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一、趣味導入

本節課我先從成語《自相矛盾》入手,引出矛和盾這兩種兵器。然後展示矛和盾的實物,讓學生聯想到古代的兵器,並說出這兩種兵器的優缺點,想象這兩種兵器如果集合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子的進入課文。

二、品讀詞語

在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產生想法時,抓住”如雨點般、左右抵擋、難於招架、固然”等詞語進行品讀指導,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進行了朗讀的訓練。

三、質疑問

在課堂中,我放手讓學生質疑,互相交流。有的說:“坦克爲什麼能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學生在交流中不難發現,課文中“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衝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幾十公里!”這種生動具體的描寫無疑是對“大顯神威”的最好詮釋。其原因在於坦克巧妙地將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爲一,既保護自己的鐵屋子,又有進攻的槍口或炮口,更深層的原因在於發明家勤于思考,善於實踐的優秀品質。這樣質疑深化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感悟語言

一堂好的語文課是讀出來的,語文課要讀得多,“以讀爲主,合理想象,適當展開”。在指導第5自然段朗讀時,我讓學生說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坦克的威力。同時讓學生想象“哇哇直叫”“亂成一團”會是怎樣的景象?這樣學生自然而然會把有關詞語讀重音,並且在朗讀時感受到了發明家發明出的坦克的威力,驚歎創新的神奇威力。

五、拓展昇華

最後讓學生說說自己讀了這個故事後的感受,再集體讀最後一段,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讓學生知道以後寫一個道理時就可以用事例來說明的寫作方法。最後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的集合”的例子,有的說:“雙層汽車。”有點說:“帶橡皮擦的鉛筆。”有的說:“帶燈泡的鋼筆。”這樣學生通過學文後可以在生活中去尋找類似的現象,也可以說是學以致用。