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傳習錄》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傳習錄》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習錄》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習錄》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傳習錄》讀後感1

有一學者病目,慼慼甚憂。先生曰:“爾乃貴目賤心。”——《傳習錄》

過於看重肉身,一得病就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沒了。有這種想法的人,在當今社會更爲多見。所以現在的醫院都是人滿爲患。只要自己得病,多少錢都肯花。

可是心不在了,不去找;心臟了,不去擦;心病了,不去醫。病目,病的只是一個器官,身體的器官很多,哪一個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可對身體影響最大的是心。有沒有在心上下過功夫?心死了,還如何去視聽言動?有做美容的、做美體的,甚至連指甲和頭髮這些可再生資源都花費大價錢。可是花了多少錢在心上?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名貴的首飾,讓自己住大房子,可心卻在外漂泊。就好比自己在家享福,卻不知道去關心居無定所的父母一樣,禽獸不如啊。

多花些時間和自己的心相處,這也是瞭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而且心是不會虧待你的付出的,讓心明淨,天理顯現,我們在世俗中的人和事會很容易應對。

這就是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傳習錄》讀後感2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傳習錄》

王陽明對“持志”的比喻簡單、直接、有意思。簡單是因爲他並沒有把持志說的多高大上,沒因爲它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就把它說的與現實脫離。直接是因爲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感受到疼痛的時候,最常見的胃疼,牙疼。疼起來的時候哪有心思想別的事情。

有意思是因爲他舉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脅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時候才能威脅到生命。牙疼的時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過去了。心痛的時候怎麼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過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讓我們專注,但疼痛背後能帶來的後果更讓我們謹慎。

我就在想,我對於自己的志向有沒有像對待心痛那樣時刻警惕。答案是沒有。我依舊有閒暇時間去忙一些跟志向沒有關係的事情,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事情。說明我對自己志向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絕對強烈的意願。

說閒話,管閒事,後面就是置閒氣。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上,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我修行。

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沒做到,說明我專注不夠。還是沒把自己想明白,從認識自己開始。

  《傳習錄》讀後感3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之後,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長,僅僅是讀過一遍的我是絕不敢說出完全領悟王陽明先生的思想這種話,但讀完《傳習錄》後,我確實有了一絲自己的感悟。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時光長河,確實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點,修心。

王陽明先生認爲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會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慾所矇蔽,並不是他沒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使歸於正道。在私慾萌芽之際將其扼殺,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點,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起,如此纔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時不能因對方無禮而惱怒,不能因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對方哀求而屈意寬容。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妄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拋開事物去學就會不着邊際。

第三點,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爲行,知決定行。讀書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於行,所以讀書必須用來指導行,從而知行合一,是謂“經世致用”。只讀書不思考,只會越來越糊塗,只思考不讀書就會變得自我。

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知,這個時代物慾橫流,當人們漫無目的庸庸碌碌地四處奔走時,不妨讀一下《傳習錄》,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義。

  《傳習錄》讀後感4

侃問:“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說閒語、管閒事?”

先生曰:“初學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於工夫上又發病。”——《傳習錄》

這一段先告訴了我們修行初級階段怎麼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變自己。儒家講爲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嗎?切了嗎?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臟疼一樣關注在心臟上,那麼我們修行的速度就會一日千里。最開始這樣對我們的修行是有巨大幫助的,因爲我們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聯璧》纔講“收吾本心在腔子裏,是聖賢第一等學問”。無事的時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裏的,有事的時候,我們外放的時候,是需要去完成我們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學問,我們不可能離開世俗,到遠離人類社會的地方去,少不了與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當下。做完事情的時候把心收回來,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纔是自如。

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因爲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練習收心。初級階段過後就練習收放心,如果這個時候還一直在收心上,就會從執着變成執拗。就做不到儒家說的允執厥中,反而會耽誤修行。

  《傳習錄》讀後感5

陽明先生大名早有耳聞,後世學者對他推崇備至,潛心研究他陽明心學之人也不在少數。自公司開展朗誦活動以來,始讀陽明先生《傳習錄》,目前已讀2章,記錄感悟如下:

陽明先生的心學認爲世間存在一種天理,天理存在於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內心存在一種良知,良知與天理是合一的。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依照良知來行事。而同時,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爲表裏,是爲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認識“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認識良知。因此,把陽明先生的學說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做人做事憑良知。

這裏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人爲什麼要時時處處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義爲何?對陽明先生來說,也許這並不是問題,因爲他從12歲起就立志做聖人,他認爲致良知就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那對於我等沒有做聖人理想的普通人來說,爲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義應該在於,致良知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美滿的人生。也就是能讓我們獲得更加長久和穩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絕成功、拒絕爲聖,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幸福吧。

陽明先生認爲天理的對立面就是人慾。人慾讓我們去追求金錢、名利、美色,人慾唆使人不勞而獲,懶惰、傲慢。與此同時,金錢、名利、美色這些慾望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覺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來生活,勤奮、感恩、自律、助人、爲善等行爲,則可以讓人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從而體會到喜悅和幸福。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與人慾鬥爭,就需要克己。當克己成爲一種習慣,人慢慢的不再被慾望所戰勝的時候,內心的良知會越來越清晰。而人慾的力量會越來越減弱。最終可以找到內心的光明。

陽明先生的學說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淺。但他的學說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爲他的思想可以讓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他的思想強調實踐,強調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學習了他的部分思想後,感到整個人的內心充實、踏實、平靜了許多。開始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所作所爲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關注自己得到了什麼,結果會如何。自己的理想也變成了要成爲一個無愧於心的人,而也就逐漸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這本書讓我找到內心的核心價值體系,並依此指導自己的人生,相信繼續讀下去、反覆讀下去會有更多的收穫。

  《傳習錄》讀後感6

漆雕開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說之。子路使子羔爲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曾點言志,夫子許之。聖人之意可見矣。——《傳習錄》

這一段給我的啓示,人必須要修身,修身之後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跟自己的能力有關,跟社會環境也有關。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不是別人說我們能幹什麼,是我們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幹。能幹,怎麼幹?不能幹,需要補什麼?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不能別人一捧自己就飄飄然。冒然到一個崗位上,對自己、對企業、對別人都是不負責任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幹不好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到時候想挽救可就難了。儒家講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環境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說環境不適合去幹這個職位,那你就要選擇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就關係到我們怎麼對待生活,曾點對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脫離於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場得意,還是職場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要保有像曾點那樣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我覺得曾點就應該是達到了喜樂平和的狀態。

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傳習錄》讀後感7

王明陽是歷史上少見的大儒,《傳習錄》是他的一部哲學著作,是他的學生根據他的語錄修訂而成的,是宋明心學集大成之作,是我們研究宋明心學的重要文獻資料。

《傳習錄》幾乎包含了王陽明的所有哲學思想,我分別從上、中、下三捲來分析這本經典。

我們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傳習錄》的上卷,另外,上卷中還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學觀點。他指出聖人之學的關鍵之處在於身心之學,強調身體之外的躬親力行,不能把聖人之學當成純粹的知識來傳教;如果只將聖人之學談論於口耳之間,不用於實踐及思考,則無法領會這些知識的精要,也無法發揮這些知識應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陽明闡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問題,還講述了心學的基本內容與其立言的目的。在這一部分,他全面暢談了自己的學術宗旨,並用自己的哲學觀點解釋了一些有關人心本體的疑問,以及不同人所表現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講述“致良知”的思想,這也是宋明心學的主要內容。心學是由王陽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陽明在這一部分結合自己的個人修養,提出了“人人皆可爲聖人”的主張。這一主張的提出具有進步意義,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縛,對後世唯心主義哲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陽明的“四句教”,它們不僅使王陽明的哲學體系更加完備,同時也是後世學爭論的焦點。

“四句教”的內容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意思是說,人心的本體至純至潔,不爲善,也不爲惡。人心有了意念,才導致了善與惡的滋生。能區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則是爲善去惡的關鍵。“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討道理,糾正偏頗的認知與行爲,是認識論的重要內容。

王陽明認爲,“格物”之“格”其目的在於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爲。在這一點上,他與以朱熹爲代表的理學家的見解不同。朱熹等人認爲,“格物”的目的在於“致知,只有通過對外物的認識才能明瞭人心,從而達到扶正思想和行爲的目的。另外,王陽明認爲“心即理”,“知”是人心生來所具有的。朱熹則將“心”與“理”一分爲二,兩者便產生了分歧。而王陽明也在《傳習錄》中對朱熹等人的理學思想提出批判。這些理論顯示出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本體論特徵。

《傳習錄》不僅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同時也傳達了王陽明辯證的教育思想。通過閱讀《傳習錄》,不難發現其生動活潑的內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語言魅力。

悉心研讀此書,對學習中國哲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