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祕密》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祕密》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祕密》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祕密》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祕密》讀後感1

第一次讀朗達·拜恩的《祕密》一書是在寒假期間,爲了打發冗餘時間,向朋友借了這本精神食糧,再次拜讀,仍然很有啓發。

朗達·拜恩是澳大利亞電視製片人和作家,《祕密》產生之前,她的工作遭遇瓶頸,父親突然去世,人際關係一團糟,在這個時候,女兒送給她一本百年古書,在古書中朗達·拜恩發現了一些事情,於是她在史書的海洋中遨遊,通過對古籍和歷史人物的研究,她發現瞭解到這些事情的都是曾經的歷史偉人,例如愛因斯坦、貝多芬、柏拉圖等。她還發現了這個祕密的很多當代實踐者,帶着與世人分享的願望,她和她的創作團隊共同製作了《祕密》。《祕密》一經出版就風靡全球,著名作家畢淑敏對它的評價是:“你的人生,很可能因爲閱讀本書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書揭示了一個巨大的祕密——“吸引力法則”。“其大意是:人的生活“實相”是由其人自身的思想吸引而來。也就是說,當人們思考好的事情的時候,好的事情就被人吸引來了,如果思考負面的事情,那麼負面的事情也會被吸引來。聽起來會覺得有些唯心主義,但如果細細分析不無道理。

在我看來,吸引力法則跟佛學中的“心之所向,無所不成”如出一轍,強調的是潛意識的力量。就是要持續不斷地集中注意力,聚焦所有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樂觀積極正面思考。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們認爲,想要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那麼必須要先改變其潛意識,潛意識改變了,新的局面才得以打開。人的“外在”是由其“內在”決定的,假若從改變外在着手去改變命運的話,那麼結果是徒勞的,假若能從改變其“內在”着手去改變命運的話,那麼一切神奇的途徑將會自然打開,而祕密就揭示了這個道理。

書中詳細解釋了吸引力法則實踐的三個步驟——要求、相信、接收。要求不是對過程的苛求,而是對理想狀態的渴求,讓你確定你想要什麼,當你心中清楚要什麼的時候,要求已經完成了;相信你所思所想的已經來到了你的身邊,相信那就是現在的你,而不是未來的你;接收你所達到理想狀態的感受,快樂,幸福,滿足等喜悅的心情。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就有意識地凡事都往積極的方面去想。因爲,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吸引過來的。目前的生活就是過去思想的映現——包括所有美好的事以及自己認爲不那麼美好的事。

我們的思想就像一個磁場,有着某種頻率。當我們思考時,那些思想就會發送到宇宙中,像磁鐵一樣,吸引同頻率的同類。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不想要的東西上,比如總想着“我不想遲到,我不想遲到……”這時其實你是在向宇宙呼喊着讓這件事發生。相反,如果想的是“我能夠準時到達。我很高興我準時到達了!”。那麼,“準時到達”這個結果就會被我吸引進來。我們的思想和感覺創造了我們的生活。所以,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思想,進而改變自己生命的狀態。

《祕密》關鍵在於讓我們改變心態,正所謂心態決定一切。所以,儘量讓自己放鬆心情,想象美好,用正面的思想去吸引美好的人事物,讓我們“心想事成”!

  《祕密》讀後感2

看完《祕密》有一段時間了,今天才想着來梳理一下思緒。

兩個靈魂共用一個軀體,另一個靈魂在一直模仿着軀體本該有的靈魂,自然地生活。我想,從現在醫學的角度剖析,大概只能用“雙重人格”來接是吧?但我又想,其實這纔是每個人的真實寫照吧!

很多人都會說自己在熟人面前和陌生人面前表現不一樣,甚至是對待每一個人都不一樣。像這種以自己的思維去過着別人的生活多多少少都給自己帶來一些收穫和壓力的,新奇又拘謹。當我們在勸服他人時,總是說,你不要總是以一些條條框框來限定自己,該有自己的活法兒,按照你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去生活就是最好。可誰又知道作爲當事人的你該承受怎樣的境遇呢?

讀過東野圭吾的其他書,一直都感嘆他神奇的腦回路,但其實每個故事背後又都藏着“愛”。文章剛開始就把戒指的藏身之處說成是祕密,直到最後,才真正的指出祕密本身。不過,回頭細想,該是到處是祕密吧,每個人都自私又偉大,發現他人的祕密,守住自己的祕密。或許某一天恍然大悟:其實泄露也該沒有什麼關係的,或許根本不會有人糾結你的祕密,即使大白於天下又有什麼關係呢?不要總是糾結於事務本身,一顆真心,纔是最好的尊敬與愛護。

  《祕密》讀後感3

每個人都有獨屬於自己的祕密,無關是非,無關人性。所有的深愛都是祕密。心底裏總有一個角落,安放着不爲人知的喜與悲。《祕密》是繼《解憂雜貨店》後的第二本書,車禍後直子的靈魂進入到十三歲女兒的身體裏,並且就這樣重走了一回青春路,幫女兒過好不凡的一生。在故事裏,很欽佩平介對於那個事實的接受,甚至到最後接受了“直子”只能是女兒的祕密,並打算將此隱埋。

但故事的最後卻成了整本書最大的祕密,原來直子的靈魂從未消失過,一切只是一場長達九年甚至是一生的表演。我想大概,無論是直子,還是他們的女兒,最終都會幸福的生活着。

平介是幸運的,他比大多數罹難者幸運得多的地方在於,他至少還有妻子,或者女兒。不過他又何其不幸,在妻子與女兒兩個角色中游離,無法接受妻子的靈魂在女兒的身體裏代替女兒去重新經歷一切。畢竟他怕,即便是“直子”,他也不能確信經歷更多風景的她又會堅定站在他身旁。所以惶恐,不安,患得患失。直到最後,他也真正的失去了妻子,得知祕密也只能接受祕密,同時也出於“希望她過的好”的理想。至少,平介從來都沒有失去。

  《祕密》讀後感4

我不禁聯想到諸如你的名字,祕密花園甚至是雙世寵妃這些影視劇,同樣都有靈魂附體或者說雙重人格的情節安排,祕密的出衆之處不僅僅在於劇情結構語言貫穿整本書的平淡卻動人震撼,還有愛情與親情的溫暖與考驗,慾望與理智的迷惘與掙扎,以及直到文末我才體會到的抉擇與承擔

我很敬佩在迷茫掙扎過後選擇獨自承擔祕密的直子、爲了女兒的人生不留遺憾好好再活一遍的直子、爲了丈夫能夠處理好和用女兒身體生活的妻子的關係而默默承擔自我演繹的直子,同樣我也很心疼夾在本性驅使與道德倫理之間的平介。他們的心態變化是一個很糾結很煎熬的過程,東野賦予了他們不同於一般角色的隱忍、自律、決斷、以及對親人的愛與堅守,儘管書中沒有絕對的壞人或絕對的完人,我無法想象究竟是什麼支撐着直子在最終作出了殺死自己的心的選擇,是對丈夫和女兒的愛嗎?亦或是選擇解脫與所謂的死亡才能真正的重生?而當平介明白一切的那一刻,他癱倒在地的嚎啕大哭,就像是被擊潰了最後一道心理防線,哪怕他明白了一切卻選擇讓這個祕密成爲永遠的祕密,這也是讓人敬佩的

無論是推理懸疑小說如白夜行,奇幻溫情小說解憂雜貨店,還是這部祕密,東野總能在極不合理之處給讀者一個極爲合理的解釋,總能寫出意料之外而又是情理之中的情節,這是一個不爲人知的祕密,也是一個心照不宣的祕密,又或者它從來不是一個祕密,無以承載的愛,無法宣泄的悲傷,我做不到感同身受,卻又被感動,震撼,傷感,我想它的魅力所在便是透過平淡生活的細節映射出愛吧,不僅是親人愛人朋友甚至上升至社會問題,都是引人深思的。

  《祕密》讀後感5

《祕密》算是我看的第一本完整的日本小說,標榜着“懸疑”的小說,看完之後卻留下了無數的糾結和思考。

《祕密》講述的是一家三口,媽媽帶女兒出去玩,結果遇上了車禍,媽媽斃命,女兒成爲了植物人。爸爸百般辛苦地等到女兒的醒來,卻迎來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場景:自己妻子的意識佔領了女兒的身體,妻子將以女兒的形象呈現在公衆面前。

原先,在家中,他們還是以夫妻相稱,生活還算正常,只是隨着女兒身體的成長和媽媽意識的不懈努力,一個優秀的“女兒”形象就展現在大衆面前,有很多男生追求她,向她求愛……

爸爸自然受不了這樣的`場景,但是媽媽意識佔領的女兒的身體卻無法滿足爸爸的要求,爸爸深愛着她的妻子,事故之後沒有想過再娶的事情。自從某一次矛盾爆發後,爸爸發現女兒的意識間斷性的回到了女兒的身體上,媽媽的意識存在的時間反而越來越少,最終直到消失殆荊。爸爸悲傷地接受了妻子再也回不來的事實,但是也爲女兒的復活感到無比高興。直到女兒25歲結婚那天。爸爸偶然發現了他當時和妻子的約定的藏好的戒指居然出現在了女兒的手上。

其實,佔領女兒身體的一直都是媽媽的意識,媽媽爲了不讓爸爸傷心,或許爲了更多的目的,她選擇放棄了自己的意識,去一輩子扮演女兒的角色。

看完以後讓我覺得很傷心。雖然我也提不出解決辦法,但是現有的辦法總讓人覺得很不妥。我知道妻子是爲了丈夫好,可能是爲了丈夫的晚年能夠再娶,能夠有人陪伴他,可是就這樣離開丈夫利用女兒的身體去嫁給另外一個男人就一定是好的麼?妻子說過,她要使她女兒擁有無悔的青春,她做到了,卻永遠回不來了。

無疑書中的丈夫和妻子都是悲痛的。每個人都做出了無可奈何的選擇。不論這些選擇對不對,而我想知道的是,影響這些抉擇的不就是因爲妻子的外表是他們的女兒麼?這麼說來,是不是可以說成是肉體最終戰勝了靈魂,使得妻子拋棄了自己的靈魂,甘願充當女兒的靈魂?

爲了在衆人面前的表現,或者是爲了避免在丈夫面前的尷尬,她就這麼毅然決然的放棄了自己,放棄了愛她的丈夫,去含辛茹苦的做另外一個人。

靈魂和肉體,到底哪個比較重要?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會堅定地回答。

  《祕密》讀後感6

《祕密》這本書打開一看,這些理念卻不像別人說的那麼神祕,反而是如此地熟悉。

比如吸引力法則,即你整天想的是什麼,就會吸引什麼。因此要保持腦袋裏積極的想法佔上風,最好全部都是積極的想法,把那些消極有害的念頭驅逐出去。並且把你想得到的目標想得越多越好。

再比如,憤怒、仇恨、嫉妒等負面情緒,會在你的身體裏釋放毒素,讓你真的生病。而當你心理上感覺良好,身體也會有很好的免疫力並充滿活力。

再複習一遍,感覺自己的心又開放了一些,感覺很好。心理和情緒上的健康維護,是需要時時提醒自己進行的。

我們知道,不同的人看相同的書,看出來的效果是不同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鍵是有些字句對我們有震撼,而另一些字句則對別的人有震撼。而我在下面摘抄的句子,僅僅適合象我這一類人。

“一個過於高傲的人往往是精神上的弱者,他太過以自我爲中心,對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相反一個真正胸襟寬廣的人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心胸狹窄的人總認爲命運虧待了他,因此他不停地和命運作鬥爭,其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個氣度恢弘的人則樂觀知命,總生活在滿足中。有的人終日奔波希望得到世人的承認卻知者寥寥,有的人足不出戶卻聞達天下。有的人只關愛自己,有的人則兼愛天下,當然他自己也包括在這份博愛之中。”

這鞭笞的就是我吧,那最黑暗的部分吧。“當你心生困擾,無法確定自己的目標時,不要急着向周圍的人求救,試着剖析一下自己的內心,傾聽一下自己的心聲,你會在平靜之中重新找回自己,確立奮鬥的新方向,趕走所有的質問和懷疑……”我向你保證,這麼做非常正確,沒有誰比自己更懂自己,所以我從不抱怨,總是自我消化自己。“經常有些人在鼓吹自己與衆不同,已經超越了現實;但他們其實是現實社會中最普通不過的平庸之輩。”這又是我的不足,我慚愧地低下了頭。一個人自恃不凡果然需要能力與肯定。

我就在想祕密,何爲祕密爲什麼那麼深遠又那麼近,可能吧,也許是那祕密只是不小心扣問了你的`保險箱吧。

  《祕密》讀後感7

閱讀《祕密》越讀越有趣,並且把它整理成讀書筆記;把重點的字眼和哲理性、啓發性的詞語摘錄下來;以便加深體會,我想讓我身體細胞都吸收到祕密的信息。

書中的很多詞語大多數出自於國外名人名句,可能是爲了增加理論的可信度。爲了方便我們的探討;我把言論名人名字隱蔽,因爲我相信他們裏面任何人的話,不需要權威身份來證明。同時也不影響我對他們的感激;是他們帶給我們偉大的心靈的啓發。

我們剛剛接觸《祕密》的時候,你或許有好多的情緒上的牴觸;因爲傳統教育是告訴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渴望,期盼,那麼天上真的會掉餡餅,只是換一個方式給你而已。或許你認爲“天方夜譚“、“癡人說夢”“黃粱一夢”、“南柯一夢”的傳說;那麼,這本書告訴你;你的夢不要醒了就忘記,要繼續義無反顧的做夢。並且把夢想變成現實。或許,你認爲是一種“迷信’?這是科學不是迷信,但是;你必須入迷的去相信它;“信則有,不信則無”。還有就是潮汕人的俗語就是;“做食不要想食”。是的。“做”是必要的,只是在“受到啓發的做”效果是不一樣的。它讓你“做”的更加開心快樂,並且獲得成功。“窮則思變”,潮汕人大多數是白手起家的,吃苦耐勞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他們渴望追求財富,努力拼搏,很多成爲老闆。他們成功了。可能他們不理解或不知道這個祕密的存在。但是他們其實也是運用了這個祕密。再想一想,那些“粒粒皆辛苦”每天早起晚歸辛勤耕耘的農民或奔波勞苦的人們,爲什麼他們大多數一輩子都沒有過上富裕的生活呢?那就是他們不知道“祕密”或不相信祕密。

如果你保持着過去的想法,認爲金錢的唯一來源只有工作,“我非常辛苦地工作。奮鬥纔會有錢”,那麼立刻丟掉這些想法吧。難道你要繼續這麼想,讓它成爲你生命中的必然的結果?這種想法對你根本沒有好處。

總的來說,這本《祕密》的書是我識字以來所看過的最令人感到震撼的書。這是一本讓我感覺充滿正面力量陽光燦爛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