《把欄杆拍遍》讀後感 篇21

這個假期,我讀了中國現代作家樑衡寫的散文集《把欄杆拍遍》,讀完後,放下書,我頓時有很多感觸。

在散文寫作勢不可擋的時代,在散文寫作沒有“王法”的時代,在散文寫作已經成爲許多作家狂歡和作家夢想的時代。

樑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誠寫作,給散文創作帶來了別樣的文本,也爲我們帶來成爲“典範”的“巧文”。這就不難理解,爲什麼樑衡先生會成爲“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選語文課本最多的一位。

有人說閱讀是一種對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交流。要實現這樣的對話,第一步是作者要敞開心扉。

不願表現自己真實本性的人,無法與讀者以心換心,也就無法讓讀者用心去體味,進而感動。

正如餘華所說:“一個真正的作家總是爲他的心而寫作。”因此,除了“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在文章中,在字裏行間注入了無限的感情。

看完散文集《打倒欄杆》後,我覺得其中的一些句子讓我感觸頗深:“辛棄疾的文字不是用筆寫的,而是用刀和劍刻的。”;

別人用筆寫字,力量也只到紙上,辛棄疾用筆寫字,卻是刀和劍的真實寫照,在離戰爭最近的地方,吧感情深深的刻在生命和歷史的長河裏。“你看‘艱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內俱焚。

良藥苦口利於病,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都會喜歡苦澀的滋味,辛棄疾一腔壯志在面對現實時處處碰壁,苦口的良藥展示自己的天地,便成了咽迴心中的苦水,獨自承受。

“他有一顆對國家和民族的心,這顆心比天空更大、更熱,他不能放手,也不能關閉;他有無窮無盡的實踐能力。他不怕流言蜚語。他用了“蒸不爛,煮不熟,錘不扁,炒不扁”這句話,讓人想起關漢卿的義無反顧。

自從我讀散文以後,我就開始喜歡上它了,喜歡它優美的句子和特別的內容,但是當我讀到《把欄杆拍遍r》這本散文集時,讓我對散文有了不同的感受。

也許,在一些人看來,樑衡的散文是如此的苛求,以至於影響了它的自由本性,限制了它的自由發揮,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的喜愛,因爲我們中學生的寫作在真正自由之前必須受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