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種子》幼兒園教案(合集15篇)

《種子》幼兒園教案(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種子》幼兒園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種子》幼兒園教案(合集15篇)

《種子》幼兒園教案1

設計意圖

3-4 歲的幼兒對周圍世界都充滿着好奇。植物怎樣生長的?西瓜內爲什麼有黑色的瓜籽?瓜籽有什麼用?香蕉內的小黑點是什麼?面對幼兒如此多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幼兒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並讓他們永遠保持一顆充滿想像的童心?從幼兒每天吃的水果開始,開展一次尋找種子的活動,這樣既能讓幼兒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都有種子,又能對種子產生探索興趣。

活動目標

1.瞭解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都有種子。

2.知道不同植物的種子外形不同。

3.對種子產生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西瓜、香蕉、蘋果、梨;家長配合收集各種種子;錄像帶。

過程建議

1.找水果的種子。

(1)讓幼兒品嚐西瓜。提問:西瓜的種子在哪裏?看看是什麼樣子的?

(2)讓幼兒品嚐香蕉。提問:香蕉有種子嗎?它的種子在哪裏?告訴幼兒香蕉中的小黑點就是香蕉的種子。

(3)找出蘋果、梨的種子

2.利用每天飯後吃水果的時機,和幼兒一起品嚐、討論:

(1)你今天吃的是什麼水果?它有種子嗎?

(2)找一找它的種子在哪裏?看看是什麼樣子的?

3.看錄像:大樹的種子在哪裏?種子埋入土裏――發芽――小樹――大樹――結果子。

延伸提示:

1.可將各種種子做成標本,貼上標籤。

2.嘗試種豆,觀察種子的變化。

3.親子活動:找蔬菜等農作物的種子

提問:毛豆、蘿蔔、青菜有種子嗎?通過“家長園地”,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蔬菜等農作物的種子,每天安排一段時間,讓幼兒介紹,展示自己找到的種子。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乘船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乘船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感知平衡的意義。

2、學習用增減數量達到平衡的目的。

準備:

1、塑料(或木製)小船一隻。

2、大盆一個,盆裏裝滿水。

3、石子若干。

4、作業卡。

活動與指導:

1、全體幼兒圍在水盆邊。教師指水盆:“這是公園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氣好,沒有風和大太陽,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們看一看,它們應該怎麼坐船才安全,纔不會掉到湖裏。”接着示範:把石子擺到船的兩邊,使之傾斜,逐個移動石子,直至達到平衡。教師要邊講邊示範,使幼兒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導幼兒做練習:

(1)在每3組物體中,找出和圓點數一樣多的物體,並畫線圈起來。

(2)啓發幼兒數一數,說出每排物體的數量,然後比較它們的多少,知道將多的組去掉1或將少的組添上1都能使兩組物體一樣多。

(3)將猴子和氣球一一對應的比較,差多少氣球就添畫多少氣球。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抱抱小兔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抱抱小兔子

目標:

1.能觀察、瞭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有喜歡小兔子、關心小動物的情感。

3.豐富詞語:毛茸茸、三瓣脣、蹦蹦跳跳。

準備:

兔子一隻,白菜、胡蘿蔔若干,幾種不同顏色的小兔圖片。

過程:

1.引發觀察的興趣。

以歡迎小客人的形式抱出小兔。

2.觀察兔子。

提問:你喜歡兔子嗎?兔子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有順序地觀察兔子的頭部(長耳朵、紅眼睛、三瓣脣等);身體(橢圓形、四條腿,前腿短、後腿長);尾巴(短短的)。

學學兔子是怎樣行走的,模仿小兔跳。

3.抱抱小兔子。

提問:小兔全身長滿了什麼?身上的毛是什麼顏色的?抱起來感覺怎麼樣?

4.喂喂小兔子。

講一講:小兔愛吃什麼?吃東西時嘴巴是怎樣動的?

建議:

1.如果幼兒不願意抱小兔子,不要勉強。

2.幼兒園可設置飼養角,經常帶幼兒去觀察、餵養小動物。

3.提供多種毛色的小兔圖片供幼兒認知。

評價:

1.喜歡小兔子,願意摸摸、抱抱、喂喂。

2.有初步觀察的能力,能觀察並說出兔子的主要特徵。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水真清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水真清

有益的學習經驗:

初步認識水的基本特性:無色、無味和無嗅。學會用各種感官觀察事物。

準備:

玻璃杯,清水,牛奶,硬幣等。

活動與指導:

1、嗅覺遊戲。教師把裝有清水、酒、醋的瓶子放在幼兒面前,請幼兒來聞一聞,判斷哪個瓶子裏裝的是清水。

2、味覺遊戲。教師請幼兒嘗一嘗,說說哪個瓶子裏裝的是清水。

3、教師對幼兒說:“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遊戲,請小朋友們仔細來觀察。”

(1)教師拿出兩個玻璃杯,在一個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另一個玻璃杯中倒入牛奶。

(2)教師把兩枚硬幣分別放入兩個玻璃杯中,請幼兒觀察哪個玻璃杯中的硬幣看不見,而哪個玻璃杯中的硬幣能夠看見?

(3)教師總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所以放在裏面的東西我們都能夠看見。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小動物吃什麼

幼兒園餵養了許多小動物,幼兒紛紛從家裏帶來食物,有巧克力、有旺旺雪餅、有娃哈哈果奶,有小魚、肉骨頭等等。看着小朋友帶來的這些食物,教師又高興又着急。高興的是孩子們願意把自己愛吃的食物帶給小動物吃,體現了孩子們對小動物的關愛之心;但這些食物是動物們愛吃的食物嗎?實踐出真知,本次活動讓幼兒試試將自己帶的食物分給小動物吃,通過小動物吃與不吃的選擇,讓幼兒明白不同動物有不同的食性。人與動物也有着很大區別。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動物有不同食性。

2.有探索小動物食性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實物:小雞、小鴨、小兔,小米、小魚、小蝦、玉米麪、菜葉。

教具:小動物圖片,食物圖片。

過程建議

1.帶幼兒分別參觀小雞、小鴨、小兔的家,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外形、動作,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小動物的外形和動作,模仿幾種動物的叫聲。

2.小動物吃什麼。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3.試一試:提供各種食物,幼兒依自已意願選擇食物喂小動物。

4.交流:我喂小動物吃了什麼食物。

5.彙報:將動物愛吃的食物圖片,粘貼在小動物圖片下:小雞愛吃玉米麪和菜葉,小鴨愛吃小魚、小蝦和菜葉,小兔愛吃菜葉。

延伸提示

日常生活中,根據幼兒興趣繼續讓他們探究其他小動物的食性。

更多有關自然角精彩內容,請關注教師網20xx年專題——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各種各樣的帽子

活動目標:

1、結合已有經驗,加深對生活中幾種常見帽子的認識,樂於表達交流自己的發現

2、能積極觀察比較,瞭解帽子的不同質地、不同用途,並能根據帽子的不同嘗試設計分類標記。

3、萌發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幼兒用書“多彩的服裝”、分類操作作業紙各一個。

學具準備:幼兒用書“多彩的服裝”人手一冊,分類操作作業紙、鉛筆、油畫棒、師幼一起收集的各種各樣的帽子(絨線帽、草帽、太陽帽、頭盔等等)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展示的帽子,加深對生活中幾種常見帽子名稱的認識。

師提示語:小朋友有沒有發現,今天活動室裏多了些什麼東西?

你們認識這些帽子嗎?誰認識的最多?這裏有你不認識的帽子嗎?(一起認認說說)

二、觀察感知帽子的不同質地,瞭解其功用並嘗試分類。

1、師:你們喜歡這些帽子嗎?那讓我們趕快選個自己喜歡的帽子,找個舒服的位子坐下來。

提問:你選的是什麼帽子?爲什麼喜歡它?(自由交流)

你喜歡的帽子是什麼材料做的?有什麼用?(鼓勵幼兒先和好朋友一起相互比比說說,然後在集體面前講述)

2、在孩子講述的基礎上,老師基本用孩子的原話進行小結:小朋友發現帽子有很多的用處……小朋友還知道製作帽子的材料也很不一樣……原來帽子還有這麼多的不同,那小朋友想不想把這些帽子根據他們的不同來分一分呢?

帽子還有什麼不同?可以怎麼分?

組織幼兒相互討論並把自己想法設計相應的標記記錄在操作紙上。

3、鼓勵幼兒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講述自己的記錄方法。

三、 擴展有關帽子的知識和經驗。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很不錯!那除了這些帽子,你還知道那些帽子呢?(幼兒自由表達)

用實物投影儀打出圖片:你們看,這些是誰?他們戴的是什麼帽子?

請小朋友閱讀操作材料相應畫面,師幼一起閱讀、講述,進一步拓展孩子對帽子的認識。四、激發思維,啓發幼兒創造設計的慾望。

師:我們認識了這麼多帽子,你最喜歡什麼帽子?

那你想不想也來設計一頂帽子,你想讓你的帽子有什麼特殊功能呢?(鼓勵幼兒自由到動手區去設計、創造)

《種子》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模仿故事內容,用較爲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種植蔬菜的事情。

2、知道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廢,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3、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4、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活動準備

1、一盆小朋友種植的未發芽的蔬菜。

2、自制繪本《胡蘿蔔種子》、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以未發芽蔬菜引出活動。

"這是誰種的蔬菜啊?""告訴我們,你種的是什麼蔬菜?""這麼久了爲什麼還不發呀呢?小朋友,你們覺得它會不會發芽?"

2、引出故事

(1)"到底會不會發芽呢?我們來聽個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胡蘿蔔種子》"。

(2)教師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題目叫什麼?故事中的小男孩種了一棵胡蘿蔔種子,大家都是怎麼說的呢?聽了大家的話,小男孩有沒有放棄,他是怎麼做的?最後胡蘿蔔怎樣了?

3、出示繪本,講述故事。

老師把這個故事做成了一本書,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着書來把這個故事講一遍。(從封面開始講述故事)

4、教師小結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樣,不管別人怎麼說,每天都堅持去照顧他的胡蘿蔔種子,最後終於長出了一顆大大的胡蘿蔔。

故事聽完了,請你們再來說一說,xx小朋友的蔬菜會不會長出來呢?他應該怎麼做呢?

5、幼兒講述自己種蔬菜的故事。

我們每個小朋友也都種了各種各樣的蔬菜,你是不是也有一個故事呢,說給大家聽一聽好嗎?

活動延伸。

你們想不想把你種菜的故事也像秦老師一樣做成一本書給大家看呢?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種子》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種子能生長,初步瞭解植物生所需要的一些自然因素。

2、嘗試記錄幫助種子生長的方法,體驗幫助種子長大的快樂之情。

  【活動準備】

1、中(2)班綠色家園責任田的照片。

2、下雨、陽光、蚯蚓ppt、視頻。

3、記錄紙(小苗的形狀)、記號筆、展板。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前幾天,我們在責任田裏種了什麼?(花生)它們發芽了嗎?(沒有)

這些小種子啊心裏可着急了,它們好想快點長大!

那種子長大誰會來幫幫他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種子寶寶在長大。

觀看ppt,瞭解春雨、陽光、蚯蚓是怎樣幫助想長大的種子的。

1、春雨

(1)這是什麼聲音?原來是春雨啊。春天到了,春雨嘩啦啦地下,落到綠色家園裏,落到泥土上。

(2)種子寶寶喜歡它嗎?爲什麼?

下了春雨,種子寶寶喝得飽飽的,身體長得胖胖的。

2、太陽

(1)誰來幫忙了?

太陽公公散發着光芒,曬着太陽可真暖和啊,種子寶寶伸了個懶腰,使勁地往上長,長出了小芽芽。

3、蚯蚓

過渡:還有誰也會來幫忙呢?

(1)(我來啦,我來啦,我來幫助你)猜猜是誰呀?

(2)小蚯蚓是怎樣幫助種子長大的呢?

蚯蚓在泥土裏鑽來鑽去,幫助小種子鬆土。

(3)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蚯蚓幫種子寶寶鬆鬆土吧。

現在的泥土又鬆又軟,小種子使勁地頂啊頂,終於鑽出了地面。

總結:原來種子寶寶長大需要雨水的滋潤,陽光的照耀,還有小動物們的幫忙呢。

三、幫助種子生長。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你會怎樣幫助種子生長:

他們對種子寶寶這麼關心,我們也可以想辦法幫助綠色家園責任田裏的種子快快長大!你有什麼好方法幫助它們,和你旁邊的朋友說一說。

2、幼兒記錄幫助種子長大的方法:

(1)介紹記錄紙

這是我們的記錄紙,它像小苗苗一樣,有兩片葉子。想到一種方法記在一片葉子上,想到第二種方法記在另一片葉子上。

提問:一張紙上記錄幾種方法?

假如你還有別的方法,就再拿一張記錄紙來記錄。

(2)幼兒記錄

3、交流分享:

(1)說一說你有什麼好方法幫助他們?

(2)做一做幫助種子長大(幼兒結伴表演)

總結:小朋友們有這麼多的好方法幫助種子寶寶長大,相信我們責任田裏的種子寶寶很快就會發芽、長大!

《種子》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發現植物的種子,初步瞭解種子的特殊傳播方式。

2、對種子的傳播方式有繼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參加尋找秋天的遠足活動。和幼兒一起收集農村比較常見的植物。(蒼耳、蒲公英、刺毛球、麻雀窩、臭草、紅菱、牛膝、薊)

2、多媒體課件。

3、幼兒有一定播種的經驗。

評析:教師能根據幼兒園所處環境,選取鄉土教材作爲活動內容,活動內容來源於幼兒生活,體現了活動生活化的原則。

評析:活動準備既有教具等物質材料的準備,又有知識經驗的準備,活動能考慮讓幼兒在已有經驗上獲得發展,符合維果茲基的最近發展區的理論。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探索活動,感受好玩。

1、談話導入,

那天,我們去田野裏尋找了秋天,你看見些了什麼?

幼:喇叭花、菊花、蒲公英、狗尾巴草、麻雀窩

回來時你帶了些什麼?

幼:蒲公英、麻雀窩、刺毛球、臭草......

今天他們藏在哪裏?

幼:田野裏

評析:當幼兒回答田野裏時,(而實際上是在活動室裏)教師沒有作出恰當的反應,可見教師對幼兒回答的傾聽、及應變能力還較弱。

出示蒼耳、蒲公英、麻雀窩。

2、讓幼兒玩蒼耳、蒲公英、麻雀窩。

玩過後教師提問:

⑴剛纔你玩了什麼?

幼1:蒲公英

幼2:麻雀窩

幼3:蒼耳

......

⑵它們長什麼樣呀?

⑶你是怎麼玩的?

麻雀窩爲什麼飛起來,還有什麼也飛起來了?爲什麼蒲公英也會飛?

爲什麼蒼耳可以粘在頭髮上?

評析:你看見些了什麼?回來時你帶了些什麼?剛纔你玩了什麼?這三個問題答案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可見,教師的提問語過於羅嗦,應注意提問語的準確性、科學性和精練性。

二、第二次探索活動,發現種子。

1、引導幼兒發現種子。

蒲公英、蒼耳和麻雀窩的種子在哪裏呀?

2、幼兒發現種子。

把它們的種子找出來,每人找一粒種子,找到後放進盤子裏。

3、幼兒互相交流。

⑴剛纔你找的是哪種植物的種子?

⑵蒼耳的種子藏(麻雀窩的種子長)在哪裏?它們的種子是什麼樣的?(咖啡色的,橢圓形,扁扁的)

⑶那他們的種子爲什麼長得這麼特別呀?

4、逐步展示課件。

⑴看第一段。誰帶蒲公英去旅行?爲什麼風能幫它?它的種子最後怎樣了?

⑵經驗轉移。蒼耳渾身長滿刺,誰會幫它傳播種子?

⑶看第二段。

師:蒼耳傳播種子需要誰的幫助?教師出示相應(動物)的標誌。

評析:教師原想借助於視頻展示儀幫助幼兒更好地觀察種子的特徵,但視頻儀調的顏色太暗,不清晰,反而干擾了幼兒觀察,給了幼兒認識錯誤的認識。充分的準備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

教師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開展教學活動,但在選擇時應考慮到課件是爲了活動服務,該課件製作較粗糙,與活動的配合不夠緊密,並不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教學的作用。

三、第三次分組探索活動。

1、教師出示另外一些植物。

這裏還有一些有趣的植物,他們傳播種子需要誰的幫助呢?()

2、出示一張表格。

這是什麼?(蒼耳)蒼耳是怎麼傳播種子的?(幼:小鹿)我們畫上小鹿,打勾,爲什麼在小鹿下面打勾?

這是什麼?(麻雀窩)麻雀窩

怎麼傳播種子的?在哪裏打勾?

師:這裏有一張表格,請小朋友的猜想記錄下來。

評析:該環節教師示範一例後,可讓個別幼兒來記錄,大班幼兒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教師在示範後,應抱着相信幼兒的態度,放手讓幼兒在前例的基礎上探索記錄。

動物傳播標記製作爲小鹿,使幼兒錯誤的認爲只有小鹿才能傳播,建議:1、對知識經驗要進行小結:爲什麼小鹿能傳播蒼耳的種子,還有誰也能傳播蒼耳的種子?2、標記可改爲不同的動物頭像。

3、幼兒探索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4、選擇一張記錄表(有特殊的情況),進行簡單的講評。

評析:幼兒的記錄卡上出現錯誤時,教師的態度是放任迴避,這不符合科學活動要求,科學活動應給予幼兒正確的科學的知識經驗,教師可抓住機會,讓其他幼兒來討論。通過討論獲得正確的科學知識。

最後的評講活動教師應鼓勵幼兒積極交流、大膽講述,變教師的評講爲幼兒評講,把幼兒推在前面,更多創造生生互動的機會。

活動結束前的講評,不但可以判斷正誤,更重要的是可對種子傳播方式進行總結:如,哪些種子是靠風傳播(動物傳播、水傳播)的,及其原因。總結是對幼兒所獲經驗的一個提升,以便生活中幼兒再發現新的種子,可以準確地進行經驗的遷移。

《種子》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2、學習將收集的種子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紙板,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教師依次出示紅豆、蠶豆和黃豆)這些豆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們知道它叫什麼?(種子)

二 、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幫忙,幫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畫有三個標記的圖片),讓幼兒說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爲什麼?請一幼回答(排紅豆,因爲有紅豆標記),那麼第二、第三條線呢?(黃豆、蠶豆),排隊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種子站在線上,三個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紅豆有幾顆(十顆),黃豆有幾顆(十顆),蠶豆有幾顆(十顆),它們都是十顆,那麼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不一樣)

4、討論爲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引導幼兒說出因爲紅豆小,所以排得最短,蠶豆大,排得最長,黃豆不大不小,排得隊伍不長也不短。)

5、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越大,排列越長。

三、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看看紙板上有什麼(種子標記)並說說這三條線怎麼樣?(一樣長)

2、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它們用的數會不會一樣多?(有幼兒說一樣多有幼兒說不一樣多)那麼我們現在來排列一下,看看到底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幼兒操作,並講述操作結果:用的數量不一樣多,蠶豆用得少,紅豆用得多。)

3、討論:爲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

4、小結:一樣長短的線條,種子顆粒越小,排列時需要的越多,種子顆粒越大,排列時需的越少。

四、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教師出示海洋球和乒乓球,若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 短,請一幼兒上來演示。並總結出: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2、若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請一幼兒上來演示,並總結出:海洋 球大用得少,乒乓球小用得多。

3、遊戲:過小橋。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走獨木橋,要求腳跟對腳尖從起點走到終點,數一數,比一比,老師用的步子多還是小朋友用的步子多?爲什麼?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在操作中完成,從線條的頂端開始,一顆挨着一顆,並且在線條上,給種子進行排隊。我把線條分別用三角形、花、正方形不能的記號來表示,以防止幼兒視覺錯亂找不到線條。在活動中操作,大多數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排隊操作。通過這個活動幫助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形狀、空間位置等一些粗淺的知識,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這次活動由於考慮不周全,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材料的準備。我給每組孩子共同準備了一份操作材料,但孩子們不能很好的進行合作,再加上由於黃豆等種子容易到處亂滾,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沒排好,花費了不少時間,就連集體討論時還在“鍥而不捨”地排着,影響了活動的效果。事後我想到,可以用KT板,上面壓上幾道凹槽來讓孩子們在上面給種子排隊,這樣種子就不會到處亂滾了。

《種子》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種子進行分類、排隊、並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和排列長短的關係。

3、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和經驗的遷移,學會觀察、分析記錄表;並在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和排列長短的關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豆子(黃豆、花生米、蠶豆)、操作板2、乒乓球,海洋球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師:小朋友們,秋天來了,秋姑娘託老師給你們每人帶了份小禮物,看看桌子上,都有些什麼?(蠶豆、黃豆、花生米)這些禮物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種子”,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和這些種子寶寶一起玩玩遊戲吧!

(析:以幼兒感興趣的“遊戲”直接銜接過渡到“種子排隊”這一活動主題,自然清晰。)

二、第一次探索,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師(師出示操作板,講解提問):遊戲開始啦!首先,老師要請小朋友把種子寶寶們領回各自的家。拿起你面前的操作板,觀察它的上半部分,你看到了什麼?猜猜它代表什麼意思。

幼兒1:我看到了線條的前面畫着種子寶寶的標誌,黃豆寶寶的家在黃豆標誌的後面,花生米寶寶的家在花生米標誌的後面,蠶豆寶寶的家在蠶豆寶寶標誌的後面。

幼兒2:我認得那個紅旗標誌,數學操作書上有,代表種子寶寶要從紅旗這頭開始擺。

幼兒3:橫線後面的數字代表種子寶寶的數量,每種種子寶寶都要放10顆。

(析:通過自主觀察以及對平時數學活動的經驗遷移,幼兒在討論的過程中掌握了記錄表中各組成要素的基本含義。教師將幼兒的學習變被動接受爲主動學習,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主體性和能動性。)

2、幼兒操作,讓種子在紙板上排隊師(講解操作要點):老師有兩點要求:第一、每種種子寶寶都要從紅旗這端開始排起;第二、每顆種子寶寶都必須像好朋友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一個挨着一個!開始吧!

(析:教師用形象、精練的語言將操作要領再次強調,有利於操作的順利進行,以爲下一步觀察操作結果以及分析討論奠定基礎。)

3、講述排列結果,並討論分析現象原因,得出結論師:小朋友們幫助種子寶寶回到了各自的家,你們可真能幹!那老師現在就請能幹的你來觀察觀察,你發現種子寶寶排的隊伍有什麼特點?(黃豆寶寶排的隊伍最短,蠶豆寶寶排的隊伍最長,就像個樓梯一樣)看看你身邊的小夥伴,是不是他的種子寶寶排隊也有這樣的特點!爲什麼數量都是十顆,黃豆寶寶的隊伍最短,蠶豆寶寶的隊伍卻最長呢?(黃豆寶寶身體小,細細的,蠶豆寶寶身體大,胖胖的)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身體越小,排列越短;身體越大,排列越長。

(析: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通過幼幼互動、師幼互動這些形式讓幼兒對物體數量、形狀和空間位置的互逆性有了基本的理解和印象。)

三、第二次探索: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操作板師:好,那我們來看操作板的下半部分,在操作板上畫着三條線,你來看看這三條線有什麼特點?(一樣長)師:現在,老師就請小朋友們幫個忙,將種子排滿這三條一樣長的線。排好後,請你數一數,一共用了幾顆種子寶寶,將答案統計在後面的空格里。那你來猜猜看,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用的種子寶寶的數量會不會是一樣多?

幼:一樣/不一樣(析:在操作前,讓幼兒放開思維大膽猜測,不僅激起了幼兒的操作興趣,也讓幼兒在接下來的操作中能帶着問題有目的的進行探索。)

2、交待操作要求,幼兒獨立操作師:那行,我們來動手找答案吧!種子寶寶排隊的要求和剛纔是一樣的!第一、每種種子寶寶都要從紅旗這端開始排起;第二、每顆種子寶寶都必須像好朋友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一個挨着一個!開始吧!

3、講述探索結果,討論現象原因師:用的種子寶寶是一樣多的嗎?

幼:不一樣多師:哪種種子寶寶最多?哪種最少?

幼:黃豆寶寶最多,蠶豆寶寶最少。

師:排一樣長的隊伍,爲什麼;黃豆寶寶用的最多,蠶豆寶寶用的最少呢?

幼:因爲黃豆身體大,蠶豆身體小小結:排列隊伍一樣長時,身體大的種子寶寶用的數量少,而身體小的種子寶寶用的數量多。

(析:因爲有了第一次操作經驗的成功總結,第二次的探索就顯得簡單以及順利了許多。)

四、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師:原來小小的種子竟然還有這樣神奇的小祕密!那我要來考考你們究竟掌握這些祕密了沒有!(出示乒乓球和海洋球,提問)如果用10個乒乓球和10個海洋球排隊,誰排的隊伍長?誰排的隊伍短?爲什麼?

幼兒:海洋球排的隊伍長,因爲它身體比較大;乒乓球排的隊伍短,因爲它身體比較小。

2、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那如果讓它們各自在這條線上排隊,乒乓球和海洋球誰用數量的多?爲什麼?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種子》幼兒園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蔬菜的基本特徵,瞭解蔬菜的生長變化過程。

2.學習蔬菜的基本種植方法,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和能力。

3.知道吃蔬菜對身體有好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

重點:知道種植時的基本方法。

難點:學習植物的基本種植方法,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準備:種子、圖片、植物生長過程圖

  二、基本部分:

出示蔬菜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其名稱,表達對蔬菜的喜好。

老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常見的蔬菜)你們吃過嗎?是什麼味道?好吃嗎?

老師:老師也很喜歡吃蔬菜,因爲蔬菜可以預防流感等疾病、補充我們身體的維生素。

老師:蔬菜這麼好吃,你們知道蔬菜是從哪裏來嗎?農民伯伯是怎樣種出蔬菜的?

1.環節一

老師出示蔬菜,引導幼兒說出其名稱、特徵及用途。

老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常見的蔬菜)是什麼形狀的?顏色?

老師:讓我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剝一剝、掰一掰蔬菜,看看有什麼新的發現?

提示:引導幼兒發現蔬菜是由多個小葉子和根莖組成的,每個蔬菜都有不同的葉子,像鬍鬚一樣的根。

老師:你們吃過哪些蔬菜嗎?是什麼味道?喜歡吃嗎?(讓幼兒知道吃蔬菜可以預防很多疾病)

2.環節二

老師:農民伯伯是怎樣種蔬菜的?

老師小結:農民伯伯把蔬菜種子撒在泥土裏,然後給小種子澆水,蔬菜就種好了。

老師:農民伯伯爲什麼種小種子,不把種子種在一起呢?

老師:小種子是怎樣長成大蔬菜的?

老師小結:小種子慢慢鑽出了土地,就長出了綠芽,綠芽往土外鑽,綠芽長呀長呀,就長成了一顆大蔬菜。

3.老師示範種植蔬菜的步驟,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老師:農民伯伯種出了蔬菜,讓我們吃到了好吃的蔬菜,讓我們也來種蔬菜吧!

老師:我們先把一個個小種子,擺放在泥土裏(無土栽培育苗盤裏),拿起一個小種子,均勻擺放,蓋好育苗紙,最後給小種子噴灑澆點水,就種好了。

3.環節三

老師引導幼兒交流種植蔬菜的方法。

老師:小朋友們真能幹,會種蔬菜了,你們能告訴老師是怎樣種蔬菜的嗎?

  三.結束部分:

引導幼兒收拾物品,結束教學活動。

老師:小朋友們的植物種好了,讓我們慢慢等着他們長大吧!現在,我們要先收拾地上的物品,要不然我們會被這些物品拌倒的。引導幼兒做好後期的觀察記錄,養成持久觀察的良好習慣。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可以回家進行種植,或者利用春季外出體驗種植的樂趣。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種子》幼兒園教案8

  綜合活動:

種子發芽

活動目的:

1、通過實驗使幼兒掌握種子發芽的三個條件: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2、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加深對春天特徵的認識。

活動準備:

三種種子的發芽情況(照片和實物)、一次性杯子、棉花、水、各種種子、標籤、蠟筆、一次性碗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春天到了,種子寶寶們一個個爭着發芽,也想象它們的媽媽一樣有綠綠的葉子。有一天,青菜籽寶寶、綠豆寶寶、黃豆寶寶和它們的媽媽在一起玩,它們吵着要媽媽教它們發芽。青菜籽寶寶的媽媽告訴三個孩子,要到有水、有空氣、比較暖和的地方去發芽,才能象媽媽一樣長出綠色的葉子。

於是,三個種子寶寶出發去找,找呀找,綠豆寶寶來到小朋友的自然角里,看見一個杯子,裏面有一團棉花,軟軟的,而且空氣也很好,也很暖和,於是,它就跳進第一個杯子裏等待發芽;黃豆寶寶也來到這裏看見另一個杯子裏有很多很多的水,也有一團棉花,哇!這裏真好,有那麼多的水可以喝,躺在裏面真舒服,還能游泳呢,於是,它也跳進去等待發芽;青菜籽寶寶呢,也來到這裏,它也看見一個杯子,裏面也有一團棉花,還有一點點的水,它想起媽媽對它說的要找一個有水、有空氣又暖和的地方發芽,於是,它就跳進第三個杯子裏等待發芽。

師:這三個種子寶寶在我們小朋友的自然角里生活着,它們天天盼望着自己能快點發芽,時間過去了一天、兩天、三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你們猜,種子寶寶們有什麼變化呢?

1、幼兒分散觀察三種種子的變化

2、集中:種子發芽了嗎?爲什麼?

l沒水(原來這裏沒水,種子寶寶渴死了,當然發不了芽,我們小朋友不喝水行不行?)

l水過多,沒空氣(水太多了,透不過氣來了,所以發不了芽,我們人沒有空氣行不行?引導幼兒用手捂住鼻子不呼吸)

小結:那麼青菜耔寶寶爲什麼芽發得那麼好呢?(幼兒自由說)

師:哇!真的,原來啊,春天的天氣真好,有暖暖的太陽、柔柔的風,還有清新的空氣,是種子寶寶發芽的最好季節。

3、師:你們看,袁老師爲這三個種子寶寶的發芽情況做了一張記錄的表格,我們來看看。(出示記錄表格)

二、幼兒操作

師:前幾天,我們小朋友也收集了許多種子寶寶,我們也來爲它們安一個舒服的家,然後也把它的發芽情況記下來,好嗎?每一組我都爲你們準備好了一張記錄表,把你們種子發芽的情況記下來,然後我們一組的小朋友來比賽,看看誰的種子寶寶會笑起來,好嗎?

師:你們看,袁老師把你們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種子都放在那裏,等會你們自己去選擇,選擇一種你自己喜歡的種子來種,然後找一張寫着你名字的卡片,把你的種子寶寶畫下來,做個標記,好了以後別忘了在記錄表格上也做個標記哦。

《種子》幼兒園教案9

活動目標

1、 認識各類種子的外形特徵,知道種子的傳播方法。

2、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激發幼兒對植物種子傳播的興趣。

3、 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 培養求知慾和探索精神。

5、 初步瞭解種子生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知道種子的傳播方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各種種子、種子的傳播過程圖片、課件《種子的傳播》、錄音機、磁帶實物(蘋果、桃子)

葫蘆種子頭飾若干

2、經驗準備:活動前帶領孩子到鄉村進行春季觀察,瞭解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幼兒參加播種活動,初步認識種子。

活動過程

一、 導入種子

1、教師出示蘋果、桃子導入。春天來了,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神祕的小客人,她們是誰呢?

2、教師操作切開蘋果、桃取出種子,引導幼兒發現果實裏都有種子。

3、教師講解種子的用途。提問:你還見過那些種子?

二、 觀察種子

1、 幼兒操作,觀察種子。

2、 講一講自己認識的種子。如:玉米、水稻、花生種子等。

三、 認識種子

1、瞭解四種種子的外形特徵:蒲公英寶寶像一把小傘,蒼耳寶寶身上有刺,葡萄寶寶小小的黑黑的、葫蘆寶寶白白的像瓜子。

2、幼兒通過觀察操作,發現這四種種子的特徵,請幼兒挑選出這四種種子。

四、 種子的傳播

1、 解釋傳播

2、 操作課件,幼兒觀察種子的傳播方法及過程。

3、 教師小結:蒲公英是靠風傳播的,蒼耳是靠動物傳播的,葡萄是靠小鳥傳播的,葫蘆是靠水傳播的

五:分辨種子

觀察其他的種子,分辨哪些種子可以吃,哪些種子不可以吃

六; 遊戲:播種種子。

幼兒是葫蘆種子寶寶,教師來播種。

小百科:種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它由胚珠經過傳粉受精形成。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3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

《種子》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的:

1、感知音樂的強弱特性及不同樂段的表現形式。

2、能通過種子的生長過程創編不同的動作。

3、能結合音樂的特點用肢體動作表現豆子的生長過程,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把自己當成豆子,能大膽用肢體動作表現豆子的生長過程。

活動難點:幼兒感受音樂的強弱特點,能表現出舒緩和激烈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幼兒瞭解豆子的生長過程。

2、豆子生長的PPT圖片,配有音樂的PPT,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小豆子”圖片,問題引入:“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小豆子是怎樣生長的呢?”“老師有一段音樂講述了豆子生長的過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幼兒討論回答。

2、情景故事講述——整體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結構及強弱的變化。

二、基本部分:

1、根據音樂中豆子生長變化情況幼兒創編動作:躺在土壤裏的豆子——吸收水分營養翻滾膨脹的豆子——鑽出地面長成的豆苗——吸收陽光長高長粗的豆苗——暴風雨來襲豆苗堅強鬥爭——風雨過後豆苗再次生長——長出豆角慢慢成熟。

2、分段欣賞:

①段:土壤裏的豆子——幼兒隨音樂在地上快樂翻滾。

②段:生長的豆苗——幼兒用肢體動作長出豆芽,感受舒緩的音樂,並隨音樂慢慢生長。

③段:暴風雨堅強生長的豆苗——幼兒感受激烈的音樂,最大限度地搖擺自己的身體。

④長出豆角豐收了——幼兒再次感受舒緩的音樂,想象陽光的美好,豆苗再次堅韌地挺起身體,在陽光中長大,結出豆角。

3、完整欣賞音樂,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每段的音樂。

4、老師小結,針對不足的音樂段落再次剖析,幼兒再次表現。

三、結束部分:

看看小朋友用肢體動作表現出的豆角多不多,老師以農民伯伯的身份從幼兒身上採摘豆角,邊採摘邊對幼兒進行鼓勵。

《種子》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嘗試種子發芽試驗。

2、知道春種秋收,種子在春天發芽。

3、知道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溫度、水分、陽光、空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黑板畫種子發芽過程。

花盆、種子;空紙殼箱

活動過程

1、老師實驗;將一粒黃豆種子種在花盆裏,在放入紙箱裏。

提問:這粒種子能發芽嗎?爲什麼?

小結:種子發芽需要陽光。

提問:如果把這盆放入冰箱裏會發芽嗎?

小結:種子發芽需要溫度。

師:如果有了陽光、溫度種子就會發芽嗎?對了,必須澆水就象小朋友一樣,每天必須喝水纔會長大。

師:你知道種子是怎樣長大成一株植物的嗎?老師出示黑板畫讓小朋友瞭解植物發芽長大的過程長大。

小結:種子發芽需要一定外界條件氧氣、溫度、水、陽光。

2、遊戲:《種子發芽》,用肢體語言演示植物生長過程。

活動延伸

老師將種子種在花盆裏放在教室一角,讓小朋友觀察種子發芽過程。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小百科:發芽爲動詞,指植物長出芽。同義詞有,萌芽。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開始萌發,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發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基本信息詞目:發芽釋義:種子的胚胎髮育長大,突破種皮而出。

《種子》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各種種子的基礎上,瞭解種子的幾種傳播方式並能進行簡單分類。

2.能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發展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萌發探索植物種子奧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各種種子,帶到幼兒園佈置成“種子展覽會”。

2.供每組幼兒操作的種子實物若干,傳播方式背景圖、種子標本若干,課件《種子的旅行》。

3.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種子傳播方式的相關知識,豐富感性經驗。有條件的家長可帶幼兒進行野外遠足活動,觀察大自然中的植物。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參觀種子展覽會,認識各種種子的特徵。

(1)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幼兒帶着問題自由觀察。如:看一看它們是什麼種子?長什麼樣?這些種子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種子的外形特徵。

(2)請幼兒說出自己認識的種子名稱,並認識幾種特殊種子(蒲公英、蓮蓬、蒼耳等)。

對於幼兒不認識的種子,請其他幼兒互相補充,教師不作解釋,可提問:這麼多的種子還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在互相學習中瞭解種子大小、顏色、形狀等的不同。

(3)幼兒互相討論:這些種子都有什麼用?使幼兒簡單瞭解種子可以繁殖、食用等。

2.播放課件《種子的旅行》,引導幼兒瞭解種子傳播的方式。

(1)瞭解種子的風力傳播。

①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是誰幫助蒲公英的孩子去旅行的?爲什麼風能吹着它去旅行?教師拿出實物,引導幼兒觀察、分析,並請幼兒吹着試一試,進一步感知蒲公英種子“輕飄”的特徵。

②請幼兒思考:蒲公英的種子飛到了新的地方,在春天來到的時候,又會怎麼樣?引導幼兒瞭解植物種子“發芽—長大—開花—結果—繁殖”的生長過程。

③引導幼兒拓展思路:風還能幫助哪些種子去旅行?爲什麼?

豐富幼兒的知識:柳絮、楊樹等種子非常輕,被風一吹到處飛,

所以它們也是由風幫助旅行的。

(2)結合實物與課件討論種子的其他傳播方式(流水、動物皮毛、鳥的糞便、人類播種等)

課件中出示蓬蓬、蒼耳、櫻桃、豌豆等,討論:它們的種子怎樣去旅行?爲什麼?還有哪些種子也用和它們一樣的方式去旅行?

請幼兒思考:人類可以幫助哪些種子去旅行?使幼兒知道農作物的種子多是靠人類的幫助去旅行的。

小結:蓮蓬像小船一樣能浮在水上,它的種子可以靠水傳播;小蒼耳身上有刺,可粘到動物皮毛上去旅行;有些硬硬的小種子被鳥吃掉後不消化,能隨糞便排出來,它們跟着鳥兒去旅行;有些種子成熟以後,果實外皮裂開,種子通過自身彈力把自己彈出去旅行。

3.玩遊戲“幫助種子去旅行”進行傳播方式的分類。

(1)教師出示黑板上的種子標本,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種子。

(2)引導幼兒說出它是什麼種子,是怎樣傳播的,並放到相應的傳播方式背景圖中。

(3)和幼兒一起檢驗放對了沒有,如果不對,說明爲什麼。進一步鞏固幼兒對種子傳播方式的認知。

《種子》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2.初步瞭解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徵與其傳播方式的關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帶毛的、長刺的、帶鉤的種子者圖片。

2.《種子的旅行》的視頻。

3.蒲公英、蓮子、蒼耳、豌豆、等種子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孩子們,你們都出去旅行過嗎?到過哪裏?用什麼方法去旅行的?孩子們討論。

2.今天燕老師我請來了幾位特殊的朋友,也想去旅行,但是他們沒有手、沒有腳,怎麼去旅行呢?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

3.出示蒲公英、蒼耳、蓮子、豌豆的圖片,讓幼兒逐一認識,並與他們打招呼。

4.小結: 蒲公英、蒼耳、蓮子、豌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植物的種子,這些種子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有的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還帶鉤長刺呢。

這些種子剛纔聽了小朋友們都去旅行過,也迫不及待的要去旅行了,但它們沒有手沒有腳,怎樣才能去旅行呢?想不想知道?

5.要想知道他們是怎樣旅行的,下面你們就認真聽、認真看,看完後就會得到答案的,一會兒還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看誰打的最棒,好不好?藉助多媒體講解種子旅行。然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6.提問:爲什麼蒲公英的種子會隨風旅行?

小結:因爲蒲公英的種子很輕,而且有絨毛,像一把小傘,所以風能幫助他傳播種子。

7. 蒼耳是什麼樣子的?他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小結:蒼耳渾身長刺,容易粘到動物和人身上,動物和人走到哪兒,就把他帶到哪兒去旅行。

8. 蓮子是怎樣傳播的?爲什麼會隨着水流去旅行?

小結:蓮子生活在水裏,成熟後就會落到水裏順水流到遠方去了。

9.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

小結:豌豆成熟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果殼炸裂開,把自己彈出來,還有許多植物也是靠自己來傳播的,如:黃豆、紅豆、綠豆等。

10.這些植物的傳播方式真是獨特,誰來用動作表演一下。

最後小結:大自然的植物真是奇妙,原來有這麼多的種子都有他們的好朋友來幫忙傳播的,當然也有靠自己的力量傳播的。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植物的奧妙沒有被發現呢,他們呀都等着小朋友們去用心去觀察、去發現,現在呀你們好好的學習,等你們長大了就會發現他們的奧妙了。

現在聽我的口令,在這些種子中,你最喜歡哪種種子的傳播方式,就站在那種種子的一排裏,排好隊,我們表演一下他們的傳播方式好不好?

活動反思:

植物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貼近生活,對植物奧祕的探索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國中,蘊含着許多的奧祕,其中種子的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幼兒知識經驗中,對種子的傳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記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漫天飛舞的柳絮,隨風飄揚的蒲公英,這些都是孩子們親身經歷、接觸到的,但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其實這些現象就是植物在傳播種子。本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認識並瞭解植物的種子及其傳播方式,建構孩子的知識結構,拓展他們的視野。

《種子》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2、初步瞭解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徵與其傳播方式的關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帶毛的、長刺的、帶鉤的種子圖片。

2、PPT課件。

3、蒲公英、蓮子、蒼耳、鳳仙花種子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孩子們,你們都出去旅行過嗎?到過哪裏?用什麼方法去旅行的?孩子們討論。

2、今天老師我請來了幾位特殊的朋友,也想去旅行,但是他們沒有手、沒有腳,怎麼去旅行呢?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

3、PPT出示蒲公英、蒼耳、蓮子、鳳仙花的圖片,讓幼兒逐一認識,並與他們打招呼。

4、小結:蒲公英、蒼耳、蓮子、鳳仙花,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植物的種子,這些種子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有的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還帶鉤長刺呢。

這些種子剛纔聽了小朋友們都去旅行過,也迫不及待的要去旅行了,但它們沒有手沒有腳,怎樣才能去旅行呢?想不想知道?

5、要想知道他們是怎樣旅行的,下面你們就認真聽、認真看,看完後就會得到答案的,一會兒還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看誰打的最棒,好不好?藉助PPT課件講解種子旅行。然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6、提問:爲什麼蒲公英的種子會隨風旅行?

小結:因爲蒲公英的種子很輕,而且有絨毛,像一把小傘,所以風能幫助他傳播種子。

7、蒼耳是什麼樣子的?他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小結:蒼耳渾身長刺,容易粘到動物和人身上,動物和人走到哪兒,就把他帶到哪兒去旅行。

8、蓮子是怎樣傳播的?爲什麼會隨着水流去旅行?

小結:蓮子是長在蓮蓬裏,它生活在水上面,成熟後就會落到水裏順水流到遠方去了。

9、鳳仙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小結:鳳仙花是靠種子成熟後果殼裂開,通過自身彈力把種子彈出去旅行的,還有許多植物也是靠自己來傳播的,如:黃豆、紅豆、綠豆等。

10、這些植物的傳播方式真是獨特,誰來用動作表演一下。

最後小結:大自然的植物真是奇妙,原來有這麼多的種子都有他們的好朋友來幫忙傳播的,當然也有靠自己的力量傳播的。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植物的奧妙沒有被發現呢,他們呀都等着小朋友們去用心去觀察、去發現,現在呀你們好好的學習,等你們長大了就會發現他們的奧妙了。

現在聽我的口令,在這些種子中,你最喜歡哪種種子的傳播方式,就站在那種種子的一排裏,排好隊,我們表演一下他們的傳播方式好不好?

活動反思:

植物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貼近生活,對植物奧祕的探索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國中,蘊含着許多的奧祕,其中種子的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幼兒知識經驗中,對種子的傳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記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漫天飛舞的柳絮,隨風飄揚的蒲公英,這些都是孩子們親身經歷、接觸到的,但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其實這些現象就是植物在傳播種子。本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認識並瞭解植物的種子及其傳播方式,建構孩子的知識結構,拓展他們的視野。

《種子》幼兒園教案15

【活動目標】

1、樂於學說兒歌,感受植物成長的生命力。

2、學習和嘗試照顧植物,知道要愛護植物。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活動準備】

1、《小種子》兒歌,文字旁邊配簡單的圖畫。

2、花的種子、小鏟子、水。

3、三個裝有泥土的花盆。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種子》兒歌,教師先邊指邊讀說一遍兒歌,引導幼兒觀察文字旁邊的圖畫,幫助他們理解兒歌。

小種子,真奇妙,

太陽照,水兒澆,

發芽長葉節節高,

開出花兒多美好。

2、請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說兒歌,邊做動作模仿小種子長大和開花。

3、教師提問:

(1)小種子需要什麼才能長大?

(2)如果你來照顧它,你會怎麼做?

4、建議大家一起種花,出示花的種子,請幼兒觀察種子的外形特徵,然後將種子種入花盆。教師可以把種子包裝袋貼在花盆上,當作標籤。

5、待種子發芽後教師把植物放在有陽光的位置,請幼兒分組每天輪流照顧植物。

6、請幼兒注意觀察種子的生長和變化,看看能否種出花兒。

教師可用數碼相機拍下幼兒種植的情況,便於與幼兒進行回顧時加深印象。

【活動評價】

1、能說兒歌《小種子》。

2、能照顧和愛護植物。

【活動建議】

1、兒歌的圖可以自己製作,用大一些的字體將兒歌抄在一張大紙上,然後,根據每句兒歌配上簡單的圖,如:太陽、水壺、發芽的種子等。

2、在提問“你會怎樣照顧小種子?”時,教師可通過提示,幫助幼兒瞭解在照顧植物時應注意的事,如:水不能澆得過多,輕輕地觸摸等。

3、三個花盆裏的種子可以是同一種花,也可以不同。

教學反思:

針對這個情況,我在組織活動語言活動《小種子》時,就儘量注意活動的緊湊性。在組織活動時,不僅僅將活動重點放在學習詩歌、朗誦詩歌上,而是在此活動的過程中豐富孩子有關種子發芽的條件、過程和對種子發芽的聯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