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黃豆教案(15篇)

幼兒園黃豆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黃豆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黃豆教案(15篇)

幼兒園黃豆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豆製品主要是用黃豆加工製成的,是物美價廉、營養豐富的食品。

2、認識黃豆及豆製品,樂意吃各種豆製品。

3、能積極參與討論,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認識。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1—2種豆製品帶到幼兒園,並向幼兒介紹其名稱及食用方法。

2、豆腐一塊,黃豆一把,黃豆爺爺頭飾一個。

3、請幼兒收集各種豆製品帶到幼兒園來,請食堂人員中午爲幼兒安排一份豆製品的菜餚。

4、幼兒用書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謎語: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營養很好,做菜做湯。

教師出示豆腐,引導幼兒討論豆腐是用什麼做成的。

教師出示黃豆,讓幼兒知道用黃豆或其他豆子做成的食品叫豆製品。

2、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黃豆爺爺找寶寶》。

教師:圖片上的這些豆製品你見過嗎?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教師:豆製品要怎麼吃才更有營養呢?

3、遊戲“黃豆爺爺找寶寶”,幫助幼兒認識多種豆製品。

教師戴上“黃豆爺爺”的頭飾,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我的寶寶在哪裏?

幼兒:你的寶寶在哪裏?

請幼兒相互介紹桌上的豆製品的名字,並說說自己是在哪裏吃過的。

4、幫助幼兒認識豆製品的價值。

教師:豆製品雖然不是肉做的,但是它的營養卻和動物的肉一樣豐富,而且只要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比如小朋友的豆漿。

請幼兒現場觀看用豆漿機制作豆漿的過程。

5、引導幼兒討論豆製品的吃法並品嚐豆製品。

教師:請小朋友說說看,你吃到的豆製品是怎樣燒的?爲什麼要這樣燒?

小結:我們小朋友要經常吃豆製品,不挑食,這樣我們的身體纔會更棒,更健康。

活動延伸:

黃豆爺爺找到了它的寶寶,真開心呀,讓我們一起去幫黃豆爺爺過生日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的熱情很高,主要體現在:

1、活動中操作材料準備充分,滿足了孩子探索的需要。

2、通過觀看豆漿機將黃豆變成豆漿的製作過程,讓幼兒體驗到了食物變化的樂趣。如果能再豐富一些豆腐、百葉等豆製品的製作過程方面的資料就更容易讓幼兒理解了。

3、通過《黃豆爺爺過生日》的故事很自然的引入新課,使孩子們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認識了更多的豆製品朋友,瞭解了許多新鮮的知識。

4、用“品嚐”各種各樣的豆製品來吸引幼兒,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從活動的效果看出幼兒能說出所嘗豆製品的名稱和味道。

幼兒園黃豆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黃豆的生長過程,學習用圖畫的方式進行記錄。

2、仔細、耐心地進行觀察,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3、通過種植觀察活動,激發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4、初步瞭解黃豆的小常識。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幼兒觀察黃豆成長的記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裏的時候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種植黃豆呀?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陳列幼兒種植的黃豆,引出觀察興趣。

教師:小朋友,這就是你們種的黃豆,它怎麼樣了?它現在是什麼樣子的?還記得以前的樣子嗎?

(幼兒回答)

2、幼兒拿出自己的記錄,互相說一說觀察結果。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表,相互介紹黃豆的成長過程。

教師:請你和同伴說說自己種的黃豆是怎樣慢慢長大的

3、集體交流,幫助幼兒歸納黃豆的生長過程。

請幼兒按照自己的記錄介紹黃豆的生長過程。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黃豆的生長過程。

黃豆——長出兩瓣小芽——長出葉子——長高——開花。

4、引導幼兒找出黃豆生長情況不一樣的原因,激發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引導幼兒發現黃豆葉子長得不一樣。

教師:仔細看看,你們的黃豆長得都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幼兒回答)

5。討論原因。

(1)教師:爲什麼有的黃豆長得高而且葉子又多,還開花了,而且有的黃豆卻長得不高,有的甚至爛了呢?

(2)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種的,爲什麼他們的黃豆長得不一樣?

6。激發幼兒愛護植物的情感。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照料它呢?

(幼兒回答)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黃豆就像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每天都要來看它。發現它幹了應該給它澆點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則會淹死。

幼兒園黃豆教案3

學情分析

本活動選自《吉林省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大班蔬菜主題)》。小朋友們都知道每天喝的豆漿是黃豆做的,那黃豆是怎麼變成豆漿的?黃豆又可以做成哪些食品呢?我們通過此活動向幼兒一一介紹,在細緻的觀察、比較中獲取知識經驗。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豆製品的喜愛。

2、觀察、比較黃豆的外形特徵,初步提高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黃豆外形特徵的基礎上,知道豆漿的簡單製作過程,並瞭解黃豆還可製成其他豆製品。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課件,乾溼兩種黃豆(人手一份),豆漿機。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我是黃豆寶寶,我還把我的好朋友都請來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玩。讓我們先來看看黃豆寶寶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裏的黃豆寶寶,等會兒告訴大家。

2、展開

(1)初步瞭解黃豆的外形特徵。

在課件中提出問題:黃豆寶寶是什麼樣子的?

教師進一步引導:觀察黃豆寶寶是什麼顏色的?是什麼形狀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

師:(小結)黃豆寶寶是一粒粒黃顏色的圓溜溜的小豆豆。

(2)進一步觀察比較乾溼不同的黃豆的外形特徵

利用課件提出問題:泡過的黃豆和沒泡過的黃豆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觀察並比較乾溼不同的黃豆。讓幼兒談談發現了什麼,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教師和幼兒一起分析、討論原因,讓幼兒通過親自體驗發現祕密。

師:(小結)黃豆寶寶只要在水裏泡上一天,就會比原來大一些,軟一些,顏色淺一些。

(3)現場製作豆漿,觀看豆漿的製作過程。

師:黃豆寶寶的本領可大了,會變許多魔術,小朋友每天喝的豆漿也是它們變出來的。(觀察傲豆漿的過程,瞭解製作豆漿的方法)

師:請小朋友睜大眼睛,看看黃豆寶寶是怎麼變成豆漿的?(教師操作,幼兒一起說:“變變變。”)

教師倒出豆漿後提問:黃豆寶寶呢?它沒有了,變成什麼了?豆漿是什麼顏色的?

師:豆漿是生的,還不能吃,應該怎麼做?(教師煮豆漿)

分析: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比較觀察泡過和沒泡過的黃豆的不同,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提高了幼兒的感知能力。運用變魔術的口吻,請幼兒觀看豆漿的製作過程,幼兒身臨其境,興趣極高,恨不得馬上吃到“變出來”的豆漿。有的幼兒看到教師做出來的豆漿就問:“老師,豆漿能不能吃了呢?”

還有的幼兒問:“什麼時候能吃豆漿呀?”可見,幼兒吃豆漿的興致已被調動起來了。

在煮豆漿的同時讓幼兒觀看課件,瞭解黃豆還能做成其他的豆製品。並理解“豆製品”一詞。

師:我們黃豆寶寶本領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漿,還能做許多東西呢。現在請小朋友看錄像,錄像裏的東西都是用黃豆寶寶做的,到底是什麼呢?請大家睜大眼睛看仔細,等會告訴其他小朋友。(看錄像)

師:(小結)豆腐、素雞、豆腐乾、油豆腐等,都是用黃豆寶寶做出來的。

幼兒品嚐各種豆製品,瞭解到黃豆營養豐富,培養幼兒喜愛豆製品的情感。

活動延伸:到自然角觀察黃豆寶寶的另一個變化——黃豆發芽。

幼兒園黃豆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豆製品,知道其名稱和價值。

2、通過傾聽故事和觀察活動,知道豆製品的種類很多。

3、喜歡吃豆製品,樂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吃過的豆製品。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將香乾切成若干塊,牙籤、黃豆若干。

2、香乾,百葉,豆腐等豆製品。

3、實物:醬油、豆油、豆漿、肥皂、油漆、輪胎。

活動過程:

一、遊戲活動:《公雞頭、母雞頭》引出黃豆。

教師出示黃豆,提問:小朋友看,這是什麼?今天我們用黃豆來玩《公雞頭母雞頭》的遊戲,好嗎?

教師與全體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表演動作,然後請幼兒猜一猜“黃豆黃豆在哪頭?”多請幾位幼兒猜,最後看誰猜得對。

二、幼兒自主探索,找出幾種常見的豆製品。

師:猜黃豆遊戲真好玩,你們知道黃豆寶寶能做成哪些東西呢?

幼兒互相交流後,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在小朋友的後面和兩邊桌上的`簍子裏,老師準備了很多東西,等會兒請小朋友找出一樣你知道的黃豆寶寶做成的東西,拿出來坐到自己位置上。(注意提醒幼兒一人只能拿一樣豆製品。)

請小朋友說說自己拿的是什麼?如:拿豆芽菜的有哪些小朋友?上來排成一排,大家一起認識一下豆芽菜;拿豆漿的有哪幾個,說說黃豆寶寶怎樣變成豆漿的?還有豆腐等等。啓發幼兒說出這些豆製品的名稱,並且知道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豆製品。(對於拿得不對的幼兒教師給予糾正,請他們將東西放到另一個簍子裏)

三、通過欣賞故事,進一步瞭解各種各樣的豆製品。

※師:豆腐、百葉、豆芽菜這些豆製品都是我們平時吃的比較多的東西,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也是黃豆寶寶做成的,除了吃的,還有用的,小朋友想不想認識它們呀?(想)

※師:今天呀,黃豆爺爺過生日了,它的寶寶們都來慶祝它生日快樂,黃豆爺爺有哪些子孫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黃豆爺爺過生日》。

請小朋友仔細地聽一聽,故事裏:

1、哪些寶寶來給黃豆爺爺祝賀生日?

2、哪些東西是由黃豆寶寶做成的?

※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故事中的豆製品實物:醬油、豆油、豆漿、肥皂、油漆、輪胎。

教師小結:黃豆爺爺今天特別開心,它的這麼多子孫都是黃豆寶寶做成的:醬油、豆油、豆漿、肥皂、油漆、連汽車輪胎也離不開黃豆寶寶,黃豆的用處可真大!

四、實物分類,進一步鞏固對豆製品的認識。

通過這個故事小朋友又認識了一些豆製品朋友,現在你們身後的簍子裏還有很多東西,一會兒請小朋友看一看,是豆製品的就拿出來放在長方形的簍子裏,不是豆製品的就放在圓形的簍子裏。

五、請幼兒品嚐豆製品。

小朋友們找得又快又好!真棒!豆製品的種類真是太多了!豆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這些好吃的豆製品營養可豐富了,它裏面有蛋白質和維生素,是小朋友健康成長所必須要的營養,經常吃這些豆製品還能增強抵抗力,少生病,讓身體棒棒的!

黃豆爺爺今天特開心,他要請小朋友都來嘗一嘗豆製品寶寶,等會兒一人一個小碗,小朋友一邊嘗一邊說說你吃的豆製品叫什麼?味道怎麼樣?

(教師給每位幼兒分發一份豆製品)

附故事:

黃豆爺爺過生日

黃豆爺爺快要過生日了,黃豆寶寶可高興了。因爲爺爺過生日這天,黃豆家的子孫孩子們都要回來給爺爺慶祝生日。

這天一大早,黃豆寶寶就站在門口等客人。等着等着,哈哈!真的來了三位客人。一位客人是紫黑色的,他是誰呢?是醬油;一位客人是黃色的,他是誰呀?豆油;還有一位客人是白色的,他是――豆漿。三位客人一起對黃豆爺爺鞠了個躬:祝黃豆爺爺生日快樂!黃豆寶寶想醬油、豆油、豆漿都是咱們黃豆做的,將來我做什麼好呢?

正想着,又有客人來了,是一塊肥皂和一罐油漆。“這是怎麼回事?”黃豆寶寶奇怪地問:“肥皂、油漆你們倆走錯門了吧!”肥皂、油漆笑呵呵的說:“小黃豆,你不認識我們啦!我們都是爺爺的子孫呀!你看,豆油加點別的東西就可以做出肥皂、油漆了。”

黃豆寶寶聽了心裏想:咱們黃豆可真厲害!

過了一會兒,黃豆寶寶聽見“咕嚕咕嚕”的聲音,擡頭一看,原來汽車輪胎滾來了,一邊滾還一邊唱歌“咕嚕嚕,咕嚕嚕,一滾滾了十里路。”黃豆寶寶一看開心極了,問:“輪胎大哥,你這是到哪裏去啊?”輪胎說:就上你家啊!今天咱爺爺過生日!“什麼什麼?我爺爺也是你爺爺?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不信,你肯定不是黃豆做成的,你搞錯了!”輪胎哥哥笑着說:“我呀,是黃豆加上酒精做成的,不信你問問爺爺就知道了。”爺爺摸着鬍子一直在笑:“我的子孫真多呀!都是爺爺的乖孩子!真好!真好!”

黃豆寶寶開心的跳了起來:“哇!我們黃豆用處真大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的熱情很高,主要體現在:

1、活動中操作材料準備充分,滿足了孩子探索的需要。

2、通過觀看豆漿機將黃豆變成豆漿的製作過程,讓幼兒體驗到了食物變化的樂趣。如果能再豐富一些豆腐、百葉等豆製品的製作過程方面的資料就更容易讓幼兒理解了。

3、通過《黃豆爺爺過生日》的故事很自然的引入新課,使孩子們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認識了更多的豆製品朋友,瞭解了許多新鮮的知識。

4、用“品嚐”各種各樣的豆製品來吸引幼兒,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從活動的效果看出幼兒能說出所嘗豆製品的名稱和味道。

小百科:大豆一般都指其種子而言。根據大豆的種子種皮顏色和粒形分爲五類: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飼料豆。

幼兒園黃豆教案5

活動目標:

1、幫助進一步認識黃豆及其製品,知道豆製品主要是用黃豆加工成的,價廉物美。

2、培養幼兒愛吃豆製品的飲食習慣。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有吃一些不同豆製品的經驗,豆腐一塊,黃豆一把,食品(豆製品)圖片。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

1、老師說謎面: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營養很好,做菜做湯。(豆腐)

二、瞭解豆製品。

1、出示豆腐圖片:小朋友看這就是豆腐,你們知道它是由什麼做成的嗎?(可出示黃豆啓發幼兒)。

2、告訴幼兒用黃豆或其它豆子做成的東西叫豆製品。請小朋友說說自己吃過哪些豆製品?

教師小結並補充各種豆製品。(豆漿、乾絲、豆腐衣、豆腐乳、豆腐腦等)

三、認識豆製品的價值。

1、豆製品雖然不是用動物的肉做成的,但是它的營養卻和動物肉一樣豐富,而且只要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所以小朋友們可以經常吃豆製品,天天喝豆漿。如果把豆製品和肉放在一起燒,那麼營養就特別全面,所以人們經常把千張和肉沫放在一起做成千張卷肉,把豆腐和魚頭放在一起燒,做成魚湯豆腐等。

四、遊戲:黃豆爺爺找寶寶。

1、請幼兒選一張食物圖片進行扮演。教師走到幼兒前問:“這個寶寶是我的嗎?”請幼兒回答:“是,我是XX(豆製品)”教師又問:“還有XX寶寶在哪裏?”請拿同一種豆製品的幼兒都走上前,一起說“在這裏”。最後,黃豆爺爺說:“你們都是我的寶寶,因爲你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豆製品。

2、引導幼兒再做一遍遊戲。

活動反思:

1、活動中操作材料準備充分,滿足了孩子探索的需要。

2、通過觀看豆漿機將黃豆變成豆漿的製作過程,讓幼兒體驗到了食物變化的樂趣。如果能再豐富一些豆腐、百葉等豆製品的製作過程方面的資料就更容易讓幼兒理解了。

3、通過《黃豆爺爺過生日》的故事很自然的引入新課,使孩子們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認識了更多的豆製品朋友,瞭解了許多新鮮的知識。

4、用“品嚐”各種各樣的豆製品來吸引幼兒,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從活動的效果看出幼兒能說出所嘗豆製品的名稱和味道。

幼兒園黃豆教案6

一、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製品關係的慾望和興趣。

2. 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製品,並瞭解其營養價值。

3. 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並區分豆製品的能力。

二、 活動重點和難點:

1. 重點:幫助幼兒瞭解黃豆及其製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2. 難點: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方式辨別黃豆,區分豆製品。

三、 活動準備:

黃豆、紅豆、綠豆等各種豆子,各種豆製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圖片“黃豆爺爺”。

四、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請幼兒品嚐豆製品,引出認識黃豆的課題。

1. 教師與幼兒邊品嚐邊互相交流。

2. 教師提問:這些食物都是用什麼做的?

(二) 基本部分:(重點、難點部分)

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及討論辨別出黃豆,掌握其外形特徵,瞭解其營養價值,並能運用所學知識區分豆製品。

1. 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嘗試性地尋找出黃豆。(教師提供黃豆、綠豆……請幼兒看、摸,並運用經驗找出黃豆。)

2. 認識黃豆外形特徵。

(1) 幼兒相互交流,掌握黃豆外形。

(2) 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出黃豆外形特徵。

教師提問:a.黃豆是什麼顏色的?

b.黃豆是什麼形狀的?

c.黃豆上有什麼?

d.黃豆摸上去有什麼感覺?

3. 認識豆製品,瞭解它們的營養價值。

(1) 幼兒利用已有經驗,理解黃豆與豆製品的關係。(教師講解什麼是豆製品。)

(2) 引導幼兒通過生活經驗,說出豆製品。

教師提問:你還吃過哪些豆製品?

(3) 幫助幼兒瞭解豆製品具有的豐富營養價值。

4. 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區分出豆製品。

(1) 出示各種豆製品及非豆製品食物。

(2) 通過遊戲“豆寶寶找爺爺”讓幼兒在衆多食物中找出豆製品。

(三) 結束部分:

觀察豆芽,激發幼兒探索豆芽生長過程的興趣。

1. 引導幼兒觀察豆芽。

2. 引起幼兒探究黃豆變豆芽的慾望。

延伸活動:《發豆芽》

幼兒園黃豆教案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認識黃豆及製品,知道豆製品主要是用黃豆加工製成的,價廉物美。

2、培養幼兒愛吃豆製品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圖片:豆腐一塊,黃豆一把(可事先浸泡好一部分)。

2、黃豆爺爺頭飾一個。

3、幼兒操作材料黃豆爺爺找寶寶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⑴謎語: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營養很好,做菜做湯。

⑵出示豆腐,討論豆腐是用什麼作成的。(出示黃豆,讓幼兒知道用黃豆或其他豆子做成的東西叫豆製品)

2、遊戲“黃豆爺爺找寶寶”,認識其他豆製品。

老師戴上“黃豆爺爺”的頭飾,問:我的寶寶在哪裏?幼兒答:你的寶寶在這裏!(讓幼兒從操作材料中找出“寶寶圖”,如干絲、百葉、豆腐乳、麪筋、油炸豆腐果等)

3、幫助幼兒認識豆製品的價值。

引導幼兒討論:豆製品可以怎樣吃?

豆製品如果和魚肉放在一起燒,營養就更豐富、更全面了,請小朋友說說看,你吃到的豆製品是怎樣燒的?(千張卷肉、豆腐魚頭湯、豆腐果燒肉等)

讓幼兒知道經常吃豆製品,身體會更健康。

幼兒園黃豆教案8

遊戲目的:

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遊戲的玩法。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遊戲方法:

兩人一組,手拉手相對站立,念兒歌邊左右擺動雙手,念至兒歌最後一個字時兩人同時翻身。

遊戲規則:

兩手拉緊不能鬆開。

建議:

1.小班幼兒可先轉體180度,背對背站立,準備一下再轉180度,面對面站立,這樣繼續進行。

2.中、大班幼兒可連續翻。

3.此兒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濃。

附兒歌炒炒炒,炒黃豆,噼嚦啪啦翻跟斗。

活動反思:

原本枯燥的動作練習,以炒豆子的遊戲形式組織起來,幼兒比較感興趣,使 活動更加生動,幼兒成了一粒粒小豆子,讓幼兒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也更願意 參與到活動中來,在遊戲中幼兒能更專注的進行動作的練習。

幼兒園黃豆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豆製品主要是黃豆加工製成的,是價廉但很有營養的食品

2、認識豆製品,樂意吃各種豆製品。

3、能積極參與討論,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認識。

4、瞭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1—2種豆製品,並簡單介紹其名稱及吃法。

2、黃豆爺爺頭飾一個。

3、實物:豆腐、黃豆一把。豆漿機,電炒鍋等。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1、謎語:四四方方,白白胖胖,一碰就碎,又嫩又香,營養很好,做菜做湯。(幼兒猜謎)

2、教師出示豆腐,討論豆腐是什麼做成的。出示黃豆,讓幼兒知道黃豆或其他豆子做成的食品叫豆製品。

(二)引導幼兒看課件:《黃豆爺爺找寶寶》。

1、教師:課件裏的這些豆製品你見過嗎?你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嗎?

2、教師:怎樣吃豆製品才更有營養。(舉例)

(三)遊戲“黃豆爺爺找寶寶”,認識多種豆製品。

1、教師戴上“黃豆爺爺”頭飾,引起幼兒討論。

教師:我的寶寶在那裏?

2、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知道的豆製品名字,並說說那些是自己吃過的?

(四)幫助幼兒認識豆製品的價值。

教師:豆製品雖然不是用肉做成的,但他的營養卻和動物的肉一樣豐富,而且只要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請幼兒現場用豆漿機制作豆漿的過程。

請幼兒現場觀察用豆漿機制作豆漿的過程。

(五)引導幼兒討論豆製品的吃法並嘗試豆製品。

教師:請小朋友說說看,你吃到的豆製品是怎樣燒的?爲什麼這樣燒?教師小結:豆製品如果和魚肉放在一起燒,營養會更豐富、更全面,味道會更鮮美。

品嚐菜餚:脆豆腐炒肉末。

教師現場炒制脆豆腐炒肉末,簡單介紹其加工方法,幼兒用牙籤品嚐,引起幼兒愛吃豆製品的興趣和願望,讓幼兒知道經常吃豆製品,身體會更健康。

活動延伸:

在“娃娃家”、“菜場”、“小吃店”等遊戲中提供各種材料製作的豆製品(海綿做的回滷幹、豆腐以及紙剪得乾絲等)讓幼兒認認,玩玩。

活動目標:

1、認識黃豆及豆製品,知道豆製品主要是用黃豆加工製成的。

2、樂意吃各種豆製品,知道豆製品是價廉物美、營養豐富的食品。

3、能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說出自己的認識。

活動準備:

1、認識黃豆,瞭解黃豆的特徵,並能講述。

2、實物:豆腐一塊,(豆漿、豆腐、腐竹、百葉結、千張、豆腐乾、乾絲、豆腐乳、豆腐果)各若干。黃豆一把(事先浸泡好一部分)。黃豆爺爺頭飾一個。

3、豆漿機一臺,紙巾,幼兒品嚐的豆製品。

4、各種豆製品燒法的PPT。其他豆製品的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黃豆爺爺,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看看它是誰?和黃豆爺爺打個招呼。你覺得黃豆爺爺的寶寶是什麼樣的呢?(幼兒猜測)

(二)引導幼兒認識豆製品。

1、老師介紹各種豆製品,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

教師:看看黃豆爺爺的寶寶是不是和它長得一樣的呢?(不是)那你認識它們嗎?誰來說說?

2、教師演示製作豆漿的過程。

3、遊戲"黃豆爺爺找寶寶",鞏固認識豆製品。

(三)幫助幼兒認識豆製品的價值。

1、幼兒選擇品嚐豆製品。

2、教師:誰來說說你剛纔吃到了什麼豆製品?是什麼味道的?

(四)引導幼兒討論豆製品的吃法。

1、你們知道豆製品哪些吃法?

2、幼兒觀看課件,老師介紹名稱。

3、教師小結:豆製品如果和魚肉放在一起燒,營養就更豐富、更全面了。

(五)拓展幼兒對豆製品的理解。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豆製品還有很多呢?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黃豆教案10

【設計意圖】

民間遊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戶外活動,《炒黃豆》是民間遊戲中比較經典的小遊戲,動作簡單,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節奏感極強,有着濃厚的趣味性,關鍵是不太受場地的限制,較小的地方也可以做,非常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他們玩中樂、樂中學、玩中有得、玩中有創,有利於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的動作技巧,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促進幼兒健康的的身心發展。因此,特設計了這個體育遊戲。

【活動目標】

1、能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掌握側身翻的技巧,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樂意和同伴結對玩耍,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遊戲前幼兒熟記《炒黃豆》的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

2、平整的戶外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聽音樂活動手臂、手指、腰等部位。

二、基本部分:

第一個環節:先引導幼兒討論:“炒黃豆”應該怎樣炒?(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憶炒菜的樣子,激發幼兒遊戲興趣)

第二個環節:向幼兒介紹遊戲的玩法:首先幼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兩人面對面手拉手站好,然後一邊說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斗!”一邊向裏外晃手錶示“炒黃豆”的動作,兒歌結束時,兩個人一塊翻轉身體成背對背。

第三個環節,背對背站好後,遊戲繼續進行,可繼續炒,再翻轉成原來面對面的動作,這樣反覆進行。這個環節中可提醒幼兒用多種方法“炒”,如單手“炒”、雙手“炒”等。

第四個環節:待幼兒熟練動作技巧後,可延伸到“炒青菜”、“炒花生”、“炒黃瓜”等,還可引導幼兒交換同伴遊戲。

【注意事項】

在遊戲過程中,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側身翻的技巧,不斷加快側身翻的速度。

【活動反思】

這個民間遊戲,看似很簡單,但對於從未接觸過的幼兒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開始只有少數幼兒掌握了側身翻的技巧,還有多數幼兒對動作比較生疏,常常是做完前面一個動作不知道下一個動作是什麼,或者是頭不知道該往哪裏鑽,有的幼兒甚至是一個鑽進去,而另一個就不鑽了,直接轉過身來,動作很不協調。

針對這種情況,我及時的對他們進行個別指導,利用“再把另外的小手升起來”,“頭兒朝裏鑽”等兒歌進行練習。我還讓學得快的幾組幼兒進行了演示和指導,慢慢地,孩子們能翻過一個、兩個,能力強的幼兒還能連續翻幾個了,孩子們邊念兒歌邊遊戲玩的特別開心。

最後爲了增加遊戲的興趣,我還引導幼兒延伸到炒別的食物,互換夥伴等。不僅能夠很好的給幼兒提供了互動交往的機會和空間,對幼兒的身體發展還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使幼兒真正體驗到了遊戲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黃豆教案11

活動目標:

1、認識黃豆製品及豆製品,樂意吃各種豆製品

2、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並區別豆製品

3、知道豆製品主要是用黃豆加工製成的,是價廉但很有營養的食品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幾種豆製品,並簡單介紹其名稱及吃法

2、豆製品的圖片,黃豆爺爺頭飾一個

3、實物:黃豆、綠豆、幾個盤子、豆漿機1臺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客人,我們猜猜是誰?(出示黃豆爺爺的頭飾)

幼:是黃豆爺爺。

師:黃豆爺爺是來找他的寶寶,讓我們一起幫助黃豆爺爺找寶寶吧!(出示幹黃豆與浸泡的黃豆讓小朋友區別)

2、請幼兒觀看現場用豆漿機制作豆漿的過程

教師在製作豆漿的過程中,說出豆漿的營養價值。

①教師:豆製品雖然不用肉做的,但是它的營養卻和動物的肉一樣豐富,而且只要花銀少的錢就能買到,如小朋友喝的豆漿。

②唸誦《豆漿好》兒歌生黃豆、磨豆漿,小朋友,快來嘗。

豆漿甜、豆漿香,每天喝一碗,身體長得胖。 ③請小朋友呂嘗豆漿。

3、幫助幼兒認識多種豆製品,展示出自己帶的豆製品如干絲、千張結、香乾、豆腐等放在臺上,分別介紹名稱及吃法。

4、討論

師:小朋友在幼兒園我們吃了些什麼樣的豆製品呀?

幼:紅燒豆腐、香乾炒肉、豆腐燒豆等……

師:這些菜鮮不鮮美,好不好吃呢?

幼:好吃、香

師:那我們是不是要謝我們廚房的伯伯、阿姨給我們做出這麼多鮮美的菜?那我們向我們的伯伯、阿姨說聲謝謝!

幼:謝謝伯伯、阿姨

師:那我們平時還吃過什麼樣的豆製品菜呢?

幼:魚頭豆腐湯等

5、遊戲(黃豆爺爺找寶寶)

教師提供幾盤黃豆和綠豆的混合,請小朋友把混合的黃豆拾出來。

6、教師小結:

師:(出示黃豆爺爺的圖片)黃豆爺爺告訴小朋友,豆製品如果和魚肉放在一起,營養更豐富、更全面,味道更鮮美,所以小朋友在家裏,多讓爸爸媽媽炒些豆製品給小朋友吃,好吧!

幼兒園黃豆教案12

活動目標:

1、知道黃豆的生長過程,知道黃豆營養好,能製成許多豆製品。

2、發現黃豆加工後的變化,增加幼兒對周圍事物變化的興趣。

3、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長在地上結有黃豆莢的圖片一張。

2、豆製品若干,如豆腐、豆漿、豆腐乾等等。

3、參觀黃豆製品店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回憶講述黃豆的生長過程。

“黃豆種下去後是怎樣慢慢長大,最後結出黃豆來的?”教師出示圖片或有關資料,讓幼兒講述。

2、引導幼兒討論黃豆與人們的關係。

“黃豆對人有用嗎?人們喜歡用黃豆做些什麼?”(做菜,炸油,做豆芽及各種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根據幼兒講述出示部分豆製品)“人們爲什麼喜歡吃黃豆和豆製品呢?”“你吃過那些豆製品?是怎樣吃的,感覺怎麼樣?”

3、教師讓幼兒說一說參觀黃豆製品店看見了什麼,“剛纔小朋友們都看見、豆腐是怎樣做出來的,現在請小朋友來講一講“黃豆經過磨碎可以做成很多豆製品,黃豆的營養和高,多吃黃豆和豆製品對小朋友身體的長高和長大都有幫助,所以小朋友要多吃黃豆和豆製品。以後你們跟着爸爸、媽媽去菜場在仔細看看,還有那些豆製品。

活動建議

1、可以帶幼兒去田裏觀察

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幫廚房剝毛豆,觀察嫩豆子長在豆莢裏的情景。

2、帶領幼兒做黃豆發芽實驗,觀察黃豆的發芽和發芽所需的條件。

幼兒園黃豆教案13

設計意圖

黃豆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其蛋白質含量約40%,比魚肉禽蛋的蛋白質含量均高,還富含賴氨酸、脂肪、鈣、磷、鐵等,且易消化吸收,對學前兒童的身體發育和腦組織發育很有益處。但是,我班有不少幼兒不愛喝豆漿,不愛吃豆製品。因此,設計此活動,引導幼兒認識黃豆,喜歡黃豆,愛吃豆製品。

活動一:認識黃豆

活動目標

1.知道黃豆的名稱。

2.認識黃豆的外形特徵。

活動準備

1.每桌一盤黃豆。

2.一盆水。

活動過程

1.提問:“請小朋友們看一看,盤子裏裝的是什麼?”

2.引導幼兒觀察黃豆的顏色和形狀。

提問:“小朋友拿一粒黃豆看看是什麼顏色的?”“黃豆是什麼形狀的?”(圓溜溜的)

3.泡黃豆

請幼兒挑出大粒的黃豆,泡在水盆裏。兩天後觀察比較泡過的黃豆同沒泡過的黃豆有什麼不同。

活動二:會變魔術的黃豆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製作豆漿的過程,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對黃豆及豆製品有興趣、有好感,愛喝豆漿,愛吃豆製品。

2.知道吃豆製品能使小朋友更聰明,身體更棒。

活動準備

1.泡好的黃豆、豆漿機、電火鍋,豆製品若干種,牙籤、水杯若干。2.教會幼兒說兒歌“豆漿好”。

3.圖片“黃豆媽媽”。

活動過程

1.老師:“今天黃豆媽媽到咱們小二班來了,快問黃豆媽媽好!黃豆媽媽有許多的黃豆寶寶(出示一盆泡好的黃豆),這些黃豆寶寶很有本領,它們還會變魔術!誰要是和它們做好朋友,就能變得很聰明!”

2.黃豆寶寶變魔術。(製作豆漿)

老師:“誰願意和黃豆寶寶做好朋友,誰就來幫忙。”幼兒和老師一起把泡好的黃豆放進豆漿機。

老師:“黃豆寶寶會變魔術,咱們小朋友也有本領,我們說兒歌好不好?”幼兒說兒歌:“生黃豆,做豆漿,小朋友,快來嘗。豆漿甜,豆漿香,每天喝一杯,身體長得棒。”

3.看一看黃豆寶寶變成了什麼?(豆漿)把豆漿過濾放入電火鍋中加熱,煮沸,讓幼兒知道豆漿要煮開後才能喝。幼兒品嚐豆漿,老師提問:“豆漿什麼味兒?”(又甜又香)

4.黃豆寶寶還能變什麼?(品嚐豆製品)

老師:“黃豆媽媽,您的黃豆寶寶真棒,變的豆漿又甜又香,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都願意和黃豆寶寶做好朋友。不過,我們想問問黃豆寶寶還能變什麼?”老師側耳傾聽後告訴小朋友:“黃豆寶寶還能變豆製品,我們快去嚐嚐吧!”

每人一個牙籤,品嚐豆製品。

幼兒園黃豆教案14

活動準備:

1、自制故事圖書一本(內有文字)、故事磁帶、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

2、裝有少許黃豆的托盤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封面閱讀

①教師出示自制圖書,引導幼兒觀察封面。有兩顆豆子,一個叫滾滾,一個叫蹦蹦,你知道誰是滾滾,誰是蹦蹦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②“你知道他們爲什麼叫這個名字嗎?”引導幼兒討論,知道滾滾喜歡滾來滾去,蹦蹦喜歡一蹦一蹦。

2、大書閱讀

①翻開書的第一頁(遮住書中文字部分),設計提問:“這是什麼時間,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滾滾和蹦蹦從什麼地方掉下來?”

②打開文字部分,請個別幼兒來朗讀本頁故事文字,重點引導幼兒瞭解“軲轆轆”“蹦噠蹦噠”的意思。

③教師依次翻開第二頁、第三頁、第四頁至結束。每翻開一頁都可以讓幼兒猜猜,講講這一頁在講什麼?重點讓幼兒圍繞以下問題展開討論

a、“滾滾想要到哪裏去?蹦蹦想要蹦到什麼地方?”(滾到海邊,蹦到月亮上)

b、“滾滾滾到海邊了嗎?蹦蹦蹦到月亮上了嗎?(讓幼兒較充分地發表自己的猜測推想)

c、“滾滾爲啥躺在那裏不動了?蹦蹦爲啥掉在地上蹦不了了?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3、幼兒一邊閱讀幼兒活動材料《滾滾和蹦蹦》,一邊完整傾聽故事磁帶。

幼兒園黃豆教案15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關節的靈活性。

2、發展幼兒自主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大沙包若干,小螞蟻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大螞蟻頭飾一個,音樂磁帶《愛我你就抱抱我》。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螞蟻跟媽媽一起出來活動活動吧!”幼兒聽音樂做韻律活動。

二、基本部分。

引出話題:“剛纔小螞蟻跟媽媽經過田埂時,有沒有發現那邊有一大堆黃豆?”“我們一起去嘗一嘗吧。”

師:“告訴你們吧,黃豆炒熟了會更香更好吃的,我們一起來炒黃豆吧!”

幼兒自創動作炒黃豆,教師注意觀察。

教師和幼兒合作邊念兒歌“炒黃豆,炒蠶豆,咕嚕咕嚕翻跟頭。”邊玩炒豆豆遊戲。

幼兒自由結伴進行遊戲,並引導幼兒交換合作伙伴進行遊戲。

引導幼兒兩兩合作往一個方向連續炒黃豆。

三、結束部分。

師:“小螞蟻真能幹,把黃豆炒得香香的,我們一起把豆豆搬回去,過冬時再吃,好嗎?”指導幼兒將豆豆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