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

讀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首先被這本書的封面吸引了,在秋季一條鋪滿橙色落葉的馬路上,一個孩子靜靜地低着頭,仔細的看着地面上的各種形狀的落葉,他像是一個探索家,在厚厚的落葉中尋找着新大陸,也許他的母親就在不遠處,遠遠的看着他,陪他慢慢的走着。

很喜歡這本書的卷首語,傳達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和靜逸的感覺,“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着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着窄巷裏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書裏記錄了孩子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和每個家長遇到的一樣,有讓你出乎意料的驚喜,有讓你不知道如何解答的困惑,有時讓你感受到暖暖的溫情,有時又讓你怒氣沖天。每個家長都知道碰到這些讓你無奈的事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在面對這個古靈精怪、奇思妙想的孩子時,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個折扣。我們忍不住會教訓他應該怎麼樣,會拿他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總是很欣喜他有出乎意料的進步,卻難以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義上的退步。

時間很快,我們是否陪孩子認真走過,一晃孩子已經上了小學了,在參加孩子家長會的時候,坐在孩子的小課桌後面的時候,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不同的時代印記了每個時代兒童成長的經歷,當我們做爲家長時能深深感受到,這是又一種經歷,和孩子一同去重新認知一個幼小生命如何成長,去品味我們兒時未曾仔細體味的童真,孩子,我們和你一起慢慢走。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2

最近,不愛看書的我,居然把《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看完了,當我打開《孩子你慢慢來》的第一頁的時候,我便被這本書吸引了。

《孩子你慢慢來》這篇文章,是本書的開篇。作者描述了在花店買花時看到的一個情景:一個5歲的孩子,非要自己動手給花束繫上蝴蝶結,而作者就那樣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願意靜靜地等。在等待的過程中,作者追敘了一個昔日冰冷的事實:一個追不上別的孩子功課的女學生,帶着自己的弟妹,跳進了冰冷的河裏。由那悽慘的一幕,作者想到了,孩子,你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心中有這樣一些情愫在盪漾——感受做一個媽媽的甜蜜和幸福、回憶做一個孩子的童真和快樂、親近小植物小動物時的歡欣和好奇。這些感受凝在一齊,讓人很難說出到底正因什麼而感動,而喜悅,而舒暢,可確實就是能聽到自己的笑聲不斷,輕輕帶過的那種笑。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安安的媽媽一般耐心、細心。而我們應對着這麼多孩子的教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孩子們從感知父母家人的撫愛開始,認識周邊的寸土、花木、蟲魚,瞭解身邊的人和語言,然後再漸漸接觸更多無形的東西,他們開始知道人間有美麗的傳說和信仰,也有殘酷的戰爭和殺戮。這一條長長的細細的成長之路,一切都要慢慢來。在一個班級的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家庭環境地的不一樣也使每一個個體的成長不一樣。我們老師是不是也能對慢一些的孩子們說一聲:孩子你慢慢來呢?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值得每個人都去看一下,十分的精彩和搞笑。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3

看過龍應臺的《目送》,喜歡她述說家常一樣說着和家人的故事,在字裏行間透露出溫和卻又思考的內容。《孩子你慢慢來》主要寫的都是華安小時候的一些事情,呀呀學語時的懵懂,調皮搗蛋時的快樂,童言無忌的可愛,有了弟弟後和弟弟一起的溫情,雖然都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但都能夠感受到一個母親的那種幸福感。

同樣是一個二孩媽媽,同樣是兩個男孩,同樣的年齡差,對於作者描述的關於二孩的情景,真是深有同感。

安安在弟弟出生的時候獲得了一個電動玩具車作爲禮物,而我們家小寶在出生的時候,同樣也“帶來了”一套托馬斯火車送給大寶,小孩子都特別開心的迎接弟弟的到來。那些來看望小寶的朋友,大多數都給大寶也帶來了禮物,恭喜他成爲哥哥,這讓大寶覺得成爲哥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真心謝謝那些朋友。

關於二孩的事情裏面,還有一件特別感觸,就是四歲的年齡差,弟弟正是最可愛萌萌的時候,而哥哥是調皮搗蛋有點小叛逆的時候,所以當媽媽情不自禁的經常親親弟弟,而因爲哥哥所有事情都要催促而發脾氣打哥哥的時候,安安對媽媽說,爲什麼弟弟什麼都可以幹,而我都不可以。

作者的回答讓我很贊同,她告訴安安,他小的時候比弟弟還要不乖,六歲的安安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去旅行,去滑雪,這些都是弟弟不能做的,如果要變回弟弟,還要穿尿不溼,這讓安安突然就覺得原來做哥哥很幸福。

隨着孩子慢慢長大,年齡差距帶來的區別也越來越小,他們開始更多的時間玩耍在一起,雖然也經常會有爭執吵鬧,但更多時候,是買零食時記得哥哥份,是搭好樂高給弟弟玩,是兄弟倆一起洗澡時的歡快,是自駕時車裏的各種遊戲……

最喜歡文章開篇的那段文字:蝴蝶結。我也願意用一生的時間,陪伴孩子慢慢成長!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4

《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我讀了不止一遍。每讀一遍,它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和心靈的衝擊,這本書有太多的內涵!每讀一遍我都彷彿與作者龍應臺女士共同溫習了一遍做母親的感受,一邊咀嚼着她的育兒經驗和經歷,感受着內心的美好憧憬,一邊回味我與女兒一同成長的快樂,以及在教育工作中和學生們相處的點點滴滴。

我和女兒也走過龍應臺女士所走過的路,也有着或多或少相同的感受和經歷:每個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帶給這個世界的歡樂都是相同的,孩子用他(她)那清純的眼睛看這個世界的新奇,用柔嫩的小手觸摸這個世界的靈魂,他(她)是懷着怎樣大的好奇心啊!我們這些先於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父母、師長,在享受嬰孩帶給我們的無限溫馨與歡樂之餘,更應該主動地,心甘情願的做他(她)們的引路人,來幫助他(她)們認識這個大千世界的同時,保護他(她)們稚嫩的心靈!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紐約華爾街的證劵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我,坐在斜陽淺淺的臺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孩子從從容容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她五歲的手指。”這樣的幾句話爲我勾勒出了一幅充滿母性光輝的、美麗的朦朧畫。母性的光芒閃耀在她的臉上,有着深深的震懾力,因爲愛來自心底!這讓我聯想到了自己,在家裏,多少次因爲時間的關係,督促女兒:“快點,抓緊時間!”在學校課堂上,爲了下一個教學活動的開展,催促學生們:“快一點,抓緊時間!”

我曾有幾次對孩子說:“彆着急,孩子,你慢慢來!”的語言呢?

像龍應臺一樣告訴孩子——“孩子,你慢慢來”那樣,媽媽們、老師們慢慢來吧!

如此的“慢慢來”與速度無關,而是一種淡定和從容、理性和豐富、真實和真誠;在慢慢中期待,在慢慢中教誨,在慢慢中踐行我們愛的教育,這就是母親們和老師們的天職!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5

母愛是一屢屢燦爛的陽光,絲絲屢屢照亮我的心房。母愛是一滴滴甘甜的雨露,點點滴滴滋潤着我的心田。母愛是大山裏涌出的一眼溫泉,滴滴點點凝成我理想的珠串。母愛是一顆永不落的星星,指引我前進的路向!

《孩子你慢慢來》是龍應臺所着。在這本書裏龍應臺是一位母親,作爲母親的龍應臺和作爲一個獨立的人的龍應臺有着豐富、激烈的內心衝突,而正是通過對這一衝突的訴說,表現出她內心深處的母愛。但它不僅僅是對傳統母愛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能寫得出這樣的生活散文。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弟弟和哥哥》。在小兒子出生時,龍應臺像着了迷似的喜愛自己的小兒子,使大兒子醋意大發。後來,龍應臺發現了近段時間大兒子很不開心。於是,龍應臺試着和大兒子溝通,才瞭解到,原來大兒子是因爲嫉妒媽媽喜歡小弟弟而不再喜歡自己了。

龍應臺舉出種種事例:小兒子穿的是大兒子的舊衣服、每週五晚上帶大兒子去看戲、每天晚上給大兒子講故事……這才使大兒子打開了心中的結。無論媽媽有多少個孩子,但是媽媽對每個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無私。

還記得,有一年春節前夕,媽媽對我說我要學會獨立自主,於是今年就讓我自己回外婆家過春節。聽到這個消息後,我雖然有點擔心自己能不能做到生活自理,晚上會不會想媽媽想哭,但還是欣然地接受了媽媽的建議。

於是,我就回自己的房間整理行李了。一切準備就緒,心想:嗯,這回我可以去外婆家放鬆放鬆了,可是媽媽卻只能在家裏無聊的待着。我知道,媽媽肯定也會很想我,捨不得和我分開。我去看看媽媽現在在幹什麼呢?

我躡手躡腳地來到媽媽的房間,小心翼翼地推開門,我震驚了!從門縫裏看到,媽媽戴着耳機,橫着小曲,正在一針一線地幫我織毛衣,她那專注的神情,自己都沒的回家過年了還顯得如此若無其事,我打心眼地感激、佩服媽媽。這真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復恐遲遲歸”呀!

媽媽給我織的這件毛衣凝聚着她對我的愛。母愛是最偉大的,因爲她凝聚了情與愛最真摯的結晶。媽媽的愛,如同水滴凝聚成大海,看似平凡,但回想起,卻如此博大。

讓母愛傳遍世界,讓世界更美好!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6

首先,看了本書後我意識到到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跟我們成年人不太一樣。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不能只從我們的主觀願望出發,可以多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這樣能避免出現尷尬。其次,小孩子好奇心與生俱來,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就會問一些奇怪或讓你驚奇的問題。

比如有一天,一個孩子問我:老師,您的名字裏怎麼有草字頭呢?你又不是草?這是讓人啼笑皆非。老師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當一個合格的傾聽者,能平等地與學生談話,不添加任何的主觀色彩。我們很多老師雖已認識到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慢慢努力,朝這個方向靠近。

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着去完成一件事,能很好地鍛鍊學生的能力。這個出發點很好。事實上,只有學生自己做過或主動嘗試的事情,才能讓他們即喜歡,又印象深刻。往往老師逼着做的事情讓學生很反感,效率也低下。

對於一些事情可以讓學生慢慢來。但不可能允許任何事都可以慢慢來。就像學習,尤其到了複習階段,你慢了一步,就與別人有了差距,若你不及時追趕,這個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老師也只能幫助他加快速度追趕別人,而不是對他說不要着急,可以慢慢來。就算老師不急,家長也會十分着急,我們的孩子怎麼那麼慢呀,怎麼辦纔好。這是現在制度下的必然,我們也無力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學習忙碌的學習之外,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給學生的童年留下不一樣的色彩。

現在一上小學就開始了正規學校式的教學。跟我小時候相比,現在學生的課業負擔重了許多。雖然年年在喊減負減負。我們這裏的學生還算是幸福的,放學後除了完成了適量的家庭作業後,就可以走家穿巷,去其他小朋友家串門,或一起去野外瘋狂。

現在教語文,真爲學生感到辛苦,每天要識記那麼多的新字詞。基礎好的還能跟上,基礎稍差點就會掉隊,這樣的要求下,能讓學生慢慢來嗎。在教拼音時,教學時間只有一個多月,由於學生對拼音的接受程度有快慢,並不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學生都牢固掌握。我認爲只要牢牢讓學生掌握好拼音,再教會學生字典的使用方法。學生自己就有能力獲取、積累識字。我想學生主動去獲取遠比教師灌輸好許多。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7

一本封面樸素唯美的書抓住了我的眼球——封面上有一片梧桐樹林,金黃的.梧桐樹葉鋪滿了地面,一個看似5歲多的捲髮混血小男孩,他穿着厚厚的藍色大衣和一條大紅色的秋褲,只留下一張充滿稚氣的小臉露在外面。

小男孩邊踢着樹葉邊一臉認真的慢慢走路,彷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在照片下面寫着一段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鏡透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這是一位多麼讓人感到親切和藹的母親啊!哦!這個作者叫做龍應臺!我迫不及待的翻開了書……

我用了近半天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閱讀完整本書又讓我進一步認識到了龍應臺阿姨一家人——龍阿姨是中國人,而她的丈夫是一個德國人,他們互相用英語交流。而華安從小就會說中文和德語,就像一個小小的翻譯機。

在安安四歲時候有了飛飛這個小弟弟。這一對兄弟十分可愛:哥哥會因爲認爲媽媽偏愛弟弟而吃醋,把弟弟的衣服剪破;小時候安安和飛飛還沒接觸到生理學,沒有這方面的認識,飛飛會把衛生巾說成尿不溼……

安安和飛飛童年時,對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新事物因而產生的好奇心,經常會鬧出笑話,使讀者不禁笑出聲來。可是也有些片段會讓讀者鼻子一酸,不禁想要流淚……

看着正過着童年生活的兒童們,他們的天真和好奇會使他們做出許多令人發笑的趣事和醜事,但是隨着現在科技漸漸發達起來,孩子們總是會圍着電腦、手機、PSP……電子玩具,讓現在的孩子不會體會到更多童年的快樂。

這些電子產品也使現在孩子的心理上比較早熟。而且電子產品對視力不好,過多使用會導致視力下降,嚴重的還會讓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走上歧途。但是,電腦網絡也有好的一面,它可以使孩子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與同學朋友交流更方便……所以電腦網絡也被稱爲“雙刃劍”。我希望以後,中國的孩子能適當的使用網絡和電子產品,讓孩子們有一個快樂美好、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夢!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8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陽臺上,望着這個眼睛漂亮的小孩專心地做着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這是龍應臺的文章,表達了細細柔柔的母愛,我反覆地讀,感動不已。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由心而生,沒有要求回報的愛。這世上還有誰,會傻傻地愛着你,不求回報?確實,只有父母。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武漢的暴走媽媽是現實的母愛。汶川地震中,一位母親被發現時,身體已被壓得變形,懷裏的孩子卻在熟睡;爲了孩子有好的學習環境,孟母三遷。如果在現代,因爲地段問題,那要付多少房款啊!

母愛是偉大的,父愛是深沉的。在一個娛樂節目中,父親被主持人問到,如果地震了怎麼辦。父親答:“快跑……”現場一片唏噓。父親繼續答道:“孩子,快跑,快跑,不要回頭。”現場一片寂靜,隨後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在最危險的時候,父親還是第一時間想到孩子,我們在父母的眼裏永遠長不大。所以有了父母親的嘮叨,不要嫌煩,那全是愛你。

記得有天早上,父親瞞着母親和我一起吃泡麪,然後“毀屍滅跡”。看着母親一臉疑惑的樣子,我們在旁哈哈大笑。這是父愛。而當我偷懶厭學時,他會揮起強有力的手打我,那種嚴肅的表情讓我疑惑,這是愛我的父親嗎?多少年後我才明白,父母是永遠愛我們的。在《我這樣長大中》這篇文章裏,龍應臺仔細描寫了孩子過馬路的情形。它讓我明白,哪怕是長大過程中一點點的經歷,父母也會記得,因爲那是父母對我們最珍貴的愛。

慢慢地,我們長大一點。慢慢地,我們想要出去外面闖闖,不想在父母的保護下。《放手》中寫道:“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的放手或許是必要的。但這很難,很難。”父親頭上有了白髮,母親也有點斑白的鬢角,他們嘴裏仍然是十幾年如一日地對我們的擔心和嘮叨。

我們想要長大,也不得不長大。當我們背起行囊,請不要忘記,身後還有雙親爲我們的擔心。無論你走多遠,在外面受傷了,父母永遠會是你最強大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