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有感八篇大綱

讀《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有感八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篇一:《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讀後感

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讀完後,我被肖邦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感深深地打動了。

讀《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有感八篇

十九世紀初,波蘭遭到歐洲列強的瓜分,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肖邦迫不得已離開了自己的祖國,來到了法國巴黎。他日思夜想着自已的祖國,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化成音符,忘我的工作,用音樂來表達對沙皇***的憎恨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彌留之際,他還請他的姐姐將他的心臟帶回到祖國去,但是,最後肖邦還是帶着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被肖邦的這種愛國情懷給震撼了。從始至終祖國是他唯一的牽掛,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是肖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他靈魂深處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的充分體現,他就算死,也要和祖國永遠在一起。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國精神啊!

古代有很多這樣有着愛國精神的人,像我們學過的課文《鄭成功》就是一個好例子,裏面的鄭成功爲祖國收回了寶島臺灣,讓臺灣同胞重新回到了我們的懷抱,他還趕走了荷蘭侵略者,建設了臺灣,大量發展生產,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變得越來越好,這種一心爲國的高尚品質也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作爲祖國花朵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像那些愛國英雄一樣,發憤圖強,用我們豐富的知識和領先世界的創新技術回報祖國,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篇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讀後感】

今天,我又一次細細品讀了《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文,讀完之後,我再一次被肖邦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感深深地打動了。

文章主要寫了波蘭音樂家肖邦身在異國他鄉,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自己的心臟帶回祖國的感人事蹟。其中我最欣賞的就是肖邦說的那句話:“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這是肖邦臨死前對姐姐的囑咐。“把自己的心臟帶回祖國”,這是肖邦“生在祖國,死也在祖國,心裏永遠不會忘記祖國”的愛國情懷。肖邦就這樣帶着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當時他才39歲呢!這種愛國情懷把我給震撼了。

肖邦,6歲就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在音樂會上登臺演出,16歲時進華沙音樂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和作曲家。肖邦他熱愛音樂,但他更熱愛祖國。在離開自己祖國的時候,他熱淚盈眶。當聽到了華沙爆發了起義,而又失敗後,他悲痛欲絕。他把一切悲憤化爲力量,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地進行忘我創作。他用自己的`音樂來表達對沙皇俄國的憤怒抗爭和對祖國的憂慮。而又在彌留之際,他把自身的一切全部貢獻出來,這種可貴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古今中外,像肖邦這樣的愛國仁人志士數不勝數。宋朝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他幫助國家抗擊金兵,卻不斷遭到奸臣的嘲笑。在他85歲時,他仍然不忘祖國統一的信念。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身體一陣不適,知道自己將與世長辭,便拿來筆和紙寫下了《示兒》這首詩。寫完之後,他慢慢閉上了眼睛,與世長辭。

肖邦,一個有着愛國精神的人、一個擁有愛國之心的人、一個讓我敬佩的人……讓我們也像肖邦一樣,從小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吧。

  【篇三:讀《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有感】

在我剛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時,我心中充滿了疑惑、和許多問題,這篇文章的題目很吸引讀者,也帶有一絲傷感。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波蘭遭到歐洲列強的瓜分,肖邦被迫離開了華沙,來到法國巴黎。在他離開自己祖國的時候,已經熱淚盈眶了。當聽到了華沙爆發了起義,而起義又失敗後,他悲痛欲絕,日夜思念祖國,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化成音符,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地進行忘我創作。他用自己的音樂來表達對沙皇俄國的憤怒抗爭和對祖國的前途憂慮。他願意把自身的一切全部貢獻出來。這種可貴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肖邦在彌留之際,緊緊的握着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我被深深的感動了。這句話是肖邦彌留之際說的,這是他愛國情懷的充分體現,他就算是死,也要和祖國永遠在一起。肖邦他熱愛音樂,但他更熱愛祖國。

在老師給我們上這一課時,重點講了課文的第4、5、6自然段,而在第6自然段中,尤其用了一個“才”字,含義很深刻,在這其中有兩點,一是肖邦具有傑出的音樂才華,而卻英年早逝,其中包含了無限惋惜之情;而是肖邦英年早逝,原因在於自己的祖國波蘭遭到歐洲列強的瓜分,使他悲憤交加,這其中充滿了譴責。

我讀了這篇文章後,被肖邦的這種愛國情懷震撼了。古今中外,有許多人和肖邦一樣,一心爲了自己的祖國,無論做出什麼樣的犧牲都心甘情願。宋朝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他一心想幫助國家,卻不斷遭到奸臣的嘲諷。他在85歲時,仍然不忘祖國的統一。在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時,知道自己將與世長辭,便拿來筆和紙寫下了《示兒》這首詩。寫完之後,他就去世了。

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很好,更要努力學習,但肖邦的這種愛國精神我們確實更要學習,我會永遠銘記着這位心繫國家、偉大的人,他就是肖邦。

  【篇四:《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讀後感】

在六年級上學期的第三課《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文中,我們認識了一位熱愛祖國的浪漫主義音樂代表人物——肖邦。從那篇課文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肖邦對祖國的赤膽忠心。

其實,肖邦在離開祖國後發生的故事,更讓人感動萬分。

由於遠離祖國和親人,思鄉之情和對祖國波蘭前途的深刻擔憂一直在折磨着肖邦,嚴重地損害了他的健康。1848年2月16日,肖邦在巴黎舉行了他最後一次音樂會。演出前,肖邦是被人用轎子擡上後臺的。雖然他已虛弱得難以支撐,但是那天他的演奏依然那麼出色,扣人心絃,優美而動人。肖邦用盡全身力量彈出最後一個音符,擡手擦去額頭上的汗珠,慢慢從鋼琴旁站起身來,可隨後而來的像波濤一般洶涌的掌聲讓肖邦覺得眼前金花飛閃,一下子昏倒在地。

1848年,大革命席捲歐洲各地,波蘭人民反對暴君的鬥爭烈火已燃,肖邦感慨萬分,不管醫生如何勸阻,他都堅持要爲波蘭的同胞送行,回來後病情幾度惡化。1849年10月份,肖邦終於受不住病痛的折磨,離開了人世。遵照肖邦的遺囑,他的朋友們取出18年前從波蘭帶來的裝着泥土的銀盃,把杯中存了18年的祖國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木上。他的朋友們忍着悲痛,把他的心臟裝進一個匣子,從巴黎運回波蘭,因爲赤子之心只有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裏,才能得到安息。

肖邦無窮的愛國精神傳遍世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敬佩。

  【篇五: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我對語文書裏的每篇課文都印象深刻,可我對第三課——“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最情有獨鍾。

課文講的是波蘭偉大的音樂家肖邦爲了自己的國家在外長年奔波,最後不幸去世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19世紀初,波蘭遭到歐洲列強的瓜分,其中,有十分之九的土地落到了可恨的沙皇俄國手裏。年輕而富有才華的音樂家肖邦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1830年11月的一天,20歲的肖邦告別了親人,坐着馬車離開了首都華沙。可在不遠的城郊,馬車突然被一大羣人攔住,原來是肖邦的老師和同學前來爲他送行。他們站在路邊,詠唱着老師埃斯內爾爲肖邦譜寫的樂曲《即使你遠在他鄉》。埃斯內爾還送給了肖邦一個意義重大的禮物——一隻閃閃發光的銀盃,對肖邦叮囑道:“孩子,無論你走到哪裏,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啊!”“這個銀盃裏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肖邦接過禮物,回首望了望華沙城,坐上馬車,急馳而去。

肖邦在外國,時時刻刻都在思念自己的祖國,可當他聽說波蘭軍隊被沙俄軍隊打敗後,悲憤欲絕,寫下了着名的《革命練習曲》。

此後,肖邦不停地工作,已經沒有了時間的概念。

爲了祖國,也爲了生計,肖邦四處奔波。疲勞加上憂憤,使肖邦的肺結核又復發了。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住姐姐的手,用最後的力氣說道:“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就這樣,一代偉大的天才便與世長辭了。

看完這篇故事,對我印象最深的是肖邦彌留之際說的那句話:“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這句遺言是那麼感人肺腑,這好像是肖邦靈魂深處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的極致表現。至死不忘祖國,這就是偉大的肖邦!

從這則故事中,我也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就像曹植所說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國家有難的時候我們就應當爲國捐軀,應該把死當作像回家一樣。只有有了這種愛國的思想,我們活在人世上纔有意義,在社會上才能立足,纔會照亮我們人生的道路,指導我們前進的方向

  【篇六:《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讀後感】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讀完後,我被肖邦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感深深地打動了。

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波蘭遭到歐洲列強的瓜分,肖邦被迫離開祖國,來到法國巴黎。他日夜思念祖國,將一腔熱血化成音符,忘我工作。他用自己的音樂來表達對沙皇俄國的憤怒抗爭和對祖國的憂慮。彌留之際,他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結果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

我讀了這篇文章後,被肖邦的這種愛國情懷震撼了。從始至終祖國是他唯一的牽掛,“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是肖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他靈魂深處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的充分體現,他就算死,也要和祖國永遠在一起。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國精神啊?

古今中外,有許多人和肖邦一樣,爲了自己的祖國,無論做出哪種犧牲都心甘情願。作爲祖國花朵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像那些愛國英雄一樣,發憤圖強,用我們豐富的知識和領先世界的創新技術回報祖國,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作文

  【篇七:《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讀後感】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是肖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他靈魂深處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的充分體現。

1830年,因爲祖國受沙皇俄國的侵佔,肖邦被迫來到法國巴黎。就在他離開祖國的那幾天,華沙爆發了沙俄統治的起義。可是,不久起義失敗了。肖邦得知這一消息,悲憤欲絕。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國,他把亡國的痛苦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全部傾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他勉勵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時常把自己關在一個幽暗的房間裏,點上一支蠟燭,徹夜地作曲、彈琴——這充分體現了肖邦對民族獨立的渴望,有着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

肖邦在法國巴黎一住就是18年。他爲了祖國,也爲了生計,四處奔波,疲勞加上憂憤,使肖邦的肺結核病又復發了。在1849年10月,他終於躺倒在病牀上。彌留之際,肖邦緊緊地抓住了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之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肖邦就是這樣帶着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當時他才39歲——我爲波蘭少了一位愛國的音樂家感到惋惜,同時被肖邦至死不忘祖國的精神所震撼!

每讀一遍這篇文章,我的心都很受感動,很受鼓舞。我決心學習肖邦的愛國精神,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將來爲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篇八:讀《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後感】

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在19世紀,波蘭被瓜分,肖邦被迫離開自己的祖國。到了1830年肖邦帶着老師送給他的“特殊禮物”告別了親人。離國幾天,肖邦聽到了華沙爆發了反抗沙俄統治起義的消息,肖邦悲憤欲絕。他把一切悲憤化爲力量,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地進行忘我創作。時間在流逝,但肖邦根本沒有了時間的概念。肖邦離國一離就是18年,他四處奔波。就這樣肖邦終於躺倒在牀上。就在彌留之際,肖邦請求姐姐:“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我祖國,我要與祖國共存亡。就這樣肖邦帶着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當時他才39歲呢!

有些人不管祖國的存亡,而且還糟蹋自己的祖國。例如呢:國家的國事他不放在眼裏,不僅這樣還在背後說祖國的壞話呢!還有人做些違法的事,這也是對祖國的不敬呀。但有些人就不一樣了,特別熱愛自己的祖國。

最讓我感動的是:肖邦與老師告別那段了。那段表現出,肖邦與老師的感情深似海,也可以看出肖邦和老師特愛祖國。

爲什麼能在同一片藍天下生活,就不能有着同樣的念頭呢?——強烈的愛國精神。

肖邦,一個有着愛國精神的人、一個擁有着愛國之心的人、一個讓我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