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綠葉的夢》課文

四年級語文《綠葉的夢》課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綠葉的夢

四年級語文《綠葉的夢》課文

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裏度過的。高粱稈兒剝開來,做成馬車、燈籠;河邊抓把泥,捏成碾磨、盆碗;柳條兒、葦葉兒做笛子,葫蘆瓢做船,荷葉當傘……一雙小手創造了多少可愛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迷的還是綠葉。

我永遠感激我的啓蒙老師。除了教我們讀書以外,老師還教我們蒐集標本,採來各種綠葉匯攏在一起,並講述它們的知識和趣聞。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動。

星期天,我們跑遍密密的樹林、雜草叢生的河邊、廣闊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崗。爬大樹,鑽叢林,嬉笑,打鬧,歡樂的笑聲驚飛了覓食的小鳥。籃子裏裝滿了各種綠葉。我們用元寶樹葉串成項鍊,用金黃色的菟絲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鐲,豆角花掛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滿了小辮兒……在曠野的課堂裏,綠葉和野花譜寫成我們生活的樂章。

我們每人都想找到一種新奇少見的葉子,因此少不了爭強和探險。我們常常有意外的發現,但也少不了刺傷手腳。毛栗子、酸棗樹的尖刺兒幾乎在每人身上都留下過傷痕。

秋天,樹葉在風中飄落,像一羣羣蝴蝶飛向我們。我們揹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歡呼着,摟樹葉,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滾,翻跟頭,坐下來挑選出那些漂亮的葉子。鮮紅的,金黃的,串成長長的彩色葉鏈掛在教室裏,滿屋洋溢着豐收的歡樂。那許許多多留做標本的葉子,成了我們的珍寶:圓形的、條狀的、桃形的、針狀的、蛋形的、元寶狀的、葉面帶茸毛的……一一陳列開來。

老師讓我們觀察並講述這些葉子。羽狀的山扁豆葉子可當茶,祛痰止渴;細長的垂柳葉子可解酒毒,治皮癬;桑葉清熱明目,治手腳麻木;薄荷葉醫感冒頭疼……祖輩傳下來的民間藥方,豐富有趣的生活知識,也隨着一串串葉片,留在我的記憶裏。

 【四上《綠葉的夢》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部分,逐步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3、按認讀寫的不同要求,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掌握“匯攏、土崗、戒指、樂章、酸棗樹、刺傷、陳列、解毒、記憶”詞語。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逐步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邊讀邊想象作者描寫的蒐集樹葉的情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快樂心情。

2、課文的2-6自然段,感受美妙的夢境。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圖片、視頻、文字);樹葉貼畫(或其它樹葉、高粱秸製品)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詞義。

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明確單元學習任務

1、導入:今天我們開始新年段、新學期、新單元的學習,同學們做好準備了嗎?讓我們一起去遨遊語文天地吧!

2、瀏覽“單元導讀“

這個單元給我們講述的是作者們的童年故事,他們的童年是怎樣的?和我們的童年生活有什麼不同嗎?

在新的學期裏,我們又將開始怎樣的語文學習?注意提高什麼能力?

瀏覽“單元導讀”,找出問題的答案。

3、交流體會

① 彙報“讀懂了什麼”。

② 說說自己想怎樣學習這個單元;或說說自己學習中存在的難題。

二、初步進行《綠葉的夢》的學習

1、導入:下面我們開始學習《綠葉的夢》這一課。

2、釋題激趣:看到這個題目,你有哪些思考?(從“綠葉”、“夢”、“綠葉的夢”三個角度談均可)

[教師提示]① 綠葉:哪裏見過?象徵什麼?可以做什麼用?等

② 夢:可以讓學生組詞,體會“夢”的情感內涵。

③ 綠葉的夢:啓發質疑。

小結:(整合學生髮言,導入課文閱讀)

3、範讀課文,初步感受。

⑴ 邊聽邊思考:作者通過哪些事來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給你留下怎

樣的印象?

⑵ 聽讀思考,交流感受。

⑶ 小結:作者就是抓住與綠葉有關的幾件事,向我們講述了她快樂的童

年生活,讓我們不禁產生羨慕之心。想自己讀讀這篇課文嗎?(導入下一環節)

4、學習本課生字詞

⑴ 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檢查認讀情況,指導難寫或易錯字。

⑵ 自讀課文,畫出新詞,並把帶新詞的語句讀一讀;把自己喜歡的詞語

摘錄到“詞語花籃”中。

⑶ 解詞:(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進行選擇)

⑷ 小結:同學們都掌握了生字的認讀,對新詞也有了瞭解,希望通過學

習課文,更好的掌握這些生字、新詞。

5、按要求自讀課文

⑴ 提出自讀要求

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號,分段。

出聲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與周圍同學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存在的問題。

⑵ 學生按要求自學。

⑶ 反饋:檢查分段情況;彙總好的詞語;指名朗讀喜歡的段落;提出需

要解決的問題。

6、作者簡介:(有時間再安排)

葛翠琳,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現任冰心獎評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半個世紀來堅持寫童話,力求在童話創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獨具的風格。主要作品《野葡萄》、《會唱歌的畫像》、《翻跟頭的小木偶》《春天在哪裏》等曾獲國內外多種獎項,並被譯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種文字出版。丹麥、瑞士、前蘇聯、日本、泰國等報刊對其作品都有過介紹和評論,港臺地區出版過她的繁體字中文版童話圖書。

葛翠琳曾出訪法國、瑞士、泰國、日本並講學。70年代末期任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80年代末曾任瑞士兒童圖書國際獎評委。1990年與韓素音等人創辦冰心獎,並一直主持冰心獎工作,爲培養兒童文學作者盡心力盡力。90年代曾連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執行委員。小讀者喜歡她的書,是她最高興的事。

7、佈置作業

⑴ 抄寫本課生字詞。

⑵ 繼續熟讀課文,特別是自己喜歡的段落。

⑶ 試着自己解決課上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板書課題,齊讀;

2、回憶、梳理學生質疑,確定重點問題

同學們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提出了一些問題,還記得嗎?(指名說)

哪些問題在課餘學習中已經解決?還有哪些沒解決?

3、導入: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嘗試解決了一些問題,有些還未解決。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學習課文,一起解決剩下的問題。

二、學生自學,默讀全文,思考問題

1、出示默讀要求

⑴ 默讀課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麼美好的回憶?

⑵ 你對那部分最感興趣,反覆閱讀。

2、生自讀課文。

三、探究合作學習,深入理解課文

1、梳理內容

作者童年有什麼美好的回憶?(簡練概括出意義段或自然段的段意)

2、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⑵ 演示圖片,提出質疑

① 出示圖片——課文中提到的那些兒時的玩具。

②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前幾句,齊讀最後一句話。

③ 啓發:大自然提供我們許多的玩具,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但是作者爲什

麼“最着迷”於綠葉呢?

3、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⑴ 瀏覽課文。

⑵ 交流自己的意見。(可以讀一讀課文,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⑶ 處理“泡泡框”,理清與其它各段的關係。[隨機板書]

4、根據學生選擇,逐段學習課文重點部分:(2——6自然段)

[學習3——6自然段,不一定按順序,學生最喜歡哪個自然段,讀一讀,然後

深入學習即可]

⑴ 第三自然段:寫“我們”採集綠葉的快樂。

① 指名讀課文,然後說說自己爲什麼最喜歡這部分內容。

② 出示詞語練習

(密密)的樹林(雜草叢生)的河邊(廣闊)的田野

(爬)大樹(鑽)叢林(串)項鍊(做)戒指和手鐲

照樣子摘錄詞語:元寶樹葉(菟絲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③ 自讀課文,注意練習中出現的幾組詞語,從中體會採集綠葉帶給“我們”

的快樂。[隨即解決與本段有關的問題]

④ 指導練習感情朗讀。

⑤ 指名讀本段課文,齊讀本段最後一句。

⑥ 小結: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老師能聽出,你們已經體會到作者採集樹葉時的快樂。(再齊讀本段最後一句。)

⑵ 第四自然段:寫採集綠葉也會爭強和探險,甚至受傷。

① 指名讀課文,然後說說自己爲什麼最喜歡這部分內容。[隨機板書]

② 默讀思考:採集樹葉的活動幾乎使每個人受了傷,這與快樂有什麼關係?

③ 交流體會。[隨即解決與本段有關的問題]

④ 練習有感情朗讀。

⑶ 第五自然段:寫秋天的收穫更大。

① 指名讀課文,然後說說自己爲什麼最喜歡這部分內容。

② 結合“泡泡框”談體會。[隨即解決與本段有關的問題,隨機板書]]

③ 指導練習有感情朗讀。

④ 試背誦本段。(時間允許可以齊背或指名試背)

⑷ 第六自然段:寫老師讓“我們”觀察並講述這些葉子,從而“我們”知道了許多民間傳下來的藥方,瞭解了許多豐富有趣的生活知識。

① 指名讀課文,然後說說自己爲什麼最喜歡這部分內容。

② 結合課文內容,同學間交流收穫。[隨機板書]

四、總結全文

1、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回答問題“課題爲什麼叫《綠葉的夢》?”

2、對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談談學習後的感受。

3、回憶作者的表達方法,說說有什麼值得借鑑的。

4、總結語:作者的童年是快樂的,他們投身大自然,盡情享受大自然送給他們的童年禮物,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同學們羨慕作者與大自然的親近,羨慕他們的快樂,而我們更應該羨慕他們富於創造的一雙小手。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喚起我們對快樂的追求,爲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記憶。

五、佈置作業

1、繼續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預習下一課。

內容:①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②設計一次活動,享受童年快樂。

③走訪長輩或鄰居,蒐集大人們的童年生活趣事。

板書設計:

綠葉的夢

童年的玩具 着迷

採集綠葉 自由快樂

綠葉的夢 尋找奇葉 爭強和探險 童年的夢想

製作標本 精挑細選 對大自然的熱愛

瞭解樹葉 增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