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浮士德》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浮士德》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浮士德》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浮士德》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浮士德》讀後感1

《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他寫這部鉅著,前後曾用了60年之久。《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於1808年法軍入侵的時候,第二部則完成於1831年8月31日,是時他已83歲高齡。這部不朽的詩劇。以德國民間傳說爲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爲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夢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書是我的最愛,我喜歡看一些富有哲理的名著,從中汲取無窮力量。朋友介紹我讀《浮士德》,我花了一個星期時間讀歌德的這本經典名著,當我讀完《浮士德》,有種無形的力量促使我要不斷奮進,促使我不要停歇追求的腳步。

《浮士德》是一部長達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詩劇,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場。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爲線索。浮士德經歷了書齋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業五個階段。浮士德自強不息、追求真理,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這使他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夢想。而惡在那裏卻從反面發揮一種推動性作用。歌德辯證地看待善惡的關係,不是視之爲絕對的對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關係,揭示了人類正是在同惡的鬥爭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斷取得提高的深刻道理。這在詩劇的開頭時上帝有關善人須努力向上纔不會迷失正途的議論,以及詩劇結束時天使們唱出的:“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均能救”的歌詞中都得到了明確的體現。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河的對岸風景無限好。”也就是說,自我所向往的東西往往是最美麗的,然而,正是這種美麗的嚮往才促進你不斷上進。

幾個世紀過去了,浮士德這個人物原本就是一個虛構,但他一向活在我心裏,在我疲憊的時候,彷彿他在催促:“不要停歇你追求的腳步!”

年輕的浮士德有詩人氣質,年輕的浮士德熱愛美熱愛女人,年輕的浮士德驕傲並且精力旺盛,年輕的浮士德有各種各樣的慾望。無論在詩劇內還是在詩劇外,我們都是生活中的浮士德。

  《浮士德》讀後感2

《浮士德》是不朽的戲劇的一部分,主要以德國民間傳說爲主題,以德國和歐洲社會爲背景的文藝復興,描述了一種新的資產階級先進的對現實的不滿,試圖探索生活的意義和生活的社會夢想。

第一,英雄浮士德的形象

讀一個工作,用來分析裏面的字符。戲劇的主要部分描述了浮士德自我完善的英雄,追求真理,經歷了素食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五行的功績。在這些經歷中,我們看到的是對現實的不滿,不斷探索生活的真理,不斷追求人,他的形象能夠說是18世紀德國先進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典型的代表他的探索象徵着藝術歷史的歐洲資產階級精神的發展在復興到19世紀初。浮士德的外表直接描述了他對當時所謂的知識,懷疑,哲學,判例和醫學以及神學的懷疑和否認,我已經研究了這一切,它仍然是一個愚蠢的人結束不必須最輕微的別緻。可是,經過閱讀下頭,我們明白他的智慧絕不是他說的,在他的時間,他是一個真正的學者,謙虛和學習。可是當他的追求和夢想苗條,年齡高的時候他仍然有年輕人的熱情和衝動,復活節的鐘聲把他拉回死亡線。而基於對魔鬼的理解,我們能夠想象,魔鬼的打賭是多少勇氣和力量,這絕對是對自我的挑戰,也是對社會不滿的強烈抵抗,對自我的爆發的極端精神。

可是,我們說人是一個複雜的動物,它反映在性格的多樣性的性質。我們還必須看到他悲慘的負面,同時承認浮士德的優秀閃點。也許浮士德的貪婪和變性部分是由於費斯圖的誘惑,但事物的發展往往是決定性的。例如,瑪格麗特在戲劇中的杯具足以說明這一點。從浮士德對瑪格麗特的動機和過程的方法來看,我總是覺得他主要是由慾望驅動的,因爲他們兩者在信仰上有很大的不一樣,而浮士德幾乎都用甜言蜜語或誓言來回答瑪格麗特里特,他們真的有兩個愛感情,那麼他們的紅地毯也被堆積起來,他們的感情僅有三倍的熱量,沒有長期的保護。在二十一世紀,由於不一樣的信仰,我們被夫妻分開,在絕對信仰的時代,這並不罕見,並非最不重要。整個過程的奢侈浮士德只是作爲fauxide的同謀,創造他的機會和物質支持,faust是那種margaret的脖子上的鎖子,她的岳父更緊,最終迴歸死亡。雖然他深深的懺悔了這一點,但也無濟於事。浮士德和瑪格麗特的感情,對海倫的不斷出現和持續深化持懷疑的態度,浮士德和海倫的戲劇第四幕一齊,也是膠水,生命和死亡相徐。許多學者結合了歌德時代的時代,海倫是中世紀古典美的體現,浮士德和海倫結合的自然美是追求美的。事實上,美國浮士德的詩人對愛有獨特的觀察和崇拜。但如果從故事的故事,如果他對海倫的愛是忠誠的,那麼是因爲她的死亡和瑪格麗特的死亡和如何解釋呢,除了浮士德的感情觀是值得懷疑的,他也有一個資產階級的冷漠,冷漠的一面。例如,在奧爾巴赫酒窖的酒店場景中,奢侈的費斯托對醉酒的酒鬼嘲笑和傷害,站在他的一邊沒有反應總之,他的身體一點一點你需要探索。

第二,浮士德與魔鬼的關係

在詩歌戲劇中,我一向覺得浮士德和費斯托之間有一個微妙的關係,不僅僅因爲他們之間的賭博,有時我甚至覺得浮士德是奢侈的,奢侈的浮士德在一些場景是浮士德的支持。在魔鬼魔鬼festo的歌曲有一個歷史性的飛躍,他不再是簡單的心靈的概念,肢體發展或三頭怪物。他明白浮士德的深淵,他熟悉天文學,地理學,哲學和巧妙運用心理學,我認爲他在某些地方也是浮士德一樣的叛逆和追求。在天堂的前奏中,他敢於打賭魔鬼和上帝,作爲一個邪惡的化身和消極的精靈,他在各個時期,神聖事物的逐漸衰落進行了無恥的褻瀆和辛辣的嘲笑,他的詩,我覺得他是唯一一個總是堅持理性的人,總是不自覺地屈服於世界,嘲笑教會虛僞,嘲笑法院,嘲笑大學中的教條教條,嘲笑浪漫的詩歌死亡。例如,在快速的場景中,他總是看起來像一個很合乎邏輯的,但實際上是反對瘋狂的態度嘲笑學校。第一點,作者闡述了浮士德心理學的多重性質。從某種意義上說,浮士德的內在衝突也是他和節日之間衝突內化的表現,他與浮士德的衝突也是他內心衝突的外化。雖然詩歌戲劇只是在公衆的開始,魔鬼弗拉基米爾以往作爲浮士德的僕人,但從讀者的角度來看,他們之間的矛盾是不言而喻的。內部化yehao,在值得一提的實施例之外,它們之間的關係絕不是誘惑和誘惑這麼簡單。浮士德的未來是一個危機,並可能在任何時候都變成魔鬼的奴隸,逃離的節日是所有障礙和邪惡化身的父親。但,不斷追求自我完善faust不僅僅從死亡的下沉,也實現了生命和夢想的價值。邪惡在那裏從負面的戲劇,但經常好的事情成爲了驅動力。

三,富有的哲學含義

在戲劇中,作者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十分哲學的陳述和一些哲學類型的爭論,例如,在世界的起源問題上,泰勒和普洛特的'爭論是十分典型的,它也是詩人的歌德世界的直接反映視圖,這與當時豐富的哲學氣息密切相關,但對作者來說,大大增加了閱讀的難度。然而,一些與我們的靈感的生活哲學的句子也是偉大的。魔鬼常常用來扮演這樣的主角。

  《浮士德》讀後感3

開始看了《浮士德》。認認真真推敲每一句話的意思,看了兩個鐘頭,才把書的序言、獻詩、舞臺序幕和天上序曲給看完。

這書是難懂的,以往看過一遍,是大二的時候,喜歡打手電熬夜看書,每一天也就能安靜地看個2、3個小時吧,所以效率不高。記得老早的時候,看名著只爲了情節,直到此刻依然有這種觀念,大凡故事不夠吸引人的,蘊涵的道理再深刻我也不會有興趣去讀。所以吧,說到底我不是個愛讀書的孩子。

這個《浮士德》其實滿神奇的,首先它的寫作方式是舞臺劇本的形式。其次,故事十分具有想象力,完全天馬行空。第三,“歌德”這個名字很能滿足某種小小的虛榮心。第四,看着看着,就會發現裏面有好多似曾相識的看法、觀點或者景象。所以,儘管很艱深,我依然憧憬着再一次閱讀它。去年暑假把書買回來一向擱置着,趁着最近立志讀書的機會決定先把它給啃下來。

一開始看小說喜歡把自我覺得好的句子摘抄下來。這些被我相中的,多數都不是什麼辭藻華麗,對仗工整的,而僅僅是在資料和情感方面和我有共鳴的。比如在看貝多芬的書籍時,一般把貝多芬誇張的描述成神靈的語句是我最中意的佳句。呵呵,常常再回頭看這些摘抄的時候覺得當時自我很幼稚,一頁書看看可是1、2分鐘,有時爲了抄幾句話就要花費5分鐘的樣貌,這樣等到再回過來讀的時候,常常已經沒有先前那種活力和如飢似渴的感覺了。所以之後開始改成某偉大領袖的做法,在書邊做批註,比如哪一句好,自我怎樣想的,或者是看到某個很文學的字詞去查字典,然後在書邊寫上拼音與解釋。這樣做似乎還不錯。可缺點是僅僅適用於自我的書本。到之後偷懶了,什麼都不寫,習慣看書的時候拿只木頭鉛筆,看到喜歡的就劃下來,這樣的結果是,因爲不費力,所以每每有一點點的感動就摘下來,以至等讀完一本書以後,發現每一頁都是一片狼籍。想想都是RMB換來了,這麼糟蹋,以後看第二遍的可能性基本就爲0了。總不能哪天心血來潮真的拿塊橡皮把所有的鉛筆印統統擦去吧?哎,可憐了我那本……了。並且更主要的是,習慣邊劃邊看的過程後,自我對於資料的理解就不再深刻了,因爲句句都是“重點”,我又何須體會文章的內涵,結構呢?

於是,讀書的時候,思考就少了。

此刻看這個《浮士德》,新的問題又產生了。我最厭惡的事情就是一頁書上一半是資料,下一半是很多小字體的解釋,而通常這些解釋又和種種聖經故事、希臘文化聯繫起來,一看就是一大串。這種情景下,不看就無法瞭解作者的意思,看了又容易打斷自我的思路,真的是很麻煩。所以只好這樣,每看一章之前先把解釋全部看一遍,有個大概的印象,這樣呢,等看正文的時候就能夠比較通暢的理解資料,也不用再回過來看厭惡的註釋了。

  《浮士德》讀後感4

《浮士德》是一部以德國民間傳說爲主題的長篇詩劇,其作者是歌德。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場人生體驗,更給予我許多人生的感悟。

《浮士德》的作者是德國詩人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他是第一個提出在各民族文學交流的基礎上建立世界文學的人。他希望把近代科學的理性和古希臘審美的感性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符合當時社會環境的完美審美觀念。他認爲古典與浪漫的區分是現實與理想之分,主張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相結合。他是一位追求自由、不斷進取的“叛逆者”。浮士德這本書就完美地體現了作者的內心。

這部詩劇以德國民間傳說爲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爲背景,一開始是上帝與惡魔的對話,惡魔認爲上帝創造的人類自私、貪婪,沒有進取者,只貪圖享樂,不應該有人類。而上帝則認爲人類是善良的,比如人類中最傑出的浮士德就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典型。於是上帝與惡魔打賭,讓惡魔引誘浮士德走入歧途。於是浮士德的生命體驗,歷經追求愛情、追求美,最後走向社會實踐的道路。文中的內容,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瓦普幾斯節。瓦普幾斯節上的歡樂比起文章中的勾心鬥角更加讓人沉醉。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我心裏浮士德是博學的,擁有大智慧的。他滿腹經綸,久負盛名卻依然在思索和學習。他的一生都在不斷進取,至死都在做造福人類的事。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因爲從著名的“浮士德難題”以及面對這種困境所表現出來的“浮士德精神”上讓我感動。《浮士德》讓我懂得人類的進步在於不斷地學習,人不應該滿足於現狀,要不斷進取。希望大家都來讀一讀這本書,它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最後然我用文中的一句話結尾:人類的輝煌成就不外乎是進取、追求、奮進。

  《浮士德》讀後感5

第一部1773年開始寫,1808年出版;第二部1832年臨死前才完成,死後纔出版。中間跨越六十年,花費其畢生心血。

《浮士德》是我迄今爲止看的最爲晦澀難懂的一本書,花了我整整兩個多月的時間,還是僅讀了個大概。

詩體哲理杯具《浮士德》是偉大詩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它與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並列爲歐洲文學四大名著。主人公浮士德是16世紀德國曆史書和民間傳說中的人物,通占卦、天象、巫術、鍊金術。歌德在《浮士德》中,根據這個民間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托的形象,展現了一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精神生活的發展史。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對人性、對人的精神內涵與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兩重性使他處在上帝和魔鬼之間,兼有神性和魔性。他若不斷地追求知識與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遠的夢想,會上升到靈的境界;如果他貪圖享樂,胸無大志,庸碌無爲,且執迷其中不能醒悟,將墜入魔道,走向墮落。歌德認爲,沉淪和進取的雙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並不對等,他的神性要強過魔性,他本質的、主導性的一面是自強不息、發奮進取、永不滿足、進取向上,這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

但歌德並不所以看輕魔性在浮士德追求過程中的推動作用。歌德首先承認魔性只能被暫時克服,卻不能被永久根除,因它是能夠容忍的。《浮士德》中上帝的話其實道出了歌德悟出的智慧箴言:“人要奮鬥,失誤免不了。”歌德同樣看到,魔性與神性相對相生,所以是絕對必要的。浮士德的一生是神性和魔性矛盾鬥爭的過程。他奮發進取、永不滿足的精神是他上升的內在動力,靡非斯托利用浮士德身上的魔性誘使他墮落,然而浮士德的神性使他能夠吸取教訓,不斷克服魔障。正是在這種辯證發展之中,浮士德的精神內涵才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

《浮士德》的結尾是光明的。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請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獲得了滿足,也準備享受這滿足,靡非斯托所以要攫走他的靈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靈魂帶到了天堂,因爲“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終能救”,正可謂天道酬勤,上帝嘉許之。既然如此,爲什麼《浮士德》仍然被看成是一部杯具呢?這主要是因爲,歌德相信人類追求至善是沒有止境的,但個體的生命卻是有限的。浮士德獲得了兩次生命,這生命仍然有限,所以不可能到達終極的目標。他探索的五個階段,遠沒有窮盡人類的精神生活。

人的精神容易懈怠,貪圖安逸,所以上帝造出魔鬼,來催人驚醒、奮進。魔鬼對浮士德而言,就不只是一個引誘者,他也發揮着督促和警策的作用。魔鬼說自我“老想作惡卻總是把善促成,我便是這種力量的一部分”,發揮的就是這一層意思。他主觀上在引誘浮士德走向墮落,客觀上卻起到了推動浮士德前進的作用。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能夠說靡非斯托是浮士德身上另一個自我的外化形式,或者說靡非斯托和浮士德共同構成人類天性的雙重性,乃至上帝的兩面性。總之,二者相輔相成,相生相剋,才使造化臻於完形。

當我們認識到自我的罪惡時,其實我們已經變成了天使。

  《浮士德》讀後感6

《浮士德》是德國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詩劇。它爲我們講述的是一個永遠不安於現狀、永遠自強不息的德國男子的故事。他一生痛苦曲折,但是卻敢作敢爲、豪邁悲壯。

故事是這樣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仛打賭。由靡非斯仛引誘浮士德,看他是否會放下自我的高尚追求,棄善從惡,成爲魔鬼的俘虜。浮士德在魔鬼的幫忙下,恢復了青春,遨遊了人間和仙界,先後經歷了對男女之愛、宮廷中權勢財富,以及對古希臘藝術爲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結果均未能獲得心靈的滿足。最後,在圍海造田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衆謀福利的事業中,高齡而又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靈的家園。說出了決定賭局勝負的那句話,然後靈魂升上了天堂。

我想當時歌德所在的社會也是這樣的吧,歌德在文學、繪畫、自然科學的學習中不斷追求真理,在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中用心奔走,並在運動的失敗中進一步深化認識,成就了思想的高度與深度。

也許我們不能完全體會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與封建,腐朽與罪惡,但是我們能夠從這本書裏,這個小小的社會裏感受到。

人們都說地獄是最骯髒的,歌德卻說人類的社會比地獄還要骯髒,腐朽。完全能夠說人間就是一個煉獄,一個充滿罪惡的地域

惡行者、僞善者表面風光無限,實則心驚膽顫!冥冥蒼天,炯炯神眼,原罪的顯現、慾望的暴露。聽!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淚的衆生相。有多少二戰戰犯逃過死刑靈魂卻終生受着煎熬,午夜夢迴的是一具具腐屍和陰慘淒厲的催命聲;一些僥倖出逃的貪心的官常與親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擔心被一鍋端又忍受思親之苦;宗教觀念認爲以上惡行足以下十八層地獄,最輕拔舌,重則刀鋸。

天堂地獄之在你一念之間。中國有句老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煉獄象徵苦難,象徵懺悔。天堂象徵救贖這是基督教永恆的主題。煉獄中的懺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惡念,天堂地獄。

看到天堂的光輝,美夢將會成真!地獄惡鬼又再哀嚎,聽得我心碎心驚,拖住我的腳想讓我沉淪,而我卻渴望自由的翱翔,嚮往天堂的晨光。

最後浮士德在爲人類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偉鬥爭中,感到了最大的滿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後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後答案無疑是用心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質。離開改造社會單純地改造自然,到頭來也只能是一個幻想。:我要勇立時代的潮頭,我要縱身跳上時代的巨輪;苦痛、歡樂、失敗、成功,我都不問,男兒的事業原本要晝夜不停。

  《浮士德》讀後感7

這就是《浮土德》觸動了我的一句話,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惡”的發展歷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稱爲歐洲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詩劇,分上下兩部,共一萬二千餘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紀德國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在傳說中,浮士德是一個追求世俗享受而把靈魂賣給魔鬼的術士。歌德借用這一題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個德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形象。作品寫浮士德一生從書齋、市民社會小世界走向政治、歷史大舞臺的過程,其中經歷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藝術生活、改造大自然這五個階段,從而總結了詩人自我一生的生活經驗,也概括了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探索的歷史。

浮士德是一個虛構的象徵性形象。但是他有鮮明的個性,那就是永不滿足、不斷追求,不斷探索的精神。他的內心充滿矛盾:一方面滿足現狀,享受現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斷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過迷惘,有過錯誤,但是由於他的自強不息,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最後能夠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個“每一天爭取上進和生存的人”,並被天使接到天堂,見到了聖母。魔鬼在詩劇中作惡造孽,引誘浮士德墮落,但實際上卻促進了浮士德的前進與成長。套用蘇格拉底的話說,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馬,那麼魔鬼被派遣到這個世上來,好比是馬身上的一隻牛虻,職責就是刺激它趕快前進。正是他幫忙浮士德走出書齋,投身於實際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錯誤的同時摸索前進,魔鬼其實成爲了浮士德在前進道路上不可分離的伴侶。

歌德的創作過程長達六十年。他從青年時代起即構思此詩,直到臨死前不久才告完成。能夠說,這本身即是一種追求,對文學的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這種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斷地學習新事物,探索新問題。而《浮士德》正是這種追求所帶來結果的最好驗證,能夠說,是這種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幾百年來的經久不衰。

生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每個人在人生追求中都會遇到各種無法逃避的問題,務必選取,而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將使其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理想。

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個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頑強向上、熱愛生活、尋找屬於自我的人生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